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医本是道
25318400000028

第28章 值班

中秋过后,紧接着就是国庆。国庆三天假,余江并没有得到休息,第一天被叫去做了个手术,第二天,和老周医生一起上白班了,第三天便是余江的夜班,是单独一个人上夜班。

余江早早的来到病区,首先看了一下护士的排班表,中班是小高护士,夜班是老吕护士,说她老是点过分了,其实她孩子才刚刚断奶,只是他们一家都在医院的家属区,所以就开始中夜班了。

护士们的中夜班是两天一轮的,也就是说每个班上两天,这样等夜班出来的时候就有一天的补休。余江感到他们的确很辛苦,因为医生们的夜班其实是值班,是可以在值班房睡觉的,有事才起。而护士们的中夜班是不能睡觉的,充其量也就是趴在桌上打个盹,随时随地都可能有事处理的。在乡下,病区中夜班护士还要比城里医院的护士多干一份工作,那就是病房、门急诊工作合二为一。

白班是陈、张两位医生。见余江这么早就来接班,老陈医生首先对小张说:“小张,你有事就先走吧,余医生来了。”

小张医生正在忙着写着病历,抬起头,对余江笑了笑,回答道:“陈医生,我没事,你想先走就先走吧,到下班前的病人我来处理。呵呵。”

“那我就不客气了。”老陈从门外走了进来,对余江点了点头。随后,很快的收拾起他的那只很旧很古老的黑皮包了。

余江很快的换好工作服,沏了杯绿茶,很自然的点了颗烟,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了下来,看着小张医生。

小张医生倒是被看得有点不自然了,解释道:“老陈医生,就这样的。呵呵。”

“没事没事。”余江连忙说道:“我只是在想我们不交接一下吗?”

“哦,那是自然的。”小张道:“这不现在还早嘛。过会儿,我会和你交接的。”

“白天很忙吧。”余江见小张还在写病历,问道。

“还好了。”小张回答:“我床上收了两个病人,都是伤寒。老陈床上没有收病人。”

“哦。”余江点头:“小张,你看这几天是不是伤寒又多起来了?”

“没有啊,我倒觉得一直是这样的。”小张回答:“只是好多体温不高的人都不来医院救治而已,你看,住院的哪个进来时的体温低于39°C?农村上,不到没有法子是不会轻易上医院的。这不,今天新近的两个病人,其实前两天已经在门诊化验过了,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回家吃药打针的,直到今天体温不退,才来的。”说完,又低头忙起他的事了。

余江明白那不是病人完全不愿意住医院治疗,主要还是费用的问题和一些家庭事务。在没有对病情完全正确的了解之前,他们会主观的判断病情的轻重,除非病情没有缓解或者恶化,他们首先想到的家庭和钱。一旦病情没有他们预料中的好转,他们才会真正求助于医院,那是他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一般都会比较焦急、悲观。

余江掐灭烟头,拿起听诊器,对小张道:“张医生,我去病房转一圈。”

余江还是先到自己管的那些床位,毕竟那里还有好几个手术后的病人,主要还是得关照他们术后的活动、饮食起居以及家属陪护的常识,当然,伤口还是必看的,好多病人就是以伤口的情况来判别手术的好坏的!切口大小、形状、针脚的距离等等都是他们交流的话题。而对自己的疾病变化过程往往很忽视,他们认为那不是他们的事,是医生们的事!

一切都很正常。当余江一个个的看过他们的伤口后,病人们似乎都忘了自己的伤痛,几个已经拆过线的和等待拆线的病人居然都跑到那几个手术完一两天的病人那里,安慰起他们,有的话还很是夸张,连余江听了都忍俊不禁。

手术病人看完后,余江去抢救室,竟然空无一人。余江心想:看上去今晚会比较安静。然后就去那些还在挂着水的病人那里。因为到傍晚还在挂水的一般都是新病人或者是那些老病号,液体相对较多,时间较长。余江感觉挂水的病人还是蛮多的,最起码还有十几只液体还没有输完!

听到小高银铃般的笑声,余江知道小张该下班了,赶紧回到办公室,和小张做一下交接。

“没甚。”小张对余江说道:“两个新病人我已经用了退烧药,抗菌素也是按照潘医生他们制定的方案用的。那些老病人都比较平稳,不需要什么特殊处理。你那里的病人,你比我清楚啊!呵呵。”

“好的。”余江道:“我刚才走了一圈,是没有什么事。你放心下班吧。”

“那我走了,明见。”

“再见。”

在余江和小张交接班的时候,小高也和白班的护士进行了交接班。

余江出来和小高到了个招呼,小高还随口说了句:“余医生,你今天是第一次值班吧。”

“是啊。”余江回答:“处女夜班!呵呵。”小高一下子脸红了。余江倒是没什么,拖过病历车,去办公室记录起病历了。

过了中秋,天气开始慢慢转凉了,而且早晚的温差开始增大。余江还穿着夏天的短袖工作服,天开始变暗的时候,余江感觉了一丝凉意。

“余医生,看病了。”隔壁小高喊道。

“好嘞。”余江已经整理好所有的记录,把病历夹塞到推车后,急急的就过来了。

护士台旁边坐着位中年男人,精神较萎靡,口里含着体温计,没有陪同人员。

余江放好推车,问小高:“是他吗?”

“嗯。我看是感冒了。”心直口快的小高说道。

“哦。”余江看了看病人的脸色,还算正常,神态也比较安定。

不一会,小高接过病人的体温计,对余江说道:“还好啊,37.5°C。”

余江再次仔细问了一下他的病情,就是嗓子、喉咙痒有两天了,少量咳嗽,没有痰。更没有胸痛气急。余江用手电看了看咽喉,发现咽喉部有些红肿,扁桃体肿大也不是十分明显。听了一下心肺,心率八十多次,呼吸音也是清晰的。便对病人说:“呵呵,你就是感冒了啊,回家休息就行了。”

“我也知道是感冒了,可是休息了一天不但没有好,反而加重了。”病人回答。

“呵呵,还没到时间呢。”余江说道:“这个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体质好的病人,两三天会自愈,年纪大的或者是免疫力稍差的,可能会时间长一些,最长要两三星期的。”

“那不行,明天要上班的,我来就是想挂点水,早点好的。”病人强调挂水。

“药物可能会给你帮助的,吃点也行啊。”余江道:“你一定要挂水,那就给你挂抗病毒的药,你看行不?”

“好吧。”病人满意了:“谢谢医生。”

“没关系。”余江给了病人一张留察床,开了1000CC液体,加了些抗病毒的针剂,让小高执行去了。

等小高帮病人打好吊针,让病人到观察床躺下后。余江对小高说:“我不坐隔壁去了,在这里陪你等病人了。”

“你这人怎么这样呢,没病人不是更好?”小高道。“你看,我这儿还有好多事呢。”

话音刚落,楼道上又传来了几个人沉重的脚步声。小高苦笑道:“看来你这人的嘴还真是有点乌鸦,嘿嘿。”

果然,上来一对夫妇,男人背上背着个孩子。一上来,男人把孩子往待诊椅上一放,对余江说道:“医生,孩子发高烧了,你给瞧瞧。”样子自然非常着急。

余江一看,男孩约莫十一二岁,脸通红,眼神无力,耷拉着脑袋,靠在妈妈怀里。

“几天了?”余江问道。

“三四天了。”妈妈回答了。

“感冒过吗?”

“难得咳嗽两声,没有啊。”

“在哪里用过什么药没有?”

“没有,前几天发烧时断断续续的,有时有,有时没有,所以就没有给看。”妈妈也很着急。

余江见势,开始对孩子体检。发现孩子除了发烧,其他没有什么阳性体征。腹部触诊时,孩子也没有说有疼痛的感觉!只是肠鸣音稍有点亢进。

“最近吃过什么不干净或是变质食物吗?”

“没有。”父母同时回答。“不过有时他说过肚子不舒服,不过拉过以后就好了。”

“小高,给量个体温吧,腋下就行!”余江一边吩咐,一边寻思:会不会又是伤寒啊。

一会儿,小高道:“余医生,体温腋下39°C。”

“医生,体温这么高啊,赶快用药啊。”父母带有央求的口气对余江说道。

“别着急啊,”余江镇定对家属道:“孩子体温很高,肯定有原因的。降一下体温很快,那不解决根本问题啊!这样吧,我现在一边给你用药,一边请我们的化验室医生来抽个血,看看是不是伤寒,好吗?”

“好的,好的。”家属连连点头。余江便以“发热待查”的诊断收住院了。

不一会,和余江一起来的检验科华医生便来给孩子抽了血。余江以为要到明天才会有报告的,可是不到两小时,华医生居然又来了,对余江说道:“又是伤寒。”

诊断明确!余江放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