书城哲学菜根谭(第一卷)
25653700000005

第5章 出污泥而不染 明机巧而不用

“原文”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译文”

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解说”

“出污泥而不染”,高洁之士就像莲花那样吸取污泥中所藏的丰富营养来养育自己,却将自己洁白的形象高高地树立在人们的面前,深受人们的喜爱。

高风亮节之士,身处浊世,虽耳闻目睹人们为物欲而追逐,却始终保持平静,坚守内心的纯洁,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他们与社会的不良风气作斗争,努力把持着人生之船的正确航向,使其不偏离轨道。

“纯洁不染”,不为浊世所利诱,使内心保持纯洁。“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甘愿淡泊人生,使内心沉静、思维清晰,目光看到生命的真谛所在,爱惜生命的热情油然而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机巧诡智,虽然能有所获,却是对欲望而言的。对生命来说,这种所获却是以损害生命为代价的。任何事情,要有所获,就先要去付出。而运用机巧诡智去摄取名声和地位,你在还未获得那些东西以前,就已付出生命的一切了,严肃地说,这绝不是一个明智之人的作为。

术数诈巧的行为就其本质而言,它就像一头疯狂的野兽一样,专门耗损人的精气,迷失人的心性。如此行为将人的心性引向偏执和狂躁,必然使人体的气机浮动、精不守魂、魄不归幽冥。如此一来,人体的活动就处于无序的状态,机体运作紊乱无章,人的理性再也无法控制他们了,当形体日益遭到损伤,反过来又加重心智的沉沦。养生者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妄动诡智,而是努力地培养正气,以压制内心的盲动。可以说,妄动机巧,就像引狼入室一样危机四伏。

“例解”

邹韬奋痛斥贪官

一九三一年,在上海的《生活》周刊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揭露:国民党交通部部长王伯群贪污腐化,穷奢极欲,花公款数十万元,在上海愚园路私筑“藏娇金屋”,他还利用金钱和权势,威胁引诱大厦大学一女学生给他做小老婆,婚礼之奢华不亚于蒋宋??其实王伯群的重大贪污罪行,在上海早已激起民众的强烈愤怒。

邹韬奋看这封来信后,十分气愤,决定在《生活》周刊“信箱”中发表,加编者按。他在按语中痛斥了王伯群在民穷财尽的中国,身为国民党高级官员,却穷奢极欲,实为国家罪人。

当稿子正在编排中时,被王伯群知道了。他慌了,连忙派一位所谓的“交际博士”和一个同学,携带十万元巨款来到《生活)周刊说情。来人假称:“王部长最近拨下巨资,对上海大小报馆都有补助,因为《生活》是部长最爱好的刊物,所以补助经费优厚一些。”

邹韬奋听完,严厉怒斥他们说:“《生活》,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刊物,从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当场拒绝。来人又改口说:“那么这笔现金不算津贴,作为股金投资给《生活》周刊好了。”韬奋说:“王部长既然这样慷慨,不如替他捐助给仁济堂,救救几百万灾民吧!”两位“使者”十分尴尬,狼狈离去。

后来,王伯群又暗中数次叫人写匿名信,威吓邹韬奋,但邹韬奋依然如故揭发抨击王的丑恶罪行。他愤怒地斥责王伯群:“做贼心虚而丧尽人格,以为出几个臭钱,便可使人入其圈套,以为天下都是要钱不要脸的没有骨气的人??”

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像一个大染缸一样,它染出了各种各样的人。这只是静态地看问题。我们动态地来看这个问题,结论就不同了。虽说外部环境是一个大染缸,但是人自己却是技术师,要染出什么样的颜色,就会有什么样的颜色出现。墨子说:“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就是这个意思。

田父弃玉

魏国有一位农夫,善于稼禾之作,人们尊称他为田父。有一天,他在野外开拓荒地,无意中发觉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因他不识货,便取回家向邻人请教。不想邻人是个贪利的小人,欲占宝玉为己有,就哄骗他说:“这是一块惹祸的怪石,藏在家里不吉利,不如还是放回原处,扔掉算了。”

田父听了他的话,将信将疑,后来还是将宝玉带回家中,放在室内的庑廊下。

这天夜里,宝玉大放异彩,照得室内通明,田父全家惊骇不已,恐怖失色。第二天一早,就将宝玉放光的事告诉邻人。邻人乘机连吓带骗地说:“这是怪石作祟的征兆,日后必生祸患,唯有抛弃掉灾祸才可消除。”

田父经不住邻人的恐吓,于是毅然地将宝玉弃之远郊。

田父弃玉,邻人却偷偷地将宝玉取回来,俟后奉献给魏王。魏王见到宝玉急忙召玉匠询问。玉匠接过宝玉仔细端详一会,向魏王拜贺:“微臣张胆恭贺大王得宝,这块玉壁是天下奇珍,臣一生未曾见到如此的异宝。”

魏王问:“你说玉是奇珍异宝,我问你这块玉壁有多大的价值?”

玉匠答道:“物当有价,此玉壁无价可以当值。昔日有价值连城之玉,这块玉壁用五座城池只能买得看一眼。大王试想此玉价值几何?”

魏王立即召见献玉的邻人,赏赐给他千金,并且永久享受大夫的俸禄。

天下万事皆有是非,虽说是者常是,难以为非;非者常非,难以为是。但常是的不一定能为时所用,常非的却偏有人要取而用之;用常是的常常会失去自己应有的,行非的常常会得自己不应有的。养生者不要凭得与失的观念,来权衡行为利弊,而应以是否对生命有益去把握心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