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赵盾
赵盾(约前653一前601年),即赵宜子,溢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在晋国执政。赵盾与赵同、赵婴齐为异母弟,父为赵衰。
赵盾生在狄国,童年及少年时代也是在狄地度过的。嘻公十六年(前644年),在赵盾不满10岁的时候,赵衰随重耳离狄,踏上了充满险阻艰难的流亡旅途,客居异乡的叔魄母子也饱尝了离别后的寂寥、凄清和惆怅索莫的愁苦。直到嘻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在赵衰原妻赵姬(晋文公女)一再恳求下,叔魄母子才回到晋国。这时赵盾已是年及弱冠的聪颖傅达的青年了。不恃宠固位的赵姬深明大义,又固请于公,以赵盾为嫡子,“而使三子下之”。其贤如是,实属难能可贵。典籍中,叔魄虽无过多的记载,但也贤淑可风,教子有方。赵姬明义,叔魄贤惠.赵衰温厚.恶,惜也,越竟乃免。”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司寇屠岸贾欲诛赵氏家族,曾说;“盾虽不知,犹为贼首。”可见,赵盾确实不知道拭君一事。自“骊姬之乱”后,晋无公族。成公继位,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使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之弱,自此方始。
鲁宜公八年(前601年》,赵盾卒。四年后,赵氏遭“下宫之难”.元气大伤。但赵盾所开的异姓卿族代晋同姓家族为公族的先河却不可遏止。尔后,六卿益强,终于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晋成为孕育法家文化的摇篮。使春秋时期的晋国在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上遥遥欲先于其它国家.赵盾的一生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