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4876600000030

第30章 站得越高,望得越远(3)

作为一个生意人,投资生意的眼光要好,要精准,要能摸清楚某种生意的赚钱规律是什么样的,以后还会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等,搞清楚这些情况,做起投资来自然要省力省心。

投资人脉和投资生意的道理有时候是一样的,和一个人相处,想要得到他的帮助,就必须要摸清楚这个人的脾气和喜好。这就如同生病吃药是一样的,如果找不对药,即使吃再多,也没有用处。

从胡雪岩的成功可以看出,他不仅能够做对生意,更能够做对人。尤其是在人脉投资方面,胡雪岩可谓一个行家。

其实,对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要做的不仅是生意的投资,更重要的是人脉的投资。如果人脉投资好了,生意自然也可以做得畅通无阻。

一个懂得经营的商人,一定是善于寻找症结的人,对症下药,摸清路数,想要取得成功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眼光开阔才能让钱生钱

胡雪岩生意之所以能做得那样成功,无疑就是因为他有着异常开阔的眼光。胡雪岩是一个比较有打算的人,知道生意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大做好,如果只是为了做生意而做生意,自然不会将生意做得很好。

安徽绩溪:胡雪岩的故乡当然,有些生意人只是做一时的生意,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攫取暴利,因此对顾客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对胡雪岩来说,这样的生意经验根本是行不通的,他觉得既然要做生意,就一定要把生意做大做好,做得天下闻名,所以,短时间靠拐骗顾客攫取暴利的生意法则是不适合自己的。

在刚开始接手阜康钱庄的时候,胡雪岩就打定了一个主意,一定要将阜康做成天下闻名的大钱庄。但是,怎样在广大的储户那里打开局面呢?当时,杭州城里已经有很多钱庄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一个小小的阜康如果想要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接手阜康时,胡雪岩宴请了一些业内的同仁以及身边的朋友。在同行和朋友都散去后,胡雪岩开始静静地思考接下来的问题。做生意的第一步自然是要有一个名气,这个时候,阜康还只是一家小钱庄,在同行之间也没有多大的名气。胡雪岩对刘庆生说:“我们做钱庄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储户要多,这样生意才能做大做好。”

刘庆生点着头说:“说是这样说,但是怎么才能招揽这么多客户呢?我们毕竟是一个小钱庄,并没有什么名气。”

胡雪岩说:“要想钱庄客户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人感到在这里存钱安全,有利可图,如果能做出名气,即使目前少赚一些,以后肯定也能财源滚滚。”

刘庆生觉得胡雪岩说得十分有道理,但是只有道理,没有具体的措施还是不能够实施。胡雪岩苦苦思索,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和刘庆生说:“你马上替我准备十六个存折,每个存折上存二十两银子,一共是三百三十两,一律记在我的账面上。”

刘庆生听见胡雪岩一下子要开那么多存折,简直如坠五里雾中,但是既然老板吩咐了,他就必须去办。等他把十六个存折的手续办好,送到了胡雪岩那里,胡雪岩才说出了其中的奥妙。原来那些按吩咐立下的存折都是给各位府台和藩台的眷属们立的户头,并且已经替她们垫付了底金,胡雪岩还要亲自把这些折子送过去。

胡雪岩对刘庆生说:“太太、小姐们的私房钱当然不太多,算不上什么生意,但是我们给她们免费开了户头,垫付了底金,再把折子送过去,她们肯定很高兴,一定会互相说,而且还会四处宣传,和她们往来的达官贵人都会知晓,这样别人对阜康就会另眼相看了。阜康的名声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扬出去,到头来还怕没生意做吗?”

刘庆生被胡雪岩的一番话说得连连称是,心想这个人真不简单,竟然会有这样的眼光和见识,真是一个会做生意的人。

就在刘庆生把那些存折送出没几天之后,果然像胡雪岩说的那样,有几个大户就来到阜康开户了。其余的同行看到阜康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把他们多年结识的大客户拉走了颇为惊讶。

胡雪岩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他是要用太太、小姐们的名声来打开生意的门面,对一般老百姓的私人存储自然也不会放过,在开业之初,胡雪岩给了私人储户很多优惠,所以慢慢地,私人储户也越来越多了。

在自己的事业之初,胡雪岩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了他有非常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经营者,走好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不仅是在接手阜康的时候,而且在做生丝生意以及在开药铺和典当行的时候,胡雪岩都是凭借这样的眼光获得成功的。

在做生丝生意的时候,胡雪岩表面上赚了十八万两银子,但是最后一算下来不但没有赚,而且还赔了一万两银子。本来参与这个生意的人就很多,胡雪岩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那些伙伴,所以到了自己这里不但一文没有剩下,还赔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胡雪岩还要做其他生意,让很多人都捏一把汗。

胡雪岩要做的生意就是开药铺和典当行,和他一向交好的古应春和尤五都不得不佩服说:“这样的生意都是需要大笔资金周转的,现在你已经亏空了,还怎么去做这两桩生意呢?”

胡雪岩笑着说:“不妨,生意要做,办法自然是有的。”

胡雪岩想了什么办法呢?药店的生意,其实是借助了官府的资金。而开典当行,胡雪岩则看中了一帮富家公子,和这帮人交朋友,自然又拿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这样,胡雪岩的药店和典当行红红火火地开了起来。身边的朋友都不得不佩服胡雪岩的眼光和魄力。如果是一般人,早就会因为亏空,急得焦头烂额了,他不但不急,而且还气定神闲地顺利开启了另外两桩买卖,不可谓不高明。

胡雪岩这样对身边的朋友说:“一桩买卖一旦做砸了以后,想回本都难。但是,几个买卖一起做,总是会有好的,做得好的,来填补那些做得不好的生意,自然就不能出现亏空的现象了。我也是根据这次生丝生意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这次亏空让我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那样的年代里,很多生意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一辈子只做一种生意的人非常多。可是胡雪岩却有过人的眼光,不断地总结,成功地做成了一桩又一桩生意。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拥有一个开阔的生意眼光,不能总是拘泥在旧的眼光中,用老眼光看待身边的各种生意。而且,如果眼光开阔,即使从很传统的生意中都会发现新的元素。

很多现代的生意人就是因为开阔的眼光而得到了新的元素,就像马云在很多年以前就预见了互联网将会主宰人们以后的生活,所以他开始经营互联网。因为开阔的眼光,让他对前景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在胡雪岩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他没有预见很多年以后生意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是和同时代的生意人相比,胡雪岩无疑是具有卓越眼光的。最起码和他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人,没有他做生意做得那样成功,也没有做种类繁多的生意。即使到了今天,胡雪岩一些成功的经验还是可以给很多经商之人提供借鉴的。

非常时期,要做独门生意

生意要怎么做,在什么时候做,都是有讲究的,真正会做生意的人,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生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商人站在一定的高度,审时度势,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时机。

胡雪岩认为,通常情况下,做生意都要顺势进招,这是针对小生意而言。如果做大生意,就要帮助朝廷把不利的局势先扭转过来,这样既是帮助朝廷,也是帮助了自己。因为如果身处的环境不好,商人是没有办法做好生意,赚大钱的。

当然,要帮助国家扭转局势,就要求商人要有极大的实力。商人聚集自己的实力,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有些商人之所以能把事业经营得非常好,就是因为他有过人的勇气和胆量。

胡雪岩是一个具备大胆开拓思维的商人,在聚敛财富的道路上,他从来不会畏首畏尾。他说那些畏首畏尾的人只能做日入日食的小商贩,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实业家。

在销洋庄的生意做成之后,胡雪岩又接着筹划开典当行和药店,在这两件事情都在进行的过程中,胡雪岩又发现了另一个赚大钱的方法。当时,太平军和朝廷正在打仗,在乱世中,粮食是第一要紧的东西,无论是哪方都需要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这样才能安定军心。

胡雪岩越想越觉得这是一桩好买卖,也就是现在这样的年月可以赚这样的钱,在安稳和平的年代,谁会在意这个呢?特别的时期,就要做特别的生意,这也是胡雪岩能够看透局势,抓住商机的敏锐表现。

把粮食贩运出去,需要很便利的交通条件。胡雪岩和漕帮一向有交情,所以决定用漕帮的势力来帮助自己赚这笔钱。他和尤五说:“现在这个世道兵荒马乱、交通不便。眼看有米的地方运不出去,卖不掉,结果白白糟蹋了,这真是可惜!有些人家积存了好多粮食,但打起仗来被烧得精光,或者秋收到了,战事迫近,有稻无人割,白白糟践。能够想办法不糟蹋粮食,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胡雪岩说完,尤五觉得他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是,尤五说:“雪岩,你说的这个是事实,但是怎么才能不让这些粮食白白糟蹋呢?没有什么好法子啊。”

胡雪岩笑着说:“现在局势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站在这里分析一下局势。打仗就是需要粮食,老百姓需要,官兵需要,连长毛也是需要的。五哥,你想想看,这样的机会难得啊。咱们看准这个机会,眼要明、手要快,看什么地方需要了,我们就赶紧调船过去,把粮食给抢运出来,而且能收割的地方,我们也要帮着抢着收割,然后再转运出来。”

尤五说:“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如果官府知道我们这样做,恐怕不能答应。”

胡雪岩说:“这个当然是要通过官府的,如果遇到官府保护的地方或者是设了哨卡的地方,我会想办法通融。五哥,你也要挑那些机灵能干的人来做这件事情。你想想看,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这可是个独门生意啊。”

尤五没有出声,仔细想了想,觉得胡雪岩说得十分正确,这的确是别人怎么也抢不去的独门生意。也只有胡雪岩才能想出这样的生意,也只有他有这样的关系保证生意能够顺利地完成。

不但是用水路运送粮食,胡雪岩还用水路运送各种物品。胡雪岩看到了局势的变化,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他要利用“地利”和“天时”为自己打开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片前景广阔的天地。

从中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到,英国商人和美国商人曾经不止一次地在中国争夺水运的权利。从这些历史情况可以看出,水运是有利可图,并且非常有前景的。胡雪岩要投资大规模粮食贩运,本身也是看中了水运这方面的利润,这是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

此时,胡雪岩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生意呢?是因为他看到了三个有利条件。第一就是战乱问题。因为当时太平军已经沿着长江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主要的方向是东南沿海地区。因为战乱,这些地区的粮田大部分荒芜,粮食产量锐减,造成价格上涨是自然的事情。所以,如果把粮食贩运到这些地方卖出,自然是一笔很大的利润。

第二,因为很多百姓忙着逃避战乱,放着田里的粮食没有办法收割,让这些粮食白白烂在田里显然很浪费。胡雪岩想到的是,可以让人去抢收这些粮食,然后再和老百姓进行交易。本身买进的价格不会太高,卖出的价格又不会太低,自然是一笔好买卖。

第三,打仗双方都需要粮食,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交战双方都是大问题。如果朝廷的军队和太平军在一个地方展开拉锯战,那么将这个地区的粮食抢运出来,支持朝廷,必然会得到朝廷的支持。这样就有充足的理由去做这个买卖了。而且粮食贩运也会顺利许多。

从对这件事情的分析上,可以看出胡雪岩的精明之处。可以说,他始终是站在一个高度,审视当时的局势,他的眼光不是放在一点,而是放在一面。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商人想的都是自保,而胡雪岩却始终想到的是发展,并且总能抓住机会,在夹缝中为自己开出一条财路。这不仅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气魄,而且需要精准的眼光,能够抓住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从而做一门非常生意。

胡雪岩曾经说:“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着过瘾就完事了。我有了钱要用出去!”这说明他做生意大胆,知道要将自己的资金不断地投入到市场上,因为这样,资金才能钱生钱。而且,他会不断地寻找投资的方向,一旦发现了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

纵观胡雪岩经商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成为一个富可敌国的人,就是因为他总是能够不停地为自己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他的生意永远不会局限于某一类或者是某一种行业。而且看准了就去做,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胡雪岩还善于做长线投资,因为他知道短线投资虽然来钱比较快,但是有些生意不适合做短线投资。然而,一旦遇到短线投资的绝佳机会,胡雪岩也不会放过,比如粮食的贩运问题。

可以说,成功的商人需要像胡雪岩这样,不但会做长线生意,也要懂得发现短线生意。诚然,很多短线生意都需要冒很大风险,但是冒风险的生意一般都是利润比较大的。而且,机会可能只有一次,特殊的情况不会天天发生,盈利往往需要抓住这样特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