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24963000000013

第13章 继续等待不如积极行动

你打算何时实现梦想?难道还要等待?有什么没准备好?还是在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或时机的成熟?最消磨意志、摧毁创造力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梦想而不开始行动。

年轻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习惯,就是明明已经计划好、考虑过、甚至已经做出决定的事,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怯于行动,对自己渐渐失去信心,不敢决断,最终陷入失败的境地。

很多人喜欢制订计划,因为能在天马行空、运筹帷幄中获得满足。但是如果不能将计划变为行动,若干年后看到这张纸只会感到深深的失落,尤其是身边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实现了梦想的时候。

成功者大都信奉这句格言:“拖延等于死亡。”成千上万的人拥有雄心壮志,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如愿以偿?其中很大原因是多数人一直在拖延行动。他们并不是不想行动,只是想过一段时间再开始,这样一晃光阴就过去了。经常听人说:“我知道今天该做这件事,但是今天我情绪不好、状态不好、条件不好……这样那样不好,这件事肯定做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于是把该做的事放在一边,抛之脑后了。其实,或许只需要拿出决心去尝试一次,就能找到行动的感觉。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有时候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开个头,就能进入行动的状态、踏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但是往往有人拖延了一辈子也没付出这几分钟。畏难情绪、推卸责任、等待时机成熟……这些想法做法都是愚蠢的。在需要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主动接受挑战,承担起责任与压力,视此刻为最佳时机。如果没有这样的魄力,即使将来的条件比现在更好,也难以将梦想化为现实,这样,就什么事也做不了。

我们不能在徘徊观望中浪费时间,也不应在挫折面前气馁。只要做出了行动的决定,就要勇往直前!要敢于行动,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积极行动起来吧。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我们说,人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这一源泉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正因为有这种能力,不仅使得人类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保持着一种人的自尊,并在与其他生命形式构成的社会系统中充当着主宰,而且也使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以一种万物共存的方式而不断向前发展。而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风靡一股叫“积极心理学”的风潮。

积极一词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其实积极的意义是相对的,它不是一个固定结果和最后结局,是一个行为过程,包括过程的体验。

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和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状态如此不同,但在积极状态上会是一样的,他们都可能是积极的。只不过前者是与疾病作斗争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气,后者是陷入创作高峰体验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两者之比,没有量的规定,但在质的规定上是一样的。

积极只能与消极相比,或者与心理不健康相比,而不能与另一个积极评价相比。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积极只能与自己的过去感受相比,我们不能比较两个人的积极,科学家和下岗工人都有自己的积极,前者是实验室中对科学的献身,而后者可能体现在对小时工的敬业中。积极是一个带有价值导向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某一文化进程中对于何谓积极品质会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优秀的人在什么方面表现出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过去,我们认为节约、贞洁、谦卑、沉默是积极的品质,而现代社会则更注重创新、自主、主动和外向。

怎么样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呢?那就是在行动之前要给行动规定一个合理的期限,没有期限的行动常常是无效的行动或效率特低的。有一个时间约束,就能让你提醒自己:必须马上行动,否则在约定时间期限内完不成行动计划。

成功者必是积极行动者。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拖延一分钟,就浪费一分钟。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比别人提前抓住机遇。有人说,判断一个人的成功,看看他走路的速度和力度。速度快、力度强的人是沉稳而又干练的人,这种人成功的几率比较大;而拖延者的脚步始终是“慢三拍”。对于成功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快三拍”。

现代生活的节奏是快速的,每个人都加足马力往前冲,如果你还想歇歇,还想等待,那么你只能等待被淘汰。积极行动起来吧,成功就是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