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24892800000046

第46章 有烦恼才是人生,无须寻愁觅恨怨(5)

人若无欲品自高

季羡林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得出善恶的大小转变,对人的品质进行划分,将对国家社会有利者定义为大善,对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者定义为小善;反之,为大恶和小恶。季先生寄希望于人类“有为有不为”,即对“大小善”和“大小恶”有为有不为,似乎是对“为所欲为”的反驳和劝解。庄子有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一生无欲无求,然而,这种境界连他自己都没达到。“品到无求人无意”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欲望是人的本质,人不可能没有欲望,即使是出家人也有生存的欲望。反之无欲无求的人也是世事无为之人,失去了人生存的价值。但“为所欲为”亦被认为是大错特错的,禁不住诱惑,最终被欲望驱使,是无道的。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渔夫在鱼塘边钓鱼,恰逢一位书生经过。书生向渔夫请教垂钓技巧。渔夫说:“简而言之,就是小鱼饵钓小鱼,大鱼根本对它不屑一顾。”听了这话之后,书生去钓鱼时,将鱼饵做成小乳猪那样大小,结果很奏效,大鱼真的上钩了。书生慨叹:“鱼啊!鱼!池塘里的虾米小鱼你这一生都吃不完,为何禁不住大饵的诱惑,因贪欲而死啊?”万物生灵皆有欲望,人也如此。欲望是人的本性,自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在“为所欲为”。从跟随天生本能的主宰,到理性约束自己的行为,人类走到文明社会。佛家禁欲,人尽皆知。《佛说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二觉悟,常修少欲觉为:“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段话概括了多欲之苦,少欲无为便会身心自在。一位名为金碧峰的祖师,修行达到无牵无挂的境界,终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皇帝知道他的神奇后,请他为国师,为国护法。皇帝赐给他一只足金的金钵。他见金钵精美绝伦,甚是喜爱,不禁起了凡夫之心,平日亦有所念。金碧峰禅师阳寿将尽,黑白无常二鬼奉命来捉拿他。原来的金碧峰禅师修行已经到了了无牵挂的境界,禅定之时,可不显身形,黑白二鬼几次都无功而返。如今的金碧峰贪恋金钵,禅定时动了这念头,便会显现身形。后来,黑白二鬼得知此事,就守在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候时机。这天,金碧峰在安静的禅定,忽然想起了那金钵,于是身形突然显现,在一旁守候的二鬼飞速捉拿他,好在金碧峰一警觉便迅速收心,刹那间又无影无踪了。这次之后,金碧峰禅师吸取教训,把那只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禅定之时再无邪念,真正达到了无物无我的境界。即使是黑白二鬼,也拿他没办法了。自古以来,从一个“无”字足以看出人类禁欲、控制欲望的强烈初衷。人若无欲品自高,假如人没有一己私欲,品格自然高洁,如同苍松翠柏,纤尘不染。老子言:“欲而不知止,失其所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有。”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控制欲望,适可而止,就会失去他所想;如果对自己拥有的不知满足,就会失去所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为官期间一直以此自勉。为官必须坚决克制私欲才能如山峰一样刚正不阿,不惧乌云翻卷、雨暴风狂,淡泊守志才能就能刚锋永在,永不摧折。人的生命与欲望共存,欲望膨胀则为贪心,直至欲壑难填。现今社会是一个由欲望交织密集的网,境由心生,人们在欲望之网中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折腾。浮沉之间,徒增许多烦恼和忧愁,心灵也像一个网,千疮百孔。贪欲者往往因财、物、色、权之欲迷失自己,以致迷途无返,悔之晚矣。“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人们要善于控制自己欲望,若非如此,品行就容易变质。所求愈多,所失越大。人的自控能力决定了他的修行和品质。对世事“有为有不为”,坚守原则才能做到品行高洁。所谓坚守即为控制欲望,程度不同,人便有高尚世俗之分,为与不为,人就有好与坏之别。人有目标,有追求,这说明人有欲望,而且是善欲;为追求和目标不轻言放弃,亦不会不择手段,这是人在遏止欲望。由此看来,修身养性就是追求善欲,遏止恶欲。

快乐有时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

世事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人的情绪也是一样。快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乐,往往被世人不理解,视为不道德。然而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道德,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却是一种颇有诗意的情绪。季羡林回忆起逝去的亲故老友时,竟“在惆怅中感到幸福,在苦涩中感到甜美”。这说明季老是的“性情中人”。世人多有“性情中人”,用季老的话说就是有“人味”。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好说是善是恶,但总是因不被人接受而归为恶意,除非不得已而为之,也许会幸得世人的原谅。休谟有言:“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唐昭宗时期,宰相张漕和朝宫大臣们经常到万寿寺去游玩享乐。一日,这些人又到了万寿寺,众大臣都酒足饭饱,兴致逐渐高涨。不料,天气骤变,忽然之间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而且一直下个不停。但他们仍旧轻歌曼舞,觥筹交错,宴饮狂欢。就在此时,阵阵哭声隐隐而来。原来在万寿寺旁边、人员密集的街道上,一些小茅屋因抵挡不住风雨而倒塌。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哭声连连。既便如此,这些朝官重臣仍旧玩乐不停,对这事充耳不闻。一位名为张隐的年轻伶官能歌善舞,才艺双全,深得皇帝的宠爱。此人出身贫寒,深知百姓之苦。看到这些人饱食终日、醉生梦死,不体恤百姓,他按捺不住心中愤怒,当场作了一首歌词《万寿寺》,跳出来高声唱道:

位乖婴理致伤残,四面墙匡不忍希。

正是花时堪下泪,相公何必更迫欢。唱完之后,张隐拂袖而去。宴席上的众人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宴会到此不欢而散。朝官大臣将快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却不知百姓疾苦,令人痛恨。这种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快乐,为众人所不齿,有意无意皆为恶意。这些人虽然纵横朝野,有一身本领,却不能称之为“性情中人”。他们对百姓无“情”可言,归为无“人味”之人,此等无“人味”之人,终被众人唾弃。昙照禅师在刚刚开示信徒的时候,就总是高声呼喊:“快乐!快乐!人生是多么快乐呀!”后来,他生病几日,痛苦不堪。一天,他不停叫喊:“痛苦呀!痛苦呀!生活好痛苦呀!”这话被住持大师听到了,他对昙照禅师说:“出家人虽然生病,仍不该总是喊‘苦呀,苦呀!’”“身体健康则快乐,生病则痛苦,为什么不能喊苦呢?”昙照辩解说。住持说:“你曾经掉进水里,险些溺水而亡,那时你面不变色,视死如归。如此豪情,今日何在?你平日里都是快乐的,而且时时讲‘快乐’,到你生病之时,怎么偏说‘痛苦’呢?”昙照将住持叫到床边,说:“住持大师,您刚刚说我曾经讲‘快乐呀,快乐呀’,如今讲‘痛苦呀痛苦呀’。请您告诉我,究竟是说快乐正确呢?还是说痛苦正确呢?”住持大师说:“快乐与痛苦,都是短暂的,俗家人若能将快乐建立在痛苦之上,便是高人。然而出家人若能心无旁物,则能得道。”痛苦和快乐就像一对情侣,是分不开的。快乐是相对于痛苦而说的,痛苦是相对于快乐而言的。佛家人的情绪从无大起大落,即无辈、无喜、无怒、无怨,又何有痛苦与快乐而言?季老怀旧时,“惆怅中的幸福”“苦涩中的甜美”是有感于亲故老友离别的沉重,亦感受到他们优秀的品质、音容笑貌,而使他感受快乐,即人们常说的“回忆中的甜美”。老友的品质仍旧令人敬佩,散发出的光芒依旧照亮自己,这就是季老在痛苦之上的快乐。古希腊哲学中有悲剧能净化人类灵魂一说,季老认为:“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将怀旧归为有“人味”的表现。怀旧,也是一种智慧。鉴往知来,更有很高的报酬。比如悼念或是怀念旧人的文章,都被世人看作炫耀人生前功绩的文字,却忽略了从中学习逝者的优秀品质。对季老的逝世,世人皆痛心缅怀,文坛痛失泰斗。“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其高尚品质极其人生智慧给人深刻领悟,亦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供后人研读。他对人类、对中国不朽的贡献,让世人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