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4876600000008

第8章 把握机遇,开船趁涨潮(3)

而胡雪岩到上海的时候也听说,上海正在闹小刀会,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都为此大伤脑筋,正奏报朝廷,希望多调兵马,将其一举剿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以先备下一批军火,官兵一到,就可以派上用场。胡雪岩知道江苏巡抚是杭州人,他可以通上这条路子。

既然决定要做这笔生意,就事不宜迟。吃完这顿饭,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以后了,胡雪岩没有休息,回到住所,依然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他拉上自己的好朋友尤五,以及说到这个生意的古应春,一起商量这宗买卖应该怎样做。如何购进、走哪条路线运抵杭州,甚至路上如何保障军火安全都考虑到了。

隔天,他又找到古应春,询问购进枪支的数量一般最大是多少,和洋人谈生意要有哪些细节,如何让浙江的巡抚衙门从自己的手里买枪支。在一一了解这些情况以后,胡雪岩在第三天就和古应春一起去会见了洋商,不久以后就谈妥了军火买卖的数量。从听到古应春说起军火生意,到和洋人做成军火生意,胡雪岩前后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反应不能不算迅速,对生意信息的把握不能不说是精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多少像他这样的大商人会涉及军火生意的。

做生意不但要讲究速度,还要讲究对信息掌握的精准度。很多商人也可能发现了信息,但是却不把信息当一回事情,让很多关键的信息与自己擦肩而过。当然,这样做商人,不能成为优秀的商人,也不可能将生意做成功。

商人不但要具备一颗敏锐的头脑,而且要有灵敏的嗅觉。尤其在吃饭应酬的时候,无论是感谢别人的饭局,还是初次招待某个刚认识的人,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都要竖起耳朵,仔细分析。很多掌握关键信息的人,可能不喜欢在私底下将这些信息透露,但是在酒桌上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说到一些。因为酒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规矩,第一次见面的人,三杯酒以后就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和陌生人说一些重要的话,大多数人可能不愿意,但是和朋友说一些信息,大家都会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还有一句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掌握信息的关键也就在这里。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发现一种买卖,并且迅速将这个买卖做成,就是靠着迅速掌握关键信息的灵敏度。生意人面对的总是与时局、政局紧密相连,又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具体的市场,市场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以及变化,对生意人来说往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能及时针对具体的市场情况做出迅速反应,才能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经营渠道,也就是为自己开拓出新的财源。

财源,要用一双慧眼来识

耕心草堂,原胡庆余堂

经理室、账房室。《国语·越语》中记载着:“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后人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将这些经验变成八个字“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天上久旱无雨,土地龟裂的时候,却要想着造船;盛夏酷热难当,却大量地囤积裘皮。其实,这都是因为在这些情境中看到了商机。久旱无雨的天气,如果一旦下雨,必定是大雨,而在这个时候造船,必定能在雨季到来的时候卖一个好价钱。三伏天没有人穿裘皮或者是皮革类的衣服,这个时候这一类的商品也一定非常便宜,如果大量囤积,在寒冷的时候不但可以卖得好,亦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这些情况中蕴藏的商机,大多数人也许会不知道,但是作为商人,一定要看出来。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能看得到机会,才能把握住机会。

胡雪岩不但善于找机会,更善于发现机会,只要是蕴藏着生意、商机的机会,他都不会轻易让它们溜走。胡雪岩开始做蚕丝生意就是因为看见了洋人需要买进大量的生丝。那个时候,外国正在发展纺织工业,丝绸纺织原料都要大量从中国进口。洋人根本不知道怎样养蚕,更加没有一套娴熟的技术,为了发展纺织工业,原料只能从中国大量进口。

其实,胡雪岩发现蚕丝能做成生意也是在偶然的机会之下。胡雪岩的至交王有龄得到了浙江海运局的做办一职,新官上任就遇到了解运漕米的麻烦,为了能渡过难关,王有龄让胡雪岩帮助自己。胡雪岩因此常常往来于上海和杭州两地,从上海到杭州,一般走的都是水路。胡雪岩乘船的时候,固定一家,而这家人除了做运船载客的生意外,最主要的就是做蚕丝生意。

开始,胡雪岩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蚕丝也能做成大生意,但是因为这个做蚕丝生意的人家有个叫阿朱的姑娘,非常懂得蚕丝,胡雪岩和她聊天的时候也渐渐对蚕丝增加了兴趣。

在奔走两地之间的时候,胡雪岩还结识了上海十里洋场的专家古应春。他多和洋人打交道,对洋人的生意动向是了如指掌,结识到了这样的一个人,可以说为胡雪岩的蚕丝生意提供了一个契机。

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胡雪岩之所以会发现蚕丝这样的生意,无非就是这两个人——阿朱和古应春的功劳。其实,并不是这样。胡雪岩本人是做钱庄生意起家,即使认识他的人,在他面前说得最多的也可能是钱庄生意,而不是蚕丝生意。所以说,尽管认识了阿朱,认识了古应春,和他们做深入的交谈,最终能够发掘生意还是要靠胡雪岩本人敏锐的眼光。

就在胡雪岩认识了阿朱和古应春,心里对蚕丝生意有了一些了解以后,王有龄被调任湖州做知府。湖州本来就是蚕丝产地,这样胡雪岩做蚕丝生意的条件就完全具备了。通过古应春的介绍,胡雪岩开始做起了蚕丝生意,开起了洋庄。而且,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胡雪岩的蚕丝生意可以说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开始的,也可以说有点运气的成分。但是,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运气的成分其实只占了做成功这件事情的一小部分而已。有很多生意人,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也没有发现商机的眼光,只懂得遵循自己熟悉的商业环境和商业道路,一条道走到黑。

蚕丝生意不但可以反映出胡雪岩对生意信息的敏锐眼光,更可以看出他的胆识和魄力。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发现机会的时候,紧紧抓住。

其实,当时也有一个和胡雪岩一样经营钱庄的人,叫做张胖子。这个人也经常和胡雪岩一起在杭州和上海两地走动,并且认识的人也非常多,不仅如此,他甚至比胡雪岩更早熟悉蚕丝生意,也熟悉江浙一带的蚕丝经营法则。并且,这个张胖子经营的钱庄也是当时杭州最大规模的钱庄。

无论是什么样的条件,胡雪岩具备的,张胖子也都具备,甚至比胡雪岩更早就具备了。而且,他的资本也可以说比胡雪岩雄厚得多。但是面对蚕丝这个生意的时候,张胖子却没有慧眼去识别,在胡雪岩经验蚕丝生意以后,他才看到了这个生意有很多的利润空间。

所以说,胡雪岩并不是一个凭借着运气而发财致富的人。可以说,很多时候他都是靠着自己锐利的眼睛发现身边机遇的。

能证明胡雪岩有着敏锐眼光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他拉拢庞二一起做蚕丝生意。庞二做蚕丝生意的时间比胡雪岩早,而且对这种货物的销路以及经营手法也比胡雪岩精通。无论是人脉还是经验,他都要比胡雪岩多很多。

胡雪岩做蚕丝生意以后,就看到了其中利润空间之大,因为很多洋人在自己的国家发展纺织工厂的时候,蚕丝都要从中国进口。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中国的蚕丝就已经是誉满天下了。胡雪岩进入蚕丝行业,实行合纵联合,把很多经销蚕丝的散户都集中起来,做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洋庄,这些散户中也包括像庞二这样有实力、有资金基础、有客源的商户。

对于胡雪岩做洋庄,集中销售蚕丝这方面的生意,连经营蚕丝生意多年的庞二都不得不佩服胡雪岩是一个有谋略的人。懂得在一件事情里寻找更大的利润空间,才是真正懂得寻找财源的人。

财富,也需要一个认识它们,懂得寻找它们的人才能够看出来,否则即使有很多财富机会,一些人也不能够发现。张胖子和庞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当然还有一些人有发现财富的眼光,但是没有魄力,不敢去做。所以,得到财富不仅要有眼光,魄力也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