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无忧管理:管理中必须提前堵死的77个漏洞
2552600000020

第20章 生产的漏洞(1)

企业经营的成功不在于能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多少利益,而在于有多大可能吸引回头客,这就要求企业尽最大的努力为顾客带来利益。这种利益的转化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高质量的产品会带来顾客的满意。吸引他们下次再来购买。

漏洞1:换汤不换药的所谓“产品创新”

对于私营企业来说,是否具有产品创新意识,是否能有效地进行产品创新,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产品创新就是开发创造新产品,是利用新设计、新技术对产品结构、原理、性能、化学成分或用途进行革新、创造,使之比老产品优越。

新产品一般具有以下一项或几项特点:

(1)超前的原理、新构思和新设计。

(2)使用市场领先的材料和零件。

(3)使用新的工艺设备进行生产,具有新的性能和特点。

(4)具有新的用途或市场,具有实用性。

对新产品的特点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我们才可能更好地了解产品创新。产品创新不完全等同于新产品开发,它不包括产品的市场重新定位,也不像产品开发那样注重花色、尺寸、外观,它主要是围绕原理、结构、用途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

综合来讲,我国私营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闭门造车误区

企业在产品创新之初缺乏市场调查或调查得不彻底,创新的随意性较大,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生产的,是为了占领市场而创造的,适应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产品如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没有市场前途。市场瞬息万变,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也就非得更新换代不可。但有的私营企业却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不能作出正确的预见,不进行市场调查,不在产品创新前作可行性分析,脱离市场,闭门造车。结果使新产品没有市场或因市场太小而夭折,也导致企业受到损失。

2.技术误区

或者称之为“伪劣科技”误区。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是因为企业对产品创新没有内在的要求,主要是为了应付上上下下的计划和命令。于是乎以换包装、改商标为“创新”,新瓶装旧酒,骗人也骗己。有时是道听途说、好大喜功、追大求洋,对创新内容缺乏了解、急于求成。有时是尽管本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但在某些外因的诱惑下,引进一些国外或国内早已过时的或污染大的、不适用的所谓“高新”技术。更有甚者,仅凭科技骗子的三寸不烂之舌或报纸上的一则广告,便信以为真,花巨资买教训。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王洪成“水变油”事件便属此种情况。还有企业把专利技术当作创新产品,盲目引进,殊不知从技术到产品,从专利到生产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是不能将它们视为同等的。企业在进行创新尤其是引进技术时,千万不可大意,不可掉以轻心。

3.基础性误区

有的企业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没有技术基础或者缺乏资金基础的创新;有些企业创新产品不考虑本企业原有的产品基础和市场基础,也不考虑企业的生产条件、职工素质条件,使创新缺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从一开始就显得有点“空”和“虚”。最后,或由于时间拖得太久使得创新周期太长;或在借用的“外脑”撤出去后,企业无法接手;或因资金缺口太大,而承受不起,陷入困境。

4.特色性误区

特色性误区是指产品创新缺乏特色,和别的企业的产品相雷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创新中的跟风赶浪和尾随模仿。有的企业缺乏超前的意识,一味跟着市场俏货浪头跑,市场热什么就去搞什么,结果总比别的企业慢一步。其二是缺乏创新的特色概念。没有认识到企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而产品竞争则表现在其内在质量、性能方面。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一味地模仿,一味跟风,看什么产品走俏便一拥而上,结果“新”没有创出来,却创出了一个“激烈竞争”,由于供过于求,结果只有两败俱伤。成功的策略应该是努力开发出与众不同的创新产品来,即使与别的企业搞的是同类产品,也具有其他企业的产品所没有的特色。在产品的创新上,人云亦云是不可取的。

5.法令、政策性误区

产品创新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法令。软件公司不得开发色情或有损国格的软件,也不能盗版侵权。当然,这些要求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很多的时候,对某些企业来说,如不懂得有关法规、政策,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国家或地方的产业政策等。

6.加工工艺误区

加工工艺是指产品生产加工的程序和方法。在创新中之所以要注意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新产品的加工工艺设计问题。部分私营企业忽略了这一点,不知道或不重视利用企业原有的加工生产线和零部件,对每道工序、每个部件都作改造,造成很大的浪费,也使产品创新受到影响。应当着眼于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优势,以最少的创新工作量、最低的创新成本换取最大的成功。有两家缝纫机厂出于竞争的需要都对缝纫机进行改造更新,不同的是一家仅改换了其中的10%的零部件,其余90%的部件仍选用原件或采用标准件,而另一厂家却对零部件、工序作了大量的变动。结果,两家缝纫机厂生产的缝纫机性能都大幅度提高,销售量也增加了,然而第一家厂赢了利,第二家厂却亏损,因为后者的赢利还不能抵消产品创新的改造费用,得不偿失!

7.功能误区

一些企业在产品创新时注意增加产品功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录放机加上收音功能,加上双卡具有选录功能,这就使录放机的销路大为增加。但是这样做有个前提,那就是附加功能与原功能要配套,要正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否则,为增加功能而增加功能,乱增加,只会产生负效应。有的企业把产品弄得复杂繁琐,左一个键,右一个开关。结果用户用了几个月还不能全部掌握其使用方法,消费者只有敬而远之。在产品追求小型化、节能化、简单化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8.创新方式误区

目前产品创新多采用技术引进、独立研制、自行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和协作开发等4种方式。成功的企业一般都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方式,而失败了的企业却正好相反。他们要么从国外或其他企业引进一些过时技术、产品;要么引进一些或成本过高,或技术要求太高以致本企业无法消化吸收的新项目。在引进中往往是重引进轻研制;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营销;重外聘技术人才轻本企业人员培养。新产品的生产、新技术的使用最终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因此创新方式的选择必须和提高本企业的技术消化能力与技术水平,和培养本企业技术人员与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也就是忽视了企业发展的未来。

9.规划及策略误区

每个企业都有一本自己的企业经,在产品创新中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产品创新的策略应当是:“以新取胜、以优取胜、以快取胜、以廉取胜”,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一般来讲,对于那些依靠科技进步、有很大潜在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企业决策者应具有敢抢敢拼敢干的胆略,切莫失去良机。对于本企业根据市场热点创新的产品,决策者应时刻留意市场动态,要闻风而动。倘若对开拓型、跟随型这两种策略把握不好,乱了方寸,就会痛失良机。此外,企业的创新必须有总体规划,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0.创新程序误区

产品创新是一件繁琐、复杂的工作,漏掉或做错任何一道程序都有可能导致失败。如不做市场调查,不了解新产品的市场容量与市场竞争情况,而盲目开发,其风险是很大的。再如一项产品技术直接由实验室研制搬到大规模工业生产上来,而不经过全面有效的分析,也会因工业生产工艺不复杂或生产成本太高而使计划夭折,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还有的企业因没有确定的设计计划和设计任务书,也没有设计进度安排,仓促上马,在创新过程中创新项目只好下马。

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是一个由多环节组成的过程,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

11.包销误区

现在有不少报刊常登载转让新技术、新产品,并承诺包销产品的广告宣传。有些外商也在技术设备的转让中,保证包销产品几年。然而,不少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包销”存在陷阱,承诺含有欺诈。有的包销是假的,有的包销在合同中设有种种限制条件,让你的产品永远达不到他包销的条件;还有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很难再找到他的踪迹。一些外商,在他达到销售自己产品的目的以后,装模作样地包销一两个集装箱的产品,随后便能拖就拖,不多久就拖过了包销期。凡此种种,应该让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不要轻信包销的承诺,在签订技术转让、产品创新合同时多一分警惕。

12.新产品营销误区

任何创新产品都必须有良好的市场营销和市场开拓方略。新产品有一个投放市场后逐渐让广大消费者了解、相信、欢迎的过程,也有一个创名牌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有优质的产品,也要求在产品定价、市场定位、投放时机、促销方式、销售渠道等多方面进行决策选择,巧妙运作,否则再好的新产品也会夭折在襁褓之中。

善意提醒:一个人的外表不管如何变化,只要这个人自身的本质没变,那么他还是他。

漏洞2:忽视细小的质量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小的质量问题常常能让一个大企业倒下。

忽视细小的质量问题,如同忽视自己身上的疮,任其溃烂,终有一天会要了命。

有一次到商场买服装,营业员是个能说会道的小姐,她极力向我推荐一款西服,说那款西服质量好得无法形容。经不住她这么劝说,我决定把它买下来,但就在准备付钱时,我却对那西服的质量丧失了信心,最终没有买。

因为我在西服的商标牌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本厂生产的西服质量上乘,口碑十分的好。”

这句话中有一个错别字:把“口碑”写成了“口啤”。

仅仅一个字啊,让我对整套西服,甚至对这家工厂生产的全部西服丧失了信心。

我作为消费者,买东西追求完美是人之常情,是无可非议的。在这宗没有成交的交易中,我没有什么损失,我还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西服,但这个厂家却在我心中失去了地位。如果我再对朋友说这家工厂的西服不好,朋友再对他的朋友说这家厂的西服不好,那这个厂家就不仅仅是在我一个人心中丧失地位了。

上面这个事例中的厂家,其实算是幸运的,他们损失并不大。真正损失大的,是那些因为细小质量问题而葬送整个前途的企业:天津华旗果茶,年产果茶45000吨,年销售额1.2亿元,被誉为“中国果茶的一杆旗帜”,但因其并不突出的质量问题被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后而陷入困境,市场销售锐减,库存严重积压,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广东强力啤酒,曾一度行销全国,最后却毁于一根毛:消费者在未开启的啤酒瓶中发现一根毛而被电视台曝光,短短几个月,企业各项损失高达1亿元,最终致使“强力”没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企业其实就像筑一道大堤,要挡住市场经济的狂暴山洪,就必须将每一个细小的地方做到尽善尽美。

善意提醒:忽视细小的质量问题,如同忽视自己身上的疮,任其溃烂,终有一天会要了命。

漏洞3:只知道投资工厂

不过,中国进入营销时代的背景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在经历长期开放的市场竞争后,利用资源效益较高的大企业早已获得统治地位,它们生产的产品就足以满足社会,也可以很快地进行经营思想的转变。中国的情况是:大企业原先全为国有,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大量属于地方国有或民营的中小企业趁机发展抢市场,一边有实力的优势,一边有体制的优势,谁也胜不了谁,资源的利用率还未有太大提高,靠资本、人力和资源的高强度投入,市场一下就饱和了。除了垄断行业,每个竞争性行业都有众多实力不等、价值观不同、体制不同的企业需要向市场观念和营销观念转变,必然表现为企业间观念的极大差异、方向的截然相反和手段的极不规范。任何一个行业的转轨都是痛苦、漫长而残忍的。

时至今日,不少地方政府、企业仍以所拥有的资源和所能生产的产品而自豪。政府说起自己的成绩,就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若干;企业说起自己的实力,便是企业的产能有多大、有多少项省优、部优、国优产品。而市场都不认这些东西——不带来收益和回报的投资就是没有价值的投资,不能实现销售的产能只是连废铁都不如的黑洞。

放眼中国和世界,到处都有开工不足的工厂,生产能力过剩已成普遍现象。这导致了负责市场通路的商业资本开始替代产业资本,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角。沃尔玛超过传统的制造业巨头成为500强首席,就是这种趋势的明证。

发达国家消费品的销售额分配已形成三三制,即品牌、渠道、制造各占了1/3。品牌、渠道已成为全世界生产力资源的整合者,掌握着利润分配的主导权。它们甚至可以不要自己的工厂,以贴牌的形式把他人的产品变为自己的产品。

为品牌代工曾是不少生产型企业的发财之路,但其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国台湾的代工生产在世界上极为有名,如今却处于是在沉默中爆发出自己的品牌,还是在沉默中被品牌商挤干利润而消亡的踌躇中。它们一开始代工时的利润率是20%左右,随后很快就下降了,到5%的时候,代工企业就难以为继。“品牌商为削减成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代工企业继续降价。”一知名代工企业的老板说:“品牌商还要求你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技术。这些都要代工企业自己掏钱,不然人家就不和你签单。但现在产品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同时还不断有代工企业进来参与竞争,企业的风险越来越大。”

在制造所获得的1/3的销售额中,包括了原材料成本、财务成本、人力成本、折旧成本、房租成本等等,扣除各种成本后,企业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制造在商品价值链中实际获利最少。

生产出优质产品固然重要,但能否把握市场、形成品牌、掌控渠道,对于产生高利润更为迫切。培养品牌、渠道,需要企业大量投资于市场,大量投资于工厂显然是本末倒置了。在供不应求的时代,产品是本,市场为末,但现在已是市场为本的时代了。

然而为什么总有地方政府和企业热衷于建工厂、搞制造?一是已经习惯于在制造业中赚利润;二是投资建了工厂,好歹有个实物摆着,实实在在的资产不怕飞了,而做市场有风险,没做好钱就扔到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