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炼静心美丽的女人
25567300000005

第5章 静心的力量(5)

——雨果。

追去快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有的人则咋物质之外,寻求淡泊中的快乐。怎样才算是真正恒久的快乐?

听说过快乐的卖饼人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说:

宋朝有一个喜欢吹笛子的卖饼人,整日在车水马龙的街上摆摊卖饼维持生计。每天烧饼买到看看已赚够吃饱饭的钱就收摊回家。回到家他就会取出笛子来吹,笛声嘹亮悦耳,传遍乡里。

他的邻居有一位富翁,观察卖饼人很久。有一天上门来说:

“你每天挑担卖饼,十分辛苦,为什么 不改行做其他生意呢?”卖饼人说:“我以卖饼为生,日子过得很快乐,为什么要改行呢?”富翁说:“卖饼虽然可以过活,可是赚的钱终归有限。万一家中有急用,比如疾病患难时该怎么办?”卖饼人问:

“那你有什么意见吗?”富翁说:“这样好了,我借你钱,让你拿去做生意,一旦赚钱,不仅平常不愁温饱,万一生病或遇到困难时,也有闲钱应付,总比你卖饼强多了。”

在富翁的再三坚持下,卖饼人答应改行了,每日忙碌地埋首于账薄上的数字,乡里间再也听不到卖饼人嘹亮悦耳的笛声了。

过了几个月,满腹懊悔的卖饼人觉悟到再多的财富也换不回他以往的快乐心境,于是新的生意结束后,把钱还给富翁,还是回到卖饼的老本行,乡里又传出了快乐的笛声。

卖饼人没有将有限的生命,轻掷在金钱名利的追求上,而是义无返顾地去除虚荣、贪婪的心态,重回纯朴的生活,获得快乐的生活。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境界,处在审美境界的人能获得最大的快乐。《淮南子·泰族训》中有一则记载,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况开户发牖,从冥冥中见诏诏乎?从冥冥中见诏诏,犹尚肆然而喜,又况出室坐堂,见日月乎?见日月光,况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乐岂不大哉?

今天生活在功利境界中,为物欲所困的我们,就像囚在冥室中一样,虽然各种物质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但终究是不会快乐的。我们中有冲破物欲的黑墙,学会无功利地欣赏事物本身,将事物和自己从功利目的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像“登泰山,履石封”那样,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才能欣赏到自然之全美。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历史上的大哲们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若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则为物质所牵引,灵性也被物欲所蒙蔽。

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璞归真难。如果能淡一分世俗功名的欲望,静心就能增加一分。就像一杯水,哪怕你搁置进去酸甜苦辣的一丁点什么东西,它也会很快变质。但如果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没有任何杂味搀杂其中,这杯水就是一杯清水。

人的思想,俗欲越多,愈容易变质;甘于淡泊,烦恼的怪味就不会产生。淡泊中的快乐,是恒久的,值得依赖的。

无门禅师曾经说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生活上恬淡,才能使心灵清净明澈,不为尘世烦恼所侵扰。

唯有如此,才能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钱能带来快乐,可世界上却也有不少大富翁,有着数不尽的烦恼,锦衣玉食能够使人快乐,谁敢断下此结论呢?名位权利令人快乐,而事实上名位权利招致的烦恼,常常是要人付出极大的代价的;隆情高谊能带来快乐,可它能恒久吗?贪图富裕,但过分计较人我得失,是很能难有持久的快乐的。唯有静心,甘于淡泊,不虚荣,无贪无求,不为名不为利,自然能安身立命。

人生,有如一场持久的战役,每时都在考验我们的体力、毅力、耐力、魄力和续航力,不是瞬间就能分出胜负的,我们不能永远紧绷着神经,摧残自己。懂得持盈保泰、放松身心,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总能听到一些朋友抱怨,抱怨生活中的不满、不公平,责备自己的无能,恍恍度日,终归自己迷失了自己。短短的精致的《who moved my ccheese》一书中,给我们输入了一个清新的理念:人应该简单才会有更多的快乐,也才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心境,一种对事物能平静平和的平常的心境。

可是纷扰的世界,纷扰的浮华,经常使人变得浮躁,现实面前总是很难把持自己。

《乌龟EQ——一只乌龟的生活智慧》中,乌龟有这样一句金言:

烦恼是一种怪物,当你不寻找它时,怎么也看不见;但当你要真的想找出一两只来,那生活中到处都挤满这种怪物。

生活中挤满了这种怪物,何以侈谈享受与快乐、静心与美丽?

道家葛洪说:“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杂事缠身,与其紧张烦恼,倒不如静下心来。静心可以沉淀浮躁,滤净浅薄粗俗,避免鲁莽、轻率、无聊、荒谬事情的发生。静心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理智与涵养。生活需要鲜花掌声、歌舞喧天的热闹,但热闹之中往往包含有捧场和虚假的成分,要是热闹之后,没有无奈的冷清与失落抑或牢骚就好了。静心不但能为你带来心灵道德感念,更能让你享受生活的安宁与快乐。

静心与和谐

不慌不忙而又永远不停止地追求着,克制自己丰富的主观色彩,抛弃所有与之无关的藻饰,在和谐关系里,创造出自己的美。

Unhating,wnresting,he pursues it,subduingAll the riches of her mind to it,rejectingAll beauties that are not germane to it;Making her own beauty in nature’s proportions.

心理学教授列勃曼认为,对于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生活的现代人来说, 保持静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良方,它维系着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的福祉。他说:“只要个人未能消除自己在腐蚀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一个合作互助的社会就不能产生。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如果个人在经济上没有保障,情感上焦躁忧虑,精神上无所寄托,那么想在这个背景上建立一个鼓舞人心的社会,只不过是一个乌托帮式的幻想而已。”健康的社会只有靠人格、心理和精神上更加健康的人才能建设成功。如果能够解除烦恼和痛苦,就不致陷于种种不安、恐惧和焦虑的境地而无力自拔,恢复心灵的宁静,保持一种健全的精神状态,那么就能成就和谐美丽的人生!

人生活的三要素是面对真、善、美的三种具体生存方式:

生、爱、乐!并不是富庶的物质生活就能叫做美好和谐的生活。

人是万物之灵,由于有了这点“灵明”,所以人不仅活着而且能够打量、品味、欣赏自己的“活”。如果从能够欣赏自己生活这个角度看,人生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人欣赏乃至享受的目的。也就是说,人生具有意义的自足性。然而现代人总是在人生之外寻找人生的目的,把人生理解为“为……而活着”,生活就没有成为目的,而成了工具,所以,她们只是活着,而不会欣赏自己的“活”,现代人的繁忙和空虚都可以由此得到说明。由于目标在自身之外,且永远不会完全实现,因为一个实现了,新的又产生了,永无止尽,所以我们永远忙碌着,我们的心智早已被庸碌所占据,我们浮躁到没有时间停下来闻闻花香、听听鸟语,顾不上放下脚步感受生命里原本很单纯的喜悦:大自然、家庭、朋友、健康……失去了和谐,生活也没有被凝视、欣赏、品味,生活的意义就没有被充分展示出来,因此,我们现代人尽管做了很多事,尽管非常忙碌,却始终感到没有意义,感到空虚和无聊。

翻开报纸,常可看到一些杀人抢劫、生活糜烂、昧着良心做尽损人利己事情的人,观其缘由,都是对于物质欲望不能满足的缘故。不甘于淡泊的人,为物欲所迷惑,行事自然就没有良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粗茶淡饭能觉得满足,则物质条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够怡然自得,当然不会产生出有害于社会安宁的念头来。内心的念头纯净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良知也会显露出来。

人总是把自己的生活设计为美好和谐的生活,未来在我们的心目中总是以美好和谐的面貌出现。在生活中,我们总不断地与自己的内心、周遭的环境寻求一种协调,希望获得一种宁静,而要完成这样一种不易达到的目标,我们必须培养一种成熟的性格、改良与整合我们的浮躁个性,静下心来,使我们的心灵与世界获得和谐的关系。

人的“灵明”不仅表现在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能欣赏、品味自己的生活,还表现在能设计、选择、创造自己的生活。正所谓“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人只有在自己静心打造的和谐里,才能自然地生活。才能创造美,而且才能欣赏美、品味美。才能如海德格尔所说:

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静心与智慧

你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圣人,一个陷入沉思之中的灵魂,一个执着而热烈地追求无暇生活和崇高理想的人。

这样的人在她的同事当中一定是一个出众的人;她的生活经历足以使我们相信她是一个天才。

You can see the saint ,the soul rapt inContemplation, the habit of stainless life,ofDevotion, of enthusiasm for high ideals.such aBeing must have stood out conspicuously amongHer fellows,the facts of her life would haveBeen the ground of the faith in her genius.

活,悟性使你面对大小问题懂得分寸,能够有明智的抉择。

智慧固然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IQ值,却绝不是天生的,学识、阅历并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智慧就这么样一点点从内心雕琢一个人,塑造一个人。

智慧使女人能真正把握好自己,并获得从容自信,最后在她的周身散透出超然的气质,使她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时候,她就已经很接近美丽了。但一个女人的美丽,却不是智慧可以涵盖的。智慧的女人知道善待自己。我们的肌肤,我们的容颜从母体中脱胎于人世间,然后我们学会走路,就是要靠双脚去走完自己人生旅程的。爱惜自己就是爱惜我们在这世上每一天的生活,我们正是在襁褓中学习自爱培养起爱心的。爱其实就是一种能力,它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美。善待自己与善待他人一样重要,自爱的人才可能真正去爱别人。

唯有在静心中,才能机智地面对问题,才能与自己交谈,不会忘记自己,不会懵懵懂懂任人牵着鼻子走,也才能达到“天君泰然”的境界。

应该说,女子是智慧的始祖。在《圣经》里,是女子受了蛇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果的。而后各种技能、各种思想、各种情感,皆从智慧果孕育而出。没有蛇,没有容易受诱惑的女子,就没有“智慧”。充满智慧的女人犹如一杯醇厚的佳酿,外表深不可测,喝一口下去,滋味却在喉头燃烧,叫人禁不住再三玩味。

智慧的女子是温柔的;智慧的女子是高贵的;智慧的女子是美丽的。

身为公司营运总裁的刘逸华在别人眼中是出色而且优雅的,说到保养自己、 关爱自己,由内而外的调理对女人很重要,这包括注重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心情的调节。她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外表的美会随时间而流逝,唯独智慧与内在美可带给女人永恒的满足及自信。

除了工作以外,她一直在用另外一些方法充实自己的内心。比如旅游——在行走中充实自己;比如读书——在阅读中“扩充”自己;比如听音乐——在享受中美丽自己。读书对刘逸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令人不至于变得恶俗的有效方法,天天抽出时间读书,会让人在美丽之外更多一些内在的东西。”刘逸华现在读的书大都是哲学、心理方面的,虽然和管理并没有太多的外在联系, 但却可以教会人如何观察人的心理,令管理做起来更得心应手。

被誉为中国最智慧的女人的杨澜,毫无疑问,在其现代版的成功神话中,最经典的是“智慧”这两个字。她曾说:

“一个人要想成功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有智慧才美丽。有智慧才能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可是没有静心的修炼,凭空是掉不下智慧的。智慧需要耐心学习、等待,需要放下肉眼,用心去打造。

静心与富足

无奢望者有福,因其永不失望。

——富兰克林。

知足常富。

Blessed is that he expects nothing,for heShall never be disappointed.

A contented mind is always rich.

有一个富翁到一个小岛上,见到当地的农夫,就问:“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农夫答:“种田。”富翁说:“种田有什么意思,多辛苦呀!”农夫反问:“那你在这里做什么?”富翁说:

“我来这里欣赏风景,与大自然同在啊!我平时忙于赚钱,就是为了过这样的生活。”农夫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赚钱,也照样过着这日子啊!”

知足使穷人富有,贪婪使富人贫穷。春秋时代的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拥有大量白银和黄金,盛产麦子的田地及骡马,另一个只拥有这样一些东西:健壮的胃口、腰背和脚腿,其实这些才是世人的财富。尽管有比这些更多的钱财也带不进冥土,没有任何赎金能让人逃避死亡和重病,逃过那越来越近的老年之苦。你不觉得这两人一样富足吗?

然而现在,物质越丰盈,人心越空虚,甚至过分放纵欲望,导致道德沦丧,人心浮躁不安,越想回归纯朴的生活。愿望似乎已经很少来自我们的内心,而更多受到外部理论、条件的鼓励、限制或扶植。穷人想成为富人,富人要最好的物质产品,有了最好的就要最多的。物欲的极度膨胀使人性的贪婪暴露无疑。

一位禅师说:

金钱买得到美服,但买不到气质;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买不到满足;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金钱可以买得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如我们被贪、嗔、痴所左右,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过好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我们将无法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交流,我们同其他人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肤浅和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