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24871500000015

第15章 人生似鸟同林宿,退也一步,进也一步(4)

农夫回答它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吗?在你那一侧的路边开满了花,但是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会漏水,于是在你那一侧的路边撒了花籽。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了。现在你看,这边的花开得多美啊!我经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家。如果不是因为你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

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假如能怀着一颗包容的心,能够多去包容别人的过失或者错误,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且能够扬长避短,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宽容是一种修养,是千百次的忍耐而提升的人格魅力。宽容是一束阳光,时刻照耀着人们。

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然看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玩了。老禅师没有声张,而是走到墙边,移开椅子,然后就地而蹲。不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回到院中,黑暗中把老禅师的脊背当做椅子,踩着他的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不知所措地看着师父,想说什么但又欲言又止。禅师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一种非常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了,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小心着凉。”

小和尚仓皇离去,之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禅师的发落。但禅师并没有任何动作,只字不提那晚的事情,仿佛忘记了一样。小和尚从禅师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他成为寺庙里有名的禅师。

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同时,也体验了宽容大度的欢乐。宽容别人不但会化解和避免很多无谓的矛盾,而且会产生一种温暖的自我完美感,会使被宽容的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富有涵养的重要表现。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金融危机的时候,曼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40岁左右的男顾客,他虽然穿着整齐、干净,看上去也很有修养,但是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遭受失业打击的不幸的人。

这时候店里只有曼莎一个人,其他几个职员刚刚出去吃饭。

曼莎向他打招呼,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从曼莎的脸上慌忙躲闪开,一个人沿着柜台慢慢地走着,不说话,也不看曼莎。这让曼莎觉得很奇怪。

这时,电话铃响了。曼莎去接电话,一不小心,将摆在柜台上的盘子碰翻了。盘子里有6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掉在了地上。曼莎慌忙弯腰去捡。可她捡回了5枚以后,却怎么也找不到第6枚。当她抬起头时,看到那位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明白了那枚戒指的去处。男子的手刚要触及门把手时,曼莎柔声说:“请您等一下,先生。”

男子转过身,看着曼莎,两个人相视无言,一分钟过去了,曼莎的心在狂跳不止,心里担心如果他要是很粗鲁该怎么办?“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吗?”他终于开口说道。

曼莎极力控制住心跳,鼓足勇气说:“您好,先生,今天是我第一次上班,您知道的,现在找份工作多么不容易,能不能……”曼莎没有说下去,而是看着男子,似乎在等他说话。男子用极不自然的眼光审视着她,过了一会儿,一丝微笑在他脸上浮现出来。曼莎也平静下来,她微笑着看他,两人就像老朋友见面似的那样亲切自然。

“是的,的确如此,现在的工作真的很难找。”男子脸上的肌肉颤动了一下,继续说:“但是我可以肯定,你在这里会干下去,而且会干得很出色。”

停了一下,他向曼莎走去,并把手伸向她:“我可以为你祝福吗?”紧紧地握完手后,他转身缓缓地走出了店门。

曼莎目送着他的身影在门外消失,转身走回柜台,把手中的戒指放回原处。她的眼睛有些潮湿,她在心里祈祷:“上帝呀,让这些倒霉的日子赶快过去吧,让大家都好起来吧。”

宽容就是以人心打动人心,聪明、善良的曼莎找到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宽容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从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这样会使自己的观点更客观,态度更冷静。宽容无异于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自己,指引别人。

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宽容和忍让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富有涵养的重要表现;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既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们的善心往往只在一念间迸发,而善心结下的善果,芬芳馥郁。谁说前人栽树只有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从心底透出的快乐也滋润了自己的生命。

一连好几年,墓园的守墓人每周都收到一封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寄信人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一天,一辆汽车停在了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走进守墓人的小屋,说:“我们夫人在门口的车上,她已经病得走不动了,请您过去一下,跟她说几句话。”

守墓人来到车旁,一位上了年纪的贵妇人坐在车里,她气质高贵,眼神却十分哀伤,看上去十分虚弱,怀里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是亚当夫人。”贵妇人说,“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我相信您是守信的人。”亚当夫人温存地说,“今天我亲自来,是因为医生告诉我,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为他放一束花。”

守墓人为亚当夫人深沉的母爱感动,可他还想再说几句其他的事:“尊敬的夫人,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可是,这几年您总寄钱来为您的儿子买花,我总觉得有点可惜。”

“可惜?”亚当夫人疑惑地望着守墓人。

“是啊,鲜花搁在墓园里,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是这么觉得吗?我只是想让我在天国的儿子看到他喜欢的鲜花。”亚当夫人有些不高兴。

“是啊,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的孤儿院。那里的孩子们可喜欢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却买不起花。这些墓里的人却都看不见花了。”

亚当夫人没有作声。她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就离开了。守墓人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的话可能有点欠考虑,太过直率了。

从那以后,守墓人再也没从亚当夫人那里收到让他买花的委托。

几个月后,原本早已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亚当夫人又忽然来访,更让守墓人吃惊不已的是,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