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25036600000025

第25章 筋疲力尽

影片档案

出品:Les Productions Georgesde Beauregard

SocietéNouvelle de Cinématographie(SNC)1960年

片长:90分钟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aut)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饰米歇尔

简·西宝(Jean Seberg)饰帕特里夏

导演简介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幼年移居瑞士,曾在瑞士尼翁(Nyon)学习,高中时回到巴黎,一年后入索邦大学(La Sorbonne),并获得人类学、艺术史以及音乐史硕士学位。戈达尔自小对电影就有狂热的兴趣。在索邦期间,他经常出入拉丁区的电影院,参加了Cine-Club du Quartier Latin。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里维特和侯麦,并在1950年一起办了电影杂志《La Gazete du Cinéma》,一共出版了五期,戈达尔开始用笔名HansLucas发表影评。同时他还在里维特和侯麦的短片中出演角色。

1952年,戈达尔开始为1951年巴赞等人创办《电影手册》写作,结识其他影评人诸如克罗德·夏布洛尔、特吕弗,并观看和研究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影片,打下了深厚的电影素养的底子。1952年10月到1956年8月,戈达尔暂停了影评活动,回到瑞士。之后几年他重操旧业,保持了和《电影手册》的密切关系,也在Arts杂志上大量发表影评。1960年,他的第一部故事片《筋疲力尽》获法国让·维果奖。该片连同特吕弗的《四百击》等影片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作。戈达尔是一位思想激进且多产的导演,主要作品有《小兵》(1960)、《蔑视》(1963)、《美国制造》(1966)、《中国姑娘》(1967),前期作品表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和混乱生活,后期转向对左倾思想的研究。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达尔创作的高峰期,主要影片有《筋疲力尽》、《卡宾枪手》、《狂人皮埃洛》等。

自1967年拍摄《中国姑娘》以来,特别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戈达尔与当时法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让-比埃·高兰组织了“维尔托夫小组”,声称他信奉苏联早期“电影眼”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的理论,要用影片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并称他们所拍摄的电影为“电影传单”,同时,“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戈达尔和它的小组拍了一系列的“政治影片”。其中包括《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以及《一切顺利》。戈达尔也在这期间讲了他的名言:“不是拍一部政治电影,而是政治性地去拍电影。”1971年6月,戈达尔遭遇车祸,一度中断拍片,后移居瑞士。在此期间,由于政治和艺术上的分歧,戈达尔与法国的手册派导演失和,直到1980年才重又回法国拍摄故事片。主要有《故事》、《芳名卡门》、《新浪潮》等。80年代以来,戈达尔创作的电影,主要以同时充满政见和艺术创新的影片为主,代表作为《电影史》。

剧情简介

几乎身无分文、从意大利归来的米歇尔在马赛偷了一辆美国人的小汽车,沿途还打死一个警察。米歇尔在大街上遇到正在卖报的美国姑娘帕特丽夏,两人曾经有过一段感情经历。他试图说服她跟他一起走。帕特丽夏说她要考大学,否则父母就不会再给她寄钱了。米歇尔只好走开。他打开刚买到的报纸,上面登着警方已查明杀害警察凶手的消息。

米歇尔找一个朋友取钱,得到的却是一张不能提取现款的支票。米歇尔请帕特丽夏吃饭,身上却没带多少钱。他谎称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去抢了一个人的钱。等他回来,帕特丽夏说来不及了,她还得去赴一个约会。帕特丽夏回到住处,发现米歇尔正躺在她的床上。她告诉米歇尔,自己已经怀孕了,是米歇尔的孩子。帕特丽夏向米歇尔借车外出,米歇尔又去偷了一辆车。报纸上登着米歇尔的大幅照片,警方正在通缉他。有看报的人发现了米歇尔。米歇尔赶忙开车溜走。

随后帕特丽夏去参加记者招待会,米歇尔继续去找那个欠他钱的人。帕特丽夏去了报社,这时警长正好来报社找她,问她是否认识米歇尔,她否认了。但在警长的威胁下,她只好承认。警长要帕特丽夏下次见到米歇尔时给他打电话。帕特丽夏出了报社,看见米歇尔,立即向他暗示有人跟踪。两人私下相见后,帕特丽夏对米歇尔说她非常爱他。

米歇尔终于找到了欠他钱的朋友,朋友答应替他兑换支票。帕特丽夏却在外出时接通了警长的电话,报告了米歇尔的住处。回来后,帕特丽夏对米歇尔说她已给警察局打了电话,她并不爱他。米歇尔虽然吃惊,但并没有逃跑,他觉得无所谓。

清晨,米歇尔的朋友开车来,把钱还给了他。米歇尔对他说了原委,朋友让他赶快离开。但米歇尔却说他已经筋疲力尽了。这时警长带人赶到。米歇尔身上连中数弹,在大街的尽头倒下了。帕特丽夏跑过来,望着米歇尔。米歇尔作了几个鬼脸,说了一句“真可恶”就死了。帕特丽夏回过头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别人发问:“可恶?这是什么意思?”

影片分析

一、“新浪潮”与好莱坞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筋疲力尽》是对40年代好莱坞“黑色电影”的模仿。“黑色电影”的主角通常是侦探、匪徒或罪犯,迷人的“致命女郎”常常引诱他们陷入险境。《筋疲力尽》的基本情节的确可以看作好莱坞剧本的典型。但戈达尔的电影表现手法却与好莱坞完全不同。经典叙事电影追求叙事的清晰性和完整性。《筋疲力尽》则正相反,它看起来粗糙、散漫。片中的人物没有明确目标,对话漫无边际,剪辑不循规则。“黑色电影”通常在摄影棚中拍摄,有选择的布光将人物包围在特定的明暗气氛中。而《筋疲力尽》在外景中拍摄,基本上只能利用自然光源。这样,影片一方面明显与好莱坞电影传统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又不完全受其惯例的约束。

法国导演阿尔诺·德斯普莱钦说:“法国电影史令我感兴趣之处在于,人们看了美国电影,知道自己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并想法填补这一差异。”因此“法国电影的恰当位置是在它与美国电影的关系之中。成为一个法国电影人,就是处于对美国电影的反应之中”。戈达尔与《电影手册》的同仁在系统观看和整理了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之后,在各自的创作中吸收同时也反思其中的元素。这种“扬弃”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好莱坞,而是一种在其基础上自觉的创新,这不仅是法国“新浪潮”也是其后整个六十年代世界电影运动的出发点。

二、电影语言的创新

在经典叙事电影中,角色对目标的追求推动剧情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而《筋疲力尽》的剧情则是跳跃而不规则的推进。某些至关重要的情节也十分简短而暧昧。如杀死警察的段落,它是本片故事的起点,却被处理得非常简省,观众几乎无法判断米歇尔是蓄意杀人还是误杀。而在帕特丽夏卧室的漫长的对话却几乎完全脱离叙事。人物性格也同样如此,虽然影片强调主人公对好莱坞“硬汉”明星亨弗莱·鲍嘉的模仿,女主角也似乎对应了好莱坞电影中“致命女郎”的人物设置,但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的限制,《筋疲力尽》中使用的拍摄手法也很突出。在灯光上,好莱坞电影通常采用在摄影棚使用“三点布光”系统,而《筋疲力尽》包括大部分“新浪潮”电影几乎都是实景拍摄,不使用任何人工照明。所以场景及人物时常会出现阴影。现场拍摄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获得多样的镜头角度和充分的运动。但《筋疲力尽》使用手持式摄影机,能够跟踪人物进行灵活的拍摄。

《筋疲力尽》中最突出的是剪辑手法的创新。本片的摄影师拉乌尔·谷达尔说:“在拍摄《筋疲力尽》时,戈达尔会问场记女孩下个镜头如果按照传统好莱坞的连戏手法来拍该是什么样的镜头。她告诉他之后,他就偏偏反其道行之。”戈达尔时常将常规剪辑手法与非常规的手法混用。影片在一些段落使用标准的正/反打镜头,但更多地方是对传统剪辑规则的重大背离。影片中不仅有单个的跳接,甚至还有一系列跳接的组合段落。不仅前后两个镜头的机位不同,而且时间和演员的位置等也常常不匹配,使得人物动作产生不连贯,节奏变化也更为丰富。同时,影片的声音也强化了剪辑的不连贯性。跳接时,角色之间的对话或者背景音乐一般不中断,以此使观众注意矛盾冲突:时间只是在视觉上跳过了一段,在听觉上依然保持连续。《筋疲力尽》的声画组合方式同好莱坞传统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方式更为突显制作者的主观意识,强调影片风格上的特征。

(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