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5178200000026

第26章 概说四季养生原则(4)

二是冬天尽量避免出汗,防止冷热急剧变化,阴阳相搏。应做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散步、静功等,不做桑拿、踩背、按摩等扰动阳气的行为。《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可见冬天的藏养,是一年健康的基础,更是一生养生的关键。

三是冬天节制房事。年轻人冬天结婚,不利于养“藏”。

4.饮食谨守“秋冬养阴”的原则

(1)少吃辛辣之物,生阳之物不利于藏。

(2)多吃些养阴的食物,应季之物:红枣、花生、莲藕、山芋、山药、芋头,补肾健脾,芋头润肺、润肠补血。

(3)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冬天阴气盛于外,阳气藏于内,易生内热,晚上吃些萝卜顺气,可泄掉多余的火气有利于养阴藏阳。

(4)冬天阳虚手脚不温的人,一定要在冬天把手脚调热。

(五)冬季养肾的方法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贮藏人体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其功能的强弱受父母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决定人的寿命长短。先天不足的人是父母给予肾精不足,古人的医疗实践证明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补养,把寿命延长,把质量提高。从第六章可知,肾主藏精、主水液代谢、开窍于耳、司二阴,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

身体的强壮与否决定于肾功能是否健全。

日常养肾方:日常补肾的圣物——山药。关于山药有个神奇的传说:古代有一支被打败的军队,残兵败将逃进深山,因天降大雪,追兵封锁了出山的道路,想把败兵困死山内。大雪封山,逃进深山的将士们饥寒交迫,许多人已经奄奄一息。绝望之际,一名士兵抱来几根像树根一样的东西,鲜嫩多汁味道甘甜,可以充饥。于是,将士们个个动手挖掘,饱餐之后,顿觉体力大增,从此,山药成了这群残兵败将的主食。一段时间过后,伤兵很快痊愈,兵将们个个身强体壮。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将军一声令下,兵将们如猛虎下山,一举夺回失地。将士们为记住这种天赐圣物,起名叫“山遇”。随着人们逐渐食用,并发现它祛病健身的药用功能,将其改名为“山药”。

山药多汁,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八大功效:补气养血、补虚抗衰、补肾养颜、滋阴补阳、扶正驱邪、健脾益胃助消化、益肺止咳、降低血糖,适合所有人食用,长期食用能使人延年益寿。使用方法可做菜、煮米粥,蒸熟等随意你发挥,的确是天赐“圣物”。

从易经养生智慧的角度,肾属坎水,即水中之火的意思。具有坎水之性的豆类、猪肉、水生动物等,多与肾同气相求而具有补益作用。豆浆、猪骨汤、鱼类、贝类、珍珠都具有补肾强身的功能,只要我们能徐徐用之,再加上遵守规律避免耗伤精血,定会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每天按揉太溪穴3~5分钟,既可以疏通肾经,滋肾阴壮肾阳双向调节,养护人体肾脏,又可以防治肾系统诸多病症,如牙疼、耳聋、耳鸣、月经不调、咽喉肿痛、失眠多梦、渐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背膝关节冷痛等症。

对症参考方法:笔者是肾阳虚怕冷的体质,是前言中提到所患病症的前提条件。多年来,在自己恢复健康的过程中,除上述调养方法外,多采用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或中成药,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如在病情最严重时用过四逆汤;针对下肢水肿的症状,选用金匮肾气丸,水肿消除后及时调换桂附地黄丸,徐徐温补肾阳,取得良好效果。针对风湿痹痛,自配了“天雄散”等解决了多年病痛,使身体恢复健康。

给家里人和朋友针对肾阴虚的症状推荐使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都有明显的疗效。笔者从中体会祖国传统医学的神奇魅力,为养生祛病积累了很多经验,仅供读者参考。

总之,秋冬养阴的本质是通过创造闭藏的条件(无扰乎阳),维护肾的闭藏功能,把人体阳热、精华以阴精的形态贮存于肾,同时尽量减少肾精的损耗,即要开源也要节流。

五、怎样理解、把握养“化”之道

按“五行”规律,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黄帝内经》只给出了“养四行之道”,而没讲如何养“长夏化”的问题。笔者通过“刨根问底”得出以下解释:

(一)《黄帝内经》中对脾的描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jì,谷子),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这两段经文告诉我们几个问题:

(1)脾秉承天地的湿气而生。它的化生顺序是:湿→土→甘→脾→肉→肺。

(2)在自然界脾与镇星(土星)、湿气、土、黄色、宫音、甘味、五畜中的牛、五谷中的稷、五嗅中的香、数字的五同属中央土类,都是变化的产物,具有变化、化生之性,在自然界气息相通;脾在人体中主肉,主藏精,开窍于口,其声为歌,其志为思,其病在舌本,腧穴在脊,人体脾病做出的动作为哕。

(3)保护脾的方法:思伤脾,用怒来对治;湿伤肉,用风来对治;甘味伤肉,用酸味来对治。

(二)关于长夏“化”

典籍一致的说法是农历六月份为长夏。长夏主气为“湿”,对应人的脾。

春夏二季万物随着气温的升高迅速生长,这就是“阳生阴长”。长夏就是历法的“三伏天”,天气高温高湿,植物营养生长达到顶峰,进入开花结果“孕化”的阶段,这是自然界阳气向阴气转化的阶段。到了夏秋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万物停止生长、集中营养为繁衍下一代做准备而开花结(化)果,完成了阴阳转化,进入到收藏阶段,这个过程就叫“阳杀阴藏”。万物土中化,夏季的高温高湿,为自然界万物提供了衍化、生殖繁衍的有利条件,这就是“水土合德”的用场。

试想,如果大地没有水湿的滋润,就会变成荒漠。有了水土合德,就有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可见长夏时节阴阳转化的这个“化”太重要了,这也是五行赋像为“土”的依据。试想,其它星球没有“水土合德”,怎么会有万物化生呢?

人的脾主运化水湿,又生性喜燥恶湿。所以中医理论认为,“脾主长夏”是从病理而言的。这个季节正人体阳气宣发而体内伏阴为“洞”的时候,外界的湿寒容易进入体内而伤脾,这叫“同气相求”,容易形成“内外夹击”的格局,对人的脾来说是一个极端不利的季节。人被湿邪困扰就会伤脾而“寒中洞泄”,久而脾肾阳虚。此时要注意防湿邪伤人,盛夏要少涉泥水、勿贪凉饮冷,适当多吃温中养胃的食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三)关于脾旺四时

植物离开土为其提供的生存条件就不能存活,人一刻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能量。脾胃每天都在工作,除了子午流注规律揭示的辰时、巳时机能旺盛以外,还有典籍告诉我们的“脾旺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人的脾胃机能比较旺盛。

从脾旺四时的字面理解,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脾胃一年四季机能都旺盛。从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脾胃运化水谷而言,也符合“脾旺四时”的规律。前面讨论了“脾主长夏”不知古人因何所指,这个“脾旺四时”又是每季的最后18天。笔者深信,“经”无戏言。古人发现的规律待我们后人发掘,绝不能因为我们不理解而忽视它的存在。本着这个精神,笔者留意观察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发现人的食欲确实有规律性,表现有时胃的机能亢进,食欲增强,吃什么都香,过一阵儿就食欲较差,这在小孩儿身上表现极为明显,有时会因为伤食而害病。

食欲好的时候是否处于每季的后18天,笔者没有考证。食欲好又会因为生活环境、劳动强度、年龄、性别等存在差异,需要具体设计研究方案。我想,既然地日相对运动是有规律的,天体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有规律的,人生其间,五行规律作用其中,人体已知脏腑运动日有规律、月有规律、季有规律、年有规律,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个“脾旺四时”的18天,希望有兴趣的人参与实验观察,好好利用这18天补养身体。

根据彭子益先生“轮轴”关系的比喻,春夏秋冬为“轮”,长夏是转折点,是“轴”。从人体脾胃运化是后天营养之本的意义思考,脾处于“轴心”的位置,人所能掌控的是如何过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化”在其中,不用人体主观控制。脾主思,多思伤脾。所以,只要人体遵循规律,别的不用多想,多想反而不利于“化”,这也正迎合了古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观点。

(四)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