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24963000000075

第75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对于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就认识到了。因此,很早就有“养生莫善于习动”和“一身动则一身强”等一些俗语。这些俗语揭示了生命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规律——动则不衰。运动和生命息息相关。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经常运动、活动和锻炼,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反之,也是一样,如果长期只是坐着,缺乏运动,那么,这个人的健康一定会大打折扣。

据某项研究调查表明:至少有 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城市中亚健康状态的人的比例比乡村、小镇等明显高出很多。那么,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活动量也越来越少。现在许多家庭都已经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了;洗衣机、煤气灶、电饭锅、吸尘器,甚至机器人也进入了家庭,使人的运动越来越少。在生活中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楼梯的人越来越多,从健康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它使得身体素质越来越弱,许多“文明病”逐渐增多,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腰腿痛等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患病年龄越来越小。现代医学己把这些病归类到“运动不足病”。认为缺乏运动是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态,应从加强运动锻炼入手,就得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运动,在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要尽量多地活动各个部位,如果一味地贪图安逸享受,怕苦怕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懒得动手动脚,久而久之,四肢肌肉就会变得软弱无力,骨骼就会疏松,各器官的功能也会退化减弱,多种生活方式疾病就会缠身。“用则进,废则退”这就是生物学上的一条重要规律。也就是说,不管生活环境多么的好,食物多么的绿色和优良,不管休息得多么充分,如果缺少了运动,健康仍然站在距离你遥远的地方。

目前,人们健身、运动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健身一定要有科学的锻炼方法。体形特征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与之相应的运动方式,才能更利于自身的健美。

瘦弱、脂肪少、肌肉力不强、体力也不佳的人,往往内脏器官也不太健康。运动时,应该先慢慢锻炼好基本体力,逐渐强化肌肉力量、持久力及身体柔软度,再进行重量训练、参加有氧运动、跳绳、游泳等动态运动。瘦弱型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应多摄取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进内脏机能,增强肌肉力,还要多摄取维生素类食物。

看起来瘦弱,但却有很多脂肪的人,肌肉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往往不强,体力不好。这类人适合的运动是步行、爬楼梯、跳绳、游泳等能使脂肪燃烧的运动。饮食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甜食,少吃脂肪量高的食品,但要摄取高蛋白食品。

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但其臂部、臀部以及腹部到大腿的脂肪超过标准人,只要肌肉和关节没问题,可参加任何运动,如:打球、游泳、骑马等,有氧运动更好。但如果平时不是经常运动,就不能突然地剧烈运动。应该在做每项运动前,先做做热身运动和体操,强化肌肉力量。饮食上只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度摄食、少吃夜宵、不过量摄取含脂肪多的食物即可。

身上各部分皮脂厚度太厚,体重过重,几乎没有肌肉,骨骼支撑能力弱的人,爬几级楼梯就会气喘如牛。这类人应该多做有氧运动和多游泳,可以消耗脂肪。常做静态的伸展运动,以强化肌肉骨骼。还要提醒你的是由于肥胖者都有高血压倾向,请在运动前先量血压,并注意动作的正确性。但不要做过度激烈的运动,身体状况不好就要停止运动,不可操之过急。饮食上绝不能过度节食,一天可吃 840~1260焦(200~300 卡)热量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不能急剧减少糖分,以免血糖下降,增加空腹感。

此外,还要注意在不同人生阶段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方式。

美国有一位训练专家最近设计出一套能让人一生受用的健身计划,让注重健康的人从 20 岁开始,一直到耳顺之年,都能找到适合的运动方式。下面是这位训练专家设计的具体方案,可供大家参考。

20 多岁:可选择高冲击的有氧运动、跑步等。它们对这一阶段的身体而言,好处是能消耗大量热量,强化全身肌肉,增进精力、耐力与手眼协调能力。在心理上,这些运动能帮助人解除外在压力,暂时忘却日常杂务,获得成就感。同时,跑步还有激发创意、训练自律力的优点。

30 多岁:建议选择攀岩或者武术来健身。除了减肥,这些运动能加强肌肉弹性,特别是臀部与腿部;还有助于培养耐力,能改善人的平衡感、协调感和灵敏度。在心理上,攀岩能培养禅定般的专注功夫,帮助人建立自信与策略思考力;武术帮助人在冲突中保持冷静、自强与警觉心,同样能有效增进专心的程度。

40 多岁:选择低冲击的有氧运动、远行、爬楼梯、网球等,对身体的好处是能增加体力,加强下半身肌肉力量,特别是双腿,像爬楼梯这样的运动既可以出汗健身,又很适合忙碌的城市上班族天天就近练习。网球则是非常合适的全身运动,能增加身体各部位的灵敏度与协调度,让人保持精力充沛,同时对于关节的压力也不会像跑步和高冲击有氧运动那样大。而在心理上,这些运动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松弛紧张和缓解压力。以爬楼梯为例:有规律地爬上爬下是控制自己,让心情恢复稳定的好方法。同样,打网球除了有社交作用外,还能使人抛开压力与杂念,训练专心、判断力与时间感。

50 多岁:适合的运动包括游泳、重量训练以及打高尔夫球。游泳能有效地加强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与弹性,而且由于有水的浮力支撑,不像陆上运动那样吃力,特别适合疗养者、风湿病患者和年纪较大者。重量训练能坚实肌肉,强化骨骼密度;而打高尔夫球时常有稳定心脏功能的效果。心理上,游泳兼具振奋与镇静的作用,专心地划水让人忘却杂务;重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形象满意度,让压力与烦躁都随汗水宣泄而出。

60 岁以上:应该多做散步、交谊舞、瑜伽或水中有氧运动。散步能强化双腿,帮助预防骨质疏松与关节紧张;交谊舞能增进全身的韵律感、协调感和优雅气质,非常适合不常运动的人选择尝试;瑜伽能使全身更富弹性与平衡感,能预防身体受伤;水中有氧运动主要增强肌肉力量与身体的弹性,适合肥胖或老弱者健身。这些都不是剧烈的运动,在健身之外,它们的最大功用是能使人精神抖擞,感觉有趣,并且有社交的作用,是让老年人保持年轻心态的好方法。

总之,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锻炼都要遵守一个原则,这就是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