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24895200000013

第13章 说话要到位(12)

逛着逛着,王师傅从一处地摊上抓起一件长约6厘米的小玉器递给李伟看。李伟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东西呈青白颜色,长形圆身,一头大,一头小,乍看像一截竹棍;大的一头雕刻着怪兽图案,做工也较精细。此玉确系“和阗”老货,但弄不清是干什么用的,当然也就叫不出名字了。

王师傅试探地向摊主问价,对方开价50元。这是多大的一个“漏”呀,王师傅觉得有必要先买下来。于是,他二话没说,递钱成交。“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王师傅不住地问。

李伟虽然对玉器也略有研究,但是对于这个东西他是一无所知,但为了显示自己的见多识广,他想象加估计地说:“这大概是古人用来迎福消灾、避邪驱妖的装饰品,随身带着它,保佑你平安吉祥。”王师傅知道李伟也搞了十几年的收藏,门类又繁杂,所以对他的这个判断也深信不疑。回到家后便兴致勃勃地去附近商店买来一根红色小尼龙绳系住这件玉器,然后将它端端正正地挂在胸前,一路上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3日之后,一位藏友约李伟去观赏一只翡翠玉镯。在这位藏友的书案上,李伟看到了一本有关古玉器的书,里面恰好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那件竹棍式的小玉器,只不过是上面雕刻的怪兽图案略有不同。原来它是昔日有权势或有钱的人下葬塞****用的,叫“肛塞”。

李伟立即拿着这本书去找王师傅。王师傅看完这段文字后赶紧从脖上取下“肛塞”说:“这倒好,死人用的东西,我却把它挂在胸前炫耀。老弟,你害我出了大丑!”说罢,他捧着肚子大笑。李伟更是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说话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面,更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人总会遇到知识匮乏的时候,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抱着不懂装懂、假装有学问的态度,不仅会让自己的学识暴露,更会让人鄙视你这种为人的态度。一句话可以功成名就、一句话也可以让人功败垂成,因此,说话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巧妙化解困境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尴尬的场景,或者是发生口误的事情,或者是有人有意地刁难你,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学识和应变能力就能够化险为夷,有时反而能转变局面,让你化被动为主动。

一位知识测验栏目的主持人向一位应考者提问:“先生,您是足球方面的行家,理所应当知道所有足球方面的事,是吗?”

“那当然。”应考者悠然地答道。

“那么,请问球门上的球网有多少个孔?”应考者一愣,但随即镇定下来,说:“能提出这样问题的一定是知识十分渊博的大学问家。”

“那当然。”主持人面露喜色地答道。

“那么,你一定知道保塞尼亚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研究的是什么学问?”应考者问道。

“保塞尼亚斯是古希腊一位能言善辩的哲学家。”主持人自信地答道。

“完全正确。”应考者又问道,“你知道有关保塞尼亚斯的一件轶事吗?有一次,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听说保塞尼亚斯很有口才,想当众考他一下,就请他出席贵族会议。首席执政官让每个贵族议员提一个难题,请他用一句话来回答所有的难题。贵族议员一个接一个向他提了几十个难题,而保塞尼亚斯只用了十分简单的一句话就回答了所有的难题。你知道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吗?”

“面对这样多的难题,他只能说‘我不知道’。”主持人得意地回答。

“完全正确,”应考者又问道,“那么今天我想再提一个问题,你能用一句话回答吗?”

“请问吧!”主持人颇为自负地答应了。

“那么,现在我问你,足球球门上的网有多少个孔?”

“啊,嗯……”主持人无言以对。

应考者面对主持人的刁问发难先巧妙地回避,再“投其所好”恭维主持人“知识渊博”。主持人在自我陶醉中不知不觉充当了被考者的角色,应考者又一再恭维他“回答正确”、“完全正确”,使主持人更加自鸣得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最后落入了对方的圈套。而应考者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分析了主持人的心理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投其所好”术反客为主、反守为攻,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反而控制了主持人,也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应变能力和杰出的辩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善辩能言的口才是需要充实的知识底蕴做基础的,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为依托,那么这个应考者就不能列举出如此多的例子并巧妙地“请君入瓮”。

那些巧言善辩、机智过人的演说家、政治家、军事家无不是学识过人、学富五车的人。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为依托,他们说的话也就空洞无物,也就不能让人信服,更不会信手拈来一段有理有据的史料或者例子为自己开脱或证明。相声《官场斗》里就讲述了刘墉凭借其机智巧辩之才绝境逢生的故事。

有一天,乾隆皇帝想为难一下这个能言善辩、机智敏捷的刘墉大学士。乾隆皇帝心想:“我今天怎么想办法试验试验他。”但是,乾隆皇帝开的这个笑话太大了。

刘墉被乾隆皇帝传召进宫。

乾隆皇帝说:“刘墉!”

“臣在!”

“我问你:何为忠孝?”

刘墉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合起来,就叫忠孝。”刘墉刚答完,乾隆皇帝说:“好!朕赐你一死。”

刘墉当时就愣了:“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赐我一死?”但是皇帝是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刘墉只好谢主龙恩,三拜九叩,然后走了。

等刘墉走出宫殿后,乾隆就反悔了。心想:“这刘墉可怎么办呢?不死,回来就是欺君之罪,死了真可惜,手下少了一个栋梁之材。”但是他又转念安慰自己,“都说刘墉有能耐,能言善辩,我看你刘墉今天怎么办?”

大概过了半炷香的工夫,刘墉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扑通就给乾隆皇帝跪下了。

乾隆佯装大怒道:“大胆刘墉!朕不是赐你一死吗?你为什么又回来了?”刘墉说:“皇上,臣去死了,我准备跳河自杀,我正要跳河,屈原突然从河里出来了,他怒气冲冲地说,‘你小子不混蛋吗?想当年我投汨罗江自杀的时候,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道;而当今皇上贤明豁达,你怎么能死呢?’我一听,就回来了。”乾隆皇帝一听也没辙了。

刘墉的一副好口才救了自己一命,他巧妙地借古讽今,把乾隆放在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中,逼着他朝对自己有利的路上走。这个时候,乾隆皇帝还能如何为难他呢?让他去死自己就是昏庸无道。这个时候,乾隆只有顺着刘墉给的台阶乖乖下来。可见,好口才不仅能够“舌战群儒”,更能化解困境,拯救自己。当然,前提是你要具有一定的学识。

借助权威论述

聪明的人说话总会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因为他们知道借助权威的理论和“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在分析某一个问题、论证某一个观点的时候,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准确,往往需要引言论证观点。

引经据典,借助权威来论述其魅力不同凡响。一是在引用权威的时候传承了这些优秀的文化;二是言简意赅,用较少的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比较复杂或比较深邃的思想和观点。有时借助权威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显示了自己深厚的学识,更巧妙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让人信服。

从领袖人物的经典著述,到普通百姓的片言只语;从名人的名言警句到作家的鸿篇巨作,都不乏用典之例。******、朱德、叶剑英、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中多有引经据典自不必说,即使在讲话、文章中******也常常引经据典,讲话时脱口而出,天衣无缝,作文章信手拈来,意到笔出。所用之典不但自然贴切,恰到好处,绝无雕琢、刻意之嫌,而且往往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譬如,一次《愚公移山》的演讲,通篇讲述古代的一个寓言,从而成为名篇经典;一篇《别了,司徒雷登》5次用典,酣畅淋漓;一封仅300字的《致邵力子》书信,一连用了范仲淹的“一路哭”、孟子的“越人弯弓”、庄子的“河汉”、罗贯中的“话说天下大势”。有人据《******著作大辞典》的词条统计,引用过的成语典故就有500多个,马列的名言警句更是不计其数。所达到的境界可以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真是前无古人。

知识渊博的人都善于在说话、写作中借助权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003年秋,******总理在陕西灾区视察时用白居易的“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当地官员要心中装着人民,要执政为民。在2004年到武汉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看望戒毒人员时,他引用了《游子吟》中的前四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慈父般温暖的话语使很多戒毒人员领会出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刻涵义,他们的脸上淌下了激动的热泪。

需要注意的是,借助权威论述需要巧妙地“借用”,而不能乱用、滥用。如果用典到了堆砌典故的程度,使得“文章殆同书抄”就是失败的;但如果做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古为今用、用得恰当则是成功的。如果像唐朝的李商隐尽兴改造用典,写了像《锦瑟》那样的好诗,一连化用“庄生”、“望帝”、“南海珠”、“蓝田玉”4个典故,不愧千古绝唱,就是成功的;但如果像南唐彭利用不顾对象、场合,“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便是大失败。

借助权威论述的关键在于,要表达的必须是真情实感,是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引经据典的“经”不能念歪了;要有较好的文学修养,文化底蕴,如此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不可滥用,要避免僵化刻板,穿靴戴帽,迂腐滞涩;要恰到好处,准确、得体,不是什么场合、什么文章都可以用;要巧妙运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内涵深厚才能成就好口才

总有一些人抱怨自己没有好的口才,和别人在一起总是无话可说。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口才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底蕴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扎实而充足的知识底蕴就能够厚积薄发。

苏秦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有名的纵横家。纵横家就是战国时期一些依靠自己的口才来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的人,苏秦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一个代表。

苏秦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遭受过别人的冷眼相对。虽然他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鬼谷子的学生,但是自从他在老师那里学成出师之后,曾经先后去游说过周王、秦王都失败了。

苏秦很落魄地回到了家里,他受到了亲戚朋友,甚至父母的冷遇。于是他发愤图强,拼命地刻苦攻读。为了防止自己在学习时打瞌睡,他用一把小锥子朝自己的大腿上狠狠地刺一下,使自己打起精神继续学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苏秦经过一番刻苦的钻研,终于使自己的学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于是他再次出马,以自己苦心钻研出来的“合纵之道”游说各国君主,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身佩六国相印,以三寸不烂之舌抵挡百万雄兵,成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例子。

苏秦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好的口才是建立在深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如果脱离了这个根本,那么口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像白开水一样的口才,哪里还能说服别人呢?没有谁天生就注定有好口才,好口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辛勤刻苦的练习,阅遍群书才取得的。

口才的好坏虽然也与说话的技巧有关,但更与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肚子里没有多少知识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多少说服力。当年诸葛亮在隆中苦读数十载,一出山后便有舌战群儒之功,恐怕当年的诸葛亮并不曾专门去学习过如何辩论,所依靠的正是他数十年的苦读。由此可知,好的口才也不是那些妄想贪图小技巧,想走捷径的人所能拥有的,唯有扎实地学习知识才是硬道理。

李俊是一名大学生,平时的业余爱好就是阅读各种书籍。无论什么类型的书他都喜欢看一些,各个学科的书籍他也都喜欢研究一下,就连佛经、周易等这些玄妙、深奥的书籍他也阅读过。因为博览群书,所以他的学识也算比较渊博。这些书籍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让他了解了各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与别人辩论时通常会旁征博引,说得头头是道,非常让人信服。

相比之下,他的同学高华却认为研究这些学问是浪费时间,只要口才好就可以了。在一次辩论赛上,两人意外地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队里。作为双方的辩手,他们开始展开激烈的辩论。李俊因为学识渊博,所以辩论起来很有说服力,而高华却只能做一些诡辩。在李俊的猛烈攻势下,他被反驳得哑口无言,只能乖乖认输。

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必是个具有敏锐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的人,只有这样,他说出来的话才能既生动又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此外,他还必须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分析判断和推理,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有条不紊、滴水不漏。而这种能力正是源自平时生活中知识的积累和培养。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口才是学识的标尺。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而是通过刻苦地训练和努力地学习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无一不是靠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