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24868100000035

第35章 得势常思己过,失意不论人非(4)

智者总是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应该知道成功必然由许多失败和错过积累而成,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能让自己如意的事情,这时我们应该忘记不如意,这样也许还有弥补的机会,如果仅是为了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后悔,则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别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了,它已经洒光了,如果只是看着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还不如找些别的事情从新开始。因为牛奶被打翻已经是事实,它不可能再回到瓶子里,正如我们遇到错过的候,任何自责和后悔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打翻的牛奶中吸取教训,忘掉不如意,准备喝下一杯牛奶。

抱怨时,幸福已经转身

幸福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字眼,于是人们不断地找寻。只是很多人总是忍不住抱怨,于是,轰走了幸福自己还一脸无辜。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不如意的事,让我们抱怨的事总是有很多,于是,抱怨成了人们的常态:抱怨上天不公;报怨爱人;抱怨工作;抱怨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东西。然而,再多的抱怨也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因为,抱怨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让负面情绪深化。抱怨的人是不幸的,因为我们在抱怨时,幸福已经转身离开了。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假如我们经常抱怨,那么,留下的一定是一股子怨气,怨气常在身边,事情只能越变越糟糕。

一位人们公认的好男人离婚了,人们非常好奇地问他原因,男人说:“我忍受不了怨妇。在我有份安稳工作的时候,她抱怨我赚钱不如别人多;在我工作忙起来之后,她又抱怨我们对自己不够体贴,应酬太多,陪她的时间太少;孩子让她带,她抱怨公婆对她不好,不让她带,她又抱怨老人教育孩子不得体。晚上和她一起看星星,我看到的是满天的星星在闪烁,她的眼中却是沉沉黑夜,而且还要对夜晚进行喋喋不休的抱怨。她的怨气好像永远也用不完。”

在爱情中,抱怨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刺得双方都痛苦不堪,再美好的幸福也会因抱怨而消失贻尽。或许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抱怨不过是发发牢骚,或者是信任爱人的表现,而这却在不知不觉中伤了爱人的感情,当爱人痛苦抓狂时,抱怨者或许还浑然不觉,甚至把爱人对此冷漠和不耐理解为对方背叛的前兆。抱怨只会把幸福推走。

巴尔扎克曾说:“人生的各种变故,是由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恒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要求未免是奢望。”没有烦恼和痛苦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缺点的人也是不存在的,然而牢骚太盛则易肠断。遇到不美满的事情,不要发牢骚,想开些,做个豁达的人,珍惜你手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无视那些不够完美的,比如你的爱人,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你才会感觉到幸福。

在生活中,抱怨如同鞋子里的沙子,可想而知,如果不把它丢掉,做起事情来是多么费力,生活是一双鞋,我们若以抱怨之心相对,是不可能健步如飞的,它会使我们行路更难。就像法国作家伏尔泰说的:“使你疲倦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沙子。”抱怨之后,人们得不到轻松,只会更加抑郁,而周围那些关心我们的人,也会因为无何止的抱怨而与我们疏离,这样的人何谈幸福和快乐?

晚饭后,妈妈和大女儿一起洗碗,爸爸和小女儿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碎碗盘的声音,一片沉寂之后,小女儿看着他父亲,悄悄地说道:“一定是妈妈把盘子打破的。

爸爸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

小女儿小声说:“因为她没有骂人呀!”

这是一则幽默的故事,它生动地体现出抱怨者的心态: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他们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宽,于是才生出了这许多抱怨之词。经常抱怨既无法改变事实,它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泄气,而且它还会徒增烦恼,影响我们的形象,让别人听了也越来越心烦。一旦你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不顺心时,那就会让别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了。

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已,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有自知之明的人会时刻把握命运的主动权,而不是去抱怨别人没满足自己的一些愿望。带着抱怨的心态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也许我们自认为抱怨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可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的是抱怨是于事无补的,不停地抱怨,只能放大原本的烦恼。假如你想抱怨,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能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假如你不想抱怨,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你会发现,你能轻易获得幸福的体验。就好像对于工作。你现在选择做销售行业,你已经做了,虽然不如意,但暂时还不愿意转行。那么你就需要改变对工作的看法:如何做会让我更喜欢这个工作?当你改变了对它的看法,你从中体验到的就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了。

带着抱怨上路,就像背了个沉重的包袱,你很难发现幸福和快乐,而当你甩开抱怨时,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变得顺利了,轻松了。

不要嫉妒别人的成功

许多人都喜欢嫉妒,尤其是在自己不如意,又看到别人比自己出色时,就会产生眼红的感觉,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很快超过他。然而这种超越却常常不是提升自己,而是打压别人。当我们技不如人的时候,开始仇视比自己强的人,于是便给自己的生活平制造出许多烦恼。殊不知,嫉妒别人只是让自己痛苦,既害人,也害己。

欧洲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嫉妒的人总是容不下别人的如意,容不下别人比自己过的好,于是处处和别人作对,结果激起众怒,遭到大家的排斥。喜欢嫉妒的人,常常是30岁的脸上,刻着50岁的沧桑,因为对他们而言,生活中到处行有“”敌人”。

李明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由于学校有名,他很顺利的在一家外企找到工作。刚到单位时,他和单位的同事关系很融洽,大家都喜欢朴实的他。

可渐渐地,他心中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原来他的家境不是很好,看到同事都过着富裕的生活,他心里就非常不平衡;另外,别人没有他的学校名气大,却在工作中比他吃香,只要领导表扬别的同事,他心中就酸溜溜的,这种嫉妒让他辗转反侧。尤其让李明看不惯的是和他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同事,本来两个人各方面条件都相差不多,但在单位,这位同事的业绩越来越好,在他看来,这位同事只懂得拍马屁。

于是,李明开始到处给那位同事制造流言蜚语,造谣中伤,慢慢的,大家没有远离那位同事,反而开始疏远李明。他为了争口气,把同事比下去,居然在年终选举优秀员工时拉选票,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除了自己投的一票,其他同事都没投他,这次事情搞得非常狼狈。

李明一计不成他又生一计,在绩效考核中,他为了得高分,私自改了几张报表,结果被领导抓住了,李明非常后悔,想求领导手下留情,但是单位的制度是无情的。第二天,单位就做出了记他大过的决定。

李明没想到自己工作没多长时间就会被记大过,他觉得无颜面对同事和领导,于是辞职去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流浪生活。

李明出于嫉妒,将同事视为仇敌,容不得同事过得比自己好,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灵的地狱之中,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然而,折磨来折磨去,自己却丢了工作。假如李明不是放任自己嫉妒他人,而是把精力放在业务上,那他也会像他那位同事一样有很大的进步,成为让人羡慕的榜样。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与其说是同事的成功妨碍了他,反不如说是他的关注点产生了偏差,他在失意时想的不是如何努力,而是去破坏别人的成功。

好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大的,因为自大,所以想高人一等,于是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见到有超过自己,就会去想办法贬低,或者设置陷阱去坑害对方,结果真正伤害的却是自己,让自己身心俱疲。嫉妒就像枷锁一样,会将一个人牢牢拴住,我们非但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跌入痛苦的世界中走不出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嫉妒控制住你的思维,因为我们一旦被嫉妒的毒蛇缠上,那么生活中就会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情。事实上,在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时,是没有时间去嫉妒别人的,而那些好嫉妒的人,常常把精力放在和生活无关的小事中,他们从来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只会在打击别人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以求得心理平衡,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而且,你不容人,别人自然也容不下你。当我们终日饱受嫉妒的折磨时,烦恼和怨恨等消极情绪就会把我们包围,于是,便会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别人自然会“以牙还牙”,这就破坏了我们的人际关系。适度的羡慕别人是可以的,可是如果羡慕成为嫉妒,这就需要格外注意了,要记住,只有做到大肚能容,别人才会善待我们,这样做不仅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还能让自己免受嫉妒的伤害,不如把嫉妒的精力放在自己的长处上,督促自己努力奋斗,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从而得到满足和快乐。

不要因失意而垂头丧气

西方有句谚语:“不要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那是具有传染性的瘟疫”,所以在失意时,不要抱怨生活,不要让自己成为瘟疫。不要认为这个世界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抱怨,只会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沮丧的情绪只会扩大生活的不幸,别让失意加剧你的失意。

马明因为一次失误,被单位记了大过。他从此便一开始蹶不振,不但在生活中没有喜悦和激动之情,从那次失误开始,他就开始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当然,这样一来,他也就看别人不顺眼了。马明还因此变得害怕承担责任,他总是把所有的过失都归咎到别人身上,嘴里整天说的是别人的不是。

然而这种埋怨并没有让马明高兴起来,他经常把自己的失意归于别人甚至上天待他的不公,按理说宣泄出来自己应该好过些,可是他依然对任何事都提不走兴趣。他感觉生活充满压力,别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他的日子却是越来越差。因此,在单位,他总是仇视和他竞争的人,想尽办法阻止别人业绩提高。也正因如此,公司里的同事对他评价很差,这更加剧了他的失意,他心里的压力感也越来越难以承受。在生活中,看到朋友比自己过得好,就怀疑别人做了什么不法的事情,进而使朋友也疏远了他。

马明总是爱自怜地说:“人们怎么都这样呢,太势利了,这个世界对我也太不公平了,大家明明做的一样的事情,凭什么他比我好!”在这种抱怨中,他的失意加剧了,生活似乎真的对他不公平起来,在下岗的名单中,第一个就是他。

人们在面对成功时,可能会欣喜若狂;可是在面对失意时,则会焦躁不安。有些人甚至即使是生活处于理想的状态,也不会认为自己过得好,照样心生怨言,更不要说遭遇一定的挫折了。生活中总有些人在自己不如意时,便开始怨天怨地,抱怨是一件非常没有意义,又能在短时间内把坏情绪传染给身边人的事。假如我们不能接受所处的环境,那么就用勤奋和努力和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它;假如我们暂时改变不了,那么就用乐观的态度去接受它。然而,人们往往越是不如意,越想与别人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更是心存嫉妒。当嫉妒心产生时,人们往往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会变得比较自卑,失去信心,即使有机会改变生活时,人们往往也会失去尝试的勇气,甚至连超越他人的志气都没有。尽管没有超越他人的志气,但在抱怨之余,这样的人常常不是想着自己如何努力,而是试图阻挠别人的成功,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在失意时,不要和别人进行比较,那样便不会嫉妒别人,随时随处为自己找痛苦。有比较的精力,不如把时间用在改变生活,改变心态上,把对别人敌视的眼光转到自己的短处上,这样你就能发现自己失意的根本原因,用自己的努力去缩短和别人之间的差距。

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常常不是上帝的宠儿,而是那些饱经风霜的人,才能最终铸就成功的未来,所以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上帝有时会和你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甚至有时,他会夺走你的某些东西,如果你因为失去一些东西而灰心和绝望,命运也许只会让你失去更多东西,如果你是乐观积极地对待自己失去的东西,命运又会以另一种方式把你失去的东西加倍还回。面对失意,不要嫉妒,不要抱怨,不要绝望,因为这对我们一点好处也没有。人生难免遭遇各种不如意,垂头丧气不会让我们的境遇变好,反而加剧我们的失意。在人生中没有过不去的沟坎,与其抱着失意在那儿怨天尤人,不如正视失意,改变它,就像巴尔扎克说的:“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懊恼,即使荆棘遍地也会有成功的路。有人说,不幸是幸运的开始。你或许觉得自己充满了不幸,认为自己的人生只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但是,你是否想过,在贫瘠土地上播种希望呢?事实上,收获不一定来自于肥沃的土地,贫瘠的土地上也一样可以硕果累累,前提是只要你愿意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