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5178200000006

第6章 人体为什么会生病(4)

(一)养生的本质是遵守规律

我们先看《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黄帝与天师的对话:“黄帝问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不难理解。黄帝问天师:我听说上古的人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现在的人50岁左右动作就衰老了,是时代的原因还是人就应该这样?天师岐伯回答:

上古的人知道天地规律者,生活、劳作的技能、节奏,符合阴阳运动规律,他们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超过自己的能力去劳作,这样人们才能神形兼备,自然活到天年百岁而去。岐伯接着说: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人们把酒当作琼浆,以“妄想”为常态,酒醉以后夫妻行房事,欲竭其精,耗散“真阴”;人们的行、欲、食不知满足,不适时地耗费精神,起居没有了节制,随心所欲,这样违反了生命的规律,才半百而衰。

岐伯接着说:上古圣人这样教导说,避开不同季节、时间的虚邪贼风,心态保持恬淡虚无,让真气不散,使精神内守,病就不会来。保持闲情逸致而少欲望,心态安详而不惧怕,身体劳而不疲倦;人人心情舒畅,气得以顺,行其所欲,都能如其所愿。这样吃什么都香,穿什么都舒服,安乐其风俗习惯,高下不相羡慕,这叫民风淳朴。不为别人的嗜欲劳目、不因别人的淫邪惑心,愚者、智者、贤人对什么可怕的东西都不屑于顾,这样才符合规律。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因为“德”全,才没有什么危险。

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人病已成而后用药医治,紊乱已形成才治理,就如同渴了才打井,该战斗了才铸造武器,不就晚了吗?

理解以上三段,就能理解长寿、健康必须遵循天地阴阳和人体生命规律,身心都合于“道”,要克服许多随心所欲的恶习,并养成习惯,就会疴疾不起,就能度百岁而不衰。人生了病用药,是扬汤止沸,充其量只起辅助作用,真正的康复还是要合于道——“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些内容贯穿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男女、欢愉劳作等等各个方面,将在以后的各章中分别介绍。

(二)养生与医疗同出一辙而有别

养生与医疗所谓同出一辙,指的是二者的愿望相同,都是以维护生命健康为出发点。中西医由于对疾病的理论认识不同,采取的方法有别。养生与中医治病理论相同,但所用的方法、工具不同,也使中医治病与养生有了区别。分述如下:

1.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医院把治病作为唯一的目的,虽然中医院用的是传统中医理论,但由于着眼点不同,和养生有着截然的不同。医病是医生针对患者的暂时行为,对患者来说是被动的过程;养生是让百姓掌握养生文化后,一生坚持实践并养成习惯的过程,对人来说是主动行为。让百姓掌握养生文化,必须有人建立和百姓沟通的平台,使养生理念达成共识,才可能真正达到目的。

2.物理与化学的区别

在天地之间,唯人禀天地之气全,物禀天地之气偏,以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这就是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的依据,也为通过合理用餐达到养生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治病的原理是用药物性味模拟“风、寒、暑、湿、燥、火”来治疗相应的病症,热症寒治、寒症热治。如风为百病之始,但风又是药物可以驱湿,所以中医治疗和养生用的是物理方法。而西药药理是生物化学原理,故西医治病用的是化学方法。

3.治疗与调养的区别

养生的真正内涵是文化的传承,是引领人类回归自然、科学养生的正道,意义深刻。虽然养生用的是中医理论,但中医理论中包括治病和调养两部分。养生用的是调养部分,包括了人的饮食、起居等诸多遵循规律的问题,不是现代法定医疗的概念。养生运用中医原理,不用中医的“工具”。可以通俗的理解,医病用的是针、药,而养生以衣、食、住、行、睡和情志为“工具”,预防和调理人的阴阳失衡。所以说养生与医疗同出一辙而有别。

4.养生与医病繁简有别

健康是“多因一果”,养生首先必须懂得如何处理“多因”。处理“多因”是指克服各种致病因素干扰,包括六淫邪气、情志过激、饮食不节、起居、房事、妄劳妄作等。然后再用养生技能调养,按阴阳五行归类,故能化繁为简,以简制繁。例如,肝阳亢盛的人,有可能发生眼部疾病,也可能发生脾胃部的疾病,有可能发生腰腿部的疾病,甚至直接发生肝胆疾病,在养生调理中直接平肝阳就行了。

上述肝阳上亢导致的病症,如果看西医,可能就要看眼科、内科和骨科。这些专家们找不着器质性病变,就成了疑难杂症。原因出在医者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忽视了人体组织、器官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往往一个症状就是一种病,一种病症就需服一种药,使病名繁多,药物繁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人体更加微观化、复杂化,使百姓更加迷惑,难于把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5.治本、治因、治果的区别

养生调养和治病的诊断依据的是“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脏象理论,通过体表器官神、色、气质等与体内脏腑的表里关系,分析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从整体辨证找出失衡原因,进而提出调理意见。西医的诊断依据是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正常值的比较,或通过透视体内解剖结构做出判断,依靠的是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全无辨证过程。两者比较的结论是,西医只看“果”,中医通过“果”看“因”,即“中医治因,西医治果”。

养生是遵循规律,纠正所有可能的“因”。养生是用中庸的智慧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良好的心态和精神活动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现代人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人体衰弱、染病的根本原因,所以遵循规律并养成习惯才是人体健康的治本之策。

六、世界观不同决定方法迥异

中医养生原理及方法,源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在其指导下的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与现代西医截然不同。简单地说,西医是在现代解剖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指导下形成的营养结构调整或是对抗和消灭病症的技能;中医养生是要求人们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调养脏腑的阴阳平衡,调动人体自身的潜能,使人体与环境和谐相处,进而使人体恢复健康的技能。可见,中医养生与医院的中医治病也不同。

概括地讲,西医“治病”就是对抗、是你死我活的方法;中医“养生”是和谐相处、调整平衡的方法。一个是极端的方法,一个是中庸和谐的方法。中庸是不偏不倚,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是一种平衡的状态。所以说,中庸是充满哲学思想的大智慧,中医养生就是这一智慧的应用。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普遍体会到:用“对抗”方法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体免疫力,造成体弱多病、疾病反复发作。传统中医养生调理,渗透着“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哲学智慧,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老子讲:“天有好生之德。”

一切生物存在必有道理。依靠“战争”的途径,把人体当成“战场”,消灭某种生物,是下下策。和为贵,与“敌”和平共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不战而胜,正是中医治病、养生的根本大法。

本章小结。

病源是内生的还是外来的是中、西医学疾病观区别所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决定养生和治病方法的迥异。

中医学强调内生为主:除先天因素外,人体不合理的过用,(耗伤气血)使脏腑器官衰弱是内因,风寒暑湿燥火、疫毒邪气等侵入人体是外因。“扶正驱邪”是中医治病及养生的核心。

西医学强调外来为主:以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化学毒素等进入人体是前提,病症是结果。仪器检查不到的病,叫“亚健康”,对抗或消灭病原、病灶或者更换器官是目前西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个强调内因,一个强调外因,是当前两个医学体系论战的根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外因是生病的条件,内因是生病的根据。内因观把疾病概念前置,利于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在外因观指导下的消毒、杀菌、放疗、化疗等治病方法把人体正气一起摧毁,是造成疾病反复发作甚至恶化的根源。

中医养生是“和为贵”中庸智慧的应用,是未病先医。西医治病是治已病、是暂时的、对抗的、你死我活的“战争”,是把人体当战场的行为。

总之,遵守养生的规律,保持身体正气不衰,将各种致病邪气拒之体外,才是治本之策。

以诗小结:

中西医学源两轨,治人治病事两回。西学视人如战场,不见病敌治无规。

知己知彼百战威,不如中庸和为贵。临敌造器不可取,正气内存是正规。

中华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于古代圣贤学习自然、利用自然的养生文化,同样也是“天人合一,治体安邦”治世哲学的总结。

下一章笔者将带领大家从源头了解中华养生文化的来龙去脉。从而正确理解《黄帝内经》在中华医学的基石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