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一卷)
25653700000037

第37章 对小人不恶 待君子有礼

“原文”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

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对他们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对他们抱恭谨的态度不难,难的是对待他们有礼有节。

“解说”

恶小人敬君子,人之常情。不过,人们在具体处理时往往失度,视其为小人则鄙弃其一切,待之如君子则仰若泰山,均含过多感情因素,忘记了一切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尤为困难的是对事不对人,就是说只就他们所作的错事来训诫他们,不要因为讨厌他们而把他们看死。陈平,偷嫂、收贿、叛主,品行上大成问题,然而刘邦并不以之为恶。在陈平坦然认过之后,从心底对陈的才气尊敬有加,关键时刻信任不遗,方使陈平得以放手大施反间之计,最终扭转了楚汉劣优之局。

“例解”

鲍子不计嫌 积极荐管仲

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了鲍叔牙不计小节推荐管仲的故事,值得从政者一读。

鲍叔牙是春秋时的齐国大夫,又称鲍叔。齐桓公为公子时,鲍叔牙为其傅。鲍叔牙年轻时曾与管仲交往,并为好友。他知道管仲具有很高的治国之道。于是,齐桓公即位后,鲍叔牙积极向桓公推荐管仲。

《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说: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仲曰:“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上述这段话的意思是:

管仲字夷吾,颖上人。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因此,鲍叔牙非常了解管仲,并知道管仲有奇才。管仲家里很穷,常欺骗鲍叔,但是鲍叔始终待他很好,从不说管仲的坏话。

管仲担任齐国的宰相后,曾经发自肺腑地说道:“我在穷困时,曾经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取盈利时,自己总是拿得多一些,但是,鲍叔知道我家里非常贫困,所以不认为我贪心。我曾为鲍叔办过几件事,不但没有办成,反而弄得很糟,但是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能体谅到办事情难免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罢免,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客观条件对我不利。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知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我被囚禁,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并不以这些小事为耻,而是耻于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发挥出来罢了。生我的是父母,而能了解我的却是鲍子啊。”

鲍叔推荐管仲后,就退到了第二线。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识人荐贤。

管仲是春秋前期最著名的大政治家,为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使齐国称霸于诸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齐桓公尊为“仲父”。但是,管仲也有自己的短处。他与鲍叔一起经商做买卖,经常多分盈利;为鲍叔办事,多次没有办成,并且越办越糟;三次做官,三次丢官;三次参加作战,三次逃跑。如果不加分析地看待这些“历史问题”,那么就会得出管仲既无德又无才的结论。象这样的人,不仅不能担任宰相之职,而且连做芝麻小官的资格也没有。然而鲍叔却不这样,没有就事论事,没有陷于片面性,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首先认识到管仲是一个经邦治国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管仲的“三次逃跑”不认为是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中有老母的原故,办事不成不是没有才能,而是受客观条件所限,多分财利则是家中贫困所致。

鸡鸣狗盗士 危难显神通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虽以善于养士著称,但他最初也并非来者不拒,对不太喜欢的士人,他也常逐之。后来,经过鲁仲连的劝说,他才真正懂得了用人不拘一格的道理。

一次,孟尝君要驱逐一位不喜欢的食客,正巧遇到好友鲁仲连,鲁仲连对他讲了一番十分耐人寻味的话,使他改变了主意。鲁仲连说:“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三尺之剑,而操铫镰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取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他这段话的大意是,人都是各有所长,亦有所短,若弃长取短,人人都成了愚人;若用其所短,就更为不智。鲁仲连的一番话,说得孟尝君茅塞顿开,不再驱逐那位食客。从此,更加广泛地延揽士人,不拘一格,来者不拒,各种人才都奔走于他的门下,为他所用。

孟尝君应秦昭王之邀,入秦,秦昭王准备任命他为相国。有人劝秦昭王说:“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秦昭王因此没有任命,并且把孟尝君囚了起来,企图将他杀死。孟尝君知道后,派人请求秦昭王的宠姬帮助,这个宠姬说:“妾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曾有一件狐白裘,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但刚到秦国时,他便献给了秦昭王,再也没有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食客起了作用。孟尝君忧心忡忡,问门客怎么办,大家都无言以对,惟有一个在下座、能作狗盗的人说:“臣能得狐白裘。”于是,他在半夜中学狗叫入秦宫,盗取了孟尝君所献的狐白裘,转手献给了秦王宠姬。孟尝君因而被秦昭王释放,他当即便打点行装,改变姓名逃奔齐国,半夜时分到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秦昭王放走孟尝君后,又有些后悔,派人骑快马传令各关口,勿放孟尝君出关。秦国有一条法令,到鸡鸣时才能开关放人过境,孟尝君惟恐追兵赶上,急于出关,问门客有何办法,有一门客当即回答说,他能学鸡鸣,愿效力。此人一鸣,众鸡齐鸣,守关者一听鸡鸣,立即开关放人,孟尝君一行人得以出关。走了没有一顿饭的功夫,秦使者来到关前,听说孟尝君已出,只好回去复命。孟尝君得以返回齐国。

大度不记仇 化敌为我用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是清王朝事业的奠基人。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终于使满族发展成为能与明朝抗衡、最后战而胜之的力量。这里当然有许多原因,而努尔哈赤广揽人才。善于用人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最初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时就注意争取各部的人才,并能化敌为友,显示了广阔的胸怀,并被后人传为佳话。

明万历十一年(1583)五月,努尔哈赤以报仇为名,揭开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序幕。当时,女真各部互不统属,“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就处在各部势力的包围之中,几乎到处都是敌对势力。因此,最大限度地笼络人心,争取人才,是他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努尔哈赤恰恰体现了这种广阔的胸怀。

万历十二年(1584)四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刺客潜入努尔哈赤的住所,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听到窗外有轻微的脚步声,警觉起身,他“佩刀持弓矢,潜出户,伏烟突旁伺之”。这时,一个闪电划破黑暗,他看见那个刺客正在窗前窥视,于是一个箭步跃上,用刀背将刺客拍倒,然后呼人将其捆绑起来。侍卫洛汉闻声赶到,见此情况,提刀要斩刺客。努尔哈赤想:杀人容易,可一旦杀了他又要树敌,于己不利,不如攻心为上,将其宽恕。于是,他大声喝问:“尔非盗牛来耶?”刺客一听,顺势回答是来盗牛。洛汉在一旁着急地说:“诳言也!实欲害吾主,杀之便。”努尔哈赤非常冷静,而且若无其事地说:“实盗牛也。”于是,放走了刺客。

五月的一个深夜,又有一个叫义苏的人潜入努尔哈赤的住宅,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像上次一样,迅速将刺客捉住,又将其释放。这两件看上去似乎是很平常的小事,却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很多人都认为努尔哈赤“深有大度”,而愿意投奔他。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期待的结果。不仅如此,就连在战场上面对面厮杀过的敌人,努尔哈赤认为是有用之才,也能做到捐弃前嫌,化敌为友。

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并亲自登高劲射。当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翁科洛有一位守城勇士鄂尔果尼藏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躲闪不及,被射伤了。他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一个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借烟雾的掩护,潜到努尔哈赤近处,一箭射中其脖颈,虽然未中要害,但箭镞卷如双钩,入肉一寸多。箭拔出之后,“血涌如注”,“血肉并落”。努尔哈赤昏厥过去。攻城部队只好撤退。努尔哈赤伤愈之后,再次率兵攻陷了翁科洛城,并生擒了上次射伤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众人愤怒地要将二人乱箭穿胸处死。在群情激奋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显得十分冷静。他非常钦佩二位勇士的英勇善战,有意收为自己的部下,于是对众人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说罢,便亲自为二人解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终于被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各统辖三百名壮士。后来,鄂尔果尼和罗科英勇作战,为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