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刘磊的母亲说:我儿子不是很用功的那种孩子,常常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上初二时成绩才有所上升。记得他上初一时,回家后他写作业时经常问我数学题,有时他一连问我好几遍,我觉得不对劲,就问他,这方面的题不是刚学过吗?他说老师讲时他明白,可是过一会就不太明白啦。我就很生气,说上课你干什么去了,不好好学。他也不高兴,嫌我说他,就撅着嘴走了。看他委屈的样子,我有点心疼,也想教他。可是,他在学校里那么长的时间都学不会,我教他干什么呢?于是,我对他说:“儿子,学习可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学会了的知识妈妈抢不走。”说过此话后我仍然不教他。
等到了后来,我发现他不再问我问题了。心里还有点不安,怕他不写作业,就试着问他:“你要是觉得有的问题实在不会,我——”“妈,你不是说学习是我的事情吗?以后,我的作业我负责写完。”我怕他不写作业,打电话问他的班主任,得知他能按时完成,而且比前些日子有进步了,字写得认真,题也很少错了。从那时起一直到高中,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上升阶段,高三摸底考试,最后一次考了全校第二名。
孩子得知自己考了全省状元时,对我说,妈,这得谢谢你当初的狠心呢。上初一时我问你题你不理我,我觉得在你这里已经没了指望,所以上课必须认真听,跟着老师学!自己真会了才算本事。哈哈。后来就成了习惯,不管学什么都用心去学,因为我知道,妈妈是不会教我的,我只有靠自己啦。
状元孔颖的父亲说:当我们让孩子独立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孩子们往往都表现得非常兴奋,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去干自己的事情。在反复体验成就感的过程中,责任的种子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逐渐生根发芽,同时他们也获得了良好愉快的情绪体验。还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他们会逐渐意识到什么事是他们能够把握的,什么事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女儿填高考志愿时,她妈妈想让她学管理,但她想学计算机。最后依了她,就凭她说的那句话,她说:“妈,我觉得只有让我上我喜欢的专业,我才能挑起承担自己人生的担子。”
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
责任心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责任心。对外的责任心比如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我们要讲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有太多的家长没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然后由家长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家长当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家长不断在后面监督。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来,那么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毛姆说: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孩子是先独立才有责任心的。一般来说,孩子到一定程度,就有了独立的思想了,同时也想着独立做些事情。这时,父母要放手让他做事情,做对了表扬;做错了要引导鼓励他。这样他下次再做其他事情时就有了负责的意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责任心。
梅朝耀点评
如何提高孩子的责任心,始终是培养、教育孩子的关键问题。换言之,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有责任感的孩子,才是最紧迫的事情。
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受罪受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受累,经常是替孩子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给安排得无比周到;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犯错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犯错误,在问题面前经常是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既然家长把一切都替孩子想到了、做到了。那么孩子会认为: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反正有爹妈替自己操心呢;或是认为:自己操心半天没有用,最后还得听爹妈的——总之一句话,孩子把自己的事情没有当成自己的事情:想花钱了找爹妈、家务劳动找爹妈、遇到问题找爹妈——在生活中,孩子的一切都离不开父母,一切都要由父母为他负责任,如此下去,孩子将来如何自立于社会?
台湾著名学者孙观汉先生曾说:“中国传统的教导是这样教育学生的:理想的读书人,一生与书为伴,手不释卷,动手的事情是下等人做的。”由于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才忽略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有调查表明,有高达71.8%的父母在孩子的课余时间给孩子布置作业,这无疑使孩子在完成学校作业之后,又由父母人为地增加了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这自然就使孩子“没时间负责任”。父母总是怀疑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其实,10岁-15岁的中小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从事简单或是处理自己事情的能力。
有些父母单纯地把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看成是时间和体力的付出,而没有充分认识家务劳动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可不能让孩子做家务,趁这个机会,让他多学点知识。”是不少父母的想法。父母因而包揽了孩子力所能及的很多事情,以至使自己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做家务,没有了与孩子共同从事家务劳动的愉悦和在劳动中对孩子的了解和训练的可能。
偏颇的家庭教育不仅消解了有限的学校劳动教育效果,而且还不自觉地铸就了孩子不爱劳动的习惯,不珍惜劳动成果;使很多孩子缺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心。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造成孩子劳动上的依赖。
“责”和“权”是密切相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他也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只有把一件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他才能对这件事情负责。因此,家长要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前提是:让孩子独立完成,多让孩子当“主人”,让孩子逐步做自己的事情,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方法。
家长要注意,在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他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也要把责任给他:孩子有玩游戏的自由,更有把学习搞好的责任;有上网的自由,更有避免受到网络垃圾毒害的责任;有花钱的自由,更有学会“挣钱本领”的责任。孩子只有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成为真正的有责任心的人。平时,家长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第一,孩子必须做好自己的事(学习以及适合自己年龄的家务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而让家长做了,自己也要明白:是自己失职,要有愧疚感,要感谢家长。
第二,努力做好家中公共的事,别人的事帮着做。大处着眼,只要是家中的事,就有自己的责任,尽管分工不是自己管,但集体责任中有自己的一份。
第三,敢做敢当,要让孩子懂得: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自己既然做错了事,就应该勇于面对,勇于承担责任。而且无论好坏,都必须由自己承担,不要养成推诿的不良习惯(推诿即遇事不是把责任放在第一,而是把虚荣心放在第一);正视其产生的后果。并引以为戒,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
第四,教育孩子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同时家长要当好孩子的榜样。
第五,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做到三个“从小到大”:年龄从小到大;事情从小到大;担负的责任从小到大。
负责任的第三大乐趣——学习兴趣,来自责任心
状元档案
姓名:傅勤
年龄:22
专业:环境工程
特长爱好:唱歌、旅游、设计
籍贯:四川
高考成绩:数学满分状元。
座右铭: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任振蓉
年龄:48
教育程度:大学
职业:公务员
特长爱好:烹饪
记者: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
母亲:多数的父母尝试“教”孩子责任感,所用的方式都是奖励、警告、惩罚、贿赂等,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责任感是无法教会的,孩子的责任感是日常生活中,在父母的配合下,通过做事才学会有责任感的。我们从孩子懂事起,就让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她入学后,我常让她帮家里或是邻居代取信件、报纸,完成学校老师委托的任务。在学校里,她担任着学习委员。我觉得让她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肯定的评价,在产生满足和愉快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起强烈的责任感。孩子有了责任感,才能对自己对别人有责任心。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傅国军
年龄:50
教育程度:大学
职业:机关干部
特长爱好:锻炼
记者:傅先生,请谈谈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秘诀?
父亲:谈不上秘诀,只能算经验。一般来说,孩子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事物产生喜爱开始的,表现为他对所敬爱的人交给的任务有责任感,而对其他人交给的同样任务没有责任感;对他爱做的事有责任感,对他不爱做的事没有责任感。这些表现以后发展为对自己说过的话,对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负责,对同伴、对集体负责。到青少年时期能形成更抽象、更概括的责任心,对单位、对国家和人们的负责。从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我发现,初次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应该针对他的兴趣来培养。我的孩子喜欢设计,她上高二时我们买了一套新房,于是,装修房子的事交给她了,她上建材市场买材料。在别人看来,她把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杂事”上,担心影响她的高考,事实证明,并不是那样。
如果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会或不愿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列夫·托尔斯泰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对自己的言行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例如,实现了承诺、完成了任务时感到满意,心安理得;客观原因没能完成任务,感到遗憾;主观原因未尽到责任时,感到内疚、
不安。我觉得,责任感一旦产生,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意志锻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竞争会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容易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领导也强调:要增强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不难想像,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数学高考状元傅勤在谈到学数学的兴趣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