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36

第36章 悯mǐn农nónɡ①(一)

〔唐tánɡ〕李lǐ绅shēn

锄chú禾hé②日rì当dānɡ午wǔ③,汗hàn滴dī④禾hé下xià土tǔ。谁shuí知zhī盘pán中zhōnɡ餐cān⑤,粒lì粒lì皆jiē辛xīn苦kǔ⑥。

作者介绍

李绅(公元772~846年),字公垂,唐代诗人。祖籍安徽省亳县,后迁居江苏省无锡,做过宰相。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与白居易、元稹交往密切。《悯农》诗二首,是其代表作,笔锋锐利,语言简洁明白,脍炙人口。

难词解释

①悯农:同情、怜悯农民。②锄禾:用锄头锄地,锄去庄稼田里的杂草。③日当午:正是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当空,天气很热。④汗滴:滴,滴落,掉下。汗水往下落,形容劳动很辛苦。⑤盘中餐:餐,饭食。碗盘里的饭食。⑥皆辛苦:皆,都。即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

诗词大意

烈日当空,农民还在田里挥动着锄头为禾苗锄草,汗水流淌着,滴进禾苗下的泥土。谁知道这盘中的饭食是怎么来得?这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

名诗点评

这首诗对劳动农民的辛勤劳作进行了真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劝诫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帮你赏析

这首诗写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诗的前两句写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动的情景。“日当午”表明时间,说明了天气、环境的恶劣。“汗滴”是诗人抓住细节部分进行的描述,表明农民劳动的辛苦。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谁知”二字用得比较含蓄,也因此加深了诗句的意境。“粒粒”起强调作用,表明哪一粒不是用辛苦的劳动换来的呢?这一反问句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后两句更是传诵千古的绝句。

延伸阅读

李坤五岁丧父,十五岁时在惠泉山从师就读。贫寒艰苦的读书生活,磨炼了他的思想的意志,使他有较多机会接触到平民百姓。当他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时,心中难免压仰不平,这些都由衷地流露在他的诗体中。故后人誉他为“悯农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