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24892800000047

第47章 有烦恼才是人生,无须寻愁觅恨怨(6)

低调做人烦恼少

季羡林在分析到“天人关系”时,用“尾巴跷得越高,危险性越大”这一风趣幽默的语言概括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界搜刮敛取越多,受到自然灾害性的惩罚也就越严重。嫣然一笑之余,不免联想,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用季老的话说,就是“自命天才的人层出不穷”,“翘起尾巴做人”的人到处都是,自命不凡的人更是多之又多。纵观历史翘起尾巴做人的人比比皆是,结果都是不仅徒增许多烦恼,自己也损失惨重,后果不堪设想。西楚霸王若非图一时之快,也不会自刎于乌江;隋炀帝如不自以为是,也不会自断隋家朝堂。《后汉书·马援传》上载:“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东汉初年,自视甚高、朝霸一方的公孙述在接见与他同乡的马援时,高踞殿上,摆出君王之势,以君臣礼节赐予马援官职,从而错失马援这一员猛将。马援投靠光武帝刘秀,最终,公孙述为刘秀所灭。三国时李康的《运命论》中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后汉书·黄琼传》中又载:“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翘起尾巴做人容易失去人心,终成孤家寡人,留下不美名,且易一败涂地众人脱离。沩山灵佑禅师曾在大沩山修行布道七八年之久。沩山在荒野之中,豺狼野兽甚多,山势也异常险峻。灵佑禅师对此不以为然,以橡栗为食,猿猴为伴。这期间,他在山上不曾遇到一个人。后来,灵佑下山,到其他地方布道。当他刚刚走到半山腰,一群豺狼虎豹在前面拦路。灵佑禅师说:“若我与沩山有缘,你们就散开一条路来;若没有缘分,你们就指直接把我吃掉,不要拦我。”说完,这些野兽都各自散去。灵佑在这山中又住了下来。沩山灵佑禅师曾拜师于百丈禅师门下修行。百丈禅师为了帮助灵佑传道,派来十多个僧人来到山中。一些百姓知道此事以后,也到沩山协助僧人们修建寺庙。一年多以后,寺院香火逐渐旺了起来,后来增加到了一千多名弟子。德山禅师也慕名而到寺庙里参禅。一到寺庙,他就直接进入法堂,环顾四周便连声说“无”。原来他的意思是说法堂里一切全为无,一副只有他完全悟道的姿态。随后他趾高气扬地走出法堂。灵佑禅师见状不动声色,像什么都没有看到似的。第二天,德山禅师又直奔法堂,喊叫到“和尚”。声音未落之时,灵佑拿起拂尘就朝他打过来,被德云迅速截住。此后,德山禅师自觉终于讨回了面子。弟子们对此愤愤不平,但后来,灵佑禅师向弟子传道时说:“这样的人以后不免会叱喝谩骂佛祖。”就如季老所说,德山禅师是一个“自命天才的人”,为人处世,修行悟道,到处“翘尾巴”,目中无人,自视甚高。参禅悟道不成,倒是一场徒劳之行,更徒增许多烦恼和无谓的争端。南非总统曼德拉的老师曾经做了一个测试。他在白纸上用黑笔点了个点,问曼德拉:“这是什么?”曼德拉的回答是“一个黑点”。老师否认曼德拉,说:“这是白纸一张。”人的目光如果只集中在这一个黑点上,看到的会越来越少,目光只会越来越短浅。只有用宽容之心放下这个不算什么的黑点,才能拥有更广阔的眼界,走出更开阔的人生。低调做人,不抱怨是非,不为小恩怨所迁怒,便不会产生事端,徒增烦恼。季老为人低调、不吹捧,作文谦虚、不做作,他将越来越多的“自命天才的人”归为了“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甚至于害怕这样的“天才”,可见其严重的后果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之大。为人低调最直接的收获便是减少了由做人的焦虑和处世的惶惑而产生的许多可有可无的烦恼。低调为人的哲学,能加强别人对自己的接纳程度,提升自己的亲和力,获得融洽的人际关系。埃及阿克图国王于4000年前给他儿子一个忠告:谦虚一点可以使你有求必得。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低调做人,宽厚待人,才能被众人所接纳,形成立世之基。汉代的张良位高权重,善始善终,与他低调为人处世的态度有重要的关系。当时,汉高祖刘邦欲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宣张良觐见,让他想法子。张良声称在对付项羽时耗尽了智慧,如今无计可施。吕后还是不肯放过张良,将其扣留在府中,只有他能出一计策方可安全离开。不得已之下,张良说:“我真的没法子,您还是去找桑山的四位老者吧,他们是天下最聪明睿智的人,一定能帮您儿子保住太子之位,而且必须要让太刘盈子带着礼物亲自登门拜访。”于是,吕后暂且放了张良,四位老者也被请到了宫中。一次,皇帝设宴,欲废掉太子。不料在吃饭之时,太子身后紧随着四位老者,他们头发和胡子都像雪一样洁白。皇帝问他们:“四位老先生,为何我千方百计都请不来,太子却一请就来呢?”四位老者说:“天下和我们一样的读书人,全都会恭敬于像刘盈这样礼贤下士、名满天下的太子。”刘邦见刘盈羽翼丰满,觉得废去他的太子之位已经不妥,所以就放弃了。张良的聪明正在于他低调做人之处,他让刘盈放下太子身份亲自去请四位老者,才能使太子得高人辅佐。俗语中有:“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山峰不言,依旧高耸云端;大海无语,依然纳入百川;大地沉默,亦能承载万物。低调做人可以暗蓄力量,让人安全走完充满陷阱的人生之路。知足,知不足人在多数时候是应该懂得知足的,正像成语“知足常乐”说的那样,只有人们先明白对于生活的种种要知足,生活才能让人感到更长久的快乐。有人曾说过,人是否富裕、是否快乐,与他本身所拥有的多寡无关,而是与他的心态相关,而最好的心态莫过于知足。这就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所说的:“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不懂知足是很危险的,人一旦丢弃了知足之心,就会迷失心智,沉沦于过多的欲望之中。由此也可知,人要知足。这也是古人就有的智慧,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中国人自古就倡导知足常乐,这可能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君主的愚民政策有关。然而知足常乐确实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得陇望蜀、利欲熏心终究不能让人们得到稳定踏实的生活,得到心灵真正的平静。所以说,聪明人还是要明白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说起古今中外最懂知足常乐的智者莫过于庄子。庄子心思明净似神,行为飘逸似仙,其德行常为后人们赞颂与向往。他的智慧确非后人所能揣度,但将他的哲学用在俗世的生活中也并非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庄子虽享誉后世,但他活着的时候,生活非常困苦,常常食不果腹,可他却始终安贫乐道,享受着世人难享的快乐。其实庄子之才,在当时已为各国君王所看重,据说楚王就曾想让庄子到楚国去任职做官。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怡然自得地垂钓,楚王手下的两位大臣身负楚王的期冀,亲自带着礼物来拜访他。这两位大臣并没有见过庄子,所以当他们看到脚踩破烂草鞋,身着麻布旧衣的庄子时很惊讶。可他们再一细看,发现庄子神态怡然、双目有神,自有一番超脱之气,很像一位德才兼备的隐士,就谦恭地对庄子说出了楚王想要请他出任楚国大臣,帮楚王治理国家的请求。庄子听罢却依旧坐在那里垂钓,丝毫没有回话的意思。两位大臣于是又将刚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时庄子才慢吞吞地说:“我曾经听说楚国曾有一只死去的神龟,楚王派人将它悉心装扮了一番,放入了檀香制作的木盒之中,并供奉在神庙里,没错吧?”两位大臣听后,不知庄子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过还是老实地说:“确有其事。”庄子听后微微一笑,对两位大臣说:“如果你们是那只神龟,你们是愿意自由自在地在烂泥中爬,还是愿意死后被人供奉呢?”两位大臣异口同声回答说:“在泥里爬。”庄子听后,也严肃地说:“你们回去吧,就和楚王说我这只神龟情愿在烂泥中无拘无束地爬。”庄子宁愿舍弃荣华富贵,却依旧要保有一份自由的生活,这其中自有其超脱的哲学观,但也有他知足常乐的生活观。世间万象,世事无常,人也只是其中及极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每个个体就更渺小了。像庄子这样洞明世事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多数人面对这些充满诱惑的东西时,只是盲目地想要占有,而其结果无非就是一无所获。夏天酷暑时节,有一位旅人正在赶路,他又饿又累,十分疲乏。但这些他都还能抵抗,最要命的是他带的水已经喝光了,干渴的他感到自己即将到达生命的极限。于是他四处寻找水源,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河,他喜出望外地跑了过去。但他却突然停在了半路,只是傻傻地看着那条河。正巧这时有一个人也路过此地,看见旅人干渴的模样,就好奇地问他:“这里不是有一条河,你怎么不过去喝点水呢?”旅人却回答说:“我太烦恼了,走了这么久,我就见到了这一条小河,可是河水还是太多了,我根本喝不完。”路人听了很诧异,看着正在烦恼的旅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全部都喝掉呢?只要喝到自己不渴了,不就行了吗?”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人如果不懂知足,对万事都贪婪地想要得到,只会让自己连最微小的东西都失去。对于那些无法拥有的东西要懂得欣赏,而不是占有。用知足常乐来告诫自己,才可能真正跨越生命的种种极限,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仙境。然而,如果知足常乐变成了一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借口,那就是将知足的解释片面化了,知足也是有其环境限制的,很多时候人也要知不足。季老说,知不足才能有所为。这里的知不足,说的是人要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不能盲目遵从现实、妄自尊大。鲁迅先生生前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奴隶说”,他表示,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只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另一个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后来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广为流传,成了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经典论断。如果说在做稳了奴隶的时期,人们还可以用知足常乐的心态自我开解,那么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人们就应该善用知不足的观点,勇于抵抗,追求新生,而不是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苟且偷生。同时,知足常乐也不应该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借口,人还是要时常用知不足来自勉,切勿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古代有个读书人名叫李相,在他读书时,总有一个仆人随侍在侧。有一天,他读一本书时,他的仆人皱了一下眉,正巧被李相看到。于是他就问仆人是怎么一回事,仆人很不好意思地对李相说,自己以前总是错念一个字,如今听到李相读这个字,他才知道自己读错了。而李相听后,却摇了摇头说:“不,不是你错了,是我错了。”随即将错读的字音改了过来,并谦虚地向仆人请教。后来,李相学有所成,将这个仆人奉为自己的“一字师”。李相做事不盲目自大,不放纵自己的错误,并很有自知之明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正是季老所说的知不足而有作为的人。季老即讲知足又讲知不足,但这却并不矛盾。知足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颇高的人生境界;而知不足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不流俗的行事作风。简单来说就是,为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