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4876600000038

第38章 一诺千金,诚信走天下(3)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胡雪岩所认为的正路就是能按正常的方式、正当的渠道办就不要用“歪”招、“怪”招、“狠”招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胡雪岩制服朱福年的办法就是用了一些计策,确实不符合他做事情的一贯风格,但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胡雪岩一般不会用这样的手段。只要目的一达到,他立即就会住手。

胡雪岩从正路上走,赚正道上的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指做生意不能违背大原则,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要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一心只想赚钱而不顾道义、不守信用。

虽然胡雪岩也知道,做生意是为了要赚钱,是要把别人口袋里的银子变成自己的,虽然他也主张做生意要冒险,但他最终还是一直坚持从正道赚钱的手法。他说:“经商就是为了赚钱,就是要把别人口袋里的银子‘掏’到自己的腰包里来。对经商者来说,赚不到钱,或者是赔本买卖都是不能做的。不过,即使要掏别人的银子,也要光明正大从别人的口袋里‘掏’,而且还要使别人心甘情愿地让你‘掏’,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里面有很多技巧。”

胡雪岩精于生财之道,他注重“做”招牌、“做”面子、“做”信用;乐于施财扬名,广结人缘……这些措施,就是他的生财之道。在创办胡庆余堂之初,他就列出了几条措施:三伏酷热之时向路人散丹施药以助解暑,丹药免费但是包装上一定会写着“胡庆余堂”几个字。他还曾经响应朝廷的号召,大量制造避免瘟疫的药材和金疮药免费提供给军队使用。从经营策略上说,胡雪岩的这些措施具有极好的扩大企业声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商品市场、建立商品信用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一个措施不是出于正道,正是靠着这些正确的措施,胡庆余堂从开办之初就站稳了脚跟,并且很快立足于江浙,并逐渐闻名于全国,最终历久弥坚,百年不衰。而且借着药号的名气,胡雪岩也提高了自己的声望,而由此又产生了一些经济效益,无论是钱庄、生丝行当还是当铺生意都变得异常红火。

胡雪岩知道经商和做人密不可分,商道就是人道。一个人经商之前要先做人,一个商人如果跌进了钱眼里,整天想的只有钱和生意,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什么方法都可以用,伤天害理自然不用说,最终也不会获得什么好结果。

胡雪岩主张,为商者要懂得赚钱,但是要靠自己的胆识、能力和智慧,依靠自己勤勉而诚实的劳动去心安理得地“挣”取。如果整天存着发财的心思,想着靠旁门左道的投机钻营去“诈”取钱财,即使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也会心存不安。

胡雪岩经营胡庆余堂一直秉持着从正路取材,买货真价实的药材的精神。从正路上走,也一样可以让药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其实在经营药店之前,胡雪岩也经过一番考察,他知道人们憎恨卖假药或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药店。所以,在经营药店上,胡雪岩花了一番心思。怎样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药号并且货真价实呢?他参考了雍正年间一家药店的做法,据说这家药店当时在京城的规模很大,制药选料也特别地道,连雍正皇帝也很相信他们的药,让他们承揽了为宫中“御药房”供应药品的全部生意。

有一年,恰逢科举会试,前一年没下多少雪,一开春气候反常,导致瘟疫流行。赶考学子有很多都病倒了,即使勉强能够坚持的也多是胃口不开,委靡不振。朝廷知道这个情况后,也十分焦急。这家药店知道这个情况以后,赶紧配置了一种专门防治瘟疫的中药,让考生们带着这些药考试,即使在考试过程中也可以煎服此药。

雍正皇帝本来对这次考试十分担心,怕瘟疫在考生中间传播,影响考试不说,更重要的可能会丧命。但是现在有了这家药店的药,自然就可以放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了,所以,特意传旨允许这家药房的人在考场门外负责指导学生们煎药服药,还允许这家药店在药包上印上“奉旨”的字样。

考试结束以后,这家药店也跟着出了名。生意一下子从京城做到地方各个省,生意兴隆自然不必说,关键就是声名远播这个问题让胡雪岩看了以后十分动心。他也想把胡庆余堂经营成声名远播的药店。所以,他就效法这家药店,用了前面提到过的几种方法,让人们逐渐记住胡庆余堂这个名字。当然,无论用什么方法,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药品的质量问题。胡雪岩要求,胡庆余堂的药一定要在选材和制作方面都精细和诚实。

适逢乱世,有很多地方的灾民和受伤逃跑的士兵,都曾经得到胡庆余堂药品的治疗。他们知道胡庆余堂的药很管用,因此也将这个消息带到了全国各地。这样做出来的名气,比花多少银子雇人遍地去贴广告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用光明的途径赚得干净钱财的好方法。胡雪岩为胡庆余堂做的广告可谓一箭双雕。同时也为自己挣得了好名声,得到了官府的支持,这样做起别的生意来自然顺利很多。

商业运作是最需要讲信义、信誉和信用的,真正做出大成就的商人都知道,只有在正途上勤勤恳恳地努力,生意才会长久。用正当的手段做生意,得到的才是该得的;而那些信奉“人无横财不富”的人,最终得到的不是财,而是祸。

维持信用,始终如一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说的“善始善终”讲的就是始终如一这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坚持都是最重要的,一个商人一时讲信用不难,难的是要一辈子讲信用。

胡雪岩就是一个一辈子都讲求信用的人,即使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因为答应帮助左宗棠,还是义不容辞地去做了。尽管资金出现困难,但是为了信用,胡雪岩还是不愿意去做失信的事情。

那个时候,古应春曾经劝过他说:“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据说现在洋人有三家缫丝厂都缺货,你就拿出几包茧子来。现在大家都用新式机器了,做丝快得很,几千包茧子很快也就做完了。一做出来,不愁洋人不来买,这样一来资金不又活络了?”

胡雪岩说:“你说得对。”

阜康钱庄有一个档手也在一边说:“今年洋庄的生意之所以不好做,就是因为有一些外国人在等着机器上的丝,机器做的丝比手工摇出来的真是要高明很多。”

胡雪岩笑着说:“是啊,这一点确实也不错,但是,做人总是要讲求信用的。我说一句就要算一句,本来答应人家的事情,怎么能就这样不做?本来一些老蚕农就怕被新的缫丝厂抢了生意,我也已经答应了他们,别人这样做,我胡雪岩也不能这样做。”在讲信用方面,胡雪岩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偏执的人,本来他也知道做生意要十分活络,但是一涉及信用方面的问题,胡雪岩就一定会将信用坚持到底。

一个成功的生意人,想要建立起信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生意人的信用,既要看他在某一桩生意运作过程中的守信程度,更要看他一贯的信誉状况。生意人的信誉形象是由他一贯守信的做法建立起来的。而且建立信誉形象难而破坏信誉形象易,一次的********,足以使得一辈子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信誉形象彻底坍塌。

胡雪岩本来就是一个将信用看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人,因为像金子一样贵重,所以信用会变得更加难以坚守。可以说,坚持信用也是坚持一种责任。责任本来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负累感,一时的责任感可以坚持,如果要一辈子坚持就非常难了。

对商人来说,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坚持信用,不仅是一时地坚持,而且要坚持一辈子。就像三鹿集团的奶粉事件一样,大概在最初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因为没有坚持信用,制造出了毒奶粉,而使自己失去了信用度,从而走向了破产。

商家经营的东西,本来就是顾客所希望拥有的,自然也是顾客需要的。当商人在和顾客进行交易的时候,如果商人本着诚实的态度,那么顾客也会因为感受到商家的诚实而多进行一些消费。当顾客感受到商家讲信用的时候,会更加喜欢选择此类商品,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欺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拥有被欺骗的感觉,商家不欺骗顾客,那么也就等于维持了自己的信用度。这样一来,顾客和商家双方都会受益。

相反的情况就是,商家不守信用,总是欺骗顾客,那么消费者不会消费,商家自然不能赚得应有的利润。商场上90%的成功人士都认为,保持信用,让别人相信自己,是成功必备的法则之一。

保持信用,不仅是在商场上,对待周围的人,包括朋友、同事以及生意合作伙伴一样要保持信用。信用度,其实也表示一个人做人的态度。

胡雪岩说:“一个人想要吃得开,就一定要讲信用。”一个有钱的乡绅掉到了河里,因为不会游泳,他就对着河边的几个人大声呼救说:“谁来救救我,我可以给他一百两黄金。”无奈岸上的几个人都不会游泳,这时正好有一个渔夫划船经过此地,听见乡绅的话,自然就把他救到了船上。这个乡绅脱离了危险,也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他只给了这个渔夫十两黄金。渔夫奇怪地问他:“您不是说要给一百两吗?”

乡绅撇着嘴说:“你一年打鱼能赚多少钱啊,我给你的这些黄金总可以让你少受几年苦了,你还得感谢我,干嘛还贪心地问我要一百两黄金呢。”

这个时候,渔夫说道:“看来您的命也只值这十两金子。”

人总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倒霉,这个乡绅算是一个倒霉的人。没有多久,这个乡绅又一次掉到了河里,这个时候他还是像上次那样喊道:“谁来救救我,我可以给他一百两黄金。”

这次,渔夫虽然在岸上,但是却没有救他,渔夫说:“这个乡绅是一个骗子,上次只给了我十两金子。”

岸边的人听到渔夫这样说,纷纷走开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失去信誉的乡绅淹死在了河里。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失去信用很可能会失去生命。对一个商人来说,失去信用就等于是失去了利润,可能连生意也做不成。

胡雪岩曾经在教授徒弟做生意的经验时,不断地强调守信用的重要性。胡雪岩有一个徒弟叫做福山,人非常机灵,当时收他做徒弟的时候,胡雪岩看中的就是福山的这股机灵劲。福山的算盘打得尤其好,有一次,福山因为信用问题犯了一个小错误。

胡雪岩和几个手下在一起喝酒的时候,福山也在场。胡雪岩就对福山说:“做生意要学会很多东西,但是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好,让身边的人都信任自己,就必须要讲信用。答应人家之前,先要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得到,做得到的事情,不但要答应,而且要答应得爽快,答应之后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答应人家。”

胡雪岩也并不是在教育徒弟的时候随便说说就算了,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才能取得成功。

纵观古今,成功的商人没有几个不重视商业信誉的。信誉就是资本,每个做生意的人最初的理想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拥有雄厚的资本,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本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渐渐地都不见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人并没有几个。而那些最终成功的人,无疑都是讲究信誉的人。对商人来说,信誉是一块无价之宝,在与别人合作的时候,懂得坚持信誉,自然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