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87

第87章 前qián出chū塞sài①

〔唐tánɡ〕杜dù甫fǔ

挽wǎn弓ɡōnɡ②当dānɡ挽wǎn强qiánɡ,用yònɡ箭jiàn当dānɡ用yònɡ长chánɡ③。射shè人rén先xiān射shè马mǎ,擒qín贼zéi先xiān擒qín王wánɡ。杀shā人rén亦yì有yǒu限xiàn,列liè国ɡuó④自zì有yǒu疆jiānɡ。苟ɡǒu⑤能nénɡ制zhì侵qīn陵línɡ⑥,岂qǐ在zài多duō杀shā伤shānɡ?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自称“杜陵布衣”。他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被称作“诗史”,也被称为“诗圣”。

难词解释

①出塞:是古乐府诗的题目,内容大多写边塞风光和士兵的战斗生活、思想感情。②挽弓:拉弓。③长:指长箭。④列国:同时存在的各个国家。⑤苟:如果,假如。⑥制侵陵:制止侵略。陵,欺侮。

诗词大意

拉弓应当拉最强的弓,射箭必须要用长箭,因为只有用强弓、长箭才能射得远射得准。要射敌人就要先射敌人的马,马倒了,敌人也就摔下来了;捉拿敌人就要先捉住敌人的头领,头领被捕,敌军便会溃散。在战争中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不能滥杀无辜;唐王朝和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原本自有分界线,应该各守疆域。如果能制止侵略就可以了,难道打仗是为了多杀人吗?

帮你赏析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唐将哥舒翰征伐吐蕃的事情,以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是打仗的经验,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如数家珍。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反对无休止地用兵,慷慨陈词,直抒胸臆。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得已而“杀伤”,还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正确深邃,立意高远,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