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24867700000011

第11章 快乐健康的秘诀(4)

我把她的信扔进了废纸篓里,同时感谢上帝:好在我没有娶她做我的妻子。我并不能从她那封无聊的信里看出布慈将军是什么样的人,可是却对她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叔本华多年前曾说过:“庸俗者可以从伟人的错误和愚行中得到很大的快感。”

因此,不要让批评干扰了你的快乐,相反,你应该将批评当成一种恭维,抑或是一种赞誉。有许多人在骂那些接受教育比他们高,或者在各方面比他们优秀得多的人的时候,都会获得某种满足感。当你无端挨骂、受批评时,往往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确实有高人一筹的本事,否则也不值得对方的关注。

以前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批评非常敏感,我急于向每个人表示自己的正确与完美,如果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感到忧虑。然而,我发现,无论我怎样想法子取悦大家,还是难以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

这一点对我大有帮助,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只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做。事实上,不仅我的事业因此获得了良好的进展,心情也因此变得开朗了。

其实,我们不仅不必为批评生气,我认为,你和我都应该欢迎批评,因为我们甚至不能希望我们做的事有3/4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思想家,他也承认他的结论有99%的时候都是错的。

傻子受到一点儿批评就会发起脾气来,可是聪明的人却会使自己从中获益。美国识人惠特曼说过:“难道你的一切只是从那些羡慕你,对你好,常站在你身边的人那里得来的吗?从那些反对你,指责你,或站在路上挡着你的人那里,你学来的岂不是更多?”

如果你无法做到平心静气、付之一笑,那么你不如自己动手,做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你的弱点之前,自己批评自己,并认真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当达尔文完成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因此,他开始主动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评自己所下的结论。

聪明的女性朋友,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学会倾诉与分享

一个人把忧虑憋在心里,不告诉任何人,就会造成精神紧张。我们应该让别人来分担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分担别人的忧虑。我们必须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谈话,也愿意了解她们。

我们要找一个自己能够信任的人,如一位亲戚、一位医生、一位律师、一位教士,或是一个神父,和他约好时间,然后对他说:“我希望得到你的忠告。我有个问题,我希望你能听我谈谈,也许你可以给我一点儿忠告。”

去年秋天,我的助手乘飞机去波士顿参加一次全世界最不寻常的医学课程。是医学课程吗?不错。这个课程每周举行一次,参加者在进场之前都接受过定期和彻底的身体检查。可是这个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学临床实验,虽然其正式名称叫“应用心理学”(以前叫思想控制课程),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一些因忧虑而患病的人治疗,而大部分病人都是精神上饱受困扰的家庭主妇。

这种专门为忧虑患者开的课程,是怎么开始的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个实验的主持者是约瑟夫·普雷特博士,此前,他发现了一个问题:来波士顿医院求诊的女患者中,有很多人生理上根本没有毛病,却有个女病人的两只手出现莫名其妙的“关节炎”症状,还有的患者出现“胃癌”的症状。经过最彻底的医学检查后发现,这些妇女生理上完全正常,因此,很多医生都说:“这是因为她们脑子里有病。”

但是普雷特博士却认为,单单叫她们“回家去把这件事忘掉”是不会奏效的。于是,他开了这门“应用心理学”的实验班。

对他这种做法,医学界一开始是怀疑者居多。然而,结果却是意想不到得好,这个班开设18年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实验后“痊愈”。有些病人来这个班上课好几年,就像去教堂一样虔诚。

在实验班里,我的助手亲眼看到一个妇女。她在说出心里的忧虑之后,感到一种非常难得的解脱。她有很多家务事方面的烦恼,而在她刚刚开始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压紧的弹簧。然后一面讲,一面渐渐地平静下来了,等到谈完了之后,她居然能面露微笑了,这些困难是否已经得到了解决呢?

很显然,这些困难并没有解决。然而,她改变了,就因为她能和别人谈谈,得到了一点点忠告和一点点同情。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呢?然而,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毫不夸张。我的助手还与一位前后9年长期参加普雷特博士课程的女人进行了交谈,她看上去只有40岁,可令人惊讶的是,她的怀里却抱着她熟睡的孙子。

“我以前总为家里的事情烦恼,”她说,“甚至想一死了之。可是我在这里学到了忧虑对人的害处,学会了如何停止忧虑。现在我可以说,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对于这个实验课程的奇效,我很惊讶。后来,我找到了这个实验班的医药顾问罗丝·海芬婷医生,询问其中的缘由。

“跟你信任的人谈论你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净化作用,”她告诉我,“病人到这里来的时候,可以尽量谈她们的问题,直到她们把这些问题完全赶出她们的大脑。一个人把忧虑憋在心里,不告诉任何人,就会造成精神紧张。我们应该让别人来分担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分担别人的忧虑。我们必须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谈话,也愿意了解她们。”

听完这番介绍,我恍然大悟。原来治疗忧虑,获得快乐的奇药就是“倾诉”和“分享”!

把心中的不快说出来,释放心灵中的有害物质;用一颗真诚的心和别人交流,分担他人的哀伤。仅此而已,便可以让人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

卡罗琳是一家电台聊天室的主持人。每天,她都要面对许多倾诉者,他们多数心理比较脆弱,也最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郁闷。卡罗琳总是耐心地劝解并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很快,不但卡罗琳声名鹊起,她的聊天热线也大受欢迎。

尼科尔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得知卡罗琳的事迹后,他决定去采访她。见到卡罗琳时,她正在和一位叫丽莎的女士聊天。

丽莎向卡罗琳抱怨道:“您不知道,我最近真是烦透了。我的丈夫老是带朋友回家喝酒,而我的儿子则迷上了疯狂的舞蹈。更可怕的是,我邻居家养了很多鸟,每天早晨就在门前乱飞,甚至在我出门时撞到我的头上。如果再这样下去,我肯定要发疯的……”

卡罗琳回复道:“丽莎太太,您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所以我要恭喜您。如果我有一双您这样的眼睛,我可以看到丈夫跟朋友一起欢饮的情景和儿子快乐的舞蹈,每天清晨起来,都能欣赏到飞鸟掠过窗前,这是美好的生活啊……可惜,我在3年前就失明了,再也看不到任何美景了。”

丽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啊,您真是太不幸了,这么说来,我比您可幸福多了。”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尼科尔很不解:“您的眼睛不是好好的吗”?

卡罗琳笑着说:“只要那位女士从此快乐起来,我当一回瞎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尼科尔恍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卡罗琳会如此受欢迎了。

其实,只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和别人交流,那么你就已经获得了幸福的感觉。丽莎倾诉自己的不幸,扫除了心中的郁闷,而卡罗琳同样也因为分担他人的心情而获得了快乐的体验。