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口才课
24872000000026

第26章 “不”字怎么说出口(1)

喜剧大师卓别林说:“学会说‘不’吧!这样你的生活将会更美好。”学会拒绝别人,是一种明智、自信和豁达的体现。但是,没有人喜欢被拒绝。因此,我们在拒绝别人时不能简单地说“不”,而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把拒绝带来的遗憾和不愉快减到最低限度,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又能得到对方的谅解、认可和支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和谐。

该说“不”时要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拒绝别人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有些人在面对别人的请托时,心里明明知道自己做不到或不想接受,可嘴上却偏偏说不出那个“不”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想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担心一旦拒绝了对方,自己就会很没面子,所以不好意思开口拒绝,这种人是可笑的;二是想极力维护双方之间的关系,担心自己一旦拒绝了对方,就疏远了与对方的关系,所以不敢开口拒绝,这种人是可悲的。不管是上面哪一种人,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既误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面对自己不想接受或无能为力的请托,坦然地说声“不”,对人对己都是一种高度的负责,何乐而不为呢?自己本来不想接受或根本做不到,却信誓旦旦地答应别人,让别人觉得希望很大,结果最后希望破灭了——开始一个简单的“不”就能解决的问题,不知会换来多少怨言和不愉快!

小杨是个很爱面子的人,看到周围的人都一步步发达起来,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心里很着急。于是便开始四处吹牛,今天说跟某局长是老同学,明天说跟某厅长是老朋友,后天又说跟某委员是哥们儿。果然没多久,他发现周围的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和以前不同了,羡慕中带着一丝敬畏,让他心中很得意!

但是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同事小宋准备开一家烟酒专卖店,证件却迟迟办不下来。于是小宋找到小杨,请他帮忙疏通关系。这下小杨可有麻烦了——他的确认识某某局长、某某厅长、某某委员,但那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人家哪里认得他是谁啊!

但是话已经说出口,为了面子,小杨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或许是巧合,没过几天,小宋烟酒专卖店的证件竟然办下来了。小宋喜出望外,急忙带着礼品去向小杨道谢。事情很快传开了,小杨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人物。于是很多人都来找他帮忙办事,而小杨为了不失面子,通通应承了下来,结果给自己惹来了不少的麻烦。

爱面子的人通常认为,拒绝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就不得不接受周围人的请托。其实,这种做法恰恰是他们内心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缺乏自信,所以需要用别人的尊敬和崇拜作为人生的支撑力量。而为了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崇拜,他们可以接受任何条件。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获取尊敬和崇拜应当建立在自己的确有所作为的基础之上。如果你没有这种实力,即便你在答应对方时得到了被尊崇的快感,但是当你无功而返时,你的这种快感还能持续多久呢?

因此,与其打肿脸充胖子,还不如一开始就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拒绝对方的请托。毕竟大家都是凡人,能力有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总比为了一时要面子,反而丧失了对方的认同和信任要好得多!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拒绝别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被人拒绝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尤其是当面遭到拒绝,很容易使当事人觉得颜面扫地,从而影响双方的关系。因此,很多人为了顾及对方的情绪和面子,维持双方的友善关系,放弃了说“不”的权利。这看起来好像是给了对方很大的面子和尊重,实则不然。

卓雅和方凌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两人交情很好,经常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关系像亲姐妹一样。

工作两年之后,卓雅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被上级提升为部门经理。为了庆祝升职,卓雅决定在周末邀请几位关系要好的朋友到家里聚餐,方凌自然是第一个被邀请的对象。

对于卓雅的升职,方凌当然感到高兴,虽然自己没能得到上级的青睐,心中有些失望和遗憾,但是她清楚卓雅为人诚恳,工作积极勤奋,业务能力也比自己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卓雅的升职都让她心服口服。所以这次聚会,她理应接受卓雅的邀请,欣然前往。但不巧的是,聚会那天方凌已经有了其他安排——那天有一个慈善舞会,届时她最喜爱的明星也会到场。为了能够参加这次舞会,她可是耗费了不少精力。

方凌本想拒绝卓雅的邀请,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她突然想到,如果自己不去,会不会让卓雅觉得自己是因为她的升职而感到不满?况且两人平日关系那么好,如果不去捧场,似乎太不给面子了。于是经过再三权衡之后,方凌还是答应了卓雅的邀约,放弃了参加舞会的机会。

聚会当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只有方凌一个人闷闷不乐。她满脑子都是慈善舞会的事:那位明星来了没有?他会穿什么样的衣服?如果自己在场,能不能跟他合影留念……方凌的心不在焉和郁郁寡欢让卓雅很介意。她并不清楚方凌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觉得她似乎很不情愿参加这次聚会。作为自己最好的同事和朋友,在庆祝升职的聚会里,竟然让自己这么没面子,这是对自己极大的不尊重!

“如果你对我的升职感到不满,为什么当初还装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聚会结束后,卓雅生气地质问方凌。而此时方凌心中也积聚了极度的郁闷:自己为了朋友放弃了期待已久的舞会,最后竟然还遭到好友的质疑,这太不公平了!于是,两个昔日的好友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吵了起来。而就在这次聚会之后,二人的友情也正式宣告结束了。

为了“尊重”朋友,方凌放弃了梦寐以求的舞会,接受了朋友的邀请,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自己的牺牲不但没让对方感到高兴,反而使多年的友谊化为乌有。如果当初方凌明白地告诉卓雅自己不能参加她的聚会,并且把拒绝的原因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事情就不会弄成这个样子。

在遇到某些请托时,我们虽然选择了接受,但内心的不情愿却让我们高兴不起来。于是不愉快的情绪便在心里蔓延。有了这种消极情绪,事情自然就难以做好,甚至比拒绝还要让人难受!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最初就选择拒绝呢?这才是对对方真正的尊重!

敢于说“不”是对他人的高度负责,也是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学会拒绝,我们的人生将锦上添花;学会拒绝,我们的事业将一帆风顺;学会拒绝,我们的人际关系将更加和谐!

明确地说“不”让你更受尊重

在拒绝别人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拒绝时态度一定要坚决明确。何谓坚决明确?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这件事自己办不到或无能为力,让对方另谋他途或另请高明。

这个原则很多人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被拒绝是一件令人十分难堪和伤感情的事,于是他们为了照顾被拒绝者的情绪,就选择了态度不明确,模棱两可的回答来拒绝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从而主动、自觉地放弃对自己的请托或要求。

如果对方比较聪明,能够明白模棱两可的回答背后的潜台词,从而自动放弃,固然是件好事。但事实上,很多人在向别人发出请求时,都是抱着莫大的希望的。面对不甚坚决的否定和不甚明朗的拒绝,他们往往不会轻易放弃希望,而会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此时如果拒绝者心不够狠,无法坚定明确地把“不”字说出口,就很容易在对方的纠缠之下应承下来。即便没有明确表态,也会让对方误解,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一天,小梅因为家里有急事必须请几天假,恰在这时,一位客户给她打来电话,说要谈谈签约的事。这是一位大客户,小梅已经“跟踪”他两个多月了,此时正是关键时刻,自己却无法分身。小梅想来想去,想到了自己最要好的同事小孟,于是开口请她帮忙去跟这位客户签约。

小孟的确很想帮小梅,可是最近她母亲生病住院了,自己一边要忙工作,一边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实在是分不开身。所以她不得不拒绝小梅的请托,但是她又不想让小梅太失望,于是就在脑海里反复思考着该如何拒绝小梅。但是小梅是个急性子,她见小孟半天不吭声,以为她是默许了,于是兴冲冲地留下客户的电话和地址,便急忙赶回家去了。

小孟见小梅急匆匆地走了,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自己,心中颇有些愤懑,再加上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根本来不及去联系小梅的客户。于是她抱着“反正我当初没有答应”的心态,索性对此事不闻不问了。几天后,小梅高兴地从家里赶回来上班,却发现那位大客户的合约跟丢了,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她责怪小孟说:“既然你不打算帮我,当初何必答应我呢?”从此以后,两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膜。

很显然,这件事如果追究起来,双方都有责任。但是,责任更大的一方应该是小孟。正是因为小孟的沉默,让小梅觉得她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假如当初小孟听到这个请求时,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小梅自己帮不上忙,那么小梅完全可以找别人帮忙,或告诉客户延迟一两天再签约,那么结果可能就不会那么糟了。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请托时,如果不能确定自己能否把对方请托的事办好,或根本就不想接受对方的请托,一定要避免使用下面这些暧昧不清、模棱两可的回答:“嗯,你说的事我会考虑的。”“这件事情比较难办。”“我不确定这件事能不能办成。”“我帮你问问看,如果不行我也没有办法。”“应该可以吧,我不确定。”“最近我比较忙,你过两天再来看看。”“这件事等我回来再说好吗?”

很显然,上述这些回答根本起不到拒绝的作用,反而会让对方抱越来越大的希望。如果对方托你办的事你根本不想应承或无力办好,那么这样拖下去根本无济于事,到最后你还是要硬着头皮告诉对方事情无法办成。这对对方而言,将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因为此时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当我们遇到自己不想应承或无力完成的请托时,一定要学会坚决明确地拒绝。当然,我们在措辞时完全可以婉转一些,但原则是让对方一下子就能明白我们说“不”的意图。例如:“非常抱歉,这件事我恐怕无能为力。”“很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帮不上忙。”“我最近实在很忙,我也不想耽误你,你最好还是找别人帮忙。”“或许你可以去找××,我是肯定帮不了你的。”“我非常想帮你,但对这件事我实在是不在行,一旦做坏了,既耽误了事情,又浪费了你的时间。你不如找一个更稳妥的人帮你。”

总之,当我们不想答应或无力应承别人的请托时,就应该坚决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拒绝态度,这会让对方对我们刮目相看。因为与那种支支吾吾、遮遮掩掩、隐瞒自己真实感受的态度相比,人们往往更能接受那种毫不含糊的拒绝。同时,我们也会从这种干脆利落的回答中,找回我们久违的自信。暧昧不清、模棱两可的态度,只会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隔膜。

耐心说明你的难处和苦衷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求助或要求我们办事的情况,面对别人的请托或命令,我们有时候会有心无力,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要记住,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呼风唤雨,什么事都能做到。所以该拒绝的,我们必须学会拒绝。但是,拒绝并不是赤裸裸地说“不”,如果当场生硬地拒绝对方,很容易使对方尴尬、难堪、没面子,从而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

小张是一家公司的中坚干部,最近公司让他负责一项权责以外的工作,弄得他头昏脑涨。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工作,所以不明白的地方有很多,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工作进度十分缓慢。偏偏在这个时候,上司又委派他去外地参加一个业务研讨会。

小张心里本来已经够烦躁了,这下更激发了他的抵触情绪,于是他不自觉地用比较强烈的口吻拒绝说:“不行不行,您找别人吧!我现在根本就没时间参加什么研讨会。”

听到下属这样跟自己说话,上司的心头顿时燃起了一团火,很不满地说:“好吧,那从此以后就不再麻烦你了!”

在拒绝别人时,最忌讳的就是当场赤裸裸地说“不”。当别人向我们求助或要求我们去做某件事时,即使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也要按捺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委婉地拒绝对方:“真对不起,我真的很想帮你,可是我的确无能为力……”很显然,在上述这则案例中,小张在拒绝的言辞上有不妥之处。他这种赤裸裸的拒绝大大驳了上司的面子,从而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那么,我们要怎样拒绝别人,才能既达到拒绝的目的,又尽量不得罪对方呢?

最成功的拒绝方法是把自己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说明,直到对方了解我们是爱莫能助为止。运用这种拒绝方法时,最重要的是态度诚恳,即自己确实有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理由;同时还要尽量让对方理解我们的苦衷,这样才能使双方的人际关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