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口才课
24872000000018

第18章 良好的交流从赞美开始(4)

在背后赞美别人时,由于被赞美的对象不在现场,所以不会让人觉得这是虚情假意或别有用心的阿谀奉承。这种来自背后的赞美,往往会使被赞美者感到真诚、振奋、愉快!可见,背后赞美的确具有神奇的功效。

幽默使你的赞美妙趣横生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恰当地赞美别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赞美中加入一些幽默元素,往往能使你的赞美妙趣横生,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打动人心。

我国清代有一部书叫《一笑》,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

古代有一个口才极佳的说客,当众夸口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极会奉承别人。我平生有一个夙愿,那就是要把一千顶高帽子送给我最先遇到的一千个人,现在已经送出去九百九十九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一位老者听罢,自信满满地摇着头说:“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高帽子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头上!”说客一听,急忙拱手道:“老先生说的极是,在下不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闯荡了大半辈子,但像老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我的确没有见过!”老者听罢,扬扬得意地说:“哈哈,年轻人,你真算得上最了解我的人啊!”此话一出,说客立即大笑道:“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高帽子刚刚已经送给老先生您了!”老者听罢,也跟着大笑起来。

在这则笑话中,机智的说客巧用幽默对老者进行赞美,不仅成功地将最后一顶高帽子送给了老者,而且赢得了老者的好感。由此可见,幽默的赞美是一种最上乘的赞美手法,它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赢得对方的好感,润滑双方的人际关系。

一对新人刚刚开始两个人的生活,妻子为了融洽夫妻关系,拿出看家本领下厨做饭。虽然妻子厨艺一般,但丈夫为了对妻子表示认可和赞赏,从不到外面的餐馆吃饭。一次,妻子把几个菜端上餐桌,丈夫故作陶醉状,幽默地对妻子说:“长此以往,咱们家附近的餐馆恐怕就要关门了!”

丈夫的赞美诙谐幽默,自然、巧妙地把对妻子厨艺的赞赏之情流露出来,即使妻子知道这是刻意的恭维,内心肯定也会开心不已。这就是幽默赞美的魅力!

幽默的赞美不但能向别人展现出你的聪明、睿智,而且能让对方感到十分愉快,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和青睐。

一个贫穷的男青年深深地爱上了一个漂亮的女郎。一天,男青年鼓起勇气对女郎说:“我梦中的女神,我愿意将我全部的财产放在你的脚下。”女郎说:“可是你根本没有多少财产啊!”男青年说:“你说得不错!但是跟你小巧玲珑的玉足比起来,它们就显得不少了!”女郎一听此话,顿时芳心大悦。

尽管幽默是一种高效的赞美手法,但是,恰如其分的幽默和赞美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知识基础之上。没有丰厚的知识作依托,根本说不出高水平的幽默和赞美之语。正如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所说:“不学无术之辈不能贬低名副其实的赞美,不学无术所夸赞的,根本算不得是赞美。”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就根本无法全面了解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更不能深刻理解一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发出的幽默和赞美要么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轻重失调,根本无法博得对方的欢心。

总而言之,要想成功运用幽默赞美的技巧,就必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赞美如有神”!

赞美不能“过火”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赢得他人的好感和青睐,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赞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所谓“赞美”却让人感到反感。这些人就像戴着一个人皮面具,不分时间、场合,遇到一个人就赞美一个人,结果不但没有得到良好的回应,还引来了别人的厌烦。

其实,赞美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赞美必须有度,要适可而止,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不能“过火”。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一位保险业务员去拜访一家超市的采购经理。见面时,他见到什么就赞美什么,听得超市的采购经理汗毛都竖起来了,他还在不停地赞美,最后自然是一无所获。等这位业务员走后,超市的采购经理不屑地说:“做保险的见到什么就赞美什么,真是让人反感!”

由此看来,赞美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赞美,能使人心情舒畅;一旦“过火”,就可能使人心生反感。因此,一定要把握好赞美的“度”。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真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尺度。正如英国人际关系专家卡斯利博士所说:“大多数人选择朋友都是以对方是否出于真诚而决定的。”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不够真诚,那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

赞美也是如此。尽管人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打动人心。能引起对方好感的赞美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赞美。如果我们毫无根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不但难以赢得对方的好感,还会给对方一种油嘴滑舌、溜须拍马的坏印象。比如对于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我们可以赞美她说:“你真美!”因为这种赞美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往往能让她芳心大悦;但如果我们对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士说这样的话,则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在赞美别人时,首先要确认我们所赞美的人“确有其事”,这样我们的赞美才能情真意切,让对方欣然接受。

措辞有度,切忌夸张

某经理五音不全,在KTV里唱歌时,跑调跑得厉害,最后连他自己都唱不下去了。他放下话筒,摆摆手说:“不唱了,不唱了!难听死了,真是献丑了!”谁知他的一个下属立即接话道:“唱得很好啊,简直和原唱一模一样!”该经理听后,不但没有露出半点高兴的神态,反而很奇怪地瞥了他一眼,然后不冷不热地说:“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结果弄得那个下属十分尴尬。

由此可见,赞美一定要注意措辞有度,不能过分夸张,否则不但难以打动别人,还可能招致对方的反感。比如你很想赞美对方唱歌唱得不错,如果你对他说:“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好听的。”这种夸张的赞美只能使对方感到难堪,但如果换个说法:“你的歌唱得真不错,挺有韵味的!”对方听了一定会非常高兴。

注意频率,严禁滥用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在特定时间内,一个人赞美他人的次数,尤其是赞美同一个人的次数越多,其作用力就越低。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赞美的频度,珍惜我们的赞美。如果太过频繁地赞美别人,别人就会对赞美产生“免疫力”,甚至还会认为我们是乱拍马屁的献媚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赞美别人一次,别人就会对我们多一分警惕和反感。

把握实质,切中要害

恰如其分的赞美,其关键点是抓住所赞美事物的实质,深中肯綮,不说外行话,不让人贻笑大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赞美别人时常常犯外行的错误,见什么都说好,见了谁都说高。有的人是不懂装懂,有的人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说不到点子上,切不中要害,从而使赞美缺乏深度和力度。

在书法展上,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人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字写得真好!”如果问他究竟好在哪里,他就会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这种外行的赞美只会让人贻笑大方,不但难以引起被赞美者的心理共鸣和荣耀感,还会让对方感到不安和困惑;相反,见解深刻的赞美则会让被赞美者觉得我们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从而对我们产生好感和信赖,进而产生与我们积极沟通的愿望。

因人而异,切忌乱用

我们在赞美别人时,千万不要像暴发户花钱似的,大手大脚地把赞美到处“送人”。对于我们不甚了解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赞美,因为对方不见得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