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听大愿说禅(下册)
2487800000015

第15章 禅与现代生活(3)

同样的,浮生若茶,禅茶一味。我们的人生也会像这个茶叶一样:不经风雨的人生,就会好像温水沏的淡茶一样,散发不出智慧的清香;而那些饱经沧桑的人,坎坷、不幸,一次一次地袭击他们,那就好像沸腾的水沏的茶一样。茶叶在沸水中,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在遭遇挫折中,溢出智慧和慈悲的馨香。

苏轼曾作《定风波》词抒发从容面对人世沉浮的胸襟气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随缘行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这是我们遇到顺境的时候,怎么来修心呢?要“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顺利的时候,你不要得意忘形,手舞足蹈,认为我多了不起,多有本事。不是,宿世有善因,其实也只是缘生缘灭而已,要心无增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会哭脸来相示。

宗门下有一个小公案。一条流浪的狗跑了很远的路,很疲劳,想找一个地方休息,看到一个小房子就钻进去了,以为可以休息一下。但是,抬起头张眼一看,哎呀!吓坏了!周围有很多的狗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这条狗马上应急反应,做一个很愤怒的样子,就张牙舞爪,想把其它的那些狗赶跑。

但是,再一看,更糟糕,周围所有的狗都是很愤怒地盯着它,吓坏了,马上想逃跑——打不过就跑啊!但是太慌张了,找不到进来的路,一直跑一直跑,跑到累倒,倒在地上累死了。那是怎么回事?这条狗跑到一间玻璃的房子里面去,周围都是镜子,它所看到的都是它自己的影像而已。同样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

这桩小公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什么?上天不会给我们快乐和痛苦,快乐和痛苦只是取决我们自己的观念,有局限的时候,我们就有很多的痛苦和障碍。上天只是给我们生活的作料,其实快乐的钥匙都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但是,我们的心却常常是不知不觉地把这个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掌管,失去了本有的快乐。

有一位女士经常抱怨说:“我活得不快乐,因为我先生经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她先生的手里面。有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很不听话,让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自己孩子的手里面。这都是没有知道超越这种观念的局限,所以我们要修随缘行。

看十二因缘图: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如果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讲很多了,说三世因果,无明和行是上一世;从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都是今生;生和老死又是来世,三世因果等等,可以讲很多。但是,用最浅显的方法来讲,在禅修之中如何来运用十二因缘?如何来从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之中超脱出来?

用一个比方就可以知道,有一位女士正在办公室里面上班,远远地就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正在朝她的方向走过来,在短时间之内,她内心之中就起了一连串的反应,这个一连串的反应就是十二因缘,就是给她造继续轮回的种子。

第一,在这个经济低迷、失业率高涨的时候,她下意识地很紧张这份工作,很执著这份工作。这是什么?这是无明。

第二,她会担心,不知道上司怎么看她的工作能力,心里面一直提醒自己不可以得罪自己的上司。这是什么?这是她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对待这份工作有一种执著,有一种紧张,有了这种无明,她就会采取一些行动,要讨好自己的上司。这是行。

第三,现在她看见上司正朝自己这边走过来,这是什么?识,眼识看到了。

第四,她看到以后,身心马上起变化,刹那之间,身心马上都紧张起来了。这是名色,名是心理状态,色是物质状态。

第五,她既要工作,又要留意上司。这是什么?六入。

第六,这时候上司经过她面前,望了她一眼。这是什么?触,两个人的眼识相触。

第七,她内心立刻就产生了战战兢兢的感受,这就是受。

第八,上司面带笑容,这位女士心里面就觉得很高兴。这是什么?这是爱憎分别,爱。

第九,她跟着一直攀缘下去了,念头一直在攀缘,她从上司的笑容之中,觉得上司认同她的工作能力。这是什么?就是取。

第十,她内心之中就产生了一种自我的陶醉,这是有。

第十一,很多与自我相关的念头都生起来了。比方说,她一直会攀缘下去,想:我可能可以升职,可以加薪,等等的妄念都生起来了,这是生。

第十二,这个心念也不持久,逐渐地就会淡化,这是老死了。但是这个心里的能量并没有完全地消失,而是埋藏在心灵的深处。遇到顺境起贪心,逆境生瞋心,患得患失,都是愚痴。贪瞋痴的心念不断地流转,所以,六道轮回也就不断地流转。

我们怎样来斩断这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呢?下品的成就是断取,不妄取,就是戒无漏学,不去妄取,不造恶业;中品的成就是断爱憎分别,有受,但是不会接下来去起爱憎分别,这是定无漏学;上品的成就是断无明,保持智慧的觉照,这是慧无漏学,这是禅法的高明,禅就是直接取证实相般若,即心成智,这是我们讲随缘行。

无所求行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就是能够透过般若智慧的观照,能够了知世间都是缘生缘灭的幻相,这些不值得我们去追求,所以是无所求行。

太虚法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禅的精髓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这种般若智慧有体,有相,有用。般若的体是无所得,般若的相是无所住,般若的用是无所求。所以,无所得、无所住、无所求这九个字其实就是参禅入道的根本法门,般若的体相用都具足在其中。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什么是无所求行,其实就是般若的用。

称法行

在生活之中修行参禅的第四个法就是称法行。“性净之理,目之为法。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要知道,这个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是一层比一层高。那么,前面说到无所求行,很可能有些人会误解,会偏掉,就会落入到一种消极的心理。称法行其实就是教我们真如自心起念,还归真如自性。我们一切的日用云为,扬眉瞬目,举足动步,其实都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妙用,都是佛性的妙用,所以要能够称法行。凡事应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安心于般若上而各尽其应尽的责任。这是称法行。坦率地说,没有见性的人是难以做到真正的称法行。

这是我们说禅指导精神生活的智慧法则的第二项。

第三项是超越理性和感性。我们的精神生活,当然也包括我们种种的情绪的变化,以及我们的悲欢离合,还包括了我们的理性的分析。禅怎么来看待呢?就是超越理性和感性,禅的智慧开导我们:偏于理性就会使人僵化,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偏于感性使人混乱,就会造成感情的泛滥。所以,要能够超越理性和感性,使我们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提升到悟性认识和自性认识。

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用此心是什么?就是前面开始所讲的:我们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都无所住地安住在现在心识流注上,斩断对过去的追忆,对未来的攀缘,这样能够入道,那么这是超越理性和感性的原则。

3.禅指导社会道德生活的智慧

前面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是指个体。如果我们在人群之中,怎样跟人交往?这个就牵涉到社会道德生活了,也有两项智慧的法则:第一项就是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起烦恼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而只要看主要是自己智慧不够,看不破,放不下,执著,死在观念里面。

说一个公案就比较容易明白。日本有一位一休禅师,我们听过他很多公案了。一休禅师很有智慧,他是在湖里的一条船上突然开悟的,用功用到极处,豁然大悟。

他有个信徒平时常来拜佛,也来请教。

有一次这位信徒就垂头丧气地过来,说:“师父啊,弟子可能要自杀了。”

禅师一惊,问:“怎么回事呢?”

信徒就说:“弟子做生意失败了,欠了人家很多钱,也没有其他办法,不晓得怎么办?”

禅师说:“这样啊,你有父母亲可以帮你吗?”

信徒说:“父母已经过世了。”

禅师再问:“有兄弟姊妹吗?”

信徒说:“没有。”

禅师又再问:“有朋友能够借得到吗?”

信徒说:“也没有。”

禅师继续问:“那你有什么呢?”

信徒回答说:“我只有一个女儿,才八岁。”

禅师说:“哦,那好,有办法啦,你马上回去多准备些笔墨纸砚,随后就发布消息说,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我家里面来娶我的女儿做老婆,做我的女婿。

这位信徒吓一跳:“师父啊,我女儿才八岁。”

禅师说:“没问题,你照着去做吧。”

发布这个消息以后,果然轰动起来了。到这一天,满城空巷,来看看一休禅师怎么来娶这个八岁的妻子。禅师很从容淡定,进来以后就对信徒说:“你把笔墨纸砚拿出来。”就开始写字,很多人来看热闹嘛,一看,禅师这个书法好,就请回去。请回去当然随缘捐一点钱,拿一个箩装着,一天下来,所有的纸都写完了,也装满了很多的钱。

然后禅师就问信徒:“你看看,那些钱够不够你还债?”

信徒说:“够了,可能还有多吧。”

一休禅师就拍拍手说:“那好啦,你的问题解决了,我也不做你的女婿,我要回寺院去了。”

这是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情,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欧洲的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件事情。1141年的时候,有一位康纳德国王将沃尔夫公爵围住在韦博图城堡里面,僵持了一个多月。于是这个城堡就抵抗不住了,沃尔夫公爵决定投降,免得无谓地牺牲士兵和老百姓的生命。并且双方都已经谈好条件,某月某日打开城门来受降。但是城堡里面的这些女人就紧急动员起来了,派一个代表去找国王,请求国王能够给她们一个承诺,承诺什么呢?就是保证城堡内的女人和小孩子的安全,并且允许每一个女人随身带走一件珍宝,就只带一件。这位国王还比较宽厚仁慈,他想想也行,答应了,每个女人只带一件珍宝,这个要求也合情合理。等到受降这一天,城门一打开,当然每个妇女带着很多小孩子出来了,但国王发现每一位妇女都走得很辛苦,很吃力,腰都驼了,拿一个大包袱,每个人都好像走路不稳。是什么珍宝?怎么这么重?原来每一块布里面所包的都是这个女人的丈夫,这是她的珍宝了。国王很感动,马上就讲和了,这也是说什么呀?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项原则就是六度四摄。观色即空成大智,观空即色成大悲。六度四摄我们都知道了,在处理跟众生关系的时候,菩萨行应该就是修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来广泛地利益众生。在人间行菩萨道,要修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来摄受无量众生,让他们走向解脱。

《心经》上面我们都很熟悉的四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说什么?“色不异空”,是偏重于从自利这个角度来说的。色是指物质,空是指心灵的自由。外在的物质生活无论怎么变化,它不会影响到我的心灵的自由。顺境的时候不贪,逆境的时候不会垂头丧气,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欢喜自在,心灵都能够自由,这是色不异空。通过修行来提升我们的智慧,以此摆脱苦恼。“空不异色”,是侧重于从利他的角度来说,以慈悲心来帮助无量众生,自他一起得到快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指不执著于自利和利他的任何一边,自度、度他,而不执著于度众生之相,这是指观色即空成大智,观空即色成大悲。

4.禅指导灵性生活的智慧

禅指导灵性生活的智慧法则,也是有两项:

第一项安心之法,就是无心。我们都知道达摩祖师找到衣钵传人,这个法怎么传下来都知道,即慧可大师苦求,达摩祖师故意要考验他说:“除非天降红雪了。”

慧可大师就拿戒刀把自己手砍断,血喷出来,染红地上的雪了。他捧着红雪去向祖师求法,这个手断了,还是痛的,就说:“祖师,弟子心不安,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大师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

觅心无心,他用功用得很久了。我们现在如果说,你将心来与汝安。你把你的心拿出来,那他有一大堆烦恼心、垃圾心,我的烦恼是什么什么,我的痛苦是什么什么,这是没有修心的基础了。所以说,要安心,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垃圾,不能够达到无心的状态,是不能安心的。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无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上面就有开示观音菩萨怎么成菩萨,怎么开悟,怎么成就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所空灭。”这里面讲的就是解六结以越三空,离五蕴以超五浊。

先简单地来说,“入流亡所”,我们平时是向外攀缘,看这个花,它是红色、白色,向外攀缘。现在要入流,入空性之流,入自性之流。亡所,消除了能观、所观的二元对立,这个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环境,这种二元对立都消失了,这就是禅的智慧,禅的智慧的作用就在于安心,怎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心安呢?禅的智慧本身就是无心,无心就心安。

你看,“入流亡所”,这个声音本身并没有不变的自性,我们能听的心也不是真实的有。所以,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其实都只是现象的有,自性是空的,缘起无自性。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平时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能够体验到无心,就能够安心,就没有我执烦恼了。这种没有我执烦恼的心,能够随缘应物的心,就是无心。

我们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成佛的可能性,从教理上可以讲很多,但是从禅上来说很简单。中国禅宗的五大宗派,沩仰宗是特别容易契入的,对于初参禅的人来说,去参究沩仰宗的公案。如果一个人说,他不懂得沩仰宗,但是他懂临济和曹洞,那是骗人的。临济宗的宗风是最峻烈的,而曹洞宗的功夫是最绵密的,绵绵密密,非常细致,一直把我们这种心与物的二元对立的微细的地方都破除得干干净净。后来的云门宗出现得比较晚一点,度众生的方便也更善巧了。而法眼宗,法眼文益禅师是从先学《华严》来进入的,所以,是禅教融合的,对于有教理基础的人是很相应的。

说个沩仰宗的公案。有位仰山慧寂禅师去向沩山灵佑禅师求法,一顶礼以后,沩山灵佑禅师就问他:“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当然,禅宗的机锋,你可以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出世间的机锋的角度来看。世俗的角度来看就是说,你是哪个师父给你剃度的?但是,当然沩山禅师不是问这个了。

仰山智慧也很高明,他马上就回答:“我是有主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