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见到一些人为了一些事殚精竭虑,费尽心力,千般盘算,万般设计,眼看就能唾手可得,功德圆满,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意外或小插曲,导致前功尽弃,前程尽毁。
有的人遭到打击之后,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实在太可惜了。而有的人则慨叹道:“我已经尽力了,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大不了再来一次。”然后就重振旗鼓。
做人做事,应该懂得“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很多人都知道。司马相如不得志时,到富户卓王孙家操琴,见到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卓文君才貌双全,司马相如十分仰慕她,便借琴音倾诉心曲,二人订盟。因卓王孙不允,文君遂偕相如私逃,返回家乡当垆卖酒。后来司马相如献赋,汉武帝大悦,让司马相如当了中郎将。
但是王子和公主并没有因此就幸福地生活下去,司马相如好日子来临,春风得意,便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心里很不舒服,但她没有忍气吞声,也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写下了流传于世的《白头吟》,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做了自己的努力,至于丈夫回心转意与否,她也不知道,但她没有遗憾,事实上她的行动最终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卓文君的思想和行为比现在很多人都更加明智,因为她知道尽人事,听天命。
尽人事,实际上是一种努力争取的积极行为。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努力争取,对于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尽力捍卫。
听天命,就是对待成败的随缘的态度。在我们做了自己的努力之后,事情的结果会如何,则无法预知,这时不要过于执著于成败,以免失去平常心,以至于遭到失败后陷入痛苦的境地中不能自拔。
若想自己的人生更美好,那就做出努力吧,至于成败得失,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就不用太在意,随缘即可。这样你的心才能安定,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抛开得失的烦恼,守候一份洒脱的心性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从繁杂的红尘中寻到自我安神的净土。《菜根谭》中也有:“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不会为世间的物欲所迷惘,而无端生出万般苦恼。远离虚荣,看淡权势,放弃金钱的诱惑,摒弃美色之迷,不为浮华所沉沦,这正是平常心态所为之。心态就如同琴上的弦,若绷得太紧则弦会断,若太松则无音,只有琴弦刚刚好之时,才会弹奏出美妙的声音,因此保有一颗平常心,才是做人的快乐之本。
曾经有个人询问慧海禅师:“大师,据闻你修为了得,那你可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呀?”
慧海禅师立刻回答:“有!”
那人忙又问:“您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啊?”
慧海禅师微笑着回答:“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若饿的时候就会去吃饭,我若困的时候就会去睡觉。”
那人听完之后有点失望进而不屑地说:“大师您不要开玩笑了,您说的这些每个人都一样啊?哪有什么不同之处?”
慧海禅师摇摇头,回答:“当然是不一样了!”
“谁都是饿了吃、困了睡,您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那人生气地说。
慧海禅师见那人如此无礼,也不气恼,继续和颜悦色地说:“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别人吃饭之时,想着的未必是吃饭的事情,也就不能够专心地去吃饭;别人睡觉的时候,也许总是会做梦,睡得自然也就不够安稳。而我在吃饭时就是吃饭,多余的事情不会去想,睡觉的时候就安稳地睡觉,不会让梦来打扰。施主,这就是我所言的与众不同之处啊。”
慧海禅师停了一下,见那人仍似懂非懂就继续说:“其实我与世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一颗‘平常心’,世人处事难于一心一用,他们总是计较于利害得失,迷惘于浮华尊卑,生出了不可思议的‘千般思量’和‘万般妄想’。世人在生命的虚华之前停留驻足,这成为他们体悟生命真谛的最大障碍,也因此,他们丢失了自我,失去了‘平常心’。你要知道,生命的本义并不是那虚境中的所显现的,人只有将本心融入自然之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万事万物,才能得到解脱。”
听了慧海禅师的话,那人觉得很有道理,启发也很大,从此开始自省以求保持那颗平常心。
由此可以看出,依禅宗所讲,一个人只有能够真正地摆正心态,抛开俗世的杂念,将虚幻的功名利禄的诱惑抛开,不再被胜负成败所束缚,抛却得失心,将毁誉看淡,才能够到达出世之境,感受到时时无碍、处处自在。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具备了一种豁达、一种超然,才会在得与失、逆与顺之间游刃有余,即使失败时,也会转过身淡淡微笑,即使成功了,也会向对手致以深深的敬意。
纵观现世的人们,有时会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而以透支健康、拱手尊严、出卖人格作为代价来换取,殊不知一旦等你真的到了垂暮之时,你就会惊觉,曾经追求的东西是多么虚无缥缈,而放弃的东西是多么珍贵无比。只有那时的你,也许才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明白具备一颗平常心才是真正的幸福。
常言“功名一枕黄粱,佳人一堆白骨”,不具备平常心的人怎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呢?没有了平常心,所见的世界是嘈杂无序的,是纷乱焦灼的,是没有爱只有竞争与不堪的。处在那样的空间里,除了日日倍感劳累,时时没有欢畅之外,还能再有什么呢?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吧,起码它不会让你被欲望缠身,更不会让你的灵魂搁浅,它会给你最宁静的生活,最简单的幸福感。它会让你懂得正确的处世原则,守候一份洒脱的心性,敢于真诚地自我肯定,从而获得生活的平静与安宁,知晓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要考虑得失,想得太多只会徒增烦扰
无所期望的人往往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感到失望。
有一个人练就了一身射箭的好本事,不管是立射、跪射还是骑射,他都样样精通,而且次次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十分敬佩。
皇帝也从左右大臣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十分好奇,想把神射手召入宫中,让他为自己表演一番,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于是,皇帝命人把神射手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箭靶。
皇帝用手指着箭靶,说:“今天请神射手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精湛的射技,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如果射中了,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你就不能要这个美誉了,现在请让我看看你是不是名副其实吧。”
神射手听了皇帝的话,一言不发,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神射手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神射手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他一直在思考万无一失的办法。
然而,他越想越糊涂,越想越害怕。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的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神射手脸色一下子白了。
皇帝很失望,他没有立刻执行惩罚,而是再给了神射手一次机会。
神射手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皇帝感到神射手欺骗了自己,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这个神箭手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其实,神射手的失败就在于他患得患失,同时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显然,他忘记了,追求万无一失往往会一无所获。如果他把这种害怕失去美誉的心思放下,就像平时一样心无杂念地射箭,他仍然会是神射手。
美国艺术家瓦伦达是以走钢丝表演而著名的,可是他却在一次重要的表演中失足掉下钢丝绳身亡。事后,瓦伦达的妻子告诉人们:“我早知道这次非常危险,因为瓦伦达在出场之前心理压力非常大,他把这场演出看得太重要了,我听到他不断告诫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瓦伦达在以前的演出中都是抱着一颗平常心去表演的,他只是全身心地去完成每一次的演出,而不去想演出能不能获得成功。”
过多地考虑成败就会患得患失,这是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它只会束缚住我们的手脚,会让我们举步不前,延误时机,甚至是导致失败的源泉。
一个人和朋友一起开发某种产品,希望产品开发出来后可以卖个好价钱,然而不幸的是,产品开发出来后却卖不出去,这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朋友怕他损失太大,于是,便劝他收手算了。但是,这个人却没有听朋友的建议,继续产品的第二次研发。他对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想损失金钱,可是我更害怕在以后的生意中,会因太谨慎而变成懦夫。如果那样的话,我的损失就会更大。”
事实的确如此,最有把握的希望,结果往往令人失望,不抱过多希望的时候,反而可能有出人意料的成功。假如我们想做出一番非凡的事业,切记,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定不要给自己过大的期望。有时,活得过于谨慎反而让我们承受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如果你感觉自己承受的压力太大,不妨看看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多,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做事,不需要考虑成败和得失,充分享受做事的过程,不计较结果反而能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如果想做到万无一失,才去把握机会,那个时候机会早就溜走了或者已经被别人抢走了。很多事情没必要想得太多,患得患失反而会缩手缩脚,万无一失只会毫无结果,不如放开手脚,把握机会,把握生活,不管结果怎样,总有一半成功的希望。
万事都讲求一个缘法,只要随缘心自安
佛说:“随缘自在,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一本非常神奇的内功秘籍——《九阳真经》,其中有这样几句心法:“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几句话不仅是练武的心法,更是做人的心法。做人就应该如此,随缘自在,自在随缘,正所谓“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在唐朝的时候,有位得道高僧名叫懒残禅师,由于他在修行上造诣极深,故而远近闻名。
有一天,皇帝派使者去请他,当时他正在山洞中烤芋头吃,使者宣读了皇帝的圣旨,懒残禅师也不理睬。时值隆冬季节,天气很冷,懒残禅师冻得鼻涕直流。使者见状,劝他擦去鼻涕。懒残禅师却说:“我没有工夫给俗人擦鼻涕。”
懒残禅师有首写照自己生活的诗,足见他的潇洒自在: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做,春来草自青。
懒残禅师一生隐居在山林之中,面对青山绿水,一瓶一钵,了无牵挂,对他来说,生死都已经不成问题了,还有什么值得他操心的呢?
人生在世,因为执著的东西太多,不能舍弃的东西太多,所以难免烦恼丛生。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随缘自在、随遇而安,学会接受现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自在快乐。
唐高宗时期,有个官员叫卢承庆,为官清廉,而且做事兢兢业业,讲求实际。当时,他任职考工员外郎,主要负责考察官员。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致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最好的是上上,最差的是下下。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监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在运粮的过程中,因为不小心导致翻船,致使很多粮食掉进了河里。因此,卢承庆只给他评了一个中下,“没给你弄个下下就很照顾你的面子了。你把运粮船都弄翻了,致使国家的粮食损失了那么多,所以只能给你个中下的评价。”可是,这个运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之后,一点也没有生气和着急,反而谈笑自若。卢承庆心想:“我给他如此低的评价,他居然不生气,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这点上来看,这个人还不错,有责任心,那就给他改个中中吧。”改成中中以后,这个运粮的官员也没有因此而高兴。卢承庆心想:“这个人真是叫绝,‘宠辱不惊’啊!”
后来,卢承庆经过调查了解到,那次运粮船翻的事,并不是由于他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因为突遇大风,把粮船给吹翻了。所以错不在人。于是,卢承庆又给他改成了中上。而这个运粮的官员还是没有因此而很高兴。因此,卢承庆对他印象特别好,后来在吏部考核的时候,就特意提拔了他。
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随缘自在的人。他认为身为国家官员,主要责任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重要。他在当尚书左丞以及兵部侍郎时,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帝,被贬为简州司马。尽管有些冤枉,但他一点也没觉得窝火。后来,朝廷又把他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他也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