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工作快乐起来
24894800000012

第12章 抛掉不快乐的因素

要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影响工作快乐的因素,只有抛掉那些不快乐的因素,才能快乐工作,才能有所成就。

有一些人厌倦工作,觉得工作束缚了他们的自由,因而总是消极地对待工作。然而,这样做不但无法从工作中享受到快乐,还会得到消极的心情。

消极对待工作只会获得消极的心情

工作消极的人不爱工作,拈轻怕重,耽于享乐。他们对工作有着自己的看法:生活应该是快乐的,辛苦的工作只会带给人痛苦与烦恼。这些人有的干脆不工作,有的即使工作,也不肯投入,敷衍塞责。这些人在工作中平时表现唯唯诺诺,不肯用心工作。他们只知道按章办事,准时上班,准时下班,目的就是混口饭吃,得过且过。他们越是这样消极地对待工作,就越不会有一个好心情。

工作消极的人性情未必高雅,待人未必慈悲,生活也未必真有情趣。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嗜好,觉得只有在生活休闲中才能够获得满足,因此他们总是消极地对待工作。其实现实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消极地对待工作只会使他们的意志更加消沉,而且家庭生活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消极工作的人并不会给家庭带来欢乐,因为他们对家人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

消极对待工作的思想,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也有害。那些平时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的人,特别容易消沉。他们陷入消沉的泥淖,却强作欢颜说不必把人生看得太严肃;生活在消极之中,却安慰自己是在享受生活。

尤其是在富裕社会中长大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习惯于安逸,不习惯于辛苦,对待工作消极懈怠。可是现实不仅要求他们必须承担责任,更要求他们辛勤付出,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实的挑战与消极对待工作的行为,就形成了严重的冲突。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才是正确的?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查尔斯?加菲尔德曾经研究过众多各行各业成就非凡的人的行为特征,发现生活态度正确的人具有很多共同的特质:

1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选择喜欢的工作,比较容易发挥自己的天赋和专长;但是工作不一定全是喜欢的,你要学会去调适它。

2平衡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虽然他们努力工作,但是不会被工作绑住,知道如何去放松身心,重视家庭生活,喜欢与朋友交往。

3具有冒险精神。只安于现状,不敢求变、惧于冒险一试的人,很难超越自我。

4专注于工作。工作的态度是专心做好,但不以尽善尽美来苛求自己。

5与自己竞赛。学习他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才能够超越过去的成就。

6不贬低自己。专注于自己的感觉、能力和企图,并培养信心。

以上6项成功者的共同特质既包含了工作,也兼容了生活,表现出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这些特质告诉人们:成功者并不是只会工作,他们也会休闲,更知道享受家庭的乐趣。他们喜欢工作,努力工作,能从工作中享受快乐,但却不会苛求自己。

他们在这些生活与工作的信念中,喜欢自己的工作以及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消极工作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困惑。

曾经有一个消极对待工作的人请教美国著名学者查尔斯?加菲尔德关于工作方面的问题。

“如何对待工作?”查尔斯?加菲尔德告诉他:“要依自己的兴趣、能力、环境与现实,去对待工作,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我知道这些原则,”他说,“但我现在的工作,我不喜欢。而我喜欢的工作,不是不缺人就是自己的资格不符。这怎么办?”

“你喜欢什么工作?”查尔斯?加菲尔德问。

“我喜欢当公务员。”这个人回答。

“为什么喜欢?”查尔斯?加菲尔德接着问。

“我不喜欢复杂沉重的工作,也不想发财出人头地。我觉得公务员工作比较安定,比较有保障。当公务员比较单纯。”

这位消极对待工作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是安定、有保障、简单的工作。但事实上,他没有认清工作是要付出的;更没有领会到,只有付出,才能看到成果,才有成就感,才会在工作中得到乐趣;而一味地消极对待,只会带给自己消极的心情。查尔斯?加菲尔德觉得,像他这样消极的个性,很难在以后的工作中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喜悦。这个人即使真的当了公务员,也不会是对工作认真尽责,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

查尔斯?加菲尔德接着说:“喜欢当公务员,就参加公务员的考试吧。”

“我考不上。”他尴尬地笑了一下。

“那么你就应该设法喜欢上你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查尔斯?加菲尔德说。

他想了一下说:“这个工作我不喜欢。”

这位消极对待工作的年轻人没有听从查尔斯?加菲尔德的劝告,对自己的工作丝毫没有热情,这显然影响到了他的心情,他整天闷闷不乐,生活毫无乐趣可言。

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不可能尽如人意。因此你要认清自己工作的价值,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学到经验,从中获得喜悦与成就感。因此,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设法去喜欢它,只有喜欢上这份工作,你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工作才会有热情,生活也才会觉得幸福。

一位哲人说得好:“喜欢也要工作,不喜欢也要工作,那为什么要抱着不喜欢的心情去工作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此,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刻意追求完美,工作上也是一样。如果你在工作上每件事情都追求完美,那就会变得不完美。

所有的工作都追求完美就是不完美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在工作上也是一样。在工作上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如果过分追求完美,所有的工作都追求完美,而最终的结果又达不到完美,就会使人产生浮躁心理。工作上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会得不偿失,有时还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有这样一个笑话很有哲理性: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就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了九道门,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天上去找吧!”

这虽然是一个小笑话,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物,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英国某机构最近进行了一项特别的调查,向300名年收入10~30万英镑的推销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调查的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约有15%的人属于在所有工作上追求完美的人。可以预料的是,这15%在所有工作上追求完美的人所承受的压力,比其他那些在所有工作上不追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那么这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人所取的成就是否更大呢?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答案是否定的。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他们的收入也并不比那些不在所有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高。

那些在所有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常常强迫自己努力达到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他们感到自己时时刻刻都受到督促,同时又对自己已取得的成就不满意,他们就变得非常害怕失败,害怕别人超越自己。然而事实证明,在工作中强逼自己追求完美,会引发像沮丧、焦虑、紧张等不安情绪,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也会受到打击。

在所有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有一个最普遍的错误想法,那就是认为工作中有一点瑕疵便毫无价值可言。譬如说,一个以前每次月度评比都被评为优秀的员工,由于在一次评比中没有被评为优秀,因而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这种想法导致在所有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错,而且一旦犯错后又非常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一个在所有工作中追求完美的人,工作的时候,要求不能够有一点瑕疵,否则就会心情不畅。但是,绝对完美是不存在的。在所有工作中过分追求完美,只会使自己害怕失败,从而偏离当初自己所定下的目标,反而使事情变得不完美。

传说古代巴比伦有一个国王,他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变得非常强盛。有一天,他的属国进献给他一个美如天仙的绝色女子。国王对她非常宠爱,封她为王妃,两人相亲相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位绝色女子得了急病,国王命全国最好的医生给她看病,也没能挽留住她的生命。国王非常悲痛,为了表达自己对爱妃的宠爱,他为爱妃举行了盛大丧礼。国王不忍让她离去,就把她的尸体装入大棺椁里,停放在离王宫不远的大殿里,他天天前去观看。不久,国王发现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在灵殿周围建了美丽的花园,以供王妃的香魂在这里欢娱。后来国王觉得这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就又建了一个漂亮的人工湖,让爱妃的香魂泛舟碧波。湖建好以后,国王又觉得缺少点缀,于是又命人在各处建阜台楼阁。后来又请来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来建造精美的雕塑安放在各处。园林建好了,但是国王对这个园林总是不满意,总想让它达到完美。为了使之成为天下最美丽的园林,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充和完善。一直扩建完善了四十年,国王老了,为求园林更完美,他还在苦苦思索,但是总找不出缺憾。最后他把目光停留在他爱妃的棺椁上,注视沉思了良久,对侍卫挥了挥手说:“把它搬出这个园林。”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国王建造园林的目的是为了能让爱妃有个完美的栖身之地,而最后却因为过分追求完美而让爱妃搬出了花园。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追求绝对的完美,会让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产生更多的遗憾,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加不完美,偏离做事的本来用意。其实,绝对完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犯下在工作上过分追求完美的错误。

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造成我们心理的负担、障碍甚至疾病。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事事追求完美,我们要知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知足常乐,才是完美的心境。

工作不快乐,一小半源于生活的压力,一大半因为攀比。

盲目攀比往往会导致心理失衡

几十年前,美国著名杂志《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路易斯?曼肯说过,财富就是你比你的妹夫多挣100美元。

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是越来越体会不到幸福,部分原因是,我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科内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做了一个测试,他询问被测试者: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这正是攀比引起的狭隘心理在作祟。

同时,弗兰克的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里面写到:“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面积呢?主要取决于邻居拥有住房的大小,如果邻居的住房小,那他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原因何在?攀比的心理在作怪。”

邻家的绿地总是更绿更好。这就是常见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会使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然而比较的结果往往会动摇我们的意志,改变我们的初衷。

有一位富翁,已经很老了。有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希望儿子能够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番天地来。

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很受鼓舞,决定独自一人去寻找宝物,从而发家致富,不辜负父亲的心愿。他出发了,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能散放一种特别的香气,放在水里不是像别的树一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于是他就砍伐了一车这样的木材运到市场去卖,可令他失望的是,这样香的木材却无人问津,为此他深感苦恼。当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就能卖光时,他决定将香木烧成木炭然后再来卖。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这让他十分高兴,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诉了父亲,但听了父亲的话后,却后悔不已。原来,他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其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其实,每个人都有段“沉香”,但往往不能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庸人自扰,迷失了寻找快乐的方向。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埋怨命运不济,认为自己工作不好,薪水太低,生活不幸福,终日愁眉不展。

有一天,有一个老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愁眉苦脸的?”

“我没有好工作,薪水太少。而他们却很富有。”年轻人指着一些富人说。“你也很富有啊,”看到年轻人不解的样子,老人说,“如果我给你1000元,条件是切下你的一个手指头,你愿意不愿意?“不愿意!”年轻人回答。“给你100万,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头子,你愿意吗?”“不愿意!”“给你1000万,你立刻去死,你愿意吗?”“不愿意!”老人意味深长地说:“这样你身上的钱不就超过了1000万了吗?”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年轻人陷入了沉思。

由此看来,那些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攀比的人,他们的心灵挤满了太多的负累,从而无法欣赏到自己拥有的财富。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不要总是看到自己还不曾拥有的东西,学会欣赏自己的拥有,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竟然也有那么多值得别人羡慕的地方。

萧伯纳说:“拖延和懒惰就像一把锁,锁住了知识的仓库,使你的智力变得匮乏。”

拖延和懒惰的结果是平庸

拖延和懒惰的结果只有一个:导致一个人步入平庸。在一些失败的企业里,拖延和懒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业绩不好时,一些职员总是漠不关心,他们总有心情靠在舒适的椅子上品咖啡。而一旦自己取得一点成绩,他们就会大吹大擂、趾高气扬:

“我的业绩比前任提高了很多!”

“我们的销售比上个月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公司的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应该得到奖赏!”

当老板提出一些工作改善计划,争取取得更好的业绩时,他们便会说:“我们的业绩已经很好了,你看别的公司和我们比差得远了。”

当老板在年度计划会上提出新的目标任务时,他们便会找种种借口,以求目标定得更低、更容易完成。在年终述职报告中,他们会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找一大堆借口,以表明工作是多么的艰巨,而他们已经尽力了。

这些人骨子里喜欢偷懒,他们不是因为不想要更好的业绩,而是不愿意辛勤地工作,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汗水。

人的惰性可以让人生活得消极颓废,整天无精打采。它是一种可怕的精神腐蚀剂。

美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就曾经说过:“懒惰就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我们的身体。”

在工作中,拖延时间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然而在工作中,有不少人或多或少地拖延时间,很少有人承认正是这种拖延的行为使自己渐渐对工作产生了惰性。

恩科公司的总裁约翰?钱伯斯先生对此有着精辟的评论:“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最终我们还得去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对象。”

但是,现实工作中就有那么一种惰性极强的人,他们消极地对待工作,却对外宣称自己“与世无争”。这种员工不愿意去参与竞争,没有进取心,总是寻找机会偷懒。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沦为平庸。

杰克是美国一家公司的一名职位不高的职员,他有一个独特的外号叫“奔跑的鸭子”。因为他总像一只笨拙的鸭子一样在办公室“飞来飞去”,即使是他职责以外的事情,他也乐意去做。

后来杰克被调入了销售部。有一次,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本年度必须完成1000万美元的销售额。

销售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老板对他太苛刻了,并在私下里怨天尤人。销售部其他人也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都工作拖延、不积极。

然而,就在别人拖延、偷懒的时候,杰克一个人却在拼命地工作,到离年终还有1个月的时候,杰克成功地完成了他的销售任务。而那些拖延的员工没有杰克做得好,他们只完成了目标的50%。

销售部经理主动提出了辞职,杰克理所当然被任命为新的销售部经理。“奔跑的鸭子”杰克在上任后忘我地工作,他的行为带动了其他人,在年底的最后一天,他们竟然完成了剩下的50%。

“如果你能让自己跑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学会飞。”杰克这样对他的下属说。

从杰克的事例中可以知道,充满激情、认真勤奋地投入工作,你就会超越平庸,创造奇迹。而在工作中一味地怠惰和拖延,最后真正的受害者还是自己。下面的一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两只青蛙不小心掉进了路边一只牛奶罐里,尽管牛奶罐里的牛奶不是很多,但是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了。

一只青蛙见这只牛奶罐很高,于是想:完了,完了,全完了,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地沉了下去。

另一只青蛙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鼓励自己:我一定能跳出去,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奋起跳跃——生命的力量与美展现在它的每一次跳跃与奋斗里。

不知过了多久,反复践踏和跳动使它脚下黏稠的牛奶居然变得坚实起来,最后居然把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

不懈的“跳跃”终于换来了自由的那一刻。这只青蛙从牛奶罐里轻盈地跳了出来,重新回到了绿色的池塘里。

但是那一只沉没的青蛙就永远地留在了那块奶酪里,它没有争取机会,没有努力,这只能怨它自己。

懒惰和拖延只能导致平庸的结局。如果你不想过平庸的生活,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请丢掉糊弄工作的态度,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工作上的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些只会说“做得够好了”的员工不会在工作中体会到快乐,只有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员工,才能够体会到工作中的乐趣。

永远不要说“做得够好了”

在公司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了。当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的时候,他们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这样的说法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为每个人身上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如果你能够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会不断上进,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霍华德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有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10倍以上的力量。在这句话的激励之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他制定了严格的行动计划,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两个月后,他发现业绩增加了两倍。

几年以后,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但他依然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每个人都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才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不管你的特色是什么,你都应该把它展示出来。

事实上,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面对着激烈的竞争,这时你需要制定一个高于他人的标准,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平庸,臻至完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因为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产生了巨大分歧。事实上,降落伞制造商通过努力,已经使降落伞的合格率提高到了999%。但军方要求达到100%,因为如果只达到999%,这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士兵中,就会有一个由于降落伞的质量问题而失去生命。但是,降落伞制造商则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提高到999%就够好的了,根本不可能达到100%的合格率。军方见交涉不成功,于是改变了质量检查办法。他们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往下跳,以此来检验降落伞的质量。这时,制造商才意识到100%合格率是多么重要。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经过认真研究实验,奇迹很快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一下子达到了100%。

只有把工作“做得最好”才能真正成功,“够好”只是那些没有进取心的人常说的借口。

无论客户、上司还是老板,他们不会存心挑剔你,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是迫于某种需要。客户担心产品的质量不合格,上司怕工作质量不好影响到业绩,老板则更是迫于市场的巨大压力才严格要求,因为市场是无情的,有时可能只因比竞争对手稍逊一点点,就被淘汰出局。

当“做不到最好”成为一种习惯时,其后果将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会给你的上司和公司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它却能够影响到你个人前途的发展。

因此,每个员工都应该抛弃“做得够好”的借口,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的质量。当每个员工将“做到最好”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就能为自己的晋升创造条件。

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也可以作为让每个人铭记一生的格言。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求精益求精,才能创造好的业绩,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只差一点,与优秀失之交臂

有两个乡下人一同来到一座大城市闯天下,两个人都选择了卖菜,可是几年下来,两个人的境遇却相差巨大:一个成了蔬菜批发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另一个却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因生活无着落只能又回到了乡下。

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别呢?原来,前者每天都要拿出一点时间来把黄菜叶子和烂根去掉,把菜弄得水灵灵的,然后再去卖;后者却从来不理会黄叶子、烂根。前者每天总是把菜洗得干干净净后再运到市场上;后者却认为自己没有必要给人家洗菜。前者每天总是把菜摊儿收拾得规规矩矩,把菜码放得整整齐齐;后者只把菜往地上一摊,乱糟糟地一堆,爱怎样怎样。前者每天要多卖半小时,尽力全部卖出;后者认为无所谓,今天卖不完,明天接着卖。

平庸与优秀说起来好像非常遥远,但事实上往往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些细微的差异,天长日久,两个乡下人,一个在城里站住了脚,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一个事业无成,只好又回到乡下。

一点点的差别,结果则是优秀与平庸的巨大反差。

一点点的差别,在短时间内可能显现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巨大的差别。有这样一则在大学校友聚会上发生的故事。

大学毕业10年后,同学们又聚到了一起。如今,有的成了公司老总或外企主管,有的当上了政府官员,有的成了教授或作家;当然,也有的工作不顺利,或失去了工作,有的甚至因某些原因负债累累。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别,自然有人心里不服气、不平衡:10年前大家还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毕业时大家的学问、本事都差不多,可是10年后,有的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的人则事业无成。

被同学们邀请来一起聚会的哲学教授王老师安静地听完了这些同学的牢骚后,只是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向他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打过保龄球吗?还有,你们知道10减9等于多少?”

几位同学对王老师的问题感到不解:“我们都打过保龄球,10减9等于1呀!”当然他们也知道王老师出这两个问题一定是有深意的。

王老师说:“保龄球的规则是每一局10个球,每一个球的得分是从0到10分。在这个运动里的10分和9分的差别并不仅仅是1分,因为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10分的话,那么加起来就是20分了。你们看,20分与9分的差距多么大啊?如果每一个球都打满分,一局下来就是300分。当然,要每局都打300分非常困难,在一般情况下,能够经常打出270分、280分就已经是一流好手了。但是如果你每一个球都差那么一点,都是拿到9分的话,那一局下来最多才是90分。非常明显,一局拿到90分与一局拿下270分、280分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而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仅仅是每一个球是拿到了10分还是拿到了9分,每一个球相差1分,积累起来,最后的总分差距就很大了。”

王老师接着说:“如果把非正常因素排除掉,你们同班同学在毕业时的水平也就是10分与9分,相差应该在1分之内。但是毕业之后,有的人10分努力地工作着、毫不松懈,于是10年下来他们的总分成绩就非常高了。而那些在工作中没有10分努力的,有的9分、8分地干着,甚至是5分、4分地混着的,10年下来,差距自然就会很大。”

是的,在工作中,优秀与平庸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从那么一点点开始的。这就像一个角的两条边,从角的顶点出发时,两条边的距离非常近,但随着离开顶点越来越远,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大。

0℃的冰,只要再加上1℃就化了,这就是冰与水之间的差距。很多事情出现了天壤之别,往往就是因为这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有两个早点铺,都卖油条和油茶。然而,一个生意日益兴旺,收入颇丰;而另一个则黯然撤摊。原来,差距是从一个鸡蛋开始的。生意日益兴旺的那家,当就餐者进来时,总会问在油茶里打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而另一家则问在油茶里打不打鸡蛋。

这两种不同的问法虽然差别不大,但却使前者卖出了较多的鸡蛋,于是盈利就大,付得起各项费用,所以生意越来越红火;而后者则由于鸡蛋卖得少,盈利比较少,除去费用后就赚不到什么钱了,最后只好撤摊。

优秀与平庸的差别开始时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工作中,就有一些人,只差那么一点点,便与优秀失之交臂。所以,身在职场,只要你肯多努力一点点,你的职场人生就会从此与众不同。

唯唯诺诺是软弱、退缩、依赖、懈怠的表现,是职场的大病。唯唯诺诺的人在职场里不能取得老板的信任,不能在职场里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不能取得什么成就。

唯唯诺诺,一事无成

唯唯诺诺是没有自信、没有勇气,缺乏魄力的一种表现。唯唯诺诺的人虽然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但他们没有创造性,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魄力和勇气,因此不能够担当大任。

日本的著名企业家松永安左卫门说:“人要有气魄,只要有气魄,天下无难事。丧失气魄的人,就没救了。”因此,员工要想有所成就,要想得到领导的重视,成为领导器重的人,就要避免唯唯诺诺这种软弱的表现。

唯唯诺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表现的是人的性格中不思进取、不强大的一面,这会使领导对你的才能产生怀疑。因为领导需要的是有勇气、有毅力、积极主动的员工,他们不会把重担交到那些没有自信的人手中。因此,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就会无形中失去很多发展的机遇。

事实上,做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的自信和勇气,自信和勇气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索菲亚?罗兰是意大利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影星之一,拍摄过大约100部影片。她16岁来到罗马圆她的演员梦,然而,她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有自己的“缺点”:个子太高、鼻子太长、嘴太大、下巴太小、臀部太宽。制片商卡洛看中了她,带她去试镜,但摄影师抱怨根本没有办法把她拍得美丽动人,因为她的臀部太宽、鼻子太长。卡洛对索菲亚说,如果你想从事演员的职业,你就得做美容手术。索菲亚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她断然拒绝了卡洛的要求。她说:“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我知道,鼻子是脸庞的中心,它赋予脸庞以性格,我就喜欢我的鼻子。我的臀部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喜欢它保持原来的样子。”

索菲亚没有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停下自己奋斗的步伐,她下定决心做一个凭演技和内在气质取胜的演员。她成功了,1961年,在《两个女人》一片中,索菲亚真挚感人的表演不仅使影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国片奖,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国女演员三项令人称羡的桂冠。

那些有关索菲亚“鼻子长、臀部宽”的议论都停止了,她的外貌特征倒成了美女的标准。在20世纪末,索菲亚被评为20世纪“最美丽的女性”之一。

索菲亚的例子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去盲从别人。你要对自己的判断力有信心,不要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主见。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级的交响乐指挥家。有一次,他参加欧洲指挥大赛,并凭借优异的表现进入了决赛。在决赛中,小泽征尔指挥乐队演奏评委交给他的乐谱。在指挥中,小泽征尔觉得乐谱中有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于是他让乐队停下来,重新指挥他们演奏。但他觉得还是不和谐,于是小泽征尔询问评委们,是不是乐谱错了?在场的所有评委都说没有问题,而且口气十分坚定。小泽征尔沉思了一会儿,突然大声反驳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所有的评委都鼓着掌站了起来。原来这就是比赛的题目。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他们不敢怀疑权威,在评委的坚持声中退缩了,因此遭到了淘汰。而小泽征尔敢于怀疑权威,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最终摘取了这次大赛的桂冠。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波逐流,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它能消除人性格中唯唯诺诺的消极因素,使人以更加自信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德鲁?卡内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优秀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学历或者多么高贵的血统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战的人。”

勇于挑战“不可能”的事情

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是什么?有的人会说是曾经某一天拥有了大量金钱;有的人也会说某一刻获得了甜蜜的爱情……但若仔细品味,往往是那些努力拼搏并战胜自我的时刻更令人难忘。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如果你想摆脱平庸的工作状态,拥有精彩卓越的人生,就应当摆脱心灵的恐惧,不断地挑战自我,打破自我限制。

“勇于挑战‘不可能’的任务”这句话你要永远记在内心深处!

“思想决定命运”是西方的一句名言。它对现代人的启示是:要转变自己的思想,挑战自己的“极限”。现实中,有很多人不敢向有难度的工作挑战,他们对自己的潜能画地为牢,自我设限。不敢挑战“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他们自己的无限潜能会被限制,就像被抛上沙滩的鱼,最后干涸而死。

世界快餐店的“巨舰”麦当劳公司就是在莫里斯?麦当劳和查特?麦当劳两兄弟不向困难屈服,敢于向“不可能”挑战的拼搏中诞生的。

20世纪20年代,麦当劳兄弟离开了乡村老家,来到了美国的洛杉矶,想在那里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然而,事情并没有麦当劳兄弟想的那样容易,他们遇到了很多挫折。1937年,历经多次挫折的兄弟二人,并没有气馁,他们抱着永不服输的念头,向别人借钱办起了全美第一家“汽车餐厅”——由餐厅服务员直接把三明治与饮料等送到车上。也就是说,麦当劳兄弟二人刚开始开的是路边餐馆,定位于服务到车、方便乘客的经营方式。

当时提供这种服务的“汽车餐厅”很少,再加上形式独特,餐厅很快一炮打响,一时间他们的“汽车餐厅”独领风骚。麦当劳兄弟也因此获得了很大一笔收入。后来人们见开“汽车餐厅”很赚钱,于是纷纷效仿。这给麦当劳兄弟的生意构成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的生意大不如初,而且每况愈下,有倒闭的危险。

麦当劳兄弟面对困难,没有丝毫的退缩、沮丧和消沉,他们相信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继续冥思苦想着实现自我突破的办法。最后,他们摒弃了原有的“汽车餐厅”的服务理念,转而在“快”字上大做文章,以“想吃花哨和高档的请到别处去,想吃简单实惠和快捷的请到我这儿来”的全新经营理念来吸引顾客。麦当劳兄弟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们的快餐店吸引了千千万万的顾客,一举获胜。

然而麦当劳兄弟二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继续敢想敢干,勇于挑战“不可能”,努力突破传统的餐饮文化,敢在“冒尖”和“出奇”上制胜。比如他们后来进行了厨房自动化的革命,推出小纸盘、纸袋等一次性餐具来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麦当劳兄弟在快餐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不断战胜和超越自我的决心和勇气,并能够将这种决心和勇气付诸实践。正是这样,麦当劳兄弟才能够彻底推翻和改写在一般人眼里已经很好或根本不可能的事,从而一步步迈向快餐业霸主的地位。

勇于向“不可能”挑战的精神、信心和勇气,是一个员工事业成功的重要砝码,也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不敢挑战“不可能”的事情的人,是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也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的。

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员工不但颇有才学,也具备种种令老板赏识的技能,他们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他们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应对困难的信心,不敢面对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事情。这些人平日里谨小慎微、随遇而安、循规蹈矩,但一遇到“不可能”的事情,总是躲得远远的,唯恐自己受到打击。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员工终其一生,不会有什么真正精彩的人生,也就不会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更不能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蕴涵着极大的能量。勇于向“不可能”的任务挑战,有利于我们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跳蚤是一种可以经常看到的害虫,有着极强的弹跳力。根据统计表明,一般跳蚤跳的高度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跳蚤能够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我们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中,跳蚤会马上跳出来,再重复上几遍,得出的结果都一样。如果我们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这个杯子里,并且马上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跳蚤就会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但是它不会就此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一会儿,我们就会发现跳蚤再也不会撞击到盖子了,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个小时后,当我们把这个盖子轻轻地拿掉时,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不敢去碰这个让它无法逾越的“玻璃盖”;再过几个小时,就会发现这只跳蚤还在原来的高度跳。一天以后,我们会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跃——它已经没有办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跳蚤绝对有能力跳出这个玻璃杯,为什么它以后就跳不出去了呢?问题在于经过几次碰撞后,它已经在心里面默认自己无法跳出这个杯子了。

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经历。有的人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他们经过几次碰壁以后,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根本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能力,因此,失去了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他们没有信心去做新的努力,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因此,当机遇来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挑战的勇气。他们往往因为惧怕那些“不可能”的事情,而甘愿忍受平庸者和失败者的生活。

一位哲学家说过:“心理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打造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颈,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使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