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35

第35章 小xiǎo儿ér垂chuí钓diào

〔唐tánɡ〕胡hú令lìnɡ能nénɡ

蓬pénɡ头tóu稚zhì子zǐ①学xué垂chuí纶lún②,侧cè坐zuò莓méi③苔tái④草cǎo映yìnɡ身shēn。路lù人rén借jiè问wèn⑤遥yáo招zhāo手shǒu,怕pà得dé鱼yú惊jīnɡ不bú应yìnɡ⑥人rén。

作者介绍

胡令能,贞元、元和间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见于《全唐诗》。

难词解释

①稚子:年龄小的孩子。②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③莓:一种小草。④苔:苔藓植物。⑤借问:向人打听。⑥应:理睬。

诗词大意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帮你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所以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延伸阅读

传说胡令能梦到有人剖开他的腹部,在里面放了一卷书,因而他的诗十分声动、传神、精妙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