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4876600000017

第17章 逢源左右,灵活好处事(3)

但是怎样才能结交上庞二这个人呢?胡雪岩仔细考察过,庞二身在生丝业世家,自幼家庭富裕,所以对钱财和珠宝这样的东西,他根本不会稀罕。而且,庞二又捐了一个道台,可以说身份上也高了一层。本来在古时候,士农工商,商是最低阶层,因为捐了一个道台,庞二的身份自然就提高了很多。这样一个身份和钱财都有的人物,要怎样去结交呢?

当时王有龄已经到了湖州任知府。湖州一向是生丝产地,很多洋人到湖州这个地方来收购生丝,当时的价格每担不会超过二两银子。而洋人把这些低价收购到的生丝出口到英伦,价格就会上涨到每担十一两银子,利润不可谓不惊人。洋人通过自己先进的生产技术,将生丝加工成丝绸,然后行销到世界各地,自然也包括中国,这样无疑又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利润。

胡雪岩的一个手下打听到,蚕丝乃洋人生产绸缎必不可少的原料,洋人是通过买办向各地大量收购生丝的。而生丝出口贸易数上海最大,排在第一位。

王有龄到了湖州上任以后,看到这个情况,立即建议胡雪岩开一家丝行,联系当时的大卖家,抵制一下洋人。其实在这以前,胡雪岩就已经有了做生丝的想法,而且他也已经考虑到了庞二,现在有了王有龄的支持,可以说有了基本保障。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打动庞二。胡雪岩了解到,虽然庞二是数一数二的丝绸商家,但是对湖州这样的局面也不能掌控。湖州被洋人垄断,本地丝商遭到冷落、挤兑。庞二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对湖州丝绸这种针插不入的局面,一时也束手无策。

胡雪岩了解到,庞二虽然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是也有勇有谋,否则就不会把祖上的行业发展得这样好,既然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事情都好办多了。

首先,胡雪岩按照王有龄的要求,以官府的名义给湖州有名的丝商发了帖子,把他们都集合起来开一个碰头会。当然,这份请帖也发到了庞二的手里。庞二应邀来参加会议,可见他对湖州丝业也存着一份忧心,也想要打开这样一个局面。

胡雪岩说出了目前的打算,为了打开湖州这个局面,他想要联合湖州的所有丝业商人抵制洋人。在说这个打算的时候,胡雪岩看到庞二的眼中出现了些许期待的神色,可以说这个打算也非常打动他,因为在这以前,庞二根本没有想到要这样做。

胡雪岩不但提供意见,还提供方法。他说:“我们可以效法洋人,把他们的好方法拿过来用。洋人不是喜欢用买办收购生丝吗,我们不用买办,但是有一个类似的方法。湖州有一个丝业工会,可以让工会将一笔钱存在阜康钱庄里。所有湖州的蚕农,在每年过年以前去阜康钱庄预支一定数量的银两,这就是定金,等到来年春天,养出蚕茧,再以生丝偿还定金。而且,湖州丝业工会一定要向蚕农保证,生丝的价格绝不会低于洋人收购的价格。这样一来,收购生丝的时间也不会卡得很紧了。”

胡雪岩说完,对旁边坐着的庞二看了一眼。因为他知道,通过这个决议关键的人物就是庞二,如果他举手表示称赞的话,其余的蚕丝商人大部分都会跟着他一起举手表决。很显然,庞二脸上若有所思的表情,表示他对胡雪岩的提议非常有兴趣。

就在大家纷纷议论的时候,庞二说道:“大家觉得雪岩的这个提议怎么样?是不是可行?”

有一大部分人都开始纷纷地点头表示同意,因为大家从庞二称呼胡雪岩的话语里已经听出,其实他已经在心里肯定了胡雪岩这个提议。

胡雪岩接着说:“二爷这是给我面子,如果大家都考虑好了,我们可以到湖州的丝业协会签一份协议,这样大家彼此之间也好有个凭证。”

此时,庞二点头道:“雪岩说得极是,联合也要有联合的规矩,这份协议,我庞二带头去签。”

有了庞二的一句话,大家没有人再说一个不字,都表示支持胡雪岩的提议,要签这份协议。此时,胡雪岩意识到,庞二已经对自己开始另眼相看了。

大家都走了以后,庞二和胡雪岩进行了另一番谈话。庞二说:“胡老板虽然一直在开钱庄,没有想到你对生丝行业这样感兴趣。”

胡雪岩谦恭地说道:“二爷客气了,不要叫老板,像方才那样叫我雪岩就可以。二爷也知道,小弟一向喜欢做投资,而且我的结义兄弟王有龄王大人刚刚出任湖州知府,他命令小弟重振湖州丝业,小弟也不敢不从命令。”

庞二笑道:“还是雪岩你有办法,我庞二虽然已经做了生丝这么多年头,对湖州的市场也一直忧心忡忡,但是没有你老弟反应这样快,想出这种方法来改变湖州丝业的景象。这一次,要真正让那些为所欲为的洋人灰心丧气。”

胡雪岩点头道:“二爷,万事总有个开头。有您出面,领着大家和洋商做对抗,小弟这颗心也就算落了。”

庞二说:“雪岩你这份心意难能可贵。我认准你这个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做,如果你的阜康钱庄资金不够的话,我可以动用我上海恒记钱庄的资金。这样一联合,让洋人瞧瞧我们湖州丝业的厉害。”

至此,胡雪岩完全取得了庞二的信任。胡雪岩在开这次聚会之前,已经了解了庞二的很多情况,知道庞二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需要什么样的意见。可以说,庞二就像一个面临困局的领导,需要一个得力的属下出谋划策,而胡雪岩就在这时递给了庞二一个锦囊妙计。

胡雪岩是生意人,他知道同样作为生意人的庞二需要的是什么。利益,是生意人永远摆脱不了的一个词,就算是一个大商家,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也不可能放弃利益这两个字。何况庞二也是一个希望自己的家族生意红红火火的生意人,胡雪岩的想法可以说为他打开了另一条通道,自然在佩服胡雪岩足智多谋的同时,愿意结交这样一个朋友。

成功的生意人,永远不会只是局限于眼前。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想着不断地结识关键人物,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互惠互利,结成联盟,自然会将生意做到最好。

顺当做生意,有钱大家赚

生意场上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真是复杂。尤其是人际关系这一块,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商人就算是再精明、再懂得经营之道,都不可能把生意做大做好。如果想要自己的生意做得顺利、做得好,就要懂得经营人际关系。

胡雪岩知道,自己的财力再雄厚、靠山再硬,做生意还是要靠生意场上的人脉关系。在进入生丝行当的时候,对这一点,他的体会尤为深刻。他总结出,不能在利益来的时候独自吞掉,只有懂得有钱大家赚这个道理,才能让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

那个时候,王有龄刚刚到湖州任知府,胡雪岩也到湖州开生丝行,可以说对这对至交好友来说,都在迎接新起点。胡雪岩原来以为,凭借着王有龄知府大人的官衔,湖州的百姓都会对他开设的丝行另眼看待,一定会把家里的生丝纷纷送到他的丝行来。但是,开张几个月以后,他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于天真了。

同行的生意兴隆,可是自己的丝行却门可罗雀。胡雪岩无奈之下,只得找人四处打听消息,看看湖州的生丝生意到底是怎样一个做法。伙计打听的结果是,除了有洋人不断地到湖州来收购生丝以外,湖州的生丝生意还和一个叫做“顺生堂”的地方有关。

顺生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伙计告诉胡雪岩,湖州的各个丝行一向和顺生堂有着密切的往来,大部分丝行都听顺生堂的调遣。顺生堂虽然是一个民间社团,但是来历并不简单,它虽然是洪门的一个分支,但是并不和朝廷作对。可以说,在某种方面,它还会协助朝廷做湖州一方的安民工作,所以朝廷对它并不反感。

安徽绩溪:胡雪岩的故乡而顺生堂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垄断生丝收购。湖州一向是生丝的大产地,所以每到生丝收购季节,顺生堂就会派出相关人员来保护商道的安全,维护丝行的秩序。丝行可以按一定比例缴纳保护费,这样大家就相安无事,各不侵犯,因为彼此的既得利益都是在之前就互相协调好的,可以说是有钱大家赚,没有怨言。

但是,胡雪岩在湖州开丝行的做法,可谓是冒犯了顺生堂的利益,因为他既没有去拜会那里的负责人,也没有派人打一声招呼。顺生堂没有明显和胡雪岩作对的原因,就是由于了解到王有龄是胡雪岩的至交,毕竟是官府里的人,处理不好可能会引来祸端,所以明着没有人说什么,但是暗地里,胡雪岩也没有办法做生意。因为顺生堂的势力在湖州比较大,没有丝行敢轻易地违抗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人和胡雪岩做生意。

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胡雪岩暗暗责备自己,竟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本来自己就不是湖州人士,而且发迹的地方也不是湖州,早就应该知道,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矩,自己现在到人家的地盘上做生意,自然要遵守别人的规矩。于是,胡雪岩备下厚礼,前去顺生堂拜见堂主尹大麻子。

在拜会之前,他已经让人了解了尹大麻子的脾气,知道这个人在洪门有一席之地,现在是湖州洪门的首领。此人好勇斗狠,武艺高强,性情暴烈、倔犟。胡雪岩暗暗告诫自己,无论情形如何,都一定要尽量和这个人成为朋友,即使不成为朋友,也不要和他做敌人。

进入顺生堂胡雪岩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它远在湖州郊外,守卫森严。虽然是尹大麻子亲自前来迎接,但是开始并没有好脸色,也没有好语气。胡雪岩是何等精明之人,且临危不乱,对尹大麻子的提问一一作答。

尹大麻子十分满意,弄清楚胡雪岩的身份以后,他拍着胡雪岩的肩膀说:“对不起兄弟,我必须如此,这就是我们这里的规矩。”

胡雪岩知道尹大麻子是个江湖人,没有生意人假客气那一套,他这样说,就已经证明对自己放下了一半的戒心。于是胡雪岩也笑着说:“哪里,尹兄客气了。小弟迟迟没有来拜访,一直惭愧不已。万望兄台看在小弟初来乍到的分上,原谅了小弟。”

尹大麻子呵呵笑着说:“你看我这忠义堂的摆设,设始祖、五宗、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五义、男女军师和先圣贤哲等位,讲的就是一个‘义’字,你们读书人不是说义薄云天吗,我们江湖人也懂得这个规矩。”

胡雪岩连忙谦恭地说:“小弟哪里是什么读书人,小弟只是一个小生意人罢了。小弟懂得的道理还没有尹兄你多啊,否则小弟就不会在尹兄面前出丑了。”

所谓好话人人爱听,即使是对一个豪爽之人,好话也是非常受用的。加上胡雪岩态度真诚,话里流露出谦恭赔礼之意,所以尹大麻子也没有再对他做刁难。

参观完忠义堂以后,尹大麻子让手下退去,招待胡雪岩喝茶,并且亲自给他斟茶。尹大麻子的做法令胡雪岩心里有了几分数,这个人没有再与自己为敌的念头,而他为人豪爽,应该很容易就和他成为朋友,想到这里,胡雪岩的心微微落了下来。

斟茶完毕以后,尹大麻子做了一个动作,聪明的胡雪岩立刻认识到这个动作是江湖上有名的问句,就是想问问来人是不是要来和自己合作的。胡雪岩立即也回应了一个动作,明明白白地告诉尹大麻子,自己是有诚意地来拜会,即有诚意地来寻求合作。

尹大麻子的脸上有了一些笑容,胡雪岩将杯子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尹大麻子立即又给胡雪岩斟了一杯。胡雪岩拱手说:“尹兄知道了小弟的来意,小弟希望自己能和尹兄好好合作。”

尹大麻子说道:“既然你是来和我合作的,你在来之前有没有问明白,湖州这一片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最厉害。”

胡雪岩笑着说:“在保护商道上,自然是尹兄最厉害。但是,生丝生意做得大、做得好,还得数庞二爷。实不相瞒,小弟在来之前已经拜会过庞二爷,庞二爷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也暗示小弟应该来拜会一下尹兄。得到庞二爷指点,小弟才知道自己愚鲁。”

尹大麻子摇着手说:“你我之间好说,你有你的生丝生意要做,我的兄弟要吃饭,这一点想必胡老板也是明白的。”

胡雪岩笑着说:“自然,这个道理我懂得。人在江湖,本来就是这样,有钱大家一起赚。尹兄也是一个豪爽之人,自然更重江湖义气,小弟今天到这里来,就是要和尹兄说明,以后一定要承蒙尹兄担待才行。”

尹大麻子觉得胡雪岩诚意十足,也不再刁难。这个时候,胡雪岩招呼身边的随从进来,奉上自己的礼物。尹大麻子皱着眉头叹口气说:“你我之间的合作倒是好说,但是我一直有个头疼的事情。”

胡雪岩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早已经知道湖州当地最大的威胁就是洋人对生丝市场的垄断。尹大麻子虽然有一方势力,但是他的势力也只能在湖州,到了别处也是行不通的。胡雪岩笑着说:“在来之前,我已经问过庞二爷的意思了,他也告诉我洋人的事情,小弟在这一点上也打听了一下,略知一二。我知道尹兄是一个讲义气之人,看着我们湖州的这些丝农被洋人压榨也于心不忍,所以小弟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要告诉尹兄,只有我们湖州的丝商都联合起来,才能和洋人抗衡。”

尹大麻子说:“和洋人抗衡,如果得不到官府的支持恐怕也难啊。我倒是听说你和现任湖州知府王大人私交甚好,但是就算是再好的交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恐怕也难办。”

胡雪岩笑着说:“实不相瞒,王大人对这件事情十分支持,小弟在湖州开丝行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受到王大人的邀请。所以,我们之间的联合,王大人一定会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