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5178200000005

第5章 人体为什么会生病(3)

体能的过用表现是多方面的。详见第十一、第十二章所论及的“挑战体能极限的运动、劳倦、房事”等,是通过耗伤人体的精、气、血、津、液致使阴阳失衡,进而直接伤害脏腑,与情志刺激致伤无本质区别,也属内伤,是人体不能“节阴阳”的结果。体能过用,其气必虚是“邪之所凑”的先决条件。

可见,人体为什么会生病,固然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基础(秉承天地和父母之气),但更决定于后天是否“过用”。正像吴清忠先生所说:“生病往往是我们不会使用人体所造成的”。健康是多因一果,是克服了我们生活中一切不良因素的结果;同样生病也是多因一果,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耗伤了人体的正气,才有内外邪气夹攻的结果。我们的身体就像一辆汽车,会保养并合理使用,才会经久耐用,这就要看我们每个人的“驾驶”技术了。笔者的这部《黄帝内经养生原理及应用》正是从人体这部“机器”的工作原理到合理使用的“说明书”,愿天下有缘并热爱生活的人从中受益。

四、外感六淫及其致病特点

(一)什么是六淫致病

外源致病观下的现代医学只注重对抗或消灭“有生命”的病原物,而对于环境因子致病却研究不够(跌扑、金刃、虫兽所伤也属于外源疾病,中西医学对此与西医学的认识没有区别,也不属于养生问题,故此处从略)。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病不外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外感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气候因素引起体内阴阳五行失衡而使人致病,常被称为“六淫”致病。“淫”即太过的意思。“风、寒、暑、湿、燥、火”本是一年四季的六种自然气候,称为“六气”,即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当人体因抵抗力衰弱或因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适应能力时,六气就侵入人体而发病。这时致病的“六气”被称为“六淫邪气”。人们知道自然因素致病的规律,可以在生活中趋利避害,防病养生。

(二)六淫邪气致病有哪些特点

第一,六淫邪气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或居住潮湿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第二,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使人致病,也可以两种或三种邪气同时侵入人体而发病,如风寒、风热感冒、暑湿泄泻、风寒湿痹等。

第三,在使人发病过程中,六淫邪气常互相影响,并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可以化热,暑湿久羁可以化燥伤阴等等。

第四,六淫致病,一般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所以被称为外感病。

另外,脏腑的功能活动失调,也会出现类似风寒暑湿燥火的证候,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也属内因致病。

1.风邪

风是春季的主气,风邪多发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染疾。自然界的风是无影无形、流动迅疾、无孔不入、变化多端的,所以风邪致病有如下特点:

(1)风邪为百病之始,能兼其他邪气。寒、湿、燥、热多依附于风而侵入人体,如伤风、风疹、风寒、风湿、风热等症。所以,风邪常是外感病的先导,正如前人所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古人有“避风如避箭”之称。有效地祛风避害,对预防六淫致病意义重大,详见第十二章。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人阳位。风为春季之主气,具有生发、向上、向外的习性,故属阳邪。所以风邪易伤人体阳位,如头部、背部、肌表,并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3)风性善行数(shuò)变。“善行”指风的病位游走不定,如痹证疼痛部位上下、左右走串不定,被称为“风痹”或“行痹”。“数变”指风病变化较多而且迅速。常见的外感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比较快。

(4)风性主动。动,指动摇不定。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至颈项强直、抽风、直视等症状,都属于风病证候。

2.寒邪

寒是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于肌表为“伤寒”。寒邪直中脏腑为“中寒”,多发洞泄寒中,是人体阳气不足的反应。素体阳虚怕冷之人,两种类型常可兼得,互相影响,反复发作,伤人阳气。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伤寒束表,卫阳被郁,多发恶寒、高热、无汗。

若寒邪直接中伤脾胃之阳,就会出现脘腹冷痛、泄泻等症状。若寒邪损伤脾肾阳气,就会出现肢体不温而身寒肢冷、水谷不化而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水肿等症状。

(2)寒性凝滞。寒邪使人体的气血凝结阻滞,不能通畅流行,往往发生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外伤于寒,营卫凝滞则周身疼痛;内伤于寒,脘腹疼痛。

(3)寒性收引。寒性收引即收缩的意思。肌表伤于寒,毛窍收缩,卫阳闭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紧。若寒凝经络、关节,则经脉拘急,可致关节不利,形寒肢冷。

常见的寒证有:风寒证、寒痹证、寒伤脾胃等。

3.暑邪(火邪)

暑是夏季的主气,由火热之气所化。其发病独见于夏日,中医学有“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之说。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感暑而病者,常出现高热、口渴、脉洪大、汗多等症状。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邪侵入人体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伤津,见口渴喜饮,小便短赤等症。汗出太多,气血随之耗损,出现气短乏力,甚则引起冷汗不止、喘息气微、脉微气绝的虚脱证。

(3)暑多挟湿。暑季炎热,也是多雨季节,所以常暑、湿同感,而有“暑多挟湿”的说法。多见温病而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呕恶、大便溏泄、脉濡苔腻等“湿”证。

4.湿邪

湿是长夏的主气。夏秋之交,多雨湿天气,所以多湿病。外湿伤人除与季节有关外,还与生活环境有关。如水上作业,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都是感受湿邪的条件。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成。内湿与外湿虽有不同,但相互影响。外湿困脾,脾失健运,则生内湿;内湿困脾,又易招致外湿侵袭,属同气相求。湿邪致病特点如下: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凡湿邪致病,常见肢体沉重困倦。如头部有湿,清阳不升,则头重而昏。若湿气留驻关节,则滞着不移,沉重难举。浊,即秽浊,指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如小便浑浊,大便溏泄,下痢脓垢,妇女白带多等,均属湿浊的病变。

(2)湿性黏滞。黏滞,指黏、腻、滞、着,突出表现病变过程较长,多缠绵难愈。如湿温病等。

(3)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湿与水同类,故为阴邪。由其黏滞,极易遏损脾阳,使水湿不运,发生水肿、泄泻等症;因其重浊黏滞,极易阻碍气机,使阳气不通,升降失常,出现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大便溏泄不爽等症。

5.燥邪

燥是秋季的主气,故燥邪发病多见于秋季,又称“秋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起病多从肺胃开始。初秋温热,多挟夏天暑热之余气,易成温燥;深秋转凉,多挟初冬之寒气,易成凉燥。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少量黏痰,咳而不爽,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舌干等。凉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等。燥邪的致病特点如下:

(1)燥盛则干,易伤津液。燥邪伤人以人体津液亏耗为表现。常见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皲裂,毛发不荣,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

(2)肺为娇脏,燥易伤肺。肺喜清肃、濡润,开窍于鼻,燥邪从口鼻而入,故易伤肺。多见干咳少痰,胶黏难咳,甚则痰中带血,胸痛喘息等。

6.火邪

火与暑热同为阳邪,常互称。但火与热又有区别:暑热多由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等;火则多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上炎等。人体正常的阳气称为“少火”。热常指邪气,是超过了“少火”的热度,会耗气伤阴,故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说法。火病的发生,可从直接感受热邪引起,也可由风寒暑湿燥火通过皮肉入里化热、化火而成。脏腑机能失常或情志过极,也常可化火,所以有“气有余便是火”与“五志化火”之说。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

(1)火为阳邪,其性上炎。火性热而向上,故为阳邪。常见心火上炎,口舌糜烂;胃火上炎,牙龈肿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2)消灼津液。火热邪气,最易消耗人体津液。故“火热病证”除见热像外,常同时并见口干,喜冷饮,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3)动血生风。动血,是指出血。火热邪气易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部位出血,如吐血、衄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及瘀斑(皮下出血)等。火热邪气还可聚于局部,腐败血肉而发为疮疡。火热邪气内盛,燔灼肝经,热炽筋挛,导致“热极生风”,可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抽羊角风)等。

火邪病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实火表现便干、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实有力。

常见阴虚火旺是阴阳失衡的症状,表现为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

五、养生与治病有什么关系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人体疾病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寿命。所以,养生常与治病医疗密不可分,但又绝不是一回事。一位朋友提问:“当人有病的时候,用药好还是用养生的方法好?”我说二者都很重要,俗话说有病“三分治,七分养”,没有“养”做基础,用药就是扬汤止沸。笔者和白血病朋友以及众多其他朋友的康复,正是“养治结合”的成果。这引起许多朋友对养生产生兴趣,他们经常前来探讨如何通过养生来治病的问题。

养生的本质是遵守规律并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治病是针对疾病的具体施治行为。现实中,人们常把养生作为治病的手段,病好了就可以不养生了。

市面上多如牛毛的养生书籍,大多在谈对某种病如何养生调养,这是常把养生与治病混为一谈的根源。了解人体生病的原因与途径并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加以预防,养生才具有积极意义。

了解了人体为什么会生病的内外原因,自然也就知道怎么防病养生了。学术界都承认《黄帝内经》是医学经典,它在论述疾病治法之前,讲的就是人要遵循天地之道及如何防病养生的问题。所以说,养生是医疗的基础,生了病,没有养生做手段,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可见,养生和医疗是密不可分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现归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