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中华历史典故
25315200000017

第17章 上行下效

【出处】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白虎通·卷七·三教》

【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景公自从他的宰相晏婴死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当面指责他的过失,为此,他感到孤独而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摆下欢宴款待文武百官,饭后再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出一支箭,就算没射中靶心,文武百官们也都奉承地高呼喝彩,一齐夸他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对此,齐景公十分郁闷,他把这件事向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抱怨他手下尽是些昏庸小人,怎么就没一个像宰相晏婴那样的。弦章则说:“这也不能全怪这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君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君喜欢穿什么,下面的人也就跟着喜欢穿什么,国君喜欢大家奉承,自然,群臣就常向大王您奉承了。”

齐景公觉得弦章的话十分有道理,心结解开了,不再为此事郁闷,心情也爽朗起来,立刻下旨:“来人啊,嘉奖弦章五百两黄金。”

弦章急忙上前道谢,认真地说:“大王能与小臣谈心,已是万分荣幸,但这嘉赏小臣是万万不能收的!”

“为何啊?”齐景公不解,“你点化了寡人,让寡人欢愉,作为谢礼,区区五百两黄金又算得了什么?”

没想到弦章却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多要点赏赐。如果我接受了大王的赏赐,那也就成了奉承大王的卑贱小人了。”

他拒绝了齐景公的赏赐,此后,齐景公对弦章格外敬重。

【含义】

“上行下效”大意指的是上面的人喜欢做什么,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暗指上梁不正下梁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事、做人都要带头树立良好的榜样,影响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