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态决定生老病死
24880300000021

第21章 求医不如“悦”己(1)

花木养生——七情之病花中解

花木养生是中医养生中的一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所谓七情之病花中解。花木养生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花木养生主要是指通过花草树木来修养心境、陶冶性情。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主要作用是净化和美化自然环境,让人类呼吸到清新的自然环境,从而健康的生活,此外人们在观赏花草树木期间,可以通过观看其色、香、姿,实践种花木、养花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性情,花木不仅能够让人体会到美的享受,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健康。

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花草树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古代的养生主要是在阴阳合和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都忽视了现代社会中,花草树木对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于是花木养生之道,已经被人日渐淡忘,但近些年来随着绿化的逐渐增强,花木养生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在现代社会中花木养生对人身体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它注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道家四季养生法中曾提到:“熟知生命之道,人体运行规律,培养达观心态,至身心超然之境界。”说的就是要让自己在自然中培养超然的心态,这样才能够更加健康的生活。

在很多人的眼里,花木养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医疗保健,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传统的花木养生法是注重人与自然中的五行、阴阳和合之间的关系,而现代的保健注重的是人与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中的比例;传统的花木养生之道主要测重的是天人合一,而现代保健讲究的是食物营养的搭配和调理,古代花木养生注重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体养生原则,而现代保健侧重的是日常维护和自我作息的调节……都是二者的区别,花木养生是一种自然的养生之道,对人体健康起着辅助的作用。而不同的花木对人的身体有行气活血、安神止痛、明目开窍、健胃消食等不同的功效。花木养生方法主要如下:

赏花木养生法:

当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可以去公园看看花草树木,也可以在家观赏室内的绿色植物,因为花木本身就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你观赏期间,能够净化你的视觉和嗅觉,使你心情逾越、身体放松,从而获得养生与保健的疗效。

花木颜色养生法:

花木的颜色常常是五颜六色,而不同花系的颜色对人的感觉器官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花目中常常含有花青素和叶绿素,这些元素会因为植物中的酸碱浓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对人的视觉和情绪有着不同的作用,花草树木中的红色、黄色、紫色常常是暖色调,通过视觉信号传递给人大脑的就是温暖、兴奋、热烈等激动的情绪,能够让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低血压、低血糖有辅助的治疗;而花草树木中的白色、蓝色、绿色是冷色调,通过视觉传递给人大脑的是清爽、闲适、淡雅等平淡的心情,能够让人神清气爽、豁然开朗,对高血压、高血糖、神经衰弱等病有镇静定神的作用。

花木香气养生法

花木不仅能够陶冶人的视觉花木本身散发出的香气,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不同的花香散发着不同的味道,会让你的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振奋,像茉莉花散发出的清香味道可以让人神清气爽,而桂花的香甜味道也会有着舒缓情绪的作用,中医中讲花香具有安神定气之效,则可以帮助人缓解紧张的压力,消除疲劳,调节血脉的作用,对各种慢性疾病有辅助的作用。

养花木养生法

在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期间,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能够起到运动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动中取静的养生之道,中医中讲求“虚静”,而养花能够很好的将“中取静”的作用体现出来,从而起到养心养性功效,养花中人们会接触较高负离子,从而增加自己对新鲜氧气的吸收和利用,对人体神经系统具有优越的保健作用。

这里讲的花木养生不仅包括室外花草树木的环境养生之道还包括室内的养生之道,这些因素加到一起才能起到适应四时气候来养护身体的作用。花木养生是因为花木能够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足够的氧气,这和人体运行规律恰好成相对状态,人体是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而植物中的清洁灰尘,净化空气,防尘阻沙的功效,二者的结合能够供应人体对新鲜空气的吸收,维持大气平衡。

在中华花木养生之道中讲究五行花木布局,花木的位置摆放要和五行相结合,尤其是室内的装饰,更注重花木五行之说。例如有的人在五行中的属性为“火”性,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容易呈现出脾气暴躁、心烦气躁等现象,《黄帝内经》中曾讲到“心为君主之官”,所以这样的人在家居摆放中就要注重中医理论中的“水火相克”,在室内要尽量摆放“水”性的植物,这样有利于你平心养性,护心养肺。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花木养生法,是让你拥有健康身体的秘诀,所以,一定要重视这种花木养生之道。

和“笑”有着同样效果的“唱”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证明了笑对人养生保健的作用。很多人在生活中时常保持着笑的保健,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唱歌”对人的身体也具有同等的功效,因为唱歌和笑都属于人体发声器官中声带振动,所以人在唱歌时候对身体所起到的养生保健作用和笑时的功效实际上是一样的,唱歌不仅能够调节人身体中的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人通过唱歌可以起到通心养性、排解情绪、缓解压力。

唱歌对人身体有益的论断,一直以来并不被众人认可,但是近年来针对唱歌对人体是否有益处的试验越来越多,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唱的养生保健功效。余秋雨老先生说:“歌养心,心比身重要,心靠歌来养。”唱歌是人身体中接受外界事物后的一种认知活动,能够提高人对外界食物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也有着特殊的作用。唱歌实际上是声带的振动产生共鸣后发出声音,能够增加人体的肺活量,这样可以改善人体心肺的不正常工作,人在唱歌时对心肺产生的作用,就像人通过运动对身体产生功效一样。唱歌对人的身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

压力会让人体中的免疫系统下降,而唱歌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有效办法,当你的情绪稳定、心情好转的时候,身体的压力就会有所减轻,从而增强体内的免疫系统。美国实验者曾做过调查,调查发现长期参与唱歌的人,在每次训练完后,他们体内的IgA免疫球蛋白含量会比正常人体中的含量高出150%,这项调查虽然不能够说明唱歌能够防治感冒,但是可以证明的是唱歌确实能够提高人体中的免疫力,从而能够抵抗外界各种疾病和病菌对人体的侵袭。

有助于荷尔蒙的释放

人在唱歌的时候,大脑中会释放出催产素荷尔蒙,这种荷尔蒙能够增加人们之间的感情,人们在唱完一首歌的时候经常会感到,自己的神经系统处于在一种感情的氛围中,有时候是悲情的有时候是欢快的,而这些都是情感要素在作怪,一般较常见的这种荷尔蒙是母亲在给宝宝喂奶时候,情不自禁哼出的歌声,像军队中经常集体性的唱歌等等,这种唱歌的方式都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还有助于人体荷尔蒙的释放。

打通神经通路

人们在唱完歌后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但是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情绪都是好的,因为人在唱歌的时候常常使用的是左脑,而语言则出自右脑,而左脑和右脑又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之间通联着神经系统,当人们唱歌时使用左脑后,右脑也不会不同程度的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人体的记忆力,特别是小孩应该进行唱歌的锻炼。

锻炼口腔肌肉

在唱歌期间人体中的口腔肌肉会参与锻炼,因为人在发音时由于声带的振动,口腔后部和咽喉上部会得到锻炼,当人开口唱歌后,会在歌声中收缩口腔内不同部位的肌肉,从而让这些肌肉得到锻炼。

调和血脉,怡养五脏

《乐记》中曾提过“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也”。也就是人在通过唱歌等不同形式的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性情,并调节心智,对人体中五脏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可以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善制躁怒、善消忧郁、通调血脉、启迪心灵,这些方面充分的说明了唱歌等音乐对人体五脏不同部位的调节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说的是梦境产生的病理及原因,而五声中 “笑”和“唱”是同样重要的,都能够产生梦。对人体的健康“笑”和“唱”也是一样,唱歌可以让人保持愉悦的心态,在歌声中人们体会到的是超脱自然和生活的乐趣,能够淡忘世上的繁杂琐事,不要觉得自己唱歌唱的不好就不唱,一定要大声的将内心的感情通过歌声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够让你将内心不愉快的事情表达出来,还能让歌声带给你舒心养肺的功效。

畅述心曲,保持心灵的安宁

如果人们的心态始终处于“心静自然凉”的状态,那么人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机率就多一点,《道德经》中讲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日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可见保持心灵宁静对身体的益处,每个人心里都蕴含着无限潜能和各种欲望,只有当你超脱这种欲望的界限,敞开心扉,与天地之灵气相通,

打通气场,保持心灵安宁心态、无杂念、清净、不急躁的生活状态方能有益于你的健康。

心灵安宁能够使人的身体,处于一种没有外界干扰的自然状态,冲得得到身心的放松,外没侵袭、内没忧患,人的身体就会处于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才能保持人体的形神合一。

当人的心态促使人体的机能处于鼎盛时期,人体免疫系统就会增强,抗病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保持心灵宁静几种常见的方法是:

保持善良的心态

在心理养生保健中,善良的心态是心灵宁静的保障,是心理养生的保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说法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由此可见它的力量非同小可,以助人为乐的精神状态做事情,对人长心存善良,会让你心理少一份烦躁,在什么事情上都问心无愧,从而拥有平静之感,这种心理状态能够把血液和神经细胞兴奋之处,调节到良好的状态,从而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

保持宽容大度的心态

宽容的心态是畅述心曲,保持心灵的安宁的门,大度宽容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常常能够饶恕身边人的错误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究的正是这种饶恕之道,“饶”在古典中医理论中解释为土地丰厚,形容人心地宽广,“如”“心”二字合为恕,是人应该拥有“量”,人能够做大宽容大度,就会保持平常心,不会被事情激怒,也不会产生由于情绪不好导致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才是健康的秘诀。

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是心理宁静养生之道的基础,乐观是人性格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和悲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人处在悲观状态的时候,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下降,从而受到细菌的侵袭,引发各种疾病,保持乐观的精神才能够,克服这些悲观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

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

淡泊宁静是心理宁静养生之道的前提,欲望人人皆有,保持一颗淡薄宁静之心,能够克服欲望之火的蔓延,拥有淡薄心态的人,在生活中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大喜大悲,心情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从而能够击退因功名利禄带来的心浮气躁、心火攻心。

保持心灵的沉着冷静,能够让你拥有健康的心态,在遇到事情时候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时一种静心的养生之道,静心养生之道是一种神静心清状态下的生活状态,这种心态需要人们日常的积累和沉淀,日复一日的积累能够陈酿出心静的最佳状态。人如果能够做到遇烦不乱 就会处于自然不烦的状态,喧嚣、吵闹烦杂这些现象会远离内心的世界,从而保持了身心放松。

中医倡导“静虚”养生,这实际就是保持心灵的安宁,“静虚”养生重在养心、养气,“心内澄,则真神守;气内定则邪物其身”。要求的就是人要冷静,不骄不躁,不烦不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保持虚静淡泊的心理状态,能够让你获得超然的心态和做事原则,进而克服烦躁所带来的各种疾病,“静和虚”的结合,能够使人拥有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使人在思考事情时做到思维敏捷,分析透彻;在遇到事情时沉着、冷静、聪慧,达到心灵宁静的境界。

音乐养心四方剂 (听音乐养心)

音乐养生,古已有之。现代医学证实,音乐的速度、旋律和节奏,都可以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生命节律的作用。优美舒缓的音乐能够刺激神经系统,促进人体分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生化物质,从而起到愉悦身心、消除疲劳、降低血压、改善循环和增加血流量等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