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24867700000020

第20章 不要让金钱成为烦恼(3)

你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薪水怎样花费,你或许认为把钱存入银行简直是在浪费金钱的价值。真的是这样吗?不,不是的。有一天你会发现,如果你的银行账户里没有一分钱,而你的生活又无所依靠,单靠政府的救济是无法让你生活幸福的,那时候的你可能就该后悔当初真应该存点儿钱给自己留个物质保障。

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位女性,单身的美丽姑娘还是全职太太,我都建议你至少要把你每年收入的10%储蓄起来。

当然,首先你要做的就是给你或你的家庭规定一个固定的开销,每年至少要把1/10的收入储蓄起来,或者拿去做投资。你甚至还可以想办法建立一笔额外的资金,拿来做一些特殊的用途,例如买房子或车子,或者和你的家人做一次计划中的愉快旅行。

财务专家也说过:“假设你能节省你丈夫收入的10%,即使在物价高涨的时期,不到几年你也可以获得经济上的舒适和安稳。”

在我认识的人中有这样一位女士,她的丈夫是一个脾气固执的新英格兰人。这位丈夫宁愿在中央车站广场脱光了衣服,也不愿放弃节约1/10薪水的计划。这位太太告诉我,在经济萧条的时期,他们一家可真是吃尽了苦头,她先生的薪水被删减得太多了。她每次去商店购买日常用品的时候,都必须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节省每一分钱,而她那执拗的丈夫宁愿每天步行二十多条街去上班,以便节省下坐公共汽车的费用。

即使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家庭中节省1/10薪水的老习惯依然照样进行,从来没有放弃过。

“有时候,”这位女士不得不承认,“当我们特别需要钱用的时候,我十分后悔还要把钱存起来。但是,现在我非常庆幸我们当初坚持了那个储蓄计划。节约的结果,就是使我们到中年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家和一些享受的资本。”

听完这位女士的话,我对她那位一直坚持节约1/10薪水计划的丈夫很佩服,他是多么明智的一个人啊!生活困难的时候依然想着把钱储存起来一些,时刻在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考虑,这是一种对自己生活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对家庭和家庭成员负责的态度。

有了一定的财务储蓄,你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在你老年的时候才会有一道坚固的生活保障,它会让你获得物质和精神上双重的安全感,金钱所带来的烦恼自然就减少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着要实行这一计划,财务预算专家司塔普里顿夫人有一次苦恼地对我说,她最怕被年薪5000美元的家庭请去做财务预算。我很不解,她告诉我说:

“年收入5000美元似乎是很多美国家庭的目标。他们可能努力多年才实现这一目标,但当他们真的达到每年5000美元收入的目标之后,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于是他们开始大量花销:在郊区买房子,并且说‘只不过和租房子花一样多的钱而已。’买新汽车,增添新家具以及许多新衣服,等到他们发觉这些时,家庭已经陷入赤字阶段。实际上他们比以前更不快乐——因为他们增加的收入全被花光了。”

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高的生活享受,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强迫性地让自己在财务预算之内生活,或者是让催账单塞满你家的信箱,以及债主猛敲你的大门,即使你的丈夫做两份工作也不足以解决家庭的财务危机,到底哪一种方式会带给你更多的幸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只有节约储蓄才会让我们有一种安全感,才不会让金钱带给我们更大的烦恼。

莎士比亚诗剧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话语:“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脆弱。”有些女性也许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有时候女性在某些方面相对男性而言确实是处在劣势。妻子在失去丈夫的时候,独自面对家庭的重担,如果这时候你的银行存款连孩子的教育经费都拿不出来,那该是多么的窘迫啊!

可如果你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把你每年收入的10%存入银行,那到你年老的时候或者失去爱人依靠的时候,你最起码还有一笔钱财存在银行,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有保障和宽裕舒适。

不要怕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也不要担心从现在开始实施这个10%的储存计划是否已经晚了,一切都还来得及,给自己和家庭的未来生活储蓄,就从此刻开始吧!

购买适合自己和家人的保险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算作现代人!

如果只有你的丈夫知道所有的保险事项,这还不够,你也应该知道这些事项。

如果知道如何明智地处理我们的金钱,就可以给我们的丈夫和家庭带来更多的安宁、幸福与利益。

人寿保险可使人们心灵平静,同时也可减少贫穷,而且更能提供大量资本促进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

我们的罗斯福总统关于保险说过这样的话:“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算作现代人!”他还提到过:“人寿保险可使人们心灵平静,同时也可减少贫穷,而且更能提供大量资本促进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

总统先生的话是很正确的,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在你买保险之前,我建议你先读两本有益的小册子:《如何购买保险》及《买你自己的保险》。虽然它们已经绝版,但或许能够在公立图书馆借到。

具有权威性的人寿保险协会妇女部主任玛丽昂·史蒂芬斯·艾巴利在我访问她的时候说,她建议做妻子的都应该自问以下几个问题:

你是否了解,经过购买人寿保险,你的家庭能得到什么保障?

你是否了解,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有什么不同——分别有哪些好处?

你是否知道,关于付款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选择?

你是否知道,现代人寿保险具有双重的功能?

你是否知道,如果一个男人英年早逝,人寿保险就可以保护这个人的家庭;假如他能安享晚年,人寿保险就可以供给他独立的生活费。

这些问题以及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对你的家庭而言都非常重要。如果家庭里只有你的先生知道所有的保险事项,这显然是不够的,你也应该知道这些事项。也许,有一天你不幸成为寡妇,一旦你了解了有关人寿保险的知识,你就可以解除你遭受的困难和忧虑了。

假如你投保人寿保险是为了在你死后能照顾家人,那么我请求你,绝不要让保险公司以现金的形式将你的人寿保险金一次性付给你的受益人。

“拥有很多钞票的新寡妇”将会怎么做?我让玛丽昂·史蒂芬斯·艾巴利夫人来解答这一问题。她在全美各地的妇女俱乐部里演讲,宣传不让寡妇一次性全额领取人寿保险金,而改为领取终生收入的好处。

她提到其中一位一次性收到2万美元人寿保险金的寡妇,她将这些钱借给自己的儿子开创汽车零件事业。没想到最后,儿子的事业失败了,如今的她穷困潦倒,三餐不继。还有一位寡妇,被一位油腔滑调的房地产经纪人诱骗,把她的大部分人寿保险金用来购买一些“保证在一年之内增值一倍”的空地。3年之后,她把土地卖掉,却只取回了最初投资的1/10。另外还有一位寡妇,在领取了15万美元的人寿保险金的12个月以后,就开始向儿童福利协会申请补助金来抚养她的儿子。这样的悲剧数以千计,不胜枚举。

这种没有真实了解保险情况的寡妇,就像《纽约时报》经济编辑斯维耶·波特在《妇女家庭月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中说的那样:“如果把25万美元放在妇女手中,平均不到7年就会被全部花光。”

多年以前,《星期六晚邮》上有一篇社论说:“尽人皆知,由于很多妇女没有受过专业的理财训练,没有银行替她做顾问,于是她很可能在第一个狡猾的掮客向她进行游说之后,就贸然把她丈夫的人寿保险金拿去购买不稳定的股票。任何一位律师或银行家都可举出很多诸如此类的例子:节俭的丈夫多年省吃俭用存下的终生存款,却由于他的寡妇或孤儿轻信了一个靠骗取女人为生的骗子,而付之东流。”

作为妻子你不但要为以后的生活保障着想而为家人和自己购买人寿保险,还要考虑到其他的特殊情况,购买一些小额而极有用的保险,例如购买医药、火灾以及紧急开销方面的保险。

我们对于各种意外、不幸以及无法预料的紧急事件,都可以选择购买小额的保险。但不是建议你不加选择地对任何事件都买一份保险,我只是真诚而又郑重地建议你为自己投那些重要的意外险。否则,你和你的家人万一出了事,不但要花费大笔的钱,也会给你们带来无尽的烦恼。一般来说,像这些医药、紧急开销方面的保险费用都比较便宜,很适合为家庭成员购买。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认识一个妇女,她去年在医院里住了十几天。等她从医院出来之后,她收到的账单上只有8美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她投了医疗保险。

在嘉德森和玛丽·南狄斯合写的《建立成功的婚姻》一书中提到:“家庭收入的花费,常常是婚姻生活里最需要调节和最需要适应的地方。”

金钱并非万能。不错,但假如我们知道如何聪明合理地使用我们的金钱,就能给我们的丈夫和家庭带来更多的安宁、幸福与利益。

因此,我们不要总幻想着自己的丈夫能够像我们当初本来能嫁,但是后来却没嫁的那个男人那样,每天都有丰厚的薪水带回家,那只会白白浪费我们的时间,苍老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工作就是使自己变成理财能手,好好利用丈夫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钱——如果我们想要激励他赚更多钱的话。

如果想让你和丈夫晚年的生活更舒适,以及让你的家人多一份物质的保障,那就妥善管理好你的财务,为他们买一份最合适的保险吧。

让你的孩子对金钱负责

让孩子从小时候就通过你的教导对财富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正确地获得属于自己的收入,怎样理财,怎样花费自己的收入。假如你的孩子对这些已经有了自己准确的判断和实施,那将来他一定不会过贫苦的日子。

你还要教导你的孩子在面对欲望的时候,要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去买自己心爱的东西。那种劳动所得会给你的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一种成就感。

金钱不是轻易就能够得来的,它需要你和你的丈夫辛苦地工作和不断地努力经营。要让你的孩子意识到,要想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说过这样几句话:“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在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作用至关重大,在面对金钱这个问题上,你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