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24868100000033

第33章 得势常思己过,失意不论人非(2)

摆脱抱怨这个顽固的敌人

人为什么会抱怨?抱怨是那么一项艰苦的劳动,但是却总有人把抱怨当成家常便饭。是因生活中总有许多事情让人不满,可是自己又无力改变,也总有人无论如何都不想接受现实,于是,便有了“不公平”等抱怨的话,发发牢骚,以泄心中怨气,以得到短暂的解脱。人们常常把抱怨当成一种宣泄的方式。

可是宣泄过后呢?抱怨虽然是人性中的自我防卫机制,但却并不会给自身带来什么好处,它只是暂时的出气宣泄,你可以把它当成是心灵的麻醉剂,可是它绝对不是解救心灵的良方。事实抱怨的人在抱怨以后,非但感觉不到轻松,心情常常是更糟的,抱怨多了,也就习惯了,可是我们的生活却不能在唉声叹气中度过,这是个可怕的开始。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简单的方法可以化险为夷,闭上嘴就是其中妙招之一。因为假如抱怨成了一个人的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抱怨之人的世界就如牢笼一般,处处充满不如意。

有一次搭乘飞机时,一位教授旁边坐了一个非常爱抱怨的人,他调侃地说,假如奥林匹克竞赛中有抱怨这项比赛的话,他身边的这个人一定能够拿到奖杯。

事情是这样的,当空中小姐前来询问这个人午餐是想要鸡肉还是牛肉时,教授点了牛肉,而他旁边的人则表示随意。

过了一会儿,空姐端来了给教授的牛肉,并递给他旁边的人一份鸡肉。

接下来的半个钟头,教授听到的都是旁边的人不停地抱怨他的鸡肉有多难吃,可事实上,他显然忘了一个事实——即使鸡肉真的很难吃,也是他自己决定的。

然而,这位乘客心中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这是空姐为他挑选的晚餐,可事实上,他还忘记了,是他自己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中。因此,他是不应该抱怨的。

其实,生活的许多选择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而抱怨无异于让让别人承担你的成败,想一想,你是否曾经因为别人替你做了决定,而唠唠叨叨埋怨过别人?如果有的话,只能说你错怪了他了,因为,今天的结果都是你的决定,是你自己决定让别人为你做决定的,你有什么资格去抱怨呢?

如果说是自己做的决定而导致不如意的局面,那就更没有理由去抱怨了。自己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自己不怪自己,反而埋怨别人不肯施与援手或者对你同情的人是可悲的。然而,喜欢抱怨的人就是如此,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极少反省自己的不足,反而把大部分原因归咎于外界或他人身上。抱怨较为严重的人,极可能陷入病态。

当我们在不如意的时候,很可能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其他人都比自己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被领导无缘无故训斥的不只有你,邻居没头没脑痛骂的也不只是你,爱人赌气回娘家,孩子不争气老师登门来告状,单位分房分车的事情没轮到自己,评职称被人挤下去等好事,更不只有你才遇到过,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在失意时,要学会向后看,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差的,而一味的抱怨只能让生活更加郁闷,与其天天抱怨着,还不如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因为抱怨没什么作用,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许多隐患。

抱怨的人本身也不会感到快乐,还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压力和烦恼。比如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会和朋友“他这个人真的不怎么样”、“今天真倒霉”等消极性语言,这非常容易影响到朋友的心情,让朋友对美好、正直的产生不信任感,一旦朋友意识到这种情绪是你带给他的,朋友便会远离你。不要让与朋友相处的时间都变成大家听你发牢骚的时候,当人们必须听你诉苦,为你拿主意时,你的生活只会变得更加晦暗。千万别失去自我的灵魂,终日向别人诉苦自己的哀伤,痛苦和不满,这样做的结果是你自己的处境没有好转,而且你的好朋友会一个个失去,因为你的抱怨只是为了获得同情心和注意力,却并没有做出应该改变现状的努力。常言说得好:“放下即快乐”,放下抱怨,因为它是心中最重,却又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怨天尤人并不是最好的出路,快乐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但绝不包括抱怨。不抱怨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说明这个人有能力去面对自己没能拥有的事物,所以从现在开始,拒绝抱怨,也许在你的带着作用下,你身边的人也会会远离抱怨,这时,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可以更美好,停止抱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前行的路可能满布荆棘,但良好的心态定会让前途一片光明。

有些事不必太较真儿

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做人如果太过死板,过于较真儿了,就容易把自己孤立起来,走入死胡同,也就是俗话说的“钻牛角尖”,这样的人非但不会有人喜欢与他打交道,而其本身也必定是不快乐的。人生之乐其实就在于不较真儿,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要知道,世事是没有完美的,一天也有黑夜白天,人更如此,有谁没有犯过错误?有谁没有缺点呢?对于可以容忍的缺点与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最好的方法,而对于别人无心的过失,我们更不应当聪明到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宽容一些,烦恼和事端都会少很多。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假如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那么你肯定不会再为一些根本没必要和一些不值得你较真儿的事情而生气了。常言说得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事事非要较真儿的话,那我们活得未免太累了些。人生中的烦恼就如同长河中的浪花,会伴随着我们一生。本来就充满烦恼的世界,假如我们再事事较真儿的话,则会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心中出现莫名的困扰。然而我们经常忘记,一生的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假如仅因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较真,为这些事情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的话,那则是很不值得的。

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在一次四川签名售书中,队伍中的一位老人突然在她面前跪下来。吴小莉当时心中一惊,她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就被几名保安架走了。吴小莉后来才知道老人是蒙冤告状者。可是,这件事居然被个别记者炒作成一则“吴小莉无视百姓痛苦”的焦点新闻。

这让吴小莉感到非常苦恼。过了几天,一位前辈经过她的办公桌时,看到她正在边哭边写什么东西。仔细一问,才知道她是在写“申辩书”,为自己洗掉“冤情”。前辈听后,笑着对她说:“有人找你的茬,说明你的名气大。名气大了,人们对你的关注自然就多了,你得到多少鲜花和赞美,就要有心理准备接受多少攻击和委屈。假如你这点委屈都受不了,还怎么做名人呢?”

后来,吴小莉想通了,她不再为类似的事情伤心和申辩了。她学会不再较真儿。她更明白,证明自己最好的方法便是行动。所以在电视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吴小莉坐着小船深入洪灾现场采访,拄着拐杖长途跋涉报道台胞捐赠骨髓挽救大陆患白血病的孩子等新闻。

人生就像个万花筒,人们总想在变幻之中聪明地来权衡利弊,以防莫测,于是人们开始了算计和计较,生怕让人一分,然而,如果是不值得较真的小事,还是不要去计较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得到某种满足,而为了小事斤斤计较,可是即使我们因斤斤计较而得到满足,我们的内仍然不会充实的感觉,因为斤斤计较势必会引发冲突,没有人能在冲突之后真正高兴起来。不较真儿,就能避免许多矛盾和纷争。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假如在一开始我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很容易小事化了;而如果你一点都不糊涂,凡事较真,那么矛盾,甚至是更悲惨的情形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做人做到小事愚,大事明即可。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较真的结果往往会使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既弄僵了人际关系,又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排解生活中烦心的事情,凡事应该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心中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要想不为小事较真儿,就应学会宽容忍让,就要去除嗔恨之心,知足常乐,学会忍让,学会化干戈为玉帛,秉着宽宏大量之心,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理解别人、谅解别人,就自然不会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也就没有生气伤神之说了。

上坡时别忘了给下坡留退路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非常启发人:相传一位叫米若斯的国王为了报杀子之仇,对雅典宣战,强迫雅典人每隔几年送7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用来喂米若斯关在克里特岛迷宫里的怪兽。

雅典王子忒修斯决心要杀死那头吃人的怪兽,于是,他加入了进贡的队伍,和另外13个人一起前往克里特岛。这座迷宫设计得十分复杂,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的。所以,忒修斯必须想办法了解它。忒修斯自己的魅力征服了米若斯国王女儿的心,他在这位公主那得到了走出迷宫的方法。后来他不但成功地杀死了怪兽,还安全地返回雅典。他走出迷宫的办法是:把一个线团从进入迷宫时开始放线,完成任务后再顺着原路返回。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一座克里特岛迷宫,每个人都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试探的着,只是,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像忒修斯一样细心,结果常常陷入迷宫不能自拔。因为,我们在进迷宫以前,忘了一件最紧要的事情留一条退路。也许初进入“迷宫”,我们正是意气风发时,可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要怎么出来呢?所以,我们在上坡时,要想着为下坡留退路,毕竟,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能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即使我们现在正处于上坡阶段,也不要轻易去得罪人,这无异于把后路堵死,得罪的人极可能是毁掉你得意的最后一根稻草。高高在上的姿态,得意忘形都要不得,因为我们对别人怎样,别人便以怎样的态度对我们。也许现在我们有条件看不起别人,有条件为难别人,但是千万不要这么做,即使是敌对关系,都不应该把事情做绝,否则我们就会处于被动状态,等我们走下坡路时,可能会再次遇见他们。

一位推销员自以为打通了自己和某厂领导的关系,就不把业务员放在眼里,他甚至还在言语上表现出来。这令业务员感到非常难堪。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幕:领导问业务员这位推销员的产品如何时,业务员说了:“他的产品表面上看起来的确较美观一些,而且价格上也还算便宜,只不过在质量上就不敢保证了。”就这一句“不敢保证”动摇了领导的决定,最终那位推销员的生意也没做成。

即使我们身处高位,也不要轻易得罪人,哪怕是那些我们看不顺眼或者得罪过我们的人。如果我们在言行举止上不讲究,凡事居高临下,心中容不下别人,最终孤立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如果总揪着别人的小辫子、抓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以为这样做显示自己比他人高明,可事实上,这种语言、行为上的丝毫不糊涂却是造成两个人关系疏远,甚至是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得罪过我们的人,也不要在我们有能力大大反击的时候把事情做绝,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人们常常对过于斤斤计较的人不屑一顾,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过于“精明”,对人,不可睚眦必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以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而告终。做人越是精明,朋友往往就越少,这对我们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对于伤害过我们的人,不妨这样想:他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做出的举动,并不能说是对还是错的。此时,我们不如宽恕他,这样一来,不但能尽弃前嫌,还能成就自己。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礼尚往来的事情,在生活中,总难免有别人因为某些原因对你的利益侵犯的时候,但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不妨容他一次,给他个机会,别计较他是如何得罪你的,这样才能显出一些大家本色。像这样大度睿智的做人,远比比横眉冷对或高高在上更有助于解决问题。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给人留面子,留退路,也是给自己留条退路,这种态度既会使人感激,也会让你多个朋友。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只有你以宽厚的心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给予你同等的回报。

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孔子说:“有,那就是‘恕’。”“恕”意为宽恕、宽容。生活难免有人会或多或少地得罪我们,于是我们为此而烦恼,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不用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释然和解脱。就如布袋和尚一般,大度能容,不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只要肯“恕”,即使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气度和胸怀,况且,这种心态也能帮自己走出困扰,何乐而不为?

美国总统林肯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一位顾客的钱被上一位顾客拿走了,这位顾客与林肯发生了争执。杂货店的老板开除了林肯,林肯非常不服气。这时老板对他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的争执,顾客会对我们店的服务感到不满意,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更多的生意。所以一定要把顾客当成我们的上帝,我们一定要学着宽容顾客的错误。”

多年以后,林肯成为美国总统。总统林肯说:“我非常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容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