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25423300000061

第61章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赏析】

《河广》是首思乡诗。《毛序》曰:“《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按照毛序的说法,《河广》是宋桓夫人思念儿子之作。但现代学者多不从此说,而将其定为侨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当时卫国都城为河南朝歌,朝歌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就是伫立在黄河边上眺望对岸的家乡,进而唱出了这首诗,发抒心中的思乡哀怨。

全诗两章,每章四句,通过这短短的八句,概括出了一位欲归不得的思乡游子的形象。两章中“谁谓河广?”、“谁谓宋远?”为设问,意为谁说黄河宽又广?谁说宋国太遥远?接着诗人就自己回答了:“一苇杭之”“曾不容刀”,“苇”是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刀”指小船。这两句话意为黄河一点都不广,一支苇筏可渡过去了,它连一条小船都容不下去呢!“跂予望之”、“曾不崇朝”,“跂”指踮起脚跟,“崇朝”形容时间很短,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宋国一点都不远,只要你踮起脚跟就可以看见,现在出发还可以赶得及吃早饭呢!而我们都知道,黄河有多宽,而卫国到宋国的距离又是多远,在此,这四句用的是夸张的写法。夸张的使用往往能出人意外地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夸张是诗人的形象思维飞跃于天际之间,只有夸大其词,诗人才能将思乡之情畅快淋漓地宣泄出来。而从客观上来说,夸张手法的使用,使得读者读完惬意不已。此外,该诗还使用了叠章的形式,通过这样反复问答,将诗人思归却不能归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

《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为用突兀而来的设问,以及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以此来宣泄诗人心中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诗句间激荡着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令千古读者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