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24871500000026

第26章 为人处世眼界宽,高也和善,低也和善(5)

我们应意识到,即使自己是天才,也总有不知道的事物,也有无知的时候,所以适时的时候学会闭上嘴,听听周围人的声音,看看周围人在做什么,在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但能获得一份知识,还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先要让自己融入到这个领域中,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多看,以弄清各种人和事之间的规律,时间长了,你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这个领域,并能避免一些不利于自己的风险。还有,就像老话说的:“一天学一个乖。”跟谁去学乖?当然要靠自己去找那个人,有一对谦逊的耳朵是学乖的最好方式。多听听别人的见解,看看别人怎么做,那么,你就能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多学习一些技能于我们而言总是没有坏处的。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小张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当教师,工资非常低,基本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其实小张一直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不仅专业基本功扎实、擅长写作,还多次获得过奖学金以及一些先进称号。但事实已经如此了,小张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许多昔日同窗都有着一份体面、薪水又高的工作。来到这个小镇没多久,小张连最喜欢的写作也没了兴趣,整天想着怎么能调到一个好些的城市或者跳槽,拿着高些的薪水。

两年时间里,小张联系了几家中意的单位,但都没有音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一塌糊涂,没什么进展,写作方面更耽搁下来。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小张,想着就这样每天“撞”下钟,做点事情,表明自己还不错。

学校开运动会了,这对偏远的小镇来说,可是件大事,来看比赛的人特别多。小小的操场被人们围得密不透风,像一道道坚固的人墙。

小张去晚了,只能站在人墙外面,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听到嘈杂的声音和广播。小张就在人墙外面站着,这时,有个小女孩,开始在人墙后面垒一个小台子,石头和砖头不够,她就从旁边不远的地方来来回回地运送。不知道走了多少趟,垒了一层又一层,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里便起来了一个足有半米多高的台子。当她站到自己垒砌的台子上时,冲着小张笑了笑,那是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一瞬间,小张愣住了,她不知道小女孩能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赛,但是小女孩的璀璨笑容留在了她的心中。同时她也知道了:想要透过密密麻麻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其实很简单,只要在脚下多垫些东西就行了。

那以后,小张改变了以往满不在意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没过多久,小张就获得了一些荣誉称号,编辑的各类教材大受欢迎。课余时间,小张也拾起了笔,报刊文摘中经常可以看到她的文字作品,同时,她也成了许多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后来,她被调到了自己中意的一所学校任职。

生活中难免会有好高骛远的心理现象,比如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追求过高等。可是人们却常常空有追求,又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愿意去努力学习,甚至情愿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事实上,假如我们用心去学习,总有一天,在机会来临时,我们会有能力抓住它,而不是看着它嗟叹。

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是英雄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功成名就的理想追求,却很少有人会去想功成名就后又该如何。有的人选择在功成名就后享受其好处,而有的人则会选择功成身退,正是这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做人应把名利看淡一些,切莫只知进而不知退。细数中国古代的那些开国功臣,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的人只占极少数,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功高盖主,且不知道收敛锋芒,所以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疑心,最终只能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但也有极少数的聪明人成功了,有名望了,然后笑着退出是非之地。

贪恋手中高位或权势的人,虽然表面上机关算尽,但事实上却算不上是聪明人,他们的不聪明在于非让别人把自己从高位上“炒”下来,而不是主动提出退让。在这一点上,许多人是比不上萧何的。

纵观汉高祖一朝,很多开国元勋都以各种罪名被诛杀,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幸免于此,其中功高盖主的萧何就是其中一人。在别人都忙着争功的时候,萧何却藏其锋芒,甚至不惜自污名声,借此来打消皇帝的猜疑,才换来了最后的善始善终。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是英雄”,该出手时出手,该收手时就要及时收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惹祸上身。

人们常常过于喜欢表现自己,却并不懂得保护自己,功成名就时,想让这份光芒永远留住,就要学会知机而退,做人应该低调,识时务,知进退,否则只会坏事。

唐朝名相姚崇是个精明的人,他参与过推翻武则天的谋划,不过,他也看到了武则天退位后,宫廷内必定会经历一场腥风血雨,而己方阵营中,李显昏聩懦弱,张柬之等人又强直而缺少变通,思来想去,他决定暂避一时,保护好自己再说。

不过,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如果贸然提出要退出,恐怕有十个姚崇也不够死的。于是他想了一条妙计。当中宗和文武百官欢欣鼓舞,相互庆贺时,姚崇突然独自呜咽流涕,哭了起来。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很诧异,对他说:“如今新君刚刚登基,你却偏偏要哭武则天?你安的是什么心?你不知道这天下是从谁手里夺回来的吗?”

姚崇坦然地说:“事奉则天皇帝年代久了,突然离开她,发自内心的感情,实在控制不住啊!昨天参与你们组织的诛杀凶逆之举,是尽做臣子的常道;今天与旧主告辞而悲泣,也是做臣子应有的节操。”

结果就在当天,姚崇就被调离朝廷,贬为亳州刺史。姚崇安然走出了中央这个是非场。没过多长时间,朝廷之中果然爆发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风波。

身在高位,更应谨慎处事,进退要得当,该退让的时候就退让,这才既能自保,又能留住美名,懂得随机应变的人才能保住青山,以防没柴烧。正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每个人在人生路上,有所斩获都应该懂得收手。最高明的归宿,就是光明正大的适时收手。知退是一种成熟,是一种眼光,是一种睿智。当你还在那份幸运中悠然自得时,它很可能会摔倒并把所有的东西撞得七零八落。知机而退,见好就收,才能保证自己的平安。退守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仅可以保全你的成功和好名声,让你永远留在光辉的一页,而且还能避免招致祸患。

急流勇退的先祖还要首推范蠡,功成名就后,他毫不留恋地离开朝野去泛舟。他的故事是野史也好,历史也罢,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条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识时务,知进退,懂得放弃和收手。功成名就,自然可乐,但是要保全自己,就要学会适时隐退。急流勇退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法,自然界无比复杂,人类情感的变化也是奥妙无穷。在名利场上,过河拆桥、饮水塞井的事情司空见惯。正所谓树大招风,功成名就本是件好事,可是如果我们的树太大,扎到别人的眼睛,招致厌烦,在成功的喜悦还未退却之时,恐怕失败的阴影就已经悄悄浮现了。成功了,更要谦虚谨慎,步步为营,以免为成功所伤。

狭路相逢宜回身,往来都是暂时人

为什么有的人在处世时进退自如,而有的人却很被动,时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却一定和他们不会做人有关系,尤其是抓住把柄就不给别人留余地。俗话说“过头饭不能吃,过头话不能讲”,无论做什么事,尤其是待人,都不要把事做绝,以免生出变故时砸到自己的脚。切不可讲“狭路相逢勇者胜”,应待人和气一些,不要在胜的同时让自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