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24868100000027

第27章 放弃即淘汰,失去为获得(5)

时间流逝到战国时期,当时有位名为白圭的人,在和孟子谈起大禹治水的事时,他夸下海口说:“如果将我派去治水,我一定能比大禹做的还好,而且不用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我只需将河道疏通,然后让洪水流到附近周围的国家中就可以了,这样不仅时间短,而且很节省精力。

孟子嗤笑道:“你错了,如果你将邻国作为泄水的地方,如果一旦洪水倒流回来,就会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也正是“以邻为壑”的由来。

大禹和白圭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防洪治水,只不过大禹治水是将洪水引入大海内,其中耗费了13年的时间和经历,可谓费时费工,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仅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同时还保住了邻国人民的安全,大禹也成了众人学习的典范,此举成就了他的千秋之名;而白圭只是单纯的想着自己国家的人,而不为其他人着想,如果按照他这种错误的思想治水,最终葬送的不仅是他和邻国,还有他个人的名声,若真如此,他定是遗臭万年之人,这种自私的想法可真可谓是害人害己。

上帝创造了3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打算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二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上帝又问第三个人:“到了人世间,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三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美的人,他甚至决定多生产一些“第三个”这样的人。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对自己帮助过的人,他从无所求。他为真理而奋斗,虽然屡遭误解,可是毫无怨言。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他离开人间,所有人都依依不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怀念着。

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慢慢地,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一掷千金,妻妾成群。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人间的时候,他得到是鄙视和啐骂。许多年后,他依然让人们深深痛恨着。

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存在过。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在无中回报到自己身上。而做个无私的人,得到的回报是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美誉和安心。善行必然会有善报,在你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有更大的收获,通常你给予他人的东西越多,你从别人那里得到的鼓励和收获就会更多,无私的人总能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拥护。

赶快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常常会产生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又逃避成功,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许多人成了只会幻想不会行动的人,而且还把幻想美其名曰对未来存在“忧患”意识。其实幻想与忧患相差太远了,因为幻想常常过于美丽,而忧患则过于残酷,幻想中我们总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而现在中,我们可能还什么都不是。

有一个卖牛奶的女孩,她每天早晨都会拿着挤好的牛奶到街上去卖。对于这街的路线、市场的地点,以及如何卖个好价钱都相当清楚。她和往常一样,把牛奶罐顶在头上,走在通往市街的路上。

那天,女孩照例去卖牛奶,在出发之前,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卖完牛奶后的打算:”当我把牛奶买完后,手上便会有一笔钱了。”平时她总会到市场上买各种各样的小东西,这是女孩私下最大的乐趣。一想到那些形状特别的水果、香甜可口的甜点,还有色彩鲜亮的布料,女孩就开心无比。当女孩想像着这些美妙事情的时候,心里高兴极了,这可是她那些居住在乡村里的伙伴们无法享受到的。

“对了,甜点铺的隔壁有卖漂亮的围巾。今天去那里瞧一瞧,或许会找到花色美妙的围巾。围上那条围巾到街上的广场走一走,别人肯定认为我是城市出身的女孩或者是好家庭出身的女孩。也许会有人跟我搭讪,那时候该怎么办?如果那个人长得不怎么样,我就只报以浅浅的微笑,直接拒绝。如果那个人很英俊,家世看来也不错,我要怎么办呢?如果那个人问我要不要参加今天晚上的舞会,还伸出手来邀请,我又怎么办呢?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即使想接受,也要先隔一段时间,然后才嫣然一笑,给予答复。我必须变得淑女一些,像那些千金小姐一样,稍微屈膝,点头致意才行……”

女孩仿佛看到了一个绅士来到了自己的面前,彬彬有礼地邀请自己跳舞。她想着想着,就开始微微屈膝,伸出一只手,垂下眼睛致意。就在这时,头上的牛奶罐掉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幻想,不过是我们内心的荒谬的想法,当人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白日梦者往往超越现实,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满足某些需要,伴有一定的欣快感。若是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发展成为幻想症。虽然幻想是美丽的,现实是残酷的。但是,幻想只是一种感觉,其实大家应该多去了解这真实的世界。生活就是生活,不是美丽的幻想。如果想要人生有成,就应该立足与现实,尤其是为人处世时,更不可不切实际。在人生实践中,若是不立足现实,就无法切实地解决问题,求得改变与发展。

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便很容易会对幻想产生依赖。对于现实的暴风雨而言,幻想犹如避风港。真正成功的人生,是需要幻想的精神安慰的,同样也离不开现实的脚步。事实上,我们的人生中,幻想与现实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幻想,人就会少了很多安慰,然而,人生和命运不是单靠幻想就能想出来的,如果沉溺于幻想,人生不能承受异变之祸。不过,当你要脱离现实,梦入幻想,别忘了提醒自己,现实才是更为坚实的土地。沉溺于幻想的人常常不肯面对现实,有的人往往不能分辨幻想与现实,而将幻想当成了现实。幻想太多、太久,就很容易陷入不现实的漩涡,使得人生之梦湮没无闻。事实上,脱离现实,不考虑客观可能性,不切实际、异想天开地做事,结果往往是自取灭亡。如果你陷入不切实际的冲动与妄想,那就赶紧清醒过来吧,及时改正自己的想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将会发现,它比幻想有用,因为它能让我们得到的是真实的东西,而幻想只会让我们得到痛苦和泡沫。

著名剧作家欧琳,在写《奥依古丽》的时候,亲自到大草原上体验主人公的生活。她在赛里木湖畔和哈萨克牧民一起生活,穿衣打扮和当地的哈萨克少妇一样,头上包着纱巾,身穿皮裤;和她们一起打草、吃馕喝奶茶、住毡房;在草原上跟牧民一起生活了五个多月。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才创作出了深受大家欢迎的剧本。

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有多大的证明。空想出来的东西都是虚无的,做梦,不如实际行动,面对现实,从小事做起。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动和巧妙行动的大师。试想,如果欧琳只是在家凭空幻想草原上的生活,她的作品恐怕是无人问津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真正的成功,就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不务虚也不好高骛远。古今中外,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不能有半点偷懒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