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书立方4-1分钟识破荒言
24959600000013

第13章 手臂丈量情绪幅度

在整个自然界中,没有比人类的手更为灵巧的工具了,它不仅可以绘画、弹琴,更能雕刻出精美的塑像,还能操作最高难度的手术。手能实现的动作太多了,灵活的手指和手腕以及手臂,可以完成大脑所发布的任何指令,不管是抓还是打,抑或是握与划,都不在话下。而当人们打手势的时候,手还可以讲话!这样一个灵活多用的身体组成部分,对于非语言行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表达渠道了。

手臂和腿脚一样,都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肢体,它们共同负担起保护人类免受伤害的职责。在这方面,手臂比腿脚的责任更为重大,它不仅负责防守,还要同时负担起反击的责任。这种天生的职能让手臂和腿脚一样,培养了快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射速度,从而显得更为诚实和敏捷。与表情的欺骗性不同,手臂可以表达可靠的非语言行为,通过对手臂与手的观察,可以让我们更快地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

手臂伸展幅度

因其独特的构造,手臂的活动范围显然要比腿脚更为宽阔一些,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手臂可以自由挥舞,占据身体周围的全部空间。而人们每一次伸展自己的手臂,也不会按照固定的模式,总是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伸展幅度。同样是一个打招呼的伸展动作,羞涩的人会轻轻抬起手臂,摆一摆手腕,晃动自己的手;而豪爽的人则会伸展开来,将对方大力地拥入怀抱。更为激烈的是那些久别重逢的恋人与老友,当他们在机场或者车站远远看到时,会将手臂挥舞出最大范围的幅度,用以引起别人注意的同时,也表达自己激动、愉悦的情绪。

小孩子和大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保持着人类最原始的各种心态,开心时候的大笑,难过时候的大哭,都是毫不掩饰的。当成人因为各类社会规则而不断桎梏自己的心灵与双手的时候,孩子却总是勇于做出各类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

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手臂动作,会发现他们的手臂似乎时刻都处于待命状态,总是半悬在空中,似乎随时都要伸手去抓周围的东西,或者是推动任何引起他好奇的事物。这种手臂状态反映出孩子内心之中对世界的好奇,手臂就是他们感受世界的触觉来源。

手臂的幅度和我们情绪之间有如此紧密的关系,以至于人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通过长期的观察,非语言行为研究者对手臂幅度做出了划分。那些受到某些因素限制而不能完全舒展的手臂被认为是拘束型手臂,而那些似乎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挥舞。甚至连地球重力似乎都无法控制它的手臂,则被认为是活力四射型手臂。这种划分对应的是情绪的不同层级,没有一个严格的刻度可以作为划分的标准,大多数人的手臂幅度在这两类之间游走。

超越重力的手臂

手臂的动作和地球重力之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而人体身处地球重力的影响,在无意识的放松状态之下,人的肢体总是会顺从重力的方向。当人悲伤或情绪低落的时候,重力也会表现得非常明显。但当一个人情绪高昂的时候,不管是手、脚还是下巴,都会出现与重力相背离的行为。这种与重力对抗的非语言行为,也被认定为愉悦情绪的指向标,不管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这类动作,都可以判定此人正处于非常舒适的状态之中。

快乐的时候,我们的手臂似乎不受重力的束缚。观察那些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演讲者,他们在台上挥舞手臂显得轻松自如,动作也充满了肯定。大幅度的手臂动作会在快乐、自信的人身上不断出现,就好像动物总是在昭示自己的领地一样,人类保持着远古社会的一些生活习性,扩展开来的手臂让他觉得自己的领地获得了保护。

而那些身处不舒适环境之中的人,因大脑感受到强烈的压力信号,他们总是下意识地压制自己的手臂动作,缩小手臂的活动范围,就好像稍微加大动作幅度就会引来灾难一样。

手臂情绪的传染

作为肢体对于大脑边缘系统信号的直接反应,手臂动作反射速度非常迅速。手臂的肌肉因长期的劳作和大量精密动作的训练而非常智能,它们可以毫无难度地反射各类动作,就算某些生疏的动作,也可以通过大脑印象提示实现。在表达情绪方面,手臂可谓是仅次于表情的利器,它们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而且非常富有感染力。

球场上的球迷一向都被认为是最疯狂的人,当他们观看比赛的时候,情绪就好像潮水一样不受控制。在球员射门的时候,球迷们会举起手臂、紧握拳头、凝神屏气,好似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打扰到球员一样。

当球被射入,所有的人都会大力挥舞自己的手臂,伴之以尖叫和呐喊。那高高举过头顶的手臂便是他们情绪的最好说明。而如果此时裁判忽然判进球无效,球迷们会默默地放下自己的手臂,肩膀失去力量的同时,手也顿时没有了生气。

群体性狂欢之中,手臂的动作最常出现,不仅因为手臂出现的愉悦动作可以刺激我们本身,也能感染到身边其他的人。一个挥舞手臂表达情绪的人出现时,他周围的其他人会很快跟上。看球赛和演唱会的时候,这种群体性受感染事件非常常见。当歌星站在舞台上,总是喜欢说“伸出你们的手”,这个号召也是因为挥舞的手臂更有利于带动大家的气氛,让所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