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第三人
25417900000003

第3章 1(3)

五十年前,渔村的教育程度相当贫瘠,当地政府对这所三流大学的驻扎表示了相当热烈的欢迎,光是校址的选择就提供了三处,情况可见一斑。

第一处就是正对着渔村政府的大空地,十几年后此地摇身一变成为当地最大的广场---“人民广场”。这也无形之中建立了一个事实,学校并有没有选择此地建校。

渔村的政府,名声虽不响亮,好歹也是个市级的政府机构,办公大楼建造的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却设计的别具匠心,造型又矮又长,仿佛一个人长的“心宽体胖”,设计师也希望楼如其人,越有内涵越好,便将楼中的道路设计的错综复杂,整个设计理念全盘否定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也表达了希望领导足不出门安心办公的美好心愿。有寓意和心意总归是好的,但设计师似乎从来没有亲自进过自己设计的这幢大楼,好像某些提案,提出却从未实行一样。于是关于渔村的政府楼有这样一个传说。

政府办公楼的办公过程是这样的:苦于当时没有现今发达的通讯设备,审批一个文件,需要好多步骤。首先文件需要先从政府楼东楼的领导办公室发出,此文件需要到政府楼的西楼某处的盖章室进行审核盖章,然后文件再回到东楼办公室签字,即可正式通过,接着下发。此事听起来十分简单,可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办公基本靠走的年代,却有着这样的故事:

一日,政府来了一位新职员,在那个规矩不是很多的年代,员工只要够资格基本可以上岗。这位小职员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下发几份重要文件。

从东楼拿到文件,匆忙赶到西楼,由于没有提前对办公室路线的提前培训,室内没有路线图房间号乱七八糟,加上小职员异常老实不好意思张嘴问路。待他走到西楼盖章室门前时,领导早已消失一空,进行中午会餐。

盖章室的领导的午餐向来准时,甚至超时,除了盖章外没有什么要紧任务的他有将办公室的所有钟表调快的习惯,避免走的太慢,吃不上饭,办不好工,全是遗憾之类的事情发生。遗憾总是有的,但不是指领导,而是指员工。无奈等着去盖章的小职员只好悻悻而去待到下午午休结束后再去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