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的智慧
24873100000026

第26章 下篇:低调有术,自成尊贵(12)

卡内基始终认为,商人善于吃亏其实是一种经营之道。吃亏不仅可以获得对方的信赖,还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有人问小巨人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成功赚钱的秘诀吗?”李泽楷笑了笑回答说:“其实赚钱的方法父亲什么也没有教我,不过他教了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父亲曾经对我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就只拿六分。’”

无论经商还是处世,吃亏都是为自己赢得好结果的最佳途径,也是智者高超的处世技巧。

能吃亏的人吃不了亏做人要能吃得起亏,事实上,有时候看似吃亏的事情实则会受益。正如天上的日月不可能永远盈,也不可能永远亏,天道尚如此,人间更难离这个规律。

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民,因为受到了商户的欺骗,买到了一块非常差的土地,那片土地既不能种任何水果,也不能养猪,那里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和响尾蛇。很多人都为农民吃的亏感到惋惜,但是农民自己却没有沮丧,而是冥思苦想企图改变目前的状态,他要把那片土地上所有的东西变成资产。

很快,这个农民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利用响尾蛇制成响尾蛇肉罐头送到世界各地,他从自己养的响尾蛇体内取出来的毒液运送到各大药厂,他把响尾蛇皮以高于普通动物皮的价钱卖出。还有很多人买了印有那个地方的明信片,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近两万人。为了纪念这个农民,这个村子更名为“佛州响尾蛇村”。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痛苦的“吃亏”,才会有后面的收益。能吃亏的人往往不会过多地抱怨外界条件的劣势,诸如“社会太不公正”、“我总是吃亏”、“我处处不如意”等,这些都只是一种托词。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很乐意承认自己的亏损,同时却在努力想办法改变这一亏损。吃亏不是一种消极、颓废的观念,也不是一种悲观、懦弱的性格,相反,它是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风格,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鞭策,吃亏本身就是一种福。

因此,只有做厚道之人,只有愿意吃亏才能得到好处。相反,人如果不厚道,非得别人吃亏上当,自己占便宜才成,这样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有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很聪明,他在一家酒厂做推销,感觉一定能捞到不少好处。于是每天自己出去的时候,不再按老板吩咐的价格销售那些酒,多卖的钱就藏起来归自己所有。一段时间后,这个年轻人的行为被老板发现了,因为自己的生意不红火了,老板就到各地询问酒价,这时才发现原来是年轻人所为,老板一气之下就将他开除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让别人吃亏的人往往自己会吃亏。因此,要抛弃所谓的聪明,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做一个厚道的人。一定要记住:善于做个吃亏的人,才会既利别人又利自己!

第十一节 少小瞧人,多尊重人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而尊重人也是一种美德。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看不起别人,就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一辈子走运,如果一个人谁都看不起,每天都骄傲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等他陷入难堪境地的时候就不但不会获得别人的帮助,还会被人们唾弃。所以,人应该学会懂得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的时候也是尊重自己。不要单以相貌衡量他人相貌和打扮是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很多人靠这种第一感觉来评判和衡量人。其实在很多时候,相貌和打扮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当然更不可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李小姐是一家公司的前台,负责公司的接待任务。有一天,李小姐正在上班的时候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穿着一身便装。他看见李小姐就问她知不知道经理的办公室在哪里。李小姐看着老人冷冷地问:“请问您和我们经理有预约吗?”老人说:“什么,还要预约呀?”李小姐皱着眉头说:“没有预约是不能见我们经理的。”老人说:“可是我找他有急事啊?”李小姐冷笑着不屑地说:“您能有什么急事啊。”这时,经理从办公室出来,看见老者就迎上前来问:“爸爸,您怎么来了。”李小姐惊诧地看着老者,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有句话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很多人不知道怎样了解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于是就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以貌取人。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王先生是著名的商界人士,但是他为人低调平和,从不穿昂贵的西装,甚至没有他手下的经理穿得好。王先生的很多朋友看见他这样都觉得他很抠门,但是,每年王先生都会给慈善机构捐很多钱。他的朋友劝他说:“老王,你对别人好,也要对自己好啊。”可是王先生觉得自己这样穿很舒服、很好。

有一次,王先生临时要参加一个商务会议,助手告诉他要盛装出席。他没有办法,只好临时到商店里去买。王先生来到一家西装店,店员看见王先生进门时,并没有像对其他顾客那样笑容可掬地说“您好”,只是淡淡地看着王先生挑选西装。因为王先生的西装平时都是太太挑选的,所以王先生自己没有什么标准。他看了看店里的西装,然后笑着对店员说:“小伙子,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下?”

店员依旧淡淡地看着王先生说:“先生,我们店里的西装都在千元以上,而且不打折。”

王先生明白了店员的意思,他笑着说:“那么就劳烦你给我推荐一下。”店员找到了店里价格最低的西装,然后把它拿给王先生说:“这套是我们店里最便宜的,没有比这更便宜的了。”

王先生没说什么,他拿起西装试穿,结果发现袖子有点短。王先生又对店员说:“小伙子,能不能换一件,这件不合适。”

店员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先生,我已经告诉你了,没有比这个更便宜的了。”

王先生笑着说:“小伙子,我不是告诉你尽量给我推荐合适的吗?”

店员撇撇嘴说:“先生,适合你的都太贵了。”

王先生问:“你是怕我买不起吧?”

店员点了点头说:“先生,看你这一身打扮就知道。”

这时,西装店经理听见了外面的吵嚷声,就赶出来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店员赶紧向经理说明情况,最后他补充道:“我看这位先生是故意来给我们找麻烦的。”

王先生这时有些生气了。

经理来到了王先生面前,看了看他,然后突然毕恭毕敬地说:“对不起,王先生,耽误了您宝贵的时间,我来帮您推荐西装吧。”

王先生没有计较,笑着说:“好的,有劳经理。”

待王先生试穿好西装,结完账走出西装店后,经理才对店员说:“你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这个人是商界有名的人士。”店员惭愧地低下了头,听着经理的训斥,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已。

孔子说过:“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他只是凭言辞就判断宰予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判断错了,只是通过子羽的相貌就对他的品质能力作出判断,也判断错了。以貌取人让很多人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因此在待人接物时,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这样才可能作出正确的、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否则就会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傻瓜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有人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聪明,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喜欢耍一些花样来表现自己。季羡林先生说过:“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三国时期的周瑜是吴国的将领,他生得俊美异常,资质风流,才学也无人可比。在赤壁之战中,他力排众议与刘备联合打败了曹操的百万雄兵,但是随后,他耍小聪明,想用美人计来囚禁刘备换取荆州却成了千古笑料。

起因是周瑜听说刘备没了甘夫人,他心生一计,让孙权将妹妹嫁与刘备,然后把刘备囚禁,让蜀国用荆州换取刘备的性命。诸葛亮听到消息后就猜到了周瑜的计谋,于是让刘备先答应娶孙权的妹妹。刘备由赵子龙保护到了东吴,孙权之母听得消息,见刘备一表人才,就真心实意地要把女儿许配与他。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但是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刘备劝说孙权的妹妹和他一起回荆州,于是夫妻二人商定借去江边祭祖时乘机逃离东吴。待周瑜发现派兵追赶时,却被孙权的妹妹挡了回去。正当周瑜准备孤注一掷时,张飞已带兵接应刘备登上船往荆州而去。周瑜命令在岸边等候的士兵朝刘备的船上放箭,但是船已经驶得很远,根本无法射中。刘备的士兵望着急急追来的吴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自恃胜券在握,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如果使用得当,当然会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总是喜欢耍弄别人,把别人当成傻子,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天资很高,过目不忘,出口成章,被后世誉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

苏东坡官拜翰林学士时,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苏轼自恃聪明,对王安石常有讽刺的言辞。

一次,王安石与他做解字游戏,谈到“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东坡笑道:“如果照你这样说的话,那么‘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听后心中不悦。

又有一次,王安石与苏东坡谈及“鳃”字,鳃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东坡又调侃道:“鸦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坞在桑,其子七今’。就是说鸿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王安石听了不再说话了,但心中对苏东坡的轻薄非常反感,不久便把他贬为湖州刺史。

苏东坡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便决定去拜访王安石。这样想着就来到了宰相府。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童便将苏轼引入王安石的东书房等候。

苏东坡闲坐无事,见到书桌上的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的诗稿,题目是《咏菊》。苏东坡不由地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写了那么多的诗也不假思索,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年,他就连一首诗也写不完整了,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就这样放在这里,真是江郎才尽。”于是他就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东坡看来,西风应该是在秋天才吹起,而菊花在深秋盛开,即使焦干枯烂也不会落瓣。这样一念一想,苏东坡已经按捺不住,就依着前两句的韵律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但是写完之后又觉得不妥,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抢白了王安石,只怕又是麻烦。但是如果自己把这篇诗稿撕了又不成体统,这样左思右想之后,怎样做都觉得不妥,于是只能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结果第二天皇上就降诏将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耍小聪明。如果过分地卖弄自己的聪明,把别人当做傻瓜,反而会引火烧身。

智慧社交,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个性,顾及别人的尊严,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与身份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没有关系。有时候,那些身份卑微、贫困潦倒的人自尊心反而更重。不顾他人的尊严,侮辱别人的人格,不但令受辱的人感到痛苦,对施加者也只会有害无利。即便不是故意不尊重他人,有时候无意中也会给他人造成伤害。所以,在社交中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言行。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当你尊重别人时,别人会反过来加倍尊重你。在与他人和谐相处、铺就自己的关系网时,尊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社交中尤其忌讳的一点是,只知道尊重现在用得上的“重要”人物,而对那些目前无关痛痒的人不予理睬或任意贬低。有些人现在对你来讲也许不重要,但说不定哪天他就变得“重要”起来。所以,要谨记一个原则:每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微不足道,地位多么低下,都要尊重他。

有一个公交车司机,他从来不为乘客考虑,开车横冲直撞不说,也从来不知道考虑一下乘客赶车的急切心情。有好多次,本来再有几秒钟的时间,乘客就完全可以跑上车了,他却把车门关上扬长而去,只留下乘客在站台上喘气或者垂头丧气、或者破口大骂。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很多乘客发现这位司机变了,不但车开得又快又稳,还会耐心地等急忙赶来的乘客上车,然后笑嘻嘻地关上门,才开车出站。原来司机在前一段时间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老乘客,老乘客每次上车都要跟司机打招呼,说些早上好或下午好等简单的礼貌用语,有时进站停车的时候,老乘客还会跟司机聊聊天,说些“你开车技术很好啊”“这么多人,你的责任很重大啊”“每天都在这么拥挤的马路上开车你真的很有耐心啊”之类的话。每次,司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都很温暖,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于是他也渐渐地关心起乘客来,并由此产生了“我真的很重要”的责任感。于是,他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