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24876300000026

第26章 下篇:进退有据,把握行事的尺度(7)

有母子二人共同经营着一家小鞋店,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人轮流守着店内的生意。母亲是营业员出身,又有着多年“下海”的经验,加上本身性情比较温和,所以待客和气成为一种职业习惯,即使心情不好,对待顾客也能一脸笑容,做到有问必答。面对顾客的讨价还价,她会耐心解释,使双方在友好的氛围内成交。如果顾客将价钱砍得太离谱,她也不会“冷脸”,总是笑着说:“请到别处看看,货比三家,欢迎再来光临。”因为小店内的商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加之母亲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得小店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特别是母亲看店时更是门庭若市。

由于母亲身体不佳,所以从下午到晚上的时间都由儿子看店。因为儿子年轻不经事,所以在他看店时情况则完全相反。顾客兴高采烈地进门,但他依旧摆出一副神情淡漠、金口不开的“老板”架势。如果顾客总是挑挑拣拣或者犹豫不定时,他就表现得很不耐烦,顾客见状往往扫兴而去;如果顾客将价钱砍得过低,他就会说出一些不敬之语,隔三岔五就会因此与顾客引发一场争执,故而店内的生意日渐冷清。母亲后来不得不雇人守店,让儿子干别的事。

同样的商品,同样的店面,同样的顾客,不一样的只是待客的方式,却产生了迥异的结果。对生意人来讲,“和气”、“弯腰”、“微笑”既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经商的手段,更是生意经的精髓。

阴云密布的午后,一场倾盆大雨突然袭来,路上的行人都就近找避风挡雨的地方。此时,只见一位老妇人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当售货员看着老妇人略显狼狈的神情和简朴的装束,都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大家都明白,老妇人此行的目的是避雨,并不是购物。

当老妇人尴尬地站在门口时,一位年轻的男售货员向她走来,并微笑着诚恳地对老妇人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老妇人报以歉意的微笑,说:“谢谢你,小伙子,不用了,我只是在这里避一会儿雨,等到雨停了我就走了。”讲完此话老妇人也开始不安了,心神不定的她认为:不买东西,还借人家的屋檐躲雨,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于是,老妇人开始在百货店里闲逛起来,她想:哪怕是买个小饰品或者其他东西也算是为自己避雨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正当老妇人徘徊不定,不知道该买什么东西时,那个小伙子又向老妇人走过来,并说:“夫人,请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就放在门口,您可以坐在那里休息。”于是,老妇人朝年轻人微微一笑,然后向门口的椅子走去。两个小时过去了,雨过天晴后,老妇人向年轻人道谢之时索要了他的名片。

几个月后,年轻人成了费城百货公司的合伙人;几年之后,他成了“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这就是在钢铁行业里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菲利。原来,在费城百货商店避雨的老妇人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有人将菲利的成功概括为:只用一把椅子换得天下。其实菲利的成功中带着必然,因为和气、热情的待人处世必然会换取回报,甚至是成功。

法国有一家名为拉维耶的酒店,酒店店面不大,甚至没有自己的招牌菜,但生意却异常火暴,店主是位66岁的和善的妇人。经调查分析,顾客喜欢的是这家酒店宾至如归的感觉,因为步入酒店的每一位顾客都会受到服务生们的嘘寒问暖,而老板笑容可掬的神态更像是一位老母亲,所以到酒店就像到家一样,她烧什么菜就吃什么菜,因为到家吃饭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有一位名叫阳的人,竟然在这家小店吃了25年的午餐。有人对此很奇怪,就问他原因,阳一口气说出了数十个原因,其中若干个都与女老板的和善可亲有关。

据阳回忆说:他第一次到这里吃午餐时心情很不好,因为他刚被老板辞退了,满怀辛酸的他不知何去何从。女老板见状就友善地询问事情的缘由,并免费赠送他一瓶对肝脏有保健作用的中性酒,使阳一股脑地说出了心中的不悦。女老板和善的态度像母亲一样安抚着他焦躁不安的情绪,阳不仅没有因为失业影响食欲,相反,在女老板的劝说下,他食欲大增。

可以说,女老板的和善与宾至如归的经营特色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这酒店的顾客越来越多,人气和名气也越来越旺,财富也接踵而来。

和善能增强人的吸引力,它与微笑有着异曲同工之录,没有人不喜欢看一张笑容绽放的脸!因此,为了你人际交往与事业的成功,请保持和善的态度吧。

把鲜花献给对手

多数人看到对手都会有一种打败对手的冲动,即便暂时没有能力消灭对手,也会以冷漠的态度视对手为仇敌或者抓住机会嘲弄对手一番,至于给对手献花是他们根本不曾想过的事情。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视对手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没有对手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换一个角度思考,对手既是我们的挑战者,也是我们的同行者,他们既能唤起我们的斗志,也能促使我们奋发向上。我们应该感谢自己的对手,是他们让我们不断取得进步,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完美。所以,精彩的人生离不开可敬的对手。

有一位富人为自己的独生女选择女婿。求婚的人很多,不仅因为他的女儿外貌俊美,而且娶到她的人还可以继承富人所有的家产。富人择婿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能力,二是胆量。

富人给所有求婚的男子出了一道考题,他将男子们带到一条河边,大声地说:“河中有鲨鱼,如果有人能够安全达到对岸,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这些求婚的男子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人敢跳入水中。就在大家互相观望之际,突然间,只听“扑通”一声,一位男子跳入了河中。这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游到对岸。不一会儿,所有人都从惊讶中醒来,对这位男子报以热烈的掌声,钦佩男子的勇敢和意志。没想到此时对岸的男子生气地说:“刚才是谁把我推下河去的?”

也许,到达对岸的男子应该换一种角度想一想,说不定他会感谢那个推他入水的人,因为正是他的存在才使不利的事情变得更有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很多人往往不会意识到现在拥有的成绩完全是拜“对手”所赐。

一般来讲,如果有一个强劲的推自己“下河”的对手存在,未免不是一种福气,一种机遇。正是因为有推你“入河”的人,才会使你时刻有“危机感”,从而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使你下定决心力排艰险达成目标。

一次,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4年的秃鹰。事过3日,当那些爱鸟者们还在对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那些爱鸟者群情激愤,纷纷发表言论,抗议猎鸟者缺乏人道。但解剖后人们惊诧地发现,秃鹰竟然是死于饥饿。

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由于它在笼子里被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无独有偶,一位动物学家在观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的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的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为何差别会如此之大?

为了能解开其中之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发展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了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繁殖力强,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竞争氛围”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生存能力差,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生活中出现对手、压力或磨难的确不是坏事,俗语“蚌病生珠”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当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蚌会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著名的美国拳击手泰森称霸拳坛后,由于整日受到观众的热捧,不久就麻痹大意,终日沉醉在麻木、纵欲、骄狂之中,最终不得不面对牢狱之灾。

一种生物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一定会死气沉沉;一个人假如没有对手,同样也会安于现状,遇事知难而退,不思进取,就会在怠惰和没落中消沉。顺境固然令人向往,但是逆境往往孕育着成功,所以,没必要视对手为冤家,而应该把对手当做诤友。人们都需要一个对手推自己“下河”,才会让自己在逆境中乘风破浪,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你要感谢你的对手,是他们使你将潜能发挥到极致。有了对手,你也就会在与对手的比拼中提高素质,不断进步。

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齐白石曾在《印说》中说:“予之刻印,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然后即追求刻字解义,不为摹、作、削所害,虚掷精神。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由此得来齐白石老先生的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齐白石一生不为名利所累。对人誉,很多人都能兴高采烈地接受,但齐白石老先生却能一笑了之,无不透露着自信、谦虚和宽容。对人骂,多数人都无法释怀,而齐白石却能以胸襟广阔的气量和神情自若的态度应对。

无论是誉还是骂,都能任之听之,这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就可以逃出自我束缚,避免自我封闭,从而大展拳脚,不落俗套,专心致志地做事情而不为名利所累。

袁枚是清代的大才子,他聪慧灵敏、禀赋过人,年纪轻轻就已名闻天下,二三十岁就步入仕途。

走马上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顺便获得老师的一些教诲,以便日后能够用得上。面对学生袁枚的登门拜访,尹文端自然十分高兴,就询问了袁枚一些具体情况:“此行你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

面对老师的垂询,袁枚自然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没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听完袁枚的话,尹文端有些不悦,就教诲他说:“你年纪轻轻,应该将精神用到勤政务实上,而不是用在这些似有若无的事情上。”

但袁枚解释道:“老师,您有所不知,现如今,社会上的多数人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呀!”

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觉得自己没有白培养这个爱徒。

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能洞明如镜,于不知不觉中便给老师尹文端戴了一顶高帽子。尹文端自以为高明,却也没摆脱学生的高帽子,说明他并未达到“誉之一笑”的境界。

如果能够做到事过心随空,淡然处世,其实就已经达到了高深的人生境界,因而“两笑”应该成为我们做人、处世的标准。

曾经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经常会遭遇一个人的谩骂和嫉妒。对此,释迦摩尼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对其恶语相加,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而是心平气和地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嫉妒的人终于骂累了,释迦摩尼才微笑着对他说:“我的朋友,当你赠送东西给别人时,若是对方不接受,那么,你认为这个东西应该属于谁呢?”

嫉妒的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还用问,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了。”

释迦摩尼又说:“那你谩骂我,这又属于谁呢?”

此人一时语塞,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谩骂释迦摩尼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和诽谤,释迦摩尼却能做到不为所动,表现出来的只有冷静与清醒,既不理睬对方,也不给予对方还击,而是以慈悲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让对方的指责无处落脚,在无形之中将谩骂化解,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败下阵来并且感到自惭形秽,这才是一种深广的智慧。

人都免不了会遇上鼠肚鸡肠、心怀嫉妒的人,与其百般思量,不如顺其自然,试着慢慢地放下心里的一些东西,让它随性、随时、随缘,要时刻反省自己,不软弱,不失做人的原则,率性而为,随心所欲。

总之,人活在世上,要有点“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本事,用一颗简单淡、泊之心入世。不要总生活在别人的口水里,那样的话,就丢失了自我。

要记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求问心无愧即可。

第三节 容人之短,识人之长

与人相处需能容人之短,不可求全责备。同时,容人之短,也是做人的美德,有气度的人总是能善待他人的短处,同时提升自己的魅力。

古人云:“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意思是眼睛里有小瑕疵,不妨碍视觉,就不应灼烧它;嗓子里有了病,不影响呼吸,就不必刺穿它。同样的道理,“人贵适用,慎物多苛求”,人都有某些缺点、弱点,倘若不妨碍做事,可以不予追究。使长短各得其宜,才是容人之短的最本质内涵。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面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理应持宽恕的态度,假若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轻易宽恕;自己面临的困难和屈辱尽最大的能力去承受,如若困难和屈辱在他人身上就需要伸出援助之手,不能袖手旁观。

一位IT行业的著名经理,在归纳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8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