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24893200000042

第42章 不完满才是人生(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对于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季老应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了。他活到98岁高龄,寿终正寝,在他晚年的每一天里,都几乎要工作七八个小时,如果哪天没有写字就会觉得这一天缺点儿什么,他说自己人生的学术冲刺阶段是从80岁开始的。他在八十多岁时,曾经说过:“我始终主张,老年人应该为青年人活着,而不是相反……吾辈老年人的天职是尽上自己仅存的精力,帮助他们前进……我现在身体顽健,家庭和睦,在社会上广有朋友,每天照样读书、写作、会客、开会不辍。我没有不如意的事情,也没有感到寂寞。”在他晚年时,如果有人请他对青年提出些意见和建议,他都十分积极地配合,一心想着如何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以最适合青年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在他看来,人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总有人在岁月的流逝中日渐老去,并有新人逐渐崛起,但是并不意味着老人从此就可以“功成而身退”变得一无是处了。他认为,老人首先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没有到达人生的终结,谁都不能止步不前。因此他提醒说:“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其妙无穷。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来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无及。从消极方面来讲,一想到自己的年龄,那些血气方刚时干的勾当就不应该再去硬干。个别喜欢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或许也能收敛一点。老之为用大矣哉!”老年,意味着不再拥有大把的年华可以随意挥霍,却拥有年轻人所无法企及的丰富的人生经验;老年,可能不能再继续做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却可以指点青年后辈成就这些大事,并在这个过程中少走弯路。进入老年,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状态,应该保持心态冲淡平和,以更加自信和饱满的状态丰富晚年的生活。老骥伏枥并不是说在年轻时就可以混沌度日、虚度年华,等到晚年才懂得珍惜时间,在回首看时徒增懊悔与无奈。它应该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是年轻时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的延续。人生中需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季老针对自己的情况就曾说过:“现在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耳虽不太聪,目虽不太明,但毕竟还是‘难得糊涂’,仍然能写能读,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仿佛有什么力量在背后鞭策着自己,欲罢不能。”对待人生要时常保有一份积极的热情,人生需要不服老和不放弃的心态,没有到最后一刻,就不要轻言放弃。姜子牙晚年拜相,李广晚年仍然披挂上阵,出征匈奴。面对生老病死,他们都以不忧不惧的坚定意志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心态和状态都是后人的表率。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百里奚的人,他是秦穆公时期的贤臣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生活非常传奇,年轻的时候贫困潦倒,在被晋国俘虏之前,曾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游历各国以求仕。百里奚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仕途屡经坎坷,终于在好友的举荐下做了虞国大夫。但虞国国君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贪图小便宜,而且不听百里奚的劝告。当时晋国想去征讨自己的邻国虢国,需要向虞国借路通过,百里奚劝国君不要答应晋国的请求,可是国君并没把百里奚的话放在心上,最终还是借路给了晋国,结果直接导致了虞国的灭亡,而百里奚也被充作奴隶流放到秦国。百里奚感到十分羞耻,自己满腹经纶却沦落到给人家做奴隶的地步,因此,在去秦国的途中,他选择了逃跑,历尽艰辛回到了楚国。秦穆公是个爱才的明君,他听说百里奚是个贤智之人,便亲自将他接到了秦国,并向他问政,态度十分谦虚诚恳。两人一谈就是3天,在政治上二人有着极为惊人的默契,他们的观点常常十分相合。惜才爱才的穆公因此拜他为上大夫,这时的百里奚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早年的游历经历使他对各国的风土人情、地理形势和社会现状都甚为了解,这些经历为他辅佐秦穆公,做出正确的决策建议准备了必要条件。由于有了百里奚的辅佐,秦国逐渐走向强大,并最终兼并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可见,只要有自信和真才实学,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得到机会成就一番作为,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只要有积极的心态,人生就无所谓老与不老,用陶渊明那句话说,不正是“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吗?年老,绝不意味着奋斗的终结。季老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他说:“我觉得,中国人民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成就了许多美德,其中一条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年老时要保持这份心态,无论处在何种年龄阶段,都应该有这种冲劲和动力。人生只有在不断努力和坚持求索中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有理想和抱负,但这理想和抱负不必太大,只要能够尽情发挥出才能即可,如果一味地追求大而不切实际的目标,而自身却并没有承担这份大志的能力,则会陷入压力和苦恼中,以至于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最终耽误的还是自己。人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到快乐和自信。 面对生命,要“想得开”

季老认为,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面对充满变数而又无法控制的人生要想得开。他中年的时候曾经一度想到过“自绝于人民”,那时候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一时想不开,为自己制定了自杀的计划,他在衣袋里装满了安眠药,把仅有的一点钱交给了妻子和婶母,希望她们能够继续活下去。当他把一切都准备妥当准备出门时,红卫兵闯了进来,押解他出去批斗,这却救了他一命,让他与死亡擦肩而过,从此再也没有想到过自杀。他说:“我知道死前的感觉如何,我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因此,从那以后,我认为,死并不可怕,而我能活到今天,多活的这几十年都是白捡的,多活一天,就是白捡一天。”这次经历对他来说是因祸得福,他因此而想通了很多事情,人生中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他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期。当一切风浪过后,季老的名誉地位得以恢复,这时的他身兼数职,待遇也逐渐好转,对于这一切,他都不过分在意,而是把心思更多地放在了研究学问上,他说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剩下的日子里,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行。对于那些曾经欺辱和折磨过他的人他并没有去打击报复,他说:“如果我真想报复的话,我会有一千种手段,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可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动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打人者和被打者,同是被害者,只是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已。就由于这些想法,我才没有进行报复。”他在这件事上想得透彻,也想得开,不在已经过去的事情上过多纠缠,他放下仇恨,给对方以宽容和理解,同时也让自己尽快地走出了阴霾,真正做到了“一笑泯恩仇”。季老95岁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面对记者的询问,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想得开”“内心要和谐”。人生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这时要有一颗分辨心——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感到生活不如意,是因为期望值太高,对生活不知足,还是应对生活的能力过差,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力不从心。对于这些,要积极调整心态,为自己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设定小目标,在逐个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乐趣。那些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是缺乏应对生活的能力,那么就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积极寻找提升能力的办法,切忌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走极端。要看到,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看到消极面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其积极的一面,真正想得开,就是既要为自己想,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想。多进行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味悲戚自身的遭遇,人就会豁然开朗,心胸也会日益豁达开阔。人生一世,升沉不过一秋风。升是指人生处在上升期,这个时候感到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是再自然不过的,只要掌握好度,适当地表达这些情绪能够从中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感;而沉则是指人生处在低谷期,这时如果长时间深陷在情绪低迷、自我否定中,则不仅不利于走出阴郁,更加不利于今后的发展,想不开就走不出来,如果不能够自我调节达到情绪的平衡,保证自身情绪的稳定性,那么又如何去做好其他的事呢?人生中总会有痛苦和不如意的时候,关键在于你是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心灵的承载力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佛家常常告诫人们要学会“放下”,也就是要放下是非心、执著心和得失心。如果不能放下,就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陷入是非、执著和名利得失之中无法超脱,人心只有那么大,陷入其中就无法去关注其他,那么人生也就被束缚在对外物的患得患失之中。放下,意味着心灵的超脱与自我救赎。佛说:“放下,即拥有。”放下得越多,心灵的空间就会越大,敞开心胸,会发现天地更广阔。要知道,眼前的执著只是未曾消散的迷雾,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能看到云开雾散。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们眼中的季老是一位遥远却又朴实的老者,他有学问、有修养,进退有度,谦恭自持。在学术方面,他那种严谨、认真踏实的态度正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缺失的,他在研究领域所达到的精深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在做事上,他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与原则,自有一种大气度。他的身上代表了一种人文和治学的坚韧精神,他“不苟且,不从俗,不矜不伐,不忮不求”,似乎是我们遥不可及的对象,可同时他又经历过许多实实在在的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人生故事。季老的晚年在事业上名利双收,不仅学术研究取得了大丰收,更是身兼数职。这一切在别人眼中的辉煌,在他看来却十分沉重。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而通过这些再正常不过的事换来这么多显赫的声明却是他所不希望看到的。他深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凡事不一定强求圆满,在他看来,只有不完满才是人生,这种不完满的状态才是人生的常态。他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正常的人生,我们应该懂得欣赏人生的缺憾美,珍惜这份不圆满。接受生活中的不完满,就像接受不同的颜色,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色彩,才可以拥有多彩的人生。况且生活中的那些“不完满”正是让人谦卑、爱怜和珍惜的主要原因。两个友人结伴去野外露营,半夜的时候一个人醒来,问身边的同伴:“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你呢。”“我看到我们的帐篷被偷了。”两个人无奈,只好驱车回家,结束了这次并不十分愉快的露营。半年以后,两个人相遇,交谈中得知对方都已经失业了,看到星空的人因为无法达到老板的标准所以被开除了,看到帐篷被偷的那个人因为无法和同事友好地沟通交流所以辞职了。说到这里的时候两个人同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不一起办一个公司呢?后来,他们的公司真的开业了,看到星空的人出任副总经理及人事部长,看到帐篷被偷的人出任总经理及产品质量部长,最终他们的公司获得了骄人的业绩。这就是生活,何必要求事事都完满,当两个不完满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是迎来完美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托马斯·阿奎把完整或完美作为美的第一要素。大哲学家也说“完美是毒,缺陷是福”。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完满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至美境地,任何事物里总会有一丝瑕疵,但它也是美的,这就是认识的辩证法。正确看待完满,才可以客观地接受不完满。不完满的人生让人对如何珍惜与拥有有了更深的体会。完满是人心中的理想境界,但它意味着“极致”,达到了极致就没有了上升空间,人就会止步不前。人生一旦失去了追求的乐趣,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要知道,没有前进空间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完满是一种至高的状态,达到了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够正确地保有,就会滋生自满自骄的情绪,这就容易折损人的修养。如果拥有满堂的金银珠宝,会招致他人的觊觎,如此便会难以恒久地守住。太过于显贵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从而更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的:“凡物,一精致便易碎;凡人,一完美便易折。”只有懂得抱残守缺、谦下守冲的道理,在缺失和不完满中体会生命中这种缺憾美,人生才会丰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