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24868100000007

第7章 顺境气不骄,逆境志不堕(2)

低谷从来不是自认为卑微的理由

我们的生活难免会有陷入低谷的时候,因为处于低谷,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招致一些无端的歧视。当我们正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也许在出现随意践踏你尊严的人时,针锋相对或许是我们的本能,可是那却常常让那些缺乏素质的人变本加厉起来。当然,妥协更是要不得,因为即使身处低谷,我们的尊严同样存在。此时最好的方法是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机智和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和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将明白,有的时候,机智地弯下腰,拾起来的,却是自己的尊严。

一位穷苦的挪威青年漂洋过海地去了法国,他报名参加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的考试。可是在考试的时候,虽然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的状态,可是主考官仍然没有录取他。

此时的青年身无分文,又感觉很饿,他无奈地到了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打开琴盒在一棵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很多首曲子,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最后捧起放在地上的琴盒,围观的众人都纷纷掏出钱来,放在琴盒中。

可是一个素质很低的无赖却鄙夷地把钱扔到青年人的脚下。青年人看了一眼这个人,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钱,递给他说:“先生,您的钱掉到地上了。”那个人接过钱,之后又把它扔到青年人的脚下,并傲慢地说:“这钱是我给你的,你必须收下它!”青年人再次看了一眼无赖,并对他深深地鞠了个一躬:“先生,我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刚才您的钱掉了,我弯腰给您捡起来。那么现在是我的钱掉在了地上了,请您也帮我捡起来。”无赖被青年人出乎意料的话震撼了,他看了看青年,又看了看地上的钱,最终捡起来放到青年人的琴盒中,之后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围观的人中有一双眼睛始终默默注视着青年人,他就是刚才那位没录取他的主考官。他把青年人带到学院,正式通知他被录取了。这位青年人就是比尔撒丁,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就是《挺起你的胸膛》。

在你陷于贫困的时候,也许会被人忽略甚至是嘲讽,可是贫困和低谷却从来不是自认为卑微的理由。

一个男孩在18岁时考入大学,因为家里穷,兄弟又多,所以供他上学很吃力。当他去大学报到的时候,除去学费和杂费外,他身上只剩下几块钱。身上连一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他的衣服都是晚上洗了,早上即使没干也要穿。

他非常懂事,知道家里困难,所以从不主动开口问家里要钱。在大学顿顿吃咸菜,做义工,在其他同学都在玩的时候,他却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赚钱。

偶然的一天,他在洗漱室见到地上扔了几个牙膏皮,当时废品收购站收购牙膏皮的价格是每个一分钱,馒头当时卖五分钱一个,他在这些牙膏皮中看到了希望。

可是一个大学生捡牙膏皮在面子总不好看,这对他的自尊是一种非常大的挑战,他需要需要无鼓起十二分的勇气去面对这个问题。他开始瞒着同学们偷偷进行这项活动,没多长时间,男生宿舍楼里的牙膏皮就被他捡完。之后便是进女生宿舍捡,当他走到女生宿舍的洗漱间寻找时,意外发生了,突然进来的一个女生在看到他时,吓得跑了出去,并大喊“抓小偷”,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他惊得一动不动。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所有的女生都觉得他是个卑鄙的小偷,他被大家看守着,双手抱头蹲在墙角,就像真的小偷被抓住时一样。这时看守宿舍的老师闻声过来了,他向老师解释自己不是小偷,只是来捡没人要的牙膏皮,老师上下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后说:“孩子,我信你,以后你再进来的时候,先告诉我。”他的解释让大家开始信任他,那一刻,他激动地差点流泪,没想到大家会相信他,原来,不论你做什么,只要自食其力,都可以得到尊重。

那次捡牙膏皮的经历改变了他的命运,在大学毕业后,他就开始艰难的创业。虽然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受过许多委屈和误解,去公司推销的时候,别人甚至曾把他赶出去,然而他他并没有气馁,因为那次经历鼓舞着他。

随着事业越来越大,在以后的几年中,他频繁地更换创业项目,其中有酒店、电脑代理、旅游房、地产等20多个行业,他在15年内迅速累积了20个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购买了10架空中巴士飞机,其总价值约为120亿元。他就是中国的航空新贵——东星航空公司总裁兰世立。

成功后,他曾回母校做报告,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故事,而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师也说出了当时的感受:“孩子,在我看你第一眼的时候,就知道你不是小偷。虽然一个牙膏皮当时只卖一分钱,可那是你靠双手得来的,这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只要你自己说出来,大家就不会误解你,你也会因此变得坦荡和勤劳。所以,当时我给了你信任和鼓励。”

老师的话让他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那位老师并没有把她当成小偷一样嘲笑和责骂,而是给了他信任和鼓励,这是他人生中很好的一堂课。

谁都可能有进入低谷的时候,可是只要我们肯努力,绝不可能困难一世。任何付出都必有回报,所以不必为低谷而自卑,低谷只应成为你向上的理由。

失意之时不抱怨,得意之时不骄狂

据说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有一个非常灵验的泉眼,那里时常会有神迹出现,传说能够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在这个小镇的路上,路边的行人们带着可怜的回吻议论道:“他真是个可怜的人,难道他要向这神泉祈求再让他长出一条腿来吗?”这句话恰巧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行人说:“我并没有向神泉祈求让我长出一条新的腿,而是祈求它告诉我在我失去一条腿后,知道该怎样过日子。”

面对失意,许多人的首先便是抱怨,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人们之所以抱怨的原因非常简单,就像小孩子哭一样,都是因为对不顺心的事情不满了,可是又不想自己去改变什么,不得已只好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把它表达出来。事实上,抱怨的我们就像一个坐在湿尿布中的孩子,对着每个人哭泣,希望别人能来给我们换一下尿布,可是我们毕竟不再是孩子,不该期待别人理所当然地为我们做什么,不该期待靠别人来拯救而自己却除了抱怨,不肯丝毫的力气改变人生。而且,抱怨失意并不会对现状有什么影响,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厌烦和恼怒,如同祥林嫂,开始的时候也许还有人听你的抱怨,而抱怨多了,却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障碍。

伍迪在8岁的时候,父亲因工伤而四肢残废,他的妈妈因受不了生活的贫困,狠心离家出走,从此再无音讯。在伍迪还没有能力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时候,不得不去面对没有生活来源、失去至亲、照顾残疾父亲这一系列痛苦打击。这些说起来连成年人遇到也未必能承受得了的苦难并没有把他打倒。他比任何人都有资格抱怨,可是他没有那么做。他只是选择平静地去接受,去面对,去改变。

伍迪不得不因此辍学,可是他小的连打工都没有老板敢用他,他只能在家做些家务,照顾父亲之余,他还帮助邻居们干活,以挣取一点微薄的生活费。等他再大一点的时候,他意识到学习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于是他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地开始拼命打工赚钱,供自己上学和贴补家用。

伍迪从10岁一直到大学毕业24岁,他这样生活了14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打工,每天只睡3个钟头。可是这并没有让他变得怨天尤人,相反,他在朋友圈子里是个极 具幽默感的人,喜欢运动和音乐,爱帮助别人,喜欢和别人聊天。

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他总是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能量。他回答:“我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挖掘它。这个世界看似非常不公平,有些人追求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得到得东西,有些人一出生就有了。可是这个世界也是非常公平的,当你失去了一种东西,会因此得到另一种。其实困难也是一种财富,假如没有经历那些困苦的生活,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知道如何去掌控自己的生活。”

失去和失意固然让人惋惜,但我们也应学会接纳失去的事实,正如故事中的军人和伍迪,接纳事实,开始寻找新的人生。如果我们正处于失意的阶段,不要抱怨,因为它只会让我们本已失去一部分色彩的人生更加苍白,不再为过去掉眼泪,不要为失意而抱怨,失意之际我们最该做的是努力的活出自己新的生命。

不幸的是,人生每到一种极端,都可能出现负面影响,失意时如此,得意时也是如此。失意的人可能悲观、抱怨、绝望,而得意的人则是骄狂、目中无人,这样一来,得意反而未必是好事了。

Z先生自认为遇到了人生的重大挫折,可以这次失败让他瞬间从高峰跌入低谷,他一时无法接受自己已经破产的事实。

Z先生是个能闯荡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放弃了在大学学习的机电专业,做起了办公设备销售。这一做就是5年,他在销售领域中摸爬滚打,凭借着聪明才智和一股子韧劲,年纪轻轻就做到了某个知名品牌的销售总监,之后他又投身于电子商务界。这一路上可谓是顺风顺水。

或许正是因为成功来的太容易了,他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刚闯荡时那种对待下属和合作者的谦恭都不在了,剩下的只是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处事态度,工作中,他不再听取别人的意见,变得独断专行;生活中,看惯了美酒佳人的他开始看不起自己的结发妻子。正是在他事业渐入佳境的时候,他却为自己和他人之间筑起了一堵高墙,也因此埋下了走入困境的种子。一次交易的失败,让他体会到众叛亲离的滋味。

人在年少时得志,难免睥睨所有,傲气冲天,可是假如我们不刻意去控制这种骄狂的心态,在人生得意之时率性而为,那么,任何成功都将不是长久的,因为骄狂势必会招致灾难和失败。

大悲不绝望,大喜不癫狂

凌解放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抗战胜利,所以父亲给他取名“解放”,意为期盼解放。几年以后,全国就解放,可是凌解放却让家人和老师们伤透了脑筋。他的学习成绩简直是太糟糕了,从小学到中学,留过很多次级,一路跌跌撞撞,在2l岁时,才勉强高中毕业。

毕业后凌解放就在山西大同参军了,当时他是一名工程兵,那时的他每天都要到深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他们的装备很简陋,头上戴着矿工帽和矿灯,脚上穿的是长筒水靴,腰间仅系一根绳子以维系安全,整日在黑水中摸爬滚打。每想到抬头不见天日,听着脚下的黑水哗哗流动,他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凄凉,他感觉自己已经在人生的最底层了。

可是他不甘心,不想就这样过一辈子,凄凉的感觉并未让他绝望,反而让他有了向上爬的念头。每天自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到团部的图书馆中,他看的书很杂,基本上只要是有字的书他都读,甚至是把《辞海》从头到尾啃了一遍。事实上,当时的他心中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假如自己再不上进,这辈子真的可能就这样了。以当时的情况,除了读书,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改变和拯救自己。

随着读书的增多,他累积的知识越来越多,后来他对古文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部队驻地周围,有一些破庙残碑,于是他利用下矿之外的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之后带回住处潜心钻研。这些不知什么时代的碑文非常晦涩难懂,既没有标点也没有注释,书本上也找不到,只能靠他自己费劲地琢磨。在慢慢弄懂了无数碑文之后,他的古文水平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突飞猛进了,等他再回过头去看《古文观止》等古籍的时候,就感觉容易多了。在他从部队退伍时,他差不多把团部图书馆中的书全部看完了。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正是他这种漫无目的的学习,为自己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业后,凌解放边工作边开始研究《红楼梦》,因为他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关于《红楼梦》的研讨会,当时很多专家和学者们在谈起曹雪芹时,联想到其祖父曹寅,接着又联想到康熙皇帝,之后便听有人叹息,关于康熙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几乎是空白的。大家都在遗憾,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凌解放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写一部关于康熙帝的历史小说。

这时,他在部队打下的扎实的文学基础派上了很大用场,在研究历史资料时,他几乎是没费什么力气。他开始创作的时候,正值酷暑,然而他的写作热情让他战胜了这条件上的困难,他双脚泡在水桶中,拿毛巾缠上手臂,这样既能纳凉又能防蚊虫,左手拼命地摇扇子,右手拼命地执笔写作。一切都非常顺利,1986年,他版了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没错,凌解放就是人们熟悉的“二月河”,他像迎春的二月河,奔流不息,激情澎湃。他的人生从那时开始走上顶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