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24963000000042

第42章 发现商机,淘出第一桶金

100 多年前,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浪吸引了一个叫亚尔默的 17 岁青年农民。他随着大篷车队,经过艰辛危险的漫漫征途,来到了加州。他不像发明牛仔裤的李维有缝纫用品、帆布可带;他有的只是雄心壮志、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安顿下来后,他就随着人们进入采金场,在那里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和混乱不堪、贫乏艰苦的生活。一连好几天,毫无所获。亚尔默从狂热中冷静下来,发现那里和原来想象中的黄金宝地相差甚远。

不久,亚尔默发现那里天气燥热,水源奇缺,沉重的劳动使淘金者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身体十分需要补充水分。亚尔默感到这就是他的“金矿”。于是,他独自一人来到了附近唯一的河边,用原来挖金砂的锄头掘出了水沟与水池,然后在水池的底部铺上细沙,河水沿着水沟源源不断地流进水池,经过细沙过滤,成了采金者渴望的饮用水。当他重新出现在黄金“战场”时,已不再是一名采金勇士,而是一个既受欢迎又遭鄙视的饮水贩子了。大量淘金者的黄金梦最终破灭,不得不仰天长叹,遗恨无穷地退出了黄金“战场”。而亚尔默却带着他卖水得来的 6000 美元小利踏上了新的征程。

也许有的人看不起在加州淘金的亚尔默,但绝不会看不起首创肉类罐头的亚尔默。其实他是同一个人。如果没有前者,哪来的后者呢?

我们要赚的钱产生于社会需求。人们常说要把握商机,其实就是透过别人的言行发现他需要什么,需要的程度有多强烈。当然,并非所有的商机都适合于每一个人。明智的做法是选择能与自身资源优势(包括知识优势、技能优势、地域优势、人际关系优势等)进行嫁接的商机,将二者进行最佳组合,因为这往往是最现成的、最少花本钱的致富途径。

据说,早些年在江苏有一位青年农民将目光投向当地遍地都是却被人熟视无睹的花岗石等资源,制作成假山、盆景,并不断提高开发档次,结果带动了石头加工业并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有一位姓赵的高中生,毕业后学了一门木匠手艺,但在活儿少木匠多的老家,刚出道的他显然揽不到多少活儿干。后来他去了城里的一个建筑队,工资也不高。一次在街上闲逛,他发现一些镜框店生意红火,突然眼睛一亮,心想:“老家盛产木材,尤其是一些边角料做不成大家具,加工成镜框却绰绰有余,这可节约不少成本;加上自己毕竟是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年轻人的审美心理,何不试试做这门生意?”后来他回到家乡充分利用资源,制作了一批精美的镜框投到市场上,果真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在市场开发中,常有一些被众多竞争对手所忽略的“死角”。由于鲜有人争,不少仍是“处女地”,因此,注重开发将大有作为。小本经营者,由于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硬在市场上与强手对峙并非良策,而填补市场“死角”却可避开激烈竞争,创出独此一家的小店来。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有捕捉机会的眼光,二是要有把握机会的能力。机会有点像水中游动的鱼,能力则好比鱼竿或鱼网。你首先得知道哪儿有鱼,哪儿鱼多,这样就可以直奔那有鱼的地方,尤其是要直奔那鱼多的地方,避免在没鱼的地方瞎耽误工夫。然而水中的鱼再多,如果你没有鱼竿或鱼网,也只能看着鱼在水中游动,直至从你眼皮底下消失。有的人关注机会,善于发现机会,可惜缺少把握机会的能力,总是迎来机会又送走机会,空留遗憾在心头。对于这种人来说,最紧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提高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有的人不乏把握机会的能力,却缺少发现机会的敏锐。能力在他们手中就像装备齐全的鱼具,不知道哪儿有鱼也是白搭。

亿万人苦苦追求,苦苦寻觅,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寻找的商机在哪里?许多人,胸怀大志,目光远大,放眼世界,想追求美好的人生,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但往往一无所获。其实目标就在前方,就在脚下。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还在困惑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开创未来的时候,不妨低头看看你脚下的路,看看你脚下的商机,不要让商机由于你的疏忽而溜走。

商机就在脚下,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结果他们成功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呢?不妨问问自己的脚是否脚踏实地走好了我们的路,走好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脚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商机就在脚下,无数个成功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我们的脚下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浪沙袜业、奥康皮鞋等知名品牌,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真理,脚下商机无限,希望睿智的你能发现这块新大陆。

商机就在脚下,在国内最成功的商人——浙商中,有很多是从修鞋、擦鞋这些最不起眼、最不受人们重视的行当起步的,他们却成了这行业的领头羊。

擦亮眼睛,把握机会。这样,你就能从沙堆中发现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