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的智慧
24873100000013

第13章 上篇:低调为人,智者之道(12)

里根总统的心中也有些吃紧,但是他并没有恼怒,而是平静地转头对加拿大总理说:“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加拿大总理听后,表情放松了一点。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些喊叫的声音特别刺耳,使得宾主双方都无法放开进行交谈。

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这次访问,于是里根微笑着说:“这些旗帜和口号我太熟悉,他们都是从美国学来的,这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里根说完这句话之后,宾主双方终于开怀大笑起来。

对人们而言,面子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子问题就更加敏感了。倘若你能够适时适地地给人台阶,照顾别人的颜面,就往往能够化解尴尬的局面,打造融洽的关系。

在生活中,为人处世不必事事讲清、讲透,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摆在台面上,要懂得看人眼色行事,照顾别人的面子。

有个人不懂照顾别人的面子。有一次,一个朋友找他借钱,而他不想借。当朋友一开口,他就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向我借钱,我没听错吧!在咱们朋友当中,谁不知道你是个‘大款’。平时花钱如流水,买东西专买高档的,而我们都是工薪阶层。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就是从身上拔下一根毛,也比我的腰粗啊!”

朋友一听他的话,当时脸一下就红了,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从此以后,那个朋友与他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了。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照顾别人的尊严,即便打算拒绝别人,也应该先给对方找一个台阶下,保住对方的面子。给别人一个台阶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这不仅是一种高级的交际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艺术。

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来看他。就在冯骥才与朋友愉快交谈的时候,朋友的儿子爬上了冯骥才的床,并在上面蹦跳起来。

冯骥才很想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不过,转念一想,如果直接提出异议,这样必定会使孩子的父亲产生歉意,同时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

于是,冯骥才就说了这样一句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

那位朋友听后连忙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照顾别人的面子既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能解决问题,这是两全其美的做事方法。人际交往是一个平等互动的过程,尊重对方是交际的开始。《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言:“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为自己打造良好的社会关系。

田先生出席朋友的小宴会,发现朋友请了10个人才要了3瓶酒。他知道10个人5道菜起码得有5瓶酒,因此他心中琢磨朋友必定是手头不宽裕。

明白过来后,他不露声色,向朋友请缨为大家斟酒。结果,5道菜上完,大家的酒杯还是满的。

朋友的脸上很光彩,非常感激田先生给他圆了场,与田先生的关系越来越好。

其实,为人处世就如同下象棋,只有那些阅历不深的人才会一口气赢对方七八盘,让对方抬不起头。真正的明白人不会这般张扬,他们知道,朋友之间的游戏不是正规的比赛,而是为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根本不必对输赢过分认真。如果你一定要计较,就会让朋友心情不佳,并可能使朋友对你产生意见。

一个低调且善于交往的人,往往都会不动声色地帮助别人摆脱窘境,从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在现在的社会里,照顾别人的面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具,你掌握好这个工具,就会让你与各种人都能相处得如鱼得水。你照顾到别人的面子时,就会获得他人的欣赏和喜爱。

低调从事,做个和事老低调的人受欢迎,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深谙人际交往中的方圆之术。在需要“圆”的时候,低调的人就能圆通一些,从复杂的人情关系中取得顺畅生活的通行证。低调做人有一项艺术必须掌握,那就是打圆场。

打圆场说白了就是做和事老,打破僵局,调解纠纷,避免尴尬,化解矛盾。有人对和事老不以为然,甚至心存厌恶,认为打圆场就是耍滑头,这是错误的认识。千万不要小瞧和事老的作用,事实上,在生活中做一个成功的和事老并不容易。

很多名人都是和事老的典范,其中聪明人的代表诸葛亮就是一个杰出的和事老,他曾经运用打圆场的艺术化解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干戈。

马超归顺刘备之后,由于名声响亮,激起了关羽的好胜之心,于是他提出要与马超比武。

军师诸葛亮听说了这件事,为了避免二虎相斗,便立刻修书一封送给关羽,他在信上写道:“听说关将军想与马超比武,可是依我看,马超虽然英勇过人,但只能与翼德并驱争先,怎么能与美髯公相提并论呢?”

关羽看了信以后,顿时容颜一改,转怒为喜,拊须笑道:“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说罢,关羽将书信给宾客们传看,随之打消了入川比武的念头。

一个成功的和事老不仅能够调解组织内的纷争,维持组织的稳定团结,还能够劝合一个分裂的家庭,抚平朋友之间的嫌隙。由此可见,和事老往往有着搭起人与人之间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做和事老是一门非同一般的艺术,缓和剑拔弩张的气氛是首要的措施,以和为贵是做好和事老的关键。

作家梁晓声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的母亲与邻居卢婶及卢婶的儿子因用地问题发生了纠纷。

梁晓声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找到了母亲。他先安静地听母亲絮絮叨叨地说完了情况,然后便指出卢婶及她的儿子在窗前接出一间房子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家人比较多,没地方居住。梁母听了儿子在情在理的解释,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但她又不好意思去赔不是。

梁晓声并没有让母亲为难,他亲自到卢婶家替母亲说了些致歉的话语。卢叔、卢婶听了梁晓声的话,一人拉住他的一只手,十分动情地说:“你不能责怪你的母亲,不能责怪你的母亲。”而卢婶的儿子事后也向梁母承认自己吵架不对,是不尊重梁母的表现。

这时,梁母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也开始自我埋怨起来。就这样,两家互谅互恕,和好如初了。

和是一种平衡,每个低调的人都在追求这种平衡。一团和气自然能让人有安全感。在有了矛盾的时候,要怀着以和为贵的心静思己方之过,主动致歉对事情的解决会有莫大的帮助,而对改善彼此的关系更是大有裨益。

在与人相处中,要学会说好话、打圆场,帮助别人消除不良的情绪。当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快时,有时旁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便能够天开云散。

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便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了点。”

徒弟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在一旁站着的师傅笑着说:“头发长显得您比较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

顾客听了,高兴地付款离开了。

接着,徒弟又给第二位顾客理发。理完之后,那名顾客也照了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了些。”

徒弟听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师傅又笑着解释:“头发短显得您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

顾客听了,也高兴地离开了。

待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花这么长时间。”

徒弟再一次无语。

师傅呵呵一笑,对顾客说:“为‘首脑’理发,多花点时间是必要的。一看您就不是一般人!”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很快就帮第四位顾客理完了发,这次顾客却抱怨:“20分钟不到就完事了,这也太快了点,是不是理得不够认真啊?”

徒弟听了,心中慌张,不知所措。

在一旁的师傅还是笑着回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好的‘顶上功夫’既能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还能保证让您神采飞扬,漂漂亮亮的,您何乐而不为?”

顾客听了,脸上顿时一片喜色。

成功的打圆场能让一方摆脱尴尬,一方转怨为喜,最终皆大欢喜。当然,要圆满地解决矛盾,还需要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不仅要说得巧妙,更要说得得体。

和事老往往处世低调,在和事老眼中,世上没有劝不开的架,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人生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做和事老,打圆场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彼此的误会、矛盾,缔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低调之人所希望的结果。

理解别人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往往会渴望得到安慰。生活中不能没有安慰,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而安慰是化解不良情绪、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方法。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安慰别人,除了会说“不要难过了,坚强一些啊”、“过去了,就算了,别记在心里”之类的话,就没有其他的安慰方式了。这些话虽然都是真诚的,却是客套的,因此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