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4869700000017

第17章 协和谬误:承认现实,学会给自己“止损”(3)

刘备从容地说:“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鉴之?”

袁绍听后,就改变了主意,反而责怪沮授:“误听汝言,险杀好人。”

接着,关羽又杀了大将文丑。

袁绍再次勃然大怒,这时,郭图、审配趁机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

于是,袁绍大骂刘备:“大耳贼!焉敢如此!”命令将刘备拿下斩首。

刘备再次申辩:“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袁绍听后,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责备郭图、审配等人:“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

就这样,袁绍两次本有借口诛杀刘备,但因为没有果断做出决定而失去了机会,放虎归山,最终使自己建立的政权土崩瓦解。

当机立断,果敢地、及时地做出有利于自我的决策,这是取得胜利的保证。缺乏果断的执行力,对身在博弈场中的人而言是致命的弱点。若是有利于己,应该即刻做出决定,坚决执行,若是对自己的安全存在威胁,则更应该当机立断,做出决策,甚至“壮士断腕”,也在所不惜。

古代有位勇士,不小心被蝮蛇咬伤了手臂,由于身处野外,随身又没有带药物,不方便救治,为了不让蛇毒蔓延全身,他便把被咬伤的手臂砍了下来。若是当时这名勇士不能当机立断,其结果就是失去生命。两相权衡之下,失去一条手臂总比失去性命要好得多。

“壮士断腕,丢车保帅”对失败者来说是务实之举。然而,在生活中,人们总是难以割舍眼前的利益。

相对人类而言,很多动物在遇到危险时都能够做出残肢自保的决断。壁虎能够把尾巴甩给捕食者自己逃生,螃蟹的螯肢也会自然脱落,这些手段都是它们在给自己争取活命的最大机会。

须知,在股市搏击中,赢家大都是及时“忍痛割爱”之人。博弈场上,应该懂得“弃车保帅”,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壮士断腕”,这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获取胜利的保证。

急流勇退,从不利中抽身

生活中,在形势大好时,人们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凭一股子干劲与闯劲,将事业做得风起云涌;而在形势不好时,却不知道收缩战线、准备撤退,结果直至“弹尽粮绝”,最终闹到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了。

因此,当大失败的局势已定时,不要指望会出现什么翻天覆地的奇迹,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撤出,将损失减至最低限度。能在面临大败之势时,减少损失,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战胜了这场危机。

无论是商场厮杀,还是战场纵横,任何参与博弈的人都要做到能屈能伸。只能屈不能伸的人是庸才,只能伸不能屈的是骄兵。大败之势来临,死扛是没有用处的,顺应时势,及时抽身而退,才是明智的决策。

梁侃原来只是个月薪73元的小职员,后来自主创业,用13年的时间,把自己变成了亿万富翁。在创业途中,他经历了几次投资失败,由于能够从中及时抽身,而没有让自己的事业在失败中溺亡。

1997年,随着DIY业务的发展,梁侃的公司郑州众诚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于是他便开始考虑业务多元化的问题了。当时,他把很多的资金投向了一家工厂。然而,这场投资却遭到了失败。梁侃于是及时抽身,果断切断资金链,以保证自己的公司不被拖垮。

2002年,梁侃又进行了一次多元化的尝试。做了几年教育行业项目的郑州众诚对教育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此他非常看好教育这个产业,于是又投资建设了一所学校。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的尝试再次宣告失败。

这两次失败,给郑州众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也带来了精力上的影响,幸而梁侃在遭遇失败之后,能够及时从泥潭中抽身而出。

不少企业家之所以难成气候,原因就是缺少竞争智慧。他们一旦看到某一领域赚钱,宁肯不惜血本争得头破血流,即使遭遇了失败,也不愿及时抽身去开辟无人问津的新市场。

可见,善于快速退出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抓住主动权。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说:“武功高强的人,往回抽枪的动作比出枪时还要快。”脱身最早、最快、最彻底的往往也是受损最小的。其实,先期脱身的投资者常常会成为下一轮竞争中的赢家。

有两个人一同开山,开始,他们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直接卖给建房的人。后来,传来消息说不久之后将要封山,不许开山。甲听了,便加紧了开山的步伐,加大了开山的投入,希望趁没封山之前多赚一些。乙听说了要封山的消息后,并没有加大开山的投入,相反,他停止了开山工作,转而承包山地种梨树。后来封山了。甲的石场停工了,而乙的满山梨树开始大量产出,获得了厚利回报。

村子里的人见乙种梨树发了大财,也纷纷开始种梨树。甲也不堪落后,承包了大片山地,种了千株梨树。

由于梨树多了,梨产量大增。这时,聪明的乙又把梨树卖掉了,转而开始种柳树,然后再把柳条编织箩筐,卖给那些客商盛装梨子,又大赚了一笔,而那些种梨的人,由于梨的产量丰富,利润缩减,反而赚得越来越少,而甲的梨树实在太多,结果使利润锐减。

积极主动的战略性撤退和放弃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采取的进取姿态,看似守势,实则进攻。战略撤退总是为了捕捉主动进攻的战机,及时抽身当然是为了恰如其分地更好进入。

博弈场上,知机而退,实乃大智之举。别说面临颓败,要及时抽身而退,即使获得了大胜,也应该懂得谦退之道。因为在大胜之中,常暗藏危机。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大红大紫,表明兴盛之势,同时也暗示了随后而来的衰弱。在“高处不胜寒”时能及时抽身的人是真正的大智大勇者。

看到暗藏的危机,急流勇退是正道,也是光明大道。古代许多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深谙此道。在荣誉最大、地位最高的时候,选择了离开。然而,也总有那么些人不注意历史规律,不吸取历史教训。所以,他们惨死、冤死,甚至被灭门。

当然,抽身而退不是无节制的、无止境的乱退,而应借退蓄力,借退蓄势,为下一轮竞争做准备。无节制的败退,必将导致体系瓦解,形成“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的局面。因此,即便是抽身而退,也要退而不乱。投资者要对事业保持控制力,管理者要保证管理不滑坡,职场人要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军事家要令行禁止,使下属人心不散。

无论事业面临多么严重的困难,处于何种危急局面,绝不可慌不择路,而应全力以赴地挽救残局,尽量减少损失。

及时抽身需要有大气魄,为了远大的目标,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及时抽身需要有大胸襟,主动放弃既得利益或一定时期的稳定利益;及时抽身需要有战略眼光,要能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果断决策等。

在博弈中,不能让自己陷入失败的泥潭,更不能在弱势的时候与人硬拼。当你因为竞争而疲惫不堪、焦头烂额时,不妨及时抽身,或许你会发现另外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