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4876600000022

第22章 知人善任,选才不拘泥(3)

俗语说:“做人无点真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没有圆活机趣,便是个木头人,处处有碍。”胡雪岩成功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对待朋友和用人的态度上。对于用人,他一直坚持的是爱才、重视人才。在结交朋友方面,他一直秉持着诚恳的态度,无论是王有龄、古应春还是尤五等,只要是他作为朋友看待的人,就一定会得到他真心诚意的帮助和关心。

在用人方面,胡雪岩一直说要把自己懂得用人的名声传出去,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才聚集到自己的身边。事实上也是如此,对待有才能的属下,他不但给予丰厚的奖励,关键是他会以诚相待。他重视属下,不会让属下受任何委屈。

他曾经对属下说过:“我请你们来做事情,就是已经把你们当做一家人看待了。以后大家祸福同当,我胡某人一定不会让你们跟着我受委屈,生意做得好,大家也一定会有好处。”

对待自己的属下是如此,对待朋友胡雪岩更是赤胆忠心。比如对待王有龄。可以说胡雪岩和王有龄是患难之交,两个人在都没有钱也没有社会地位的时候认识彼此。胡雪岩因为资助王有龄,险些失去一直很重视的工作。后来,在王有龄的仕途升迁当中,胡雪岩也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为他出钱出力。

王有龄在刚刚上任没多久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在缴纳粮税的时候,有一个和尚带头公然聚众抗粮,浙江巡抚黄宗汉要求王有龄带兵剿灭这群人。王有龄感到十分为难,因为他知道和尚所在地区的民众很强悍,是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如果就这样带着兵去剿灭,无疑会激起更大的民愤,引起****是一定的。王有龄十分为难,于是将此事告知胡雪岩。胡雪岩也感到十分棘手,他建议道:“雪公,不如召集下面的候补官员,听听他们有什么样的意见。”

王有龄觉得这个主意行得通,于是召集众人,让大家出主意。候补州县里有一个叫嵇鹤龄的人,十分有才华,他提出的意见是“先抚后剿”。王有龄觉得这个人不但有才学,而且有想法,就想派他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嵇鹤龄一向恃才傲物,尽管穷得叮当响,也不愿意为钱去做这样的事情。

王有龄对胡雪岩说:“嵇鹤龄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所谓‘富贵不能淫’,他才是真正刚直之人。这样的人一向不会轻易听人劝告,只有和他做真正的朋友,他才会因为朋友而出面做这件事情。”

胡雪岩说:“雪公你公务缠身,且以你的身份,也不便办这件事情,就让小弟我代劳好了。”

胡雪岩知道王有龄现在面临着危机,因为巡抚黄宗汉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上司,如果王有龄不把这件事情办好,可能会影响仕途。

当胡雪岩准备去拜访嵇鹤龄的时候,恰好听人说嵇鹤龄家里正在办丧事。这正是一个好机会,胡雪岩暗暗地想。

胡雪岩穿戴整齐,带人找到嵇鹤龄家,声称来祭奠亡灵,请嵇鹤龄出来见面。但是,嵇鹤龄却派人传话说,因为他和胡雪岩素昧平生,也不必要和他见面。胡雪岩一听,嵇鹤龄果然是王有龄说的那样的刚直。

在这一点上,胡雪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随从和胡雪岩说道:“老板,这个人这样不识抬举,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我看不求他也罢了。”

胡雪岩对随从摇摇头,神情严肃地来到灵堂之前,取了一炷香,恭恭敬敬地上完香,然后又毕恭毕敬地行了礼。按照习俗,客人行礼,嵇鹤龄作为主人一定要还礼,无奈之下,嵇鹤龄只能出面来见胡雪岩。

见面之后,客气话自然要说。嵇鹤龄看见胡雪岩态度诚恳,也就没有再进行刁难。寒暄片刻,胡雪岩命人将一个信封交到嵇鹤龄手中,嵇鹤龄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叠票据和当票底根。胡雪岩说:“嵇兄,不要吃惊,这是王有龄大人托我带给你的,他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将这些东西都交到你手上。小弟见你不肯出来相见,只好出此下策,万望嵇兄你海涵。”

嵇鹤龄看着手里的东西,一时不知道怎样说才好。这些票据都是嵇鹤龄典当自家物品的凭证,现在胡雪岩将这些票据一一归还,说明他已经不必担心以后的生计问题了。

胡雪岩接着说:“王大人知道嵇兄你为人耿直,他本来是想亲自来拜访你,但是怕嵇兄你给他吃闭门羹。我和王大人说笑话,闭门羹还是小弟去吃比较好,如果王大人一来就吃了闭门羹,恐怕下次再也不好和嵇兄你见面了。”

嵇鹤龄看着手中的票据,听着胡雪岩的话,为自己方才的行为感到尴尬。他轻轻咳嗽一声,指着那些票据说道:“无功不受禄,胡先生一定要说明事情才好。”

胡雪岩也笑了,说:“嵇兄,你看我胡某人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如果讲话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嵇兄你见谅啊。嵇兄,你知道我胡某人是为了王大人来求您办这件事情,我想你这件事情做好了,老百姓也会感谢你的。”

嵇鹤龄此时没有说话,看着眼前的这个商人,想听听他能说出些什么。

胡雪岩说:“上次我去了一趟闹事的地点,带头的人确实是个和尚。老百姓虽然跟着起事,但是大多数都担惊受怕。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如今又遇到战乱、灾荒,不到难处,他们也不想做这件事情。现在黄大人派王大人来处理这件事情,如果王大人处理不好,黄大人一怒之下将王大人就地查办,也是有可能的。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嵇兄你不了解王有龄大人的为人,他担心的不是这个,王大人想即使自己被查办了,还有别的官吏来做这件事情,他是想要嵇兄帮着自己救这个地方的百姓,如果真正围剿起来,遭殃的还是百姓。”

胡雪岩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嵇鹤龄的心。作为一个有才学、有抱负的人,嵇鹤龄一直都想为天下、为百姓做一些事情。现在,有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对自己发出了邀请,这正是一个好机会。

嵇鹤龄答应胡雪岩会出面办这件事情。胡雪岩高兴地说:“嵇兄果然是一个爽快人,我这就回去向王大人汇报这个好消息。小弟先替百姓谢谢嵇兄,也替王大人谢谢你。”

几天以后,王有龄亲自去见嵇鹤龄,两人商谈一番,嵇鹤龄就动身出发。没几日,就传来好消息,嵇鹤龄大功告成,平定了这件事情。王有龄很高兴,当着胡雪岩的面说:“这个嵇鹤龄真是有些本事,这样的人,如果能得到重用一定会做出一番事情。”

胡雪岩看着王有龄说:“依雪公之言,嵇鹤龄应该担当大任才对。”

王有龄笑着说:“是啊,这个人有勇有谋、学识渊博,你我二人都应当学习啊。”

胡雪岩一向佩服王有龄的学识和为人,现在听到他称赞嵇鹤龄,不禁对嵇鹤龄又产生了几分敬意。平定起事以后,胡雪岩请嵇鹤龄吃饭,席间,嵇鹤龄和胡雪岩相谈甚欢。从嵇鹤龄的言谈之中,胡雪岩才知道王有龄的眼光果然不错,此人果真是学识满腹。胡雪岩决定结交这个朋友。

作为平定此事的首功之臣,嵇鹤龄应该得到嘉奖,但是,结果嵇鹤龄只得到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奖励。对于这个奖励,嵇鹤龄早已看淡,他说:“我这一生也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因为这件事情,认识了王大人和胡兄,说明我三生有幸。”

王有龄对给嵇鹤龄奖赏这件事情以为是十拿九稳,现在情况急转直下,让他不禁有些对不起朋友的感触,他和胡雪岩悄悄地说:“这样的奖赏不是让嵇鹤龄这样的有才之士寒心吗?”

胡雪岩也知道这件事情一定有鬼,既然已经把嵇鹤龄当做是自己的朋友,那么这件事情自己就要出面帮他摆平。经过一番周折,也花费了不少代价,巡抚黄宗汉召见王有龄说,待他调走之后,海运做办一职由嵇鹤龄出任。听到这句话,王有龄十分高兴,胡雪岩也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