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25620300000053

第53章 育儿篇(27)

(6)矛盾型。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宝宝利用这种护短心理说谎,为所欲为。

(7)心理虐待型。目前打骂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心理虐待现象仍极为严重。一是随着宝宝成长为大孩子,父母逐渐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宝宝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宝宝为刺激手段;二是负性心理刺激过强,在他们眼里宝宝总是不够好。宝宝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就会破罐破摔或产生逆反心理,成了问题儿童。

很显然,不良家教的危害是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常易认为宝宝小、不懂事,不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一味地强制命令。

有父母抱怨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和财力,结果还是出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父母以大人的心理状态和对孩子的过分期望出发,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和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所致。因此,在宝宝两三岁的时候,就要重视宝宝的心理卫生,做好家教,做到因材施教,这才是防治不良家教的基本原则。

父母离婚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离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其焦点之一在于如何才能做到不把宝宝扯到夫妻的感情纠纷之中。双方无论分还是合,都对孩子的抚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婚姻观也在变,因此,婚变是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要想夫妻离异而不影响到宝宝的学习、生活、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就应预想到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幼小的宝宝到步入学校、步入社会,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负责任的父母应认真考虑,防止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否则将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孩子是出气筒

夫妻感情恶化必然导致双方情绪的变化,如不加控制就极易迁怒于宝宝,使宝宝成了双方发泄愤怒的出气筒。

孩子成了“商品”

有些夫妻很难心平气和地协议离婚,往往都是反目成仇。因此,孩子也就成了要挟对方、与对方讨价还价的商品了,使其卷入无休止的纠葛之中。

“忍痛割爱”,孩子谁爱

离异的背后可能是再婚,为了扫除再婚的障碍,有的夫妻会抛弃宝宝,拒绝抚养他。可想而知,如果法庭违背孩子的意愿把孩子判给了某方,都将给孩子带来隐患,这对孩子身心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亲情难系,继父母不容

如果在再婚家庭里缺乏温馨的生活环境,让宝宝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就会到外面寻找“温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逆反心理极强,很快就会与社会上的坏人混在一起,陷入泥潭。

溺爱娇惯

有些离异的父母,往往过分溺爱娇惯宝宝。父母本想以此作为弥合孩子因父母离异造成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结果事与愿违,养成了宝宝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精神异常

人生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亲子关系。父母离异,如果宝宝没有心理准备,就很容易产生精神障碍,如情绪障碍、忧郁、焦虑、恐惧、行为问题等,并可能诱发儿童精神分裂症。

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离婚后双方如何对待孩子,要想着孩子、爱着孩子,为父母者永远不要忘记,也不应忘记,夫妻关系不存在了,父子、母子间的血缘关系,亲子之情依然存在,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依然存在。一切都要为孩子着想,要积极主动地为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一切,这样才能避免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使离异后的孩子也能够健康地成长。

宝宝入幼儿园前需要做哪些 准备

宝宝到了3岁时,就可以进幼儿园了。为了宝宝进幼儿园,父母一般要做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活泼好动,衣服容易弄脏,所以要准备几套换洗的衣服。还要准备一套适合宝宝使用的洗漱用具等。

心理准备

父母由于要暂时离开日夜守护的宝宝,宝宝也要开始离开父母,无论是父母,还是宝宝本人,都要经历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在入园之前,一定提前和宝宝讲幼儿园的事,让宝宝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行为准备

首先要教会宝宝自己吃饭,哪怕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学会在口渴时向老师提出喝水的要求,或自己主动找水喝。学会想要大小便时告诉老师,以免因为不敢告诉老师而憋着或拉到裤子里。最好让宝宝学会自己脱裤子、用纸擦屁股等能力。要让宝宝学会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不舒服的具体地方,以便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总之,需要宝宝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再进幼儿园,才可能使宝宝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选择幼儿园的原则是什么

3~6岁是宝宝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身心极为脆弱,如果幼儿园选择不好,就可能会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要考虑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正确目的原则

父母,往往把宝宝进幼儿园的目的锁定在学外语或学琴、学画等特长上。学习外语不是幼儿园的必修课,同时特长教育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宝宝。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需要全面发展,如果对宝宝的兴趣培养过早地定向,或盲目跟风,过多地偏重一个项目,必然会影响宝宝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展。父母要重视宝宝的启蒙教育,不能以技能、技巧教育为目的标准。

量力而行原则

目前,主要依据幼儿园的规模、设施、管理水平、师资水平、保教质量、卫生保健全面评估,为幼儿园划分级别。有些父母想尽办法把宝宝送进一级一类幼儿园,但这并不是所有宝宝的唯一选择标准,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综合考虑,比如经济费用或路途远近等。

谨慎选择原则

目前,不少父母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主要看幼儿园是否有名气,硬件设施及特色班等。于是某些幼儿园为了迎合这种需要,都打出了特色园的招牌,如“双语幼儿园”、“音乐”、“体育”、“艺术幼儿园”等,他们所做的培养宝宝特长的承诺也确实令不少父母动心。但是,这些特色园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所以应慎重选择。

考察研究原则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还要多听听已入园幼儿家长的反映,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还可以向幼儿园老师了解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要忘记亲自去拜访,经过实地考查看这个幼儿园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宝宝。

婴幼儿常见问题与应对

倒刺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指甲与皮肤和皮下组织相联结,这些部位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由于宝宝的皮肤本来就很娇嫩,加上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手指末端的皮肤便会不规则地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尖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倒刺”。

其实,“倒刺”本身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然而,总是感到“好奇”,或者认为“讨厌”、“碍事”,于是就不由自主地经常用手去撕它。其结果是越撕越大,越撕越深,最后造成倒刺的根部及皮肤真皮层的进一步损伤。这时,宝宝自觉局部疼痛,不仅出血,而且为细菌的入侵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平时寄生在手指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都会趁机而入,引起局部皮肤的化脓性感染。

不仅如此,由于倒刺的损伤部位靠近指甲,所以炎症还易进一步扩散,最后导致甲沟炎和甲下脓肿的发生。甲沟炎开始表现为一侧或部分甲沟红肿、疼痛,以后很快便会蔓延到大部分甲沟,最后形成表皮下脓肿。倘若治疗及时可很快痊愈,一旦延误了诊治便会发展为甲积脓,甚至形成脓性指头炎,那就非要排脓不可了。

由此看来,宝宝手指上的“倒刺”是撕不得的。平时,父母应教育他注意保护自己的手指,养成经常剪指甲、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手指上出现了“倒刺”时,要耐心提醒他们不要用手去硬撕,大人更不能帮助撕。

正确的方法是用75%的酒精擦拭一下指甲钳、小剪刀的刀口,然后沿着肉刺根部小心翼翼地将其剪去,再涂些红药水就行了。要是不放心,还可以在外面贴创可贴以求更保险一些。

鼻塞

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而言,鼻塞的表现和成因是不同的。

刚满月宝宝能吃又能玩,体重增加得很理想,但是妈妈始终觉得宝宝有鼻塞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呼吸不顺、烦躁不安,有时呼吸声音很浊,尤其在吃奶时或吃奶后会更严重,而且这种情况在宝宝刚出生时并没有出现。

慢慢地,宝宝对外界的抵抗力逐渐减退,变得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一旦鼻孔因感冒而塞住不通或变窄,由鼻子难以呼吸,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张口来维持呼吸。但由于用口呼吸终究比由鼻子呼吸要费力,所以宝宝会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睡不熟的情形。有时因口腔及咽喉部位的自然分泌物增多,加上快速进出咽喉的气流的搅拌作用,就会产生像水烧开了般的呼噜呼噜的杂音。

这种情形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曾经历过,多见于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只是程度有别而已。此声音有时很大,我们以手指轻触宝宝的颈部喉头附近,就可以感受到振动幅度的大小。

婴幼儿的鼻腔及咽喉天生就较狭窄,再加上表面都是被黏膜覆盖着,而且还分布有很多淋巴腺体,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鼻塞会变得严重。

除了鼻腔和咽喉表面黏膜会肿胀外,分泌物还会大量增加,更容易塞住鼻腔。坐立时,分泌物会流出鼻孔成鼻涕,而平躺时则向后下倒流至咽喉处,甚至刺激喉咙感觉搔痒而咳嗽。许多在白天情况尚好的宝宝,到晚上睡觉时就会咳嗽不断,通常可能是由这种所谓的“鼻涕倒流”所引起的。

一般身体内的血管及黏膜都是热胀冷缩,就像手脚对温度的变化一样,但鼻腔的血管黏膜恰巧相反,是“热缩冷胀”,所以一遇风寒或吹了冷气,血管黏膜膨胀分泌增多,鼻塞及流鼻涕就会变得更严重了。

如果宝宝没有发烧现象,而只有单纯的鼻塞及流鼻涕,活动力也不差,则可以考虑他是否患有“鼻子感冒”,应先观察一阵子再说。当然,借助药物可能会使情况改善,但并不是绝对有效,因为婴幼儿鼻腔比较狭窄,这种情况待鼻腔的空间逐渐增宽后,自然会不药而愈的。

出现以下症状时需送医院诊治

(1)连续不断流清鼻涕。绝大多数婴幼儿出现这种情况是因鼻子过敏或感冒而引起的,只需吃药即可。但是有极少数的例子,从鼻子流出的是“脑脊髓液”(所谓的龙骨水)。这种情况表示鼻腔与大脑腔间有裂隙存在,是“非常危险及紧急”的情况,一定要马上送医院检查治疗。

(2)黄鼻涕。鼻涕的颜色由透明清水状转为黄色黏稠状时,表示鼻腔可能已被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发炎,甚至有严重的化脓(鼻窦炎现象),此时就需要通过医生检查来治疗。

(3)感觉呼吸吃力及气喘。尤其在吃奶时,因为口腔被奶嘴及食物堵塞住,而鼻腔原本就不通,气流无路可通,所以呼吸更加困难,宝宝会表现出烦躁不安、脸色发暗(绀)、鼻翼扇动及脑部凹陷等症状。

(4)发烧、鼻肿、严重咳嗽及体力不佳等,表示有其他较复杂的问题存在,如鼻窦炎、气管炎或肺炎,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行动障碍

幼儿的基本动作及活动能力是幼儿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对于3~4岁的孩子,常常以下肢动作为主。孩子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走、跑、跳等基本动作逐渐协调。

如果其动作发展出现障碍,表明这孩子身体素质较差,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强化“我能行”的意识。

其次,可从“三浴”(空气浴、水浴、日光浴)锻炼入手,保证时间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动作发展训练,强化腿部练习和奔跑练习。

再次,注意合理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嘴唇干裂

秋冬季节,有些宝宝容易发生嘴唇、口角干燥,甚至嘴唇、口角出现裂口疼痛不已,又由于疼痛而少食、拒食、啼哭不眠。长此下去,宝宝会因营养不良而消瘦,影响身心健康。

人的嘴唇上没有汗腺,不能分泌汗液补充表面散失的水分。嘴唇的润滑是依赖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来维持的,正常情况下,嘴唇一般不会干裂。

在气候干燥、寒冷的秋、冬季,皮脂腺分泌减少,就容易发生嘴唇干裂和疼痛。

另外,秋、冬季新鲜蔬菜较之夏季少,加之有些宝宝偏食、挑食,容易导致机体内核黄素摄入量不足,这也是秋、冬季小儿易发生嘴唇和口角干裂的一个原因。

一些宝宝常因嘴唇、口角干裂不适而喜欢用舌头舔上下嘴唇及口角,让唾液滋润嘴唇和口角,结果越舔越干燥,甚至出现开裂、出血、疼痛加重。这是因为唾液中有蛋白质、淀粉酶等物质,舔在嘴唇上经冷风吹刮,水分蒸发,淀粉酶粘在嘴唇上,使干燥程度更严重。

此外,许多宝宝喜欢吃橘子,由于橘子为芳香辛温之果,多食容易引起燥热,耗气伤津,使小儿“上火”而出现唇干咽痛等症状,往往橘子吃得越多,嘴唇干燥得越严重。因此,小儿不宜多吃橘子。

为了防止宝宝嘴唇干裂,平时应多给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宜多吃些有生津、止渴、滋阴作用的梨、荸荠、藕等。用银耳30克,茅根、麦冬各15克,水煎代茶饮服。

患病后,每天用温水洗嘴唇2~3次,然后涂70%甘油溶液。也可用维生素E胶丸中的油脂涂抹嘴唇和口角。可口服维生素B2,每次5~10毫克,1日3次。同时,要教育宝宝戒除用舌头舔嘴唇、口角的习惯。

舌头短

舌头下面有一层薄膜与口腔的底部相连,如果这层薄膜与口腔相连的程度非常大,就会使舌头变短,而影响说话,一般称这种情形为“短舌头”,这种情形会造成说话的困难。

如果舌头底下的薄膜长短适度,随着孩子的成长,舌头会愈来愈灵活。若宝宝的舌头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运动,也可能造成他日后言语表达的困难。

这种情形只要一个普通的小手术就可以解决了。这种手术最好在宝宝满1岁的时候再做,因为如果太早做这种手术,会因无法衡量舌头下的薄膜而对舌头造成更大的伤害。

流口水

宝宝常常流口水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但对宝宝流口水现象,也要分清原因区别对待。因为流口水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流涎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出牙,会因出牙对三叉神经的刺激,引起唾液即口水分泌量的增加。同时,宝宝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小又浅,因而,唾液就流到口腔外面来,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不必担心。只需要给宝宝随时擦洗,并换干净绵软的围嘴就可以了。

病理性流涎

宝宝口腔发炎时,如引起牙龈炎、疱疹性龈口炎也容易流口水,患儿往往伴有烦躁、拒食、发热等全身症状,后者还常常有疱疹患者的接触史。所以,遇到这种突然性口水增多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睫毛倒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