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医本是道
25318400000001

第1章 抢救

今天是余江上班的第三天。

八月的江南,正值盛夏。只是早晨时分,还不是阳光直射的时间,加上微微的东南风,却也显得有些惬意。

从家到医院,最多只有500米的距离。余江一边漫不经心的看着路边熟悉的房屋,一边还得和熟悉和半熟悉的人打着照面,毕竟这是他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只是高中和大学去了城里读书,年轻人有些陌生,这一带的老人们他还是记得的。不宽的一条横街,除了一些老居民的矮小平房,就是中学、小学的大门和教师宿舍的围墙。耳边还不时传来孩子们朗朗的早读声。

这是一所镇中心医院,规模不算大,有100张左右的床位。据说五六十年代还是个不错的医院呢!现如今县市级大医院好多主任、院长都在那里或长或短的呆过一段时间。病区分内儿、外、妇产三个,门诊室各科齐全。有B超、X线、检验等辅助科室,有西药房、中药房、制剂室,据说还有一个与其他单位合办的免疫制剂室!

医院的大门是朝北的,有两根大石柱,没有栅栏之类的东西。左面是简短的围墙,右边是一排木结构两层小楼,沿街而立,这就是医院的辅助用房了,有药店、食堂、小卖部。最东面的小卖部就兼了门卫,原因是开店的老板是医院后勤科师傅的亲戚!一棵高大的塔松迎面耸立,周围是一圈马路及停车场(80年代的停车场,主要是自行车,少数摩托,更少的小车)。一座四层的大楼就是医院主要的医疗用房。一楼中央是大厅,两边分别是挂号及中西药房。西面的过道两侧就是各个门诊科室,东面的过道两侧是辅助科室。同样,二楼中央是医护办公室,东面是外科病区,西面是内儿科病区。三楼中央也是办公室,东面是手术间,西面是妇产科。最顶楼则是行政办公室级会议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吧。

余江自然是在二楼上班了。站在办公室的阳台上,可以清楚的看清医院的全貌。南面是一幢平房,是制剂、库房、会计用房了。再前面还有一排两层楼,很长,是医院的家属区及宿舍区。这两座楼之间还有一面正规篮球场。医院所有的楼房之间都有走廊相连,还有一片绿树成荫的草地。

上班的前一天傍晚,余江一个人去了趟病区,好奇也罢,新鲜也罢,在里面转了十几分钟,感觉很闷,原因是夏天胃肠道疾病较多,连走廊里都睡满了病人,值班的是一个老医生,忙的像个陀螺,还不时的被护士呼来唤去。余江倒是不认识那位老医生,又看到他忙的正欢,没好意思打搅。还跑上了三楼,想看看手术室。没想到手术室没有专门人值班的,是有事叫人的那种。妇产科有个女医生值班,不过,好像有病人家属在谈话。便慌忙回家了。心想:院长答应我做外科医生的啊,怎么晚上就一个内科医生值班啊!那么多病号,还要处理急诊,忙的过来吗?唉,轮到我怎么办啊?实习的时候只管5-6张床位,晚上还有上级医生值二线班的,急诊有专门的急诊科医生的啊!还有会诊的啊!糊里糊涂便进入梦乡了。

庆幸的是,第二天一早上班,院长先生亲自带余江去了病区,隆重的介绍了余江的简历:“这是我们新来的余江医生,是我们中心小学余校长的公子,88年,也就是今年刚刚江州医专毕业,志愿来我院做外科医生。据我了解,余江在县医院实习的时候深受好几位主任的认可及赏识,认为是一块外科医生的好料,我们大家表示欢迎!”一阵热烈的掌声让余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朝大家鞠了个躬,道:“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小余,这位是潘主任,你师父!”院长道。

“潘主任好!”余江连忙伸出手去。

“你好,不敢称师父,最多是师兄。”被称为潘主任的医生嘴角稍微翘了翘,和余江握了握手。“我是83年成州医专的,比你大不了几岁,呵呵。”

“这位是翁护士长,这位是陈医生,这位是张医生,还有……周医生,周医生人呢?”

“院长,我在这!”从隔壁医生办公室传来了自信而又稳重的回答,接着,一个约50岁的老医生拿着病历夹走了过来,规矩的戴着帽子,白大褂洗的很是干净,胸口挂着听诊器,手里还拿着笔。“不好意思,院长、小余,刚刚来了个农药中毒的病人,正在抢救,胃已经洗过,阿托平也已经用上去了,小高护士在观察,我在开医嘱!这不,欢迎欢迎。”说完,顺手把医嘱单给了另一个护士。

“什么,有农药中毒病人?”院长顿时紧张起来。

“嗯,刚来的。是个女病人,40多岁,和丈夫拌了几句嘴,就喝甲胺磷了,看样子喝了蛮多的,味道很重”护士长答道。

“情况怎么样?潘主任?”院长连续发问。

“我还不是太清楚。”潘主任说:“这样吧,周医生接诊的,陈医生下夜班。周医生、我、小张和小余、护士长和小高护士立刻组成抢救小组,院长,你就任组长,观察病人,制定方案。其他人各就各位。”

天呐,余江心想:我在实习的时候急诊呆了两星期,没有碰到喝甲胺磷的啊。边想边跟着众人进了抢救室。

抢救室就在护士站对门,分两间,每间两张床。病人在外间抢3床,有一老一小两个家属在,年长的大约40来岁,胡子拉碴,蹲在床边披了件有补丁的无袖小褂。氧气已经接上,旁边有一台手提心电图机(没有心电监护仪),虽然窗户大开,整个房间还是弥漫着一股有机磷农药的特殊气味。由于出汗多,病人穿的很少,用一袭白床罩盖着,胸以上完全暴露,导尿管已经插好,看上去好像很安详。周医生开始汇报病史:患者,女38岁,农民。因家庭纠纷后口服甲胺磷,量不详。半小时前抬入病房抢救室。查体:神志不清,农药味重,心率80次/分,呼吸25次/分,无发烧。两侧瞳孔等大,光反射不敏感。四肢肌力II级,未引出病理反射。诊断明确:甲胺磷中毒。现在刚洗过胃,氧气已接上,解磷定1.5g、阿托平10mg已经静脉注入,导尿管已置。现维持输液通常。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

“周医生不愧是老医生啊,”院长连忙表扬。“诊断明确,措施果断。只是……”

“凭这浓烈的气味,患者好像喝了不少啊。”潘主任接下说道。“病人家属,你还记得那农药瓶装了多少农药吗?”

“……”

“想想看,大概多少,还剩下多少?”潘主任追问。

“……我一共买了就半瓶子,还没有用过……她和的时候……我抢了……倒掉了点……后来……后来……还剩了点……不知道她喝了多少……呜呜……”年长的家属梗咽道。

“就这瓶子吗?”护士长拿了一个棕色的脏兮兮的瓶子问。

“……是的啊……”

余江清楚的看到护士长是从哪年少的家属手里拿过来的,那双手和瓶子一样,有点脏,还被划了道血印,有点颤抖。不过,看的出来,那不是双劳动的手,皮肤还比较细嫩。抬头看了一下,还是个男孩,大约16、7岁,头发留得较长,衣服穿戴还是很整洁的,眉清目秀,只是眼里有点恐慌和害怕。

“都是你这不孝子!”突然,男人大叫起来,挥舞着拳头,直奔少年脸颊,顿时嘴角、鼻子里冒出红色液体。“从小不好好读书,现在没有书读了,整天在外闲荡……害人啊……哇”大声哭了起来。

“别激动,别激动。”潘主任连忙劝道。“现在抢救病人要紧,孩子还是蛮懂事的,知道把药瓶子拿给我们看。不过,现在看来,你妻子喝了有超过100ml农药,病情很重,需要我们集体讨论一下讲究方案。”说着转过头来,“你看,这是我们院长,我们一定进全力抢救你的妻子!好吧,大家进办公室讨论一下。”

“院长、院长,求求你,救救我老婆……”男人抓住院长的白大褂,鼻涕眼泪混合着往下掉,眼神充满了祈求的希望。余江回头忘了一眼,赶紧跟着众人走进医生办。院长留在那里,一边加以安慰,一边看了看病人的瞳孔和心跳,和另外的一个护士在讲着什么。

一进门,潘主任直接说道:“周医生,你是为老革命了,见多识广,这样的病人你以前处理过的,有经验啊。”

“是啊,处理过的,有的比这还重呢。只是潘主任,量是一方面,每个人的反应又是一回事啊。”周医生答道。

“是啊是啊,平时我比较注重外科手术,这方面还是缺乏经验。”潘主任说道。“有机磷中毒,是一只胆碱酯酶分泌的,我看还是先化验一下胆碱酯酶吧。”

“是的,我已经申请化验了,”周医生说。“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阿托平的用量。解磷定我看就1.5gq2h用上24小时,只是阿托平10mgq2h不知可否。我看文献报道,有的用到20mgq2h啊”

“我觉得该患者病情还是很重的,你看,发病到现在一个多小时,已经昏迷了,发汗也很厉害。不过我想体力劳动者抵抗力会好一点,我们还是加大一些剂量,用10mgq1h,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瞳孔、心率及血压、呼吸,15分钟一次吧。”潘主任显得十分果断。

对于余江来说,真的好想是云里雾里。实习期间碰到这种中毒病例,老师们都是几番争论的,那有这两个乡下医生随便说两句就定的,这可是人命关天啊。不过,看他们的神色,倒还显得有点镇定自若,有条不紊,似乎他们经常抢救这类病号。尤其是那潘主任,据余江所知,他是个外科医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